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天不從人願

堪堪過了一日,南斗六星悄然閃耀在永夜的天空,六星止剩其四,天府,天樑,天同,天相,光芒萬丈,搖搖欲墜。 東溟城中,衆人翹首仰望,腦海中一片空白。片刻後,地動山搖,深邃的裂谷橫貫西域,留下一個巨大的“十”字,天府星滑落天幕,化作一個大火球,隕落於崑崙之巔,一聲驚天巨響,山脈塌陷,江水絕流,流石峰,接天嶺,鬼門淵,坐忘峰,盡皆毀於一旦。

東溟城若不走,難逃此厄。

魏十七立於高空,遙遙相望,感受着巨大的衝擊,心中忽然一鬆,彷彿一塊無形的石頭落地。他的感應沒有錯,不由分說,一意孤行,挽救了這一城的生靈,多少腹誹怨戾,在嚴酷的事實面前,變成了敬畏。

煙塵沖天而起,滾滾向東,一路飄落到東溟城上空,下了一場黑雪。赤星城就此音訊斷絕,不復存在,一念之差,陰陽永隔,那些死難的陰魂無處藏身,徘徊於石縫斷木間,在悔恨中湮滅。

褚戈翹首以盼,等到第三日頭上,才見師尊伏在天祿背上,跌落在煉妖山,面色淡金,神魂委頓,顯然受傷不輕。褚戈忙將師尊送入靜室調養,問了天祿才知,星隕之地正在坐忘峰,天崩地裂,震波席捲而至,流石峰首當其衝,峰巒中折,三洞四谷盡毀,唯有二相殿倖免於難,孫汀孫嬤嬤力抗天災,生死不知,樸天衛乘天祿遠遁,逃出生天。

若流石峰護山大陣全開,或能在天災下覓得一線生機,但鎮妖塔一去,需三十三位長老合力才能勉強驅動陣圖,樸天衛身爲崑崙掌門,不願冒險,只能賭一賭氣運,只可惜天不從人願,未能守住祖師傳下的大好基業。

樸天衛心如明鏡,門人雖在,但崑崙派已經亡了。

褚戈在傷感之餘,只得一聲嘆息,他思忖片刻,遣人將童廬、史平復二位長老請來,爲師尊療傷護法,又命天祿去沉默之歌拜見魏十七,通稟流石峰遇難一事,請城主定奪。

如他所料,魏十七什麼都沒說,就將天祿遣回。

崑崙中絕的消息很快傳了開來,衆人無不額手稱慶,扼腕嘆息。

經此一事,東溟城很快回復了秩序、繁華和平靜,魏十七擬定的章程白紙黑字張貼在城門口,小冊子碼在敞口的木盒裡,任人取看,遷徙並沒有帶來太多波折,從仙凡隔絕,到內城外城,再到同居一城,雙方的關係發生着微妙的變化,前者依舊高高在上,但收斂了不少,後者依舊奉若神明,卻多了幾分坦然,無論情願或不情願,看得慣或看不慣,修士和凡夫正以某種謹慎的態度慢慢接近,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大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仙凡共處一地,千頭萬緒,許多之前被掩蓋的矛盾逐漸冒了出來,一旦有修士牽涉在內,情況異常複雜,聞訊、勘察、調停、安撫、判罰變得不可或缺,受“議會”委託,“官府”的職能得以擴大,轄管的範圍涵蓋整個東溟城,由成厚、陳素真、許礪三人共同執掌,爲他們奔走的有謝景嵐、曹近仁、段文煥、辛老幺、嶽之瀾、歐陽泉等,盡幹些在旁人看來吃力不討好的事。

沉默之歌雖好,終非清淨之所,魏十七不耐煩待在城裡,自去大河邊找了個僻靜的河灣,琢磨“意符”和“劍域”,對東溟城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秦貞自從得了他的許諾,一改往日的做派,開始爲城主一脈謀求利益,她是個聰明人,一旦上心,學得很快,再加上有小白和成厚在背後提點,很快與邱、古二人達成了某種默契,在“議會”中佔據了半壁江山,擁有了與褚戈相抗衡的話語權。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合議的五人誰都不能獨斷專行,一錘定音,在很多問題上,平衡、退讓、交換、妥協纔是常態,這與五人的本心不盡相符,是魏十七定下的規矩使然。

