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淮山

bookmark

孟畛是信陽潢川人,德裕元年投到陳信伯門下,恩科錄爲二甲進士,仕途順坦,才八年時間就出知信陽,隨着西秦黨的失勢,孟疇就因一樁小過失,給貶官爲民,連功名也給剝奪。

劉安兒在洪澤浦起事之前,北方就有大量流民南涌,陽信境內的盜匪猖獗,孟畛就在潢川與信陽交界的寨河糾集族人結寨自保。

到劉安兒率部棄濠州西進時,寨河鄉兵已經是一支不容小窺的鄉兵勢力。寨河又依淮山北麓的都天山而立,恃險而守,劉安兒以及隨後進入信陽的羅獻成、龔玉裁等流民渠帥在勒索得錢糧後,都與之相安無事。

孟畛出知信陽時,到沒有太大的威望,倒是這些年來率族人結寨自保,周旋於諸多流民勢力之間,掙扎着生存下來,聲望大漲,信陽殘存的強宗大族,都唯孟畛馬首是瞻。

二月上旬,信陽知府出逃,孟知祥以小吏身份糾集信陽民衆守城,各家宗族都出人出錢,最終守住信陽未受殘寇屠戮,實際上是孟畛在幕後出謀劃策。

貶官爲民、功名被奪,孟畛心裡多少有着羞辱跟忿恨難消,在肖魁安率部進入陽信城後,他就回寨河去了——董原這次趕來信陽,也是想請孟畛出山,也是打算花大力氣拉攏信陽殘存下來的地方勢力。

董原本欲請孟畛到信陽城相見,他到信陽後,趕着明河這邊的村子給流寇洗劫,死傷慘重,董原馬不停蹄的跑來視察,沒想到孟畛帶着兩個隨扈,也跟了過來。

孟畛四旬年紀,身材瘦小,其貌不揚,騎着一頭青騾,看到甲衣外披着紫袍的董原走出來,忙下騾迎過來,揚聲說道:“潢川草民孟畛拜見宣慰都統制大人……”走到董原跟前納頭就到叩拜。

董原忙將孟軫一把攙住,說道:“孟大人折煞董原了!”

“孟畛功名不在,得幸免遭罪遣,身爲草民,見大人叩拜,是爲正禮……”孟畛就着勢站直了身子,嘴裡卻不饒人。

董原知道孟畛對因黨爭給捋奪功名、貶官爲民一事耿耿於懷,也不怪他做作,見孟畛身邊就兩名隨扈,信陽城那邊也沒有派人兵護送,責問隨他來明河視察的孟知祥:“信陽流賊爲禍,孟大人仍信陽民望所寄,你們焉能不考慮他的周全?”

孟知祥心裡也是委屈,信陽派不派人護送,他又做不了主。

孟畛只是需要董原有一個禮賢下士的態度,說道:“大人親臨信陽,諒陳韓三那點殘寇,還不敢出淮山掀風起浪,再者孟畛草民一個,也沒有什麼能讓流賊惦記的……”

“孟大人請不要這麼說,”董原作揖道,“也是我考慮不周全,聽到這邊村子遭流賊屠戮,就急衝衝的趕過來,沒有安排好……”董原倒不介意孟畛拿捏姿態,孟畛越拿捏姿態,他越能放心用孟畛。

劉庭州與嶽冷秋走得親近,在淮東時,就與嶽冷秋處處合拍。劉庭州從淮安府調出來,出任戶部右侍郎兼領淮西軍領司,包括肖魁安出鎮渦陽,都是嶽冷秋的主張跟推薦。

如今朝廷還殘存的楚黨勢力,也就以嶽冷秋爲首了——孟畛對因西秦黨跟楚黨相爭而罷官一事耿耿於懷,也就意味着他不大可能跟劉庭州、肖魁安走到一處去。

另外,雖說淮東與楚黨早就劃清了界限,而孟軫貶官的案子,是直接經過當時任江東按察使的顧悟塵之手,林顧決裂之後,青州覆敗,淮東又接受青州殘餘勢力,林縛本身就是顧悟塵的女婿——孟畛剛纔的一番做作,不管是他真心岔恨未消,還是刻意表現,但董原只需要他有這樣的姿態。

董原邀孟畛一併進寨子慰問遭劫後的村民,孟畛也是見好就收,畢竟董原的身份擺在那裡,有個禮賢下士的姿態,那不能真指望卑躬屈膝。

進入村子,看到從身邊擡出去的村民屍體以及滿地的血泊,孟畛問道:“大人麾下兵強馬壯,陳韓三倒是易除,但奈羅獻成何?”

