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了,清源派這種道門人家自然是不用過年關的,修道之人過的是劫數,只有靠兩雙手吃飯的窮苦百姓纔是過年如過關,過日子如受難。
對於一個十七歲的少年郎來說,這是第一個不在家的新年,李靈犀一大早去給陳伯當和幾位師兄姐拜完年後就請了假,修煉布衣神功的事不能再耽誤了,藉口閉關悟劍,他倒是得到了半個月的假期,不用去當值和聽道了。
清源派最近也是有些緊張,首先是讓進入決鬥環節的幾個弟子閉關修煉,接着長老宣佈會派出三位長老對這些閉關的清源派精英弟子進行特殊的教導,一時間以張鐵柱爲首的幾大弟子成了清源派炙手可熱的人物。
李靈犀不願意去湊熱鬧,當然也沒他的份,躲到桃花谷中的瀑布下去修煉布衣神功似乎纔是最好的選擇。拜年的時候也沒什麼事,陳伯當依然是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的那副樣子;張鐵柱依舊是那麼熟絡可親,嘴裡嘮叨不停的就是對李靈犀的謝恩;陳引雪倒是比起往日裡羞怯了許多,李靈犀滿腦子揮不去她的音容笑貌的同時,也只當她是得到了道源劍後,‘感情’上的事情更加順利了,他卻沒看到在自己敷衍幾句離開後,陳引雪嘟嘴懊惱的樣子。
一時間,在張鐵柱幾人看來,這個小師弟經過短暫時間的鬧騰後又恢復成了那個不喜言談,行事低調,三天兩頭不見人影的小七了。
“靈犀兒,你老家是南邊的,過年怕是要吃餛飩的,不如明天你來我這裡,小師姐給你做點吧。”這是陳引雪羞澀半天后,微紅着臉鼓起勇氣說的話。
“不用了。我,我老家沒那些個規矩的。”從小最愛吃餛飩的李靈犀,這次居然也撒了個謊。
整個大年的除夕夜,李靈犀都是在接天台度過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個荒僻的醉仙之臺彷彿成了他心中的一塊淨地。除夕夜,李靈犀依舊喝了好多酒,石桌上擺了半桌子酒都被他一個人喝完了,他恍惚間記得自己說了好多話,說了自己的抱負,說了自己想家,說了自己的擔心,說了自己的牽掛。
大年初一,李靈犀是在桃花谷和靈猿一起過的。受到過陳引雪教導的他,第一次主動跑去木宗後山‘順’了幾隻仙鶴回來,惹得木宗一陣雞飛狗跳不說,靈猿也是喜得上躥下跳。
“你我都是孤家寡人,不如對飲。”在李靈犀的誘導下,靈猿不只愛上了烤仙鶴的味道,愛上了桃花谷湖中鮮魚的美味,甚至還開始了酗酒。只是一人一猿喝醉了後有些差別,一個是一下下地從桃樹朝下掉,然後再爬上去,掉下去;一個是脫光衣服,嚎啕大叫地衝進瀑布中,然後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呼痛聲,接着回來喝,喝醉了又衝進去……
每天的日子都在重複中度過,半個月的時間裡,一人一猿在桃花谷追求着各自需要的東西,李靈犀是要修煉布衣神功,而靈猿呢?自從李靈犀無意中聽到桃林中傳來一陣亂糟糟的猴子聲後,他就悟了,原來袁林也有一片屬於它的春天,只是自己的春天又在哪裡呢?
“好像有人找我?”
