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00回 五路大軍

bookmark

這次劉明也挺配合的,順着郭嘉的話茬就問了一句:“噢,那咱們懼怕那一點呢?”

有了劉明這麼一問,郭嘉這纔不緊不慢的說道:“現在咱們唯一懼怕的就是那董卓以咱們幽州、幷州的財富爲誘餌,以咱們的勢力強大爲潛在威脅,假借聖上的名義,讓出道路,引天下的羣雄來瓜分咱們得幷州。”

說到這裡,郭嘉緩了一下,給了劉明一個思考的機會,這才接着說道:“本來那董卓發出假聖旨之後,如果沒有人率先響應的話,那也不會引起多大的波瀾。可是隻要有一個人來率先響應了,那肯定就會引起其他野心者的迎合。可惜現在這局面,那肯定是會有人來響應董卓的了。例如那南陽的張繡。那張繡本是繼承他叔父張濟的兵馬起家的。而張濟原先則是董卓手下的一員大將。是因爲曾經兵敗在咱們的手上,這才畏罪流竄到南陽的。後來,董卓還假借聖上的名義,封了他一個南陽的太守的職位。收攏張濟的人心。那張濟也答應了。現在張繡繼承他叔父職位,同樣和董卓的來往密切,前不久,那張繡還從董卓那裡搞到了近萬匹的駿馬,所以張繡和董卓的聯盟,那也是肯定的了。”

郭嘉的分析,讓劉明聽得也有些暗自心驚。不過,劉明知道郭嘉既然提出這些問題來了,那肯定就會有解決的辦法。故此劉明也沒有多少的慌張,很是平靜的問道:“奉孝,那依你的意思,咱們該如何的應對呢?”

郭嘉果然是早有成竹在心的說道:“主公,嘉認爲,現在是咱們去攻打那個遼東公孫度的時候了。畢竟現在的這天下羣雄,還都自稱爲漢室的臣子,各自也都顧全着幾分面子。只要咱們擇日攻打那遼東公孫度,則天下羣雄見主公無暇他顧,也就不會再因此顧及主公的實力而來共同的防範主公了。同時,咱們再借着攻打公孫度的時候,適時地表現一下咱們立場,表明咱們對待那些侵犯咱們領地的敵人,不惜任何代價的反擊的決心。那其它得諸侯們斷不會在沒有十足把握得情況之下,率先的挑頭來攻打咱們,從而自損實力,造成他人漁利。而只要這天下的羣雄產生了這種想法,那他們就轉變觀念,抓住咱們幽州無暇他顧得這個機會,各自擴充勢力。如此一來,天下羣雄在認爲各自發展的良機到了的情況下,肯定會開展各自的吞併、蠶食。而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是董卓他們也想到了這個計策,那也不會有人在響應董卓他們了。並且,這些諸侯在免除了咱們這個最大的潛在勢力的威脅之後,那董卓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了他們最大的威脅,而且董卓的地盤又離他們又近上許多,恐怕董卓也會因此有個不小的麻煩吧。