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對紅軍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一次個人小總結,也是對主角長征前的一個交代,摘自《龍山縣誌》。
1934年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楓鄉溪召開會議,成立黔東特區軍事委員會,爲紅三軍和紅六軍團回事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形成準備了條件。
1934年10月24日,紅二、六軍團會師於木黃,軍部設在木黃街的水府宮內。樑軍領導人賀龍、肖克、夏曦、關嚮應、王震、任弼時等在此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兩軍團統一行動、統一指揮的方案。
1934年10月28日,紅二六軍團從四川酉陽南腰界出發,挺進湘西。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全國各路紅軍離開原有根據地後,由中國共產***的長江南岸的最後一塊紅色根據地。
從1933年12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豐大村會議提出“創造湘鄂川黔邊區新蘇區”的決策並着手創建,至1936年22月上旬,川滇黔革命委員會獎勵,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地跨湘、鄂、川、黔四省,位於湖南省西北、湖北省西南部、四川省東南、貴州省東北部交界地區。根據地區域以永順、龍山、大庸(今張家界市)、桑植爲中心,包括周邊的湖南省保靖、慈利,湖北的宣恩、咸豐、鶴峰,四川的省的酉陽,貴州的印江、德江、沿河、鬆桃、江口、石阡、思南等縣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區。
游擊區域包括湖南省的沅水流域的沅陵、桃源、常德和澧水流域的石門、津市、臨澧、澧縣,湖北的鬆滋、來鳳、恩施,四川的秀山、彭水以及鄂川邊沿的咸豐、利川、黔江、石柱等縣的部分地區,其根據地和游擊區共達20餘縣,縱橫千餘里,人口約200萬以上,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根據地主力紅軍,即紅二、六軍團,在創建根據地和反對敵人“圍剿”中越戰越強,由會師時不足八千人,發展到兩萬餘人。
這塊根據地和紅軍的存在於發展,已成爲嵌入敵人腹地的一顆釘子。它對於牽制、分散敵人力量,從側翼、後方打擊敵人,動搖敵人的整個反動陣勢,對於配合其他根據地和紅軍的鬥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任弼時同志曾說的那樣:“我二、六軍團和湘鄂川黔蘇區爲長江南岸——中國南部蘇維埃運動發展中最重要的柱石。他是配合協助中央主力紅軍(野戰軍和四方面軍的全稱)幾百國民黨軍閥,進而直接通帝國主義進行戰爭的一個最主要的力量。”
1934年11月26日,根據中央書記處11月16日關於建立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的電示,在大庸縣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臨時委員會,任弼時(任省委書記)、賀龍、關嚮應、夏曦、王震、肖克、張子意、劉士傑(後叛變)、周玉珠(少共省委書記)爲省委委員。同時成立湘鄂川黔省委革命委員會,賀龍任主席,夏曦、朱長青任副主席;省軍區由賀龍任司令員,任弼時任真僞。
省委、省軍區、省革委會從1934年11月26日大庸成立至1935年12月23日省後勤機關隨紅十八師突圍長征共395天。其中,在大庸16天,永順塔臥122天,龍山257天(1935年4月17日——1935年12月23日,其中在興隆街24天,在茨巖塘233天),在龍山縣時間最長。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紅二、六軍團在龍山時間長達七個多月之久,主要是以茨巖塘爲中心,領導邊區人民開戰武裝鬥爭和蘇區建設,曾建立湘鄂川黔省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湘鄂川黔分會、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以及10個縣(或帶地區性的)黨委、九個線革命委員會(或蘇維埃)、近70個區、230多個鄉(蘇維埃)政權,並在根據地實行土地改革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
同時,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紅二、六軍團在龍山的半年多時間裡,以茨巖塘爲中心,策劃和指揮了陳家河、桃子溪、龍山縣城、忠堡、板栗園、招頭寨、芭蕉坨、茨巖塘保衛戰等重大戰役。
紅二、六軍團英勇作戰與艱苦奮鬥,大笑戰鬥30餘次,先後殲敵兩個師、一個旅和一個師部,俘敵8000餘人,生擒敵縱隊司令兼師長1人、死參謀2人、團長3人、營長一下官軍200餘人,擊斃敵師長1人(擊重傷後自殺)、旅長2人、團長5人,敵傷亡士兵一萬餘人。繳獲敵步槍約一萬支、輕重機槍150餘挺、山炮兩門、子彈約120萬發……
猶豫紅二、六軍團的英勇作戰,吸引了敵軍130個團的兵力,並給以重大的殺傷,不僅配合紅一方面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策應了紅四方面軍在川康的轉站,而且勝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戰略轉移任務,孕育和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