剛剛爬上岸,忍着全身劇痛穿好衣服,李靈犀心中一動,知道是自己佈置在住處裡的小玩意起了作用,盤膝半響調理好了全身上百處內外傷後,李靈犀才走到水邊,凝神於指,朝着碧波粼粼的湖水,畫了一個圓圈。
一個小小的圓光術,李靈犀藉助雷光之劫突破到引氣後期後,從清源經中學會的一個小法術,只要在住處留下一碗看似無奇的水,他就能在百里之內施展這種‘天眼’之術,雖然取巧倒也實用。
“原來是楊毅師兄回來了。”
李靈犀一陣大喜,只見圓光術中留下的映像來看,似乎二師兄剛回來而且找自己有事。
“袁兄!”李靈犀撮指一吹,袁林便舌下林子裡的一羣美人猿幾下竄到了李靈犀身邊。
“吱吱~”
“多謝你陪了我這麼久,我最近可能要下山去一段時間,也許會很長吧。”對於這個不能開口說話,也從不反對自己,更從無所求的袁林,可以說是自己除了在接天台時的自言自語外,最好的傾訴對象吧。“你知道我爲什麼急着下山嗎?”
袁林一愣,毛茸茸的手抓了幾下猴頭,隨即兩眼放光地指着桃林裡那羣正張望着這邊的美人猿,又指了指自己,最後在指了指李靈犀。
“你居然知道?也許吧。”李靈犀不禁苦笑,沒想到自己經常向袁林訴苦,它居然能懂的自己是困於情,看着它如此瀟灑,自己卻是做不到的:“好了,你去吧,她們都在等着你呢。照顧好她們,也照顧好你自己吧,沒事少走動,清源派也是一個是非之地。”
袁林見李靈犀作勢要走,本就有些煩悶,見那羣美人猿依舊在那裡鬧騰地喚着自己,不由回頭就是一聲長嘯,怒意十足。
“袁兄這是何必呢,我們走吧。”李靈犀笑笑,然後便讓袁林背起自己,竄上懸崖,望着這個前前後後雖然只待了不到兩個月的地方,他卻是頗有感慨,兩個時間很短,那瀑布邊的靈芝也不過剛長出了第二個小葉的一個小角,可對於李靈犀來說,這些時間忍受的痛苦可不是說說而已。
回了住處,果然見了楊毅留了字條,讓自己晚上在房子裡等他。剛過一更天,楊毅果然就來了。
“小師弟,區區一年不見,你變化居然如此之大。”楊毅見了開門的李靈犀,不禁有些意外,隨即拍着這個自己引入道門的兄弟,眼中倒是帶着不少情分。
“師兄變化才大吧,剛纔觀你步履微塵,如劍隨風,怕是御劍術已然有成了。”李靈犀說道,到了引氣後期,他的眼裡早已經不是當時那個懵懂的農家小子了。
“哈哈,運氣,運氣而已。倒是你,一年前還是個嘴上不饒人的小傢伙,現在倒是穩重了些。”楊毅想起自己引李靈犀入門的時候,幾乎沒被他各種刁難給氣死,心下就不禁感慨,人終究還是會長大,會懂事的。“這次回來除了門中的事,其餘兩件都是與你有關。一是我去年走時說過傳你清源劍典中卷。二嗎,這裡有你兩封信。”
“多謝二師兄,我不會外傳的。”李靈犀知道這種私下傳功的事其實會讓楊毅很爲難,但既然他開口了,自己也就接受了吧,大不了以後不用,接過楊毅抄錄的清源劍典中卷放好不提。
“我就知道你這鬼靈精的小子不會讓師兄難做,喏,這是你的兩封信,我不久前順便路過平遙鎮,這不剛好給你帶回來。”
“謝謝,謝謝師兄。”李靈犀有些感動,他知道這個二師兄楊毅對自己有一種淡淡的好,就如自己的叔嬸一般,哪裡會是正好路過,而是有意路過吧。
“好了,我不耽誤你看家書了,這家書可是抵萬金,你好好看吧。”楊毅說完,轉身便走了,這個小師弟終究是受他疼愛的。
“師兄,我,我最近可能會下山。”
“嗯,年輕人,是應該到處走走,修道也不能老躲在山裡。”楊毅覺得很正常,也沒有多問。