按照魏十七的提議,“議會”決定落籍的修士按月繳納一筆“飛錢”,以換取東溟城提供的種種便利和庇護,危急時刻,“議會”有權徵調修士出力獻策,不得無故推脫。好在他們也不是做白工,城主一脈、崑崙嫡系、崑崙旁支、南蠻三宗、散修盟會將各遣兩名資深長老,十人聯席評定功勳,予以足夠的回報,神兵,法寶,丹藥,符籙,功法,飛錢,諸如此類,以此平息修士的怨言。沒有落籍的修士有所限制,不得開設肆廛,不得發佈接受委託,購買魂器需額外支付三成的“關稅”,逢東溟城閉城遷徙,需提前離開,不得逗留。

最後一條,是針對天災降臨之日。

“落籍”一事造成的後續餘響很快在修士中平息,從“議會”發出的種種指令,順利地推行下去,那些沒有“落籍”的修士怨聲載道,悔之莫及,他們被東溟城視作“外人”,種種限制讓他們感到不適,而下一次開放“落籍”又遙遙無期,他們爲自己的猶豫不決付出了代價。

隨着時日推移,“議會”在東溟城的地位日漸穩固,五人合議制也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東溟城開始脫離原有的軌道,朝着一個誰都意想不到的方向前行,並且在末世的陰影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這一切,都來自於隱居在河灣,終日無所事事的,憑空畫符的那個男子。

半載光陰,奄忽而過,這一日,小白離開煉妖山火鴉殿,出城來到河灣拜見魏十七。恭恭敬敬見禮畢,她說起打造屠龍刀受挫,那先天鼎不是凡物,鼎身雖破,卻不得熔燬,用盡一切手段,始終無法鑄就刀胎,沒奈何,只得向他求助。

連馮煌都奈何不了先天鼎,魏十七好奇心起,當下與小白迴轉東溟城,進火鴉殿一觀。

東溟城是鬼城,忌陽火,馮煌豢養的火鴉派不上用場,再加上太過聒噪,被放養在城外的亂石堆,由役魂宗的一名道人看顧。火鴉殿用的是冥火,火室建在數十丈深的地下,冥火冶煉魂器頗有奇效,熔鍊先天鼎這樣的至寶卻力不從心。

魏十七沿着石階盤旋而下,來到地下最大的一間火室中,卻見一隻青銅大鼎架於爍石之上,火眼噴吐出蒼白色的冥火,噝噝獵獵,奮力拍打着鼎身,馮煌雙眉緊皺,全神貫注操縱聚火法陣,先天鼎巋然不動,山川河流鳥獸之形栩栩如生。

