全卷 174 針尖對麥芒
174針尖對麥芒(2021字)
“你們談。”豹哥點點頭,禮貌地離開。
“等一下,”琪姐叫住豹哥,朝李夢寒微微一笑:“豹哥不是外人,李教授有什麼事直接說就好了。”
這裡是她的地盤,她憑什麼跑到這裡來對她的手下指手劃腳,決定哪件事哪個人該不該參與?
“你!”李夢寒面色微微一變。
沒文化就是沒文化,野蠻無知,根本無法溝通。
“呃,彪哥那裡還有些事,我去去就來。”豹哥站在中間,進退兩難,尷尬地打着圓場。
“不必,彪哥的事他自己負責。”琪姐悠悠閒閒地吐了一口煙,淡然地望向李夢寒:“李教授跟我之間,又沒做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沒什麼不能聽的,對吧?”
“咳,”李夢寒輕咳一聲:“既然司總不介意,那我就直說了。”
琪姐沒有說話,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做了個請的手勢。
“顧媛媛,司總應該認識吧?”
“顧媛媛?”琪姐側頭沉思半天,轉頭去看豹哥:“誰啊?是在我們集團哪個部門上班的嗎?”
“咳,她是睿少的家教。”豹哥尷尬地望了望面色叵變的李夢寒,低聲向琪姐報告。
“教什麼的?”琪姐繼續裝蒜。
“就是笑起來很甜,個子嬌小的那個。”豹哥無奈,只得陪着演戲。
偷眼看去,李夢寒面色鐵青一片,笑容早消失不見。==
“哦~我想起來了,是她啊。”琪姐故做恍然,朝李夢寒微微一笑:“抱歉,我兒子有些頑劣,家教換得太頻繁,我都有些糊塗了。你繼續往下說,顧小姐怎麼了?”
“司總,”李夢寒強忍住怒氣,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有些抖:“實話跟你說吧,媛媛是我的女兒,你兒子一直在騷*擾她,我希望你可以出面約束一下他的行爲。”
這算什麼?徹底無視媛媛?還是想跟她裝糊塗,一推二六五,把責任撇得乾乾淨淨?
“是嗎?”琪姐挑眉,故做驚訝地回過頭再看豹哥:“還有這回事?”
“呃……”豹哥一臉爲難地瞥了琪姐一眼:“睿少跟顧小姐的確來往密切,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就不知道了。”
“你別問他了,直接表個態吧。”李夢寒憋着一口氣,冷冷地望着司美琪:“能不能約束一下你兒子的行爲?”
“李教授,話不是這麼說。”琪姐冷冷一笑:“事情沒問清楚,怎麼可以隨便下結論?再說,現在的孩子自主性都很強,咱們做家長的,也不能一言堂,得聽聽孩子的意見。要不這樣吧,咱們打個電話,把兩個孩子都叫過來,當面問問?”
“事情已經很清楚了,還需要問嗎?”李夢寒再也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媛媛是個很乖巧的女孩子,我們花了很多心血培養她,她將來是很有希望成爲一個知名的藝術家的!G大是我們老顧的心血,以後就靠她來管理!你兒子游手好閒不要緊,請他不要再糾纏妨礙她!”
“是嗎?”琪姐冷哼一聲,擡眼淡淡地瞟着李夢寒:“皓睿俊朗帥氣,腦子靈活會玩會瘋,出手又大方,從小到大就是那些女孩子追逐的對象。這些,我都知道,也從來不干涉。不過,我有言在先,他將來的媳婦必需是哈佛或牛津畢業的MBA,才能接手咱們這麼大一個集團是不?所以,哪些是可以玩玩,哪些是可以娶回家的,我兒子分得很清楚。糾纏一個家庭老師?絕不可能!纏着他的女生多了去了,漂亮的更是數都數不過來,他還是有些眼光的。”
哼!想在她面前顯擺她那點知識份子的臭資格?
呸!多讀了幾年書有什麼了不起?只要有錢,就算是念到博士,也得服她兒子管!
一個學畫畫的,將來能給皓睿的事業產生什麼幫助?更別說她還比皓睿大了那麼多!等皓睿玩夠了想成家,她的孩子說不定都上初中了呢!
跟她鬥?這不是自尋其辱嗎?
“你!”李夢寒氣得渾身直哆嗦。
這個女人,實在是太囂張,太狂妄,太不把她放在眼裡了!擺明了仗着錢勢來欺人!竟然把媛媛貶得一錢不值,只配給那個小畜牲玩玩?
“現在的女孩子啊,太不自愛,逮着一個長得帥氣又有點錢的男孩子,也不管年齡身世就纏上去,可主動着呢!我們皓睿啊,是煩不勝煩!”琪姐冷哼一聲,涼涼地繼續氣她:“當然,我相信顧老師不是這樣的人,畢竟還是念了幾年書,知書達禮,懂得禮義廉恥的。對吧,李教授?”
“看來,我不該來,告辭。”李夢寒碰了一鼻子灰,氣沖沖地離開。
“慢走,不送了。”琪姐巍然不動,冷笑着端茶送客。
“李教授,我送送你吧。”豹哥追了出來。
“不必!”李夢寒冷着臉拂袖而去。
“琪姐,”豹哥目送着李夢寒下樓,低嘆着返回辦公室:“你會不會太過份了?”
李夢寒心高氣傲,琪姐把顧媛媛貶得一文不值,這一下肯定氣得不輕。回去,不知會怎麼對待顧媛媛?
媛媛那麼嬌柔秀氣的女孩子,能承受這份莫名其妙的怒氣嗎?
“哼!過份?你沒看出來嗎?她哪是解決問題的態度?擺明了是來興師問罪的!”琪姐冷然一笑:“她也不打聽打聽,我司美琪混了這麼多年,黑白兩道,政商兩界也算是呼風喚雨的人物,能讓一個臭老九給欺侮了去?”
“那也不必這麼絕吧?怎麼說,顧小姐也幫了皓睿。”豹哥頗不贊同地搖了搖頭:“多載花少載刺,這是經商的不二法則。她老公的門生遍天下,不定哪天咱還有求他的地方,沒必要把路子堵死。”
“她跟我們不是一路人,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坐到一塊去。”琪姐冷笑,不把他的話當一回事。
“萬一皓睿真的喜歡顧小姐,你怎麼辦?我看他好象挺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