董原苦笑道:“淮西眼下什麼情況,孟大人比我也清楚,陳韓三若得羅獻成支持,淮山的情況又很複雜,怕不是那麼好除……”

“羅獻成在隨州、襄陽號稱有二十萬兵馬,當年劉安兒在淮泗也擁兵數十萬,還不是給長淮軍、淮東軍摧枯拉朽的擊潰?”孟畛說道,“大人擁兵十萬,爲何會如此重視陳韓三這股殘寇?”

“羅獻成兵民混雜,擁兵二十萬,實際上民多兵少,精銳更少,換在他時,是不構成什麼大患,”董原說道,“但如今,燕虜佔了河南、山東,兵鋒直指淮河,朝廷主張招撫,也是怕羅獻成狗急跳牆……”

“即使招撫得成,但有徐州先例在,羅獻成始終是朝廷的大患……”孟畛看着董原的臉,似想看透他心裡的真正想法。

孟畛這種斬草除根的心思,董原喜歡,他之前有些擔心信陽的地方勢力跟羅獻成有默契,畢竟對羅獻成動手,淮山北麓都可能成爲戰場,就地方勢力而言,寧可苟活,也多半不願意陷入戰亂之中的。

“淮西諸府殘破,背腹又受燕虜威脅,這時談進剿隨州不現實,”董原說道,“而我又遣使去隨州,邀羅獻成共剿陳韓三,又豈能出乎反乎?當務之急,信陽要能成爲淮西的西線藩屏,首先要擋住燕虜從西線渡過淮河威脅淮西;即使羅獻成將來有變,也要叫他不能從隨州出淮山北上……”

董原的意見很明確,此時談進剿羅獻成時機太不成熟,羅獻成狗急跳牆,可以從隨州出淮山,蹂躪信陽,也可以從襄陽進南陽,北投河南——此時先穩住羅獻成,借圍剿陳韓三殘部的機會,着意經營信陽,實際就有兩手準備在裡面。

“大人的心意,孟畛明白了,但不知道大人召羅畛過來,有什麼地方能讓羅畛效力了……”羅畛既希望董原能有剿滅長樂匪的決心,又怕董原過於冒進,讓信陽地方勢力倉促間捲入勝算不大的戰事之中,見董原的心思也是先經營信陽,以防範羅獻成爲主,倒是符合他的心思,便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問及這次見面的核心問題。

“我希望羅大人能勉爲其難,出來收拾信陽這殘破的局面,知祥有幹才,也有聲望,我想薦他出任信陽司寇……”董原要拉攏信陽地方勢力,自然不會吝嗇籌碼,信陽知府與司寇參軍兩職給孟家,含金量不可謂不高。董原也是希望將信陽地方上的宗族武力聚集起來,在信陽組建一支能與肖魁安所部並存的信陽鄉兵,時機成熟,就能將肖魁安調出信陽,而不用擔憂淮西的西線會出大紕漏。

“孟畛給貶爲下民,連功名也給捋去,又如何替大人收拾信陽的局面?”孟畛問道。

“信陽當年的稅案,委屈孟大人甚多,此時撥亂反正,理所當然,”董原說道,“陳相也知道孟大人委屈,也叫我過來先問過孟大人的意思,好替孟大人正名。信陽府諸參軍的告身,我隨身帶着,填上姓名便成,但知府的告身要經吏部核發,非一時能成,暫時還要委屈孟大人做我的幕僚。唯有這樣,信陽這邊的事務,我纔好立時推到孟大人的頭上……”

如今淮東的勢頭這麼猛,董原纔不擔心陳西言等人會在信陽知府的問題上給他下絆子,也只能將孟畛推到信陽知府的位子,纔有可能將信陽地方勢力收爲己用。

除了府縣正印官要朝廷任命外,濠州、壽州、信陽三府的輔佐官及胥吏的告身,分別由董原與劉庭州兩人直接掌握。要任命官吏,當真是填上姓命報備吏部即可,這也是淮東勢大之後,陳西言等人急切盼望董原能迅速在淮西站穩腳。

“大人都這麼說了,孟畛敢不盡心盡力?”孟畛作揖道。

****************

淮山西麓的一處溪谷之中,陳韓三策馬駐足在溪岸的一方巨石上,其部正往西南淮山深處的麻城寨轉移。

肖魁安率部進入信陽之後,陳韓三怕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這點家底打沒,就輕易不敢離開淮山太遠、深入到信陽腹地打劫。

如今董原又親自趕來信陽,陳韓三也只能暫避鋒芒——董原與陳芝虎齊名,黴頭不是那麼好觸的,陳韓三深知自己此時的身家薄,拼不起。

“還是要有人走一趟隨州啊……”陳韓三感慨道。

“羅獻成那欺軟怕硬的傢伙,怕他會將我們賣了!”部將許山嘴裡叨了一根草莖嚼着。

馬臻蹙着眉頭說道:“羅獻成不會那麼蠢吧?”