李靈犀送走了楊毅,這纔拿出兩封信來看,一封不過是簡單的面紙做信封,露出一截細草紙。另外一封就要精美的多,上等的宣紙裱糊,密封的也不錯。
先看家書,字跡雖然談不上好看,卻勝在工整,看了下了些功夫:
“大哥啓:
大哥外訪仙道,疏有年餘,想必安好。
父親言:修道之事不過民間傳聞,不必太過當真。大哥只須學得黃庭本事三兩分,他日便是歸了故里,亦能廣開法場,澤被三鄉。
家中萬好,無病無災。小弟拜在石塘縣大翁門下,以修千文,先生言吾甚有天賦,他日怕是中榜及第有期。獨有一事疏爲古怪,有一陌路僕人忽至家中,送來黃金千兩,父母高堂幾欲嚇倒,那僕人自稱乃是大哥義女僕人,父親不知究竟,言及黃金雖千兩亦是萬萬不可收。僕人留有一牌一信,說是讓家中日後有事之時,持牌前去尋求相助。另有一信,託古云子道長轉於大哥。
……”
整篇信,有些是半文不白,有些還帶着千字言中的文風,李靈犀看的不禁發笑,自己那個剛剛入學一年時間的小弟居然能拼湊出這種水平的家書,怕是真的有些天賦,難怪他小時候就想着以後要出入八乘馬。信中所說的不過是家事,比如叔嬸安好,李大寶入了縣學大翁座下,其餘的倒是多少和自己那個乾女兒有些關係。
展開第二封信,果然是自己那個乾女兒寫來的:
“義父大人鈞鑒:
天地呈祥,歲月輪轉,至此佳節之際,言兒向義父大人問安。義父大人救命之恩,拾言永生不忘。
義父遠居深山修行,怕是有傷身體,三寒五署之時更要多加照顧自己,若是他日義父起了喬遷之心,拾言定爲義父備下上好道場,以待義父。
義父所賜之福袋大寶,言兒好生喜歡,只是此等寶貝太過貴重,言兒歡喜之餘卻是更體義父憐愛之心。言兒年歲尚淺,不能侍奉義父左右,經年之後,定要親自前往清源派,爲義父掃榻煮酒。
……”
“哈哈,沒想到秦拾言這小丫頭倒是如此有孝心,不錯,不錯。”李靈犀好不高興,不禁又回想起了寧河之上那個惹人憐的小丫頭,這過了年怕也有五歲了,還是小孩子啊。
看完了兩封家書,李靈犀覺得自己心情好了很多,清源派那些被放任的內鬥和自己系在陳引雪那裡的滿腔心思此時都好像並不是那麼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李靈犀覺得自己應該下山去,獨居山之遠,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你要下山?”
陳伯當聽到自己弟子要下山後,不禁有些意外,倒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揹着手問道:“什麼時候回來?”
“不知道。”李靈犀嘆道。
“你還是放不下雪兒的事,唉,去吧,去吧,等你想回來的時候,你就回來吧。有些東西倒是沒來得及教你。”陳伯當看着這個連夜來向自己告別的小七,知道他怕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下山去了,取出一個絹帛遞給他,說道:“你修爲又高了不少,這裡有一些爲師珍藏已久的小玩意兒,你拿去好好看看,說不定,說不定能保條命……外面的天地很亂,你要多小心,哪天累了記得回來,師父這裡,還有一些或許對你有用的東西。”
說完,陳伯當頭也不回地朝內殿走去,也不看自己徒兒一眼。
“師父沒有什麼事情交代弟子去辦嗎?”