冥火熊熊,卻不見其熱,陰寒的氣息充斥地下,四壁凝結了一層嚴霜。魏十七注視良久,搖了搖頭。

第五十四節 此事莫再提起第五十三節 往事不可追第四十四節 人中龍鳳第四節 聞風色變的禁地第一百三十節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十八節 近乎於墮落第一百九十二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十九節 重闢五明宮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三十四節 第一次感到冷第一百二十二節 習慣成自然第二十五節 按捺不住好奇第二十一節 一口救命氣第七十四節 來也終須來第三節 三花五氣消元散第二十二節 青衣妖女第六十四節 勿謂言之不預第五十一節 蟠真人之蟠第三十節 五色神光第八十八節 閬苑福地第三十三節 留待異日探求第一百三十七節 非不爲實不能第三十節 元嬰出竅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四十一節 黑龍那邊我不熟第六十七節 歸心似箭第六節 累得像死狗第三十六節 星輪滅絕大陣第十三節 再度興風作浪第三十四節 第一次感到冷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十七節 切勿讓其近身第三十一節 蕩寇金戈第一百二十八節 由星推人第一百八十二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十五節 兩大之間難爲小第九十八節 淤泥也可化紅蓮第四十二節 冶煉魂器之法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二十五節 由此界入小界第九十九節 平等傀儡第二十二節 一十八座陣第三十七節 氣運所鍾第五十一節 殺他但求心安第三十三節 胸中自有丘壑第四十五節 是棲落還是苗子第三十四節 跨過天人之隔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四十一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十二節 七竅玲瓏心第一百十一節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一百九十二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八節 零落成泥碾作塵第一百五十二節 面壁之牆第五十八節 歲末賭局第三十八節 大道至簡第五十四節 雲漿洞天第三十五節 又能如之何第四十節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四十三節 騰起一輪豔陽第三十八節 怕什麼來什麼第四十五節 七八九十年第一百一十七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四十三節 一口唾沫一個釘第二十六節 陰溝裡翻船第一百三十一節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七十二節 火沒旺肉沒熟第二十四節 先天五羅輕煙壺第六十四節 崑崙支脈接天嶺第三十一節 送他最後一程第一百三十七節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一百二十節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二百二十二節 命若危弦第三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八十一節 九頭七鰓鰻第二十六節 分開八片頂陽骨第四十七節 萬獸谷中一魔獸第二百六十四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三十七節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八十五節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三節 一鏡一屏第二百六十八節 一靈不滅第三十節 元嬰出竅第七十四節 兵行險招第十五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八節 榆木腦袋第二十四節 只能報以微笑第九十二節 三分癡三分醉第五十四節 此事莫再提起第七節 六翅金蟬第四十二節 六月債還得快
第五十四節 此事莫再提起第五十三節 往事不可追第四十四節 人中龍鳳第四節 聞風色變的禁地第一百三十節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十八節 近乎於墮落第一百九十二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十九節 重闢五明宮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三十四節 第一次感到冷第一百二十二節 習慣成自然第二十五節 按捺不住好奇第二十一節 一口救命氣第七十四節 來也終須來第三節 三花五氣消元散第二十二節 青衣妖女第六十四節 勿謂言之不預第五十一節 蟠真人之蟠第三十節 五色神光第八十八節 閬苑福地第三十三節 留待異日探求第一百三十七節 非不爲實不能第三十節 元嬰出竅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四十一節 黑龍那邊我不熟第六十七節 歸心似箭第六節 累得像死狗第三十六節 星輪滅絕大陣第十三節 再度興風作浪第三十四節 第一次感到冷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十七節 切勿讓其近身第三十一節 蕩寇金戈第一百二十八節 由星推人第一百八十二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十五節 兩大之間難爲小第九十八節 淤泥也可化紅蓮第四十二節 冶煉魂器之法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二十五節 由此界入小界第九十九節 平等傀儡第二十二節 一十八座陣第三十七節 氣運所鍾第五十一節 殺他但求心安第三十三節 胸中自有丘壑第四十五節 是棲落還是苗子第三十四節 跨過天人之隔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四十一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十二節 七竅玲瓏心第一百十一節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一百九十二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八節 零落成泥碾作塵第一百五十二節 面壁之牆第五十八節 歲末賭局第三十八節 大道至簡第五十四節 雲漿洞天第三十五節 又能如之何第四十節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四十三節 騰起一輪豔陽第三十八節 怕什麼來什麼第四十五節 七八九十年第一百一十七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四十三節 一口唾沫一個釘第二十六節 陰溝裡翻船第一百三十一節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七十二節 火沒旺肉沒熟第二十四節 先天五羅輕煙壺第六十四節 崑崙支脈接天嶺第三十一節 送他最後一程第一百三十七節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一百二十節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二百二十二節 命若危弦第三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八十一節 九頭七鰓鰻第二十六節 分開八片頂陽骨第四十七節 萬獸谷中一魔獸第二百六十四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三十七節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八十五節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三節 一鏡一屏第二百六十八節 一靈不滅第三十節 元嬰出竅第七十四節 兵行險招第十五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八節 榆木腦袋第二十四節 只能報以微笑第九十二節 三分癡三分醉第五十四節 此事莫再提起第七節 六翅金蟬第四十二節 六月債還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