“對,羅獻欺軟怕硬不假,貪生怕死也不假,但絕對不蠢!”陳韓三說道,“我們要是給董原剿了,對他只有壞處,絕沒有半點好處!但也保不住他一時犯糊塗,還是要有人過去跟他說明利害。”

“信陽現在的兵馬不多,網還不密,實在不行,我們就鑽出去,去河南……”許山又道,覺得在淮山裡打轉轉,實在不是一個辦法。

“這時去投陳芝虎?”陳韓三苦澀一笑,說道,“羅獻成還捨不得他的長樂王呢,我們這樣子去投陳芝虎,怕是給陳芝虎吃得骨頭渣都不剩……”

陳芝虎心狠手辣,爲誘登州兵馬入彀,在青州城下,實打實的將上萬兵馬拉過去送死。要是燕胡那邊讓袁立山到河南,陳韓三還考慮拉人馬過去投靠,陳芝虎就實在叫人放心不下。

第45章 典錢鋪第60章 噴焰弩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135章 遺計第25章 割土權謀第118章 必有一戰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41章 撤兵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27章 聯兵接觸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48章 雨中歡情第57章 自薦爲妾第80章 王成服第二十章 誘殺第15章 財大氣粗第80章 風往南吹第25章 海陵知府第56章 光復濟南第102章 西行第53章 襲東陽第64章 入土爲安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8章 喝斥第108章 交易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98章 意在鶴城第92章 出戰第9章 拔營第119章 行軍第16章 滄南大捷第31章 疑形第69章 登州戰起第18章 巡政(一)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46章 搶灘第25章 金箭傳令第105章 陷阱第45章 叛將降兵第44章 兵家秘術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44章 哀兵第8章 投效第4章 內府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0章 虎將有謀第97章 晉安攻守第91章 大喜之日第5章 治鹽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81章 兵分兩路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34章 耐心第115章 襲城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26章 搶灘第108章 戰黃陂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85章 轉折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64章 入土爲安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11章 降將第9章 大潰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41章 勤王北上第7章 曬鹽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50章 奪壘第24章 禁絕第86章 戰爭陰雲第38章 濟南失守第37章 飛轉直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71章 袁州條件第32章 蝶翼之陣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171章 遠航第15章 財大氣粗第42章 斷後第66章 請戰第72章 昔日童子第95章 經難念第98章 留後處置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64章 潰擊第65章 買路錢第28章 話別離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37章 飛轉直下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32章 天子氣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43章 左軍五營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鏖戰燕雀嶺
第45章 典錢鋪第60章 噴焰弩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135章 遺計第25章 割土權謀第118章 必有一戰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41章 撤兵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27章 聯兵接觸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48章 雨中歡情第57章 自薦爲妾第80章 王成服第二十章 誘殺第15章 財大氣粗第80章 風往南吹第25章 海陵知府第56章 光復濟南第102章 西行第53章 襲東陽第64章 入土爲安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8章 喝斥第108章 交易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98章 意在鶴城第92章 出戰第9章 拔營第119章 行軍第16章 滄南大捷第31章 疑形第69章 登州戰起第18章 巡政(一)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46章 搶灘第25章 金箭傳令第105章 陷阱第45章 叛將降兵第44章 兵家秘術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44章 哀兵第8章 投效第4章 內府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0章 虎將有謀第97章 晉安攻守第91章 大喜之日第5章 治鹽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81章 兵分兩路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34章 耐心第115章 襲城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26章 搶灘第108章 戰黃陂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85章 轉折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64章 入土爲安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11章 降將第9章 大潰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41章 勤王北上第7章 曬鹽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50章 奪壘第24章 禁絕第86章 戰爭陰雲第38章 濟南失守第37章 飛轉直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71章 袁州條件第32章 蝶翼之陣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171章 遠航第15章 財大氣粗第42章 斷後第66章 請戰第72章 昔日童子第95章 經難念第98章 留後處置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64章 潰擊第65章 買路錢第28章 話別離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37章 飛轉直下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32章 天子氣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43章 左軍五營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鏖戰燕雀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