“活着回來。”
……
“前輩,李靈犀也叨擾好多次了,這次下山怕是兩三年回不來了,專程前來謝辭。以後但逢月中之時難得再來品嚐前輩美酒,倒是遺憾。”
李靈犀站在接天台那處經常坐的石桌旁,躬身朝茅屋裡說道,對於一個有着好奇心的少年來說,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不願意去推開那道門,甚至不願意看到門裡的前輩,也許是一種錯覺吧,他總是這樣告訴自己。
站了半響,李靈犀拿起石桌上還冒着熱氣的酒灌了一大口,說道:“前輩釀酒手藝果然高明,每次都是這般令人回味無窮,只是明日便要下山,今晚若是醉了,靈犀兒怕是不想走了,捨不得前輩美酒。”
淡淡的離愁別緒,在陳伯當那裡,在張鐵柱那裡,在接天台這裡,李靈犀都感覺到了,剛想轉身離去,卻聽“吱呀”一聲。
回頭一看,那扇柴扉打開了一道縫,看不到裡面有什麼,可是卻有兩罈子酒放在了門邊,還有一張石頭壓着的紙。
李靈犀拿起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男兒志在四方,修道當修天下之道,去吧,記得這酒,記得這人,記得這月。”
“前輩雅興,靈犀兒恭敬不如從命。”李靈犀收起兩大壇酒,裝入福袋,這才頭也不回地走了。
……
“祖師,祖師……”
半夜三更的藏經閣外,忽然響起一個聲音,不是李靈犀又是誰。李靈犀雖然平日裡大咧咧的,但關鍵時刻還是一個很念舊的人,現在就要下山了,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內回來,這些個幫過自己,真心對自己好的人,他都是放不下的,正如家中的叔嬸一般。
“小兔崽子,深更半夜地喊什麼喊。”昆吾忽然出現在李靈犀背後,倒是把他嚇了一跳。
“呵呵,祖師,我是來道別的。”
“你要下山了?”
“嗯。”
昆吾忽然伸手放在李靈犀後背,半響才說道:“不錯,修爲居然已經到了引氣後期,不錯。小子,給你說個事,你一定要記住。”
“呃?什麼事?還請祖師吩咐。”
“下次回來的時候,一定記得要來一下藏經閣。”昆吾有些神秘兮兮的指了指黑洞洞的藏經閣,說道。
“我記下了。”
李靈犀留下了一罈忘憂酒,離開了藏經閣,告別了這個最灑脫的祖師,也許在這位祖師眼中,即便是幾十年的時間,也不過是來來去去罷了,離愁別緒對這個被禁錮了五百年的人來說,很淡很淡。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站在無道宗中間的大院裡,透過閣樓望着小小的飛殿中陳引雪的屋子,似乎還亮着燈,李靈犀躊躇半天,還是不願進去。告別,或許並不需要吧。她半夜都不睡,也許還在想着那位大師兄吧。
長嘆一聲後,李靈犀連夜義無反顧地下山去了。
……
一大早,陳引雪急不可耐地從下院弟子手中接過一些上好的湯圓粉和餛飩皮和食材,就火急火燎地忙活開了。這可是昨天晚上想了半夜,今早天不亮就催着下院弟子下山採辦的。
清源派雖然不食人間煙火,但是終究都是普通人出身,這裡仍舊有廚房,忙活了一早上,陳引雪提着食盒,想乘熱給小七送去。昨天好像看到他去通天殿了,應該是已經結束了那可惡的閉關。
“小七也真是的,都說了那種話了,還,還那樣對人家。說話也怪里怪氣的。本來準備昨天晚上找他算賬的,不過爲了給他弄點家鄉小吃,人家還親自趕早下廚去照着食譜做呢……嘻嘻,等這傢伙吃得高興的時候,我再給他驚喜。”
一路想着心事的陳引雪,沒有像往常那樣大咧咧地推開李靈犀的房門,反而輕輕敲着,一下用力大了,居然門就開了。
“人呢?到哪去了?”
人呢?早已歸去……
第二卷 有道如山
孜孜稚子,皎皎靈犀。懵懂稚子,鋒芒漸露,退則聞達天下,進則可期黃庭三千道。修行界亂象迎面而來,天地奇書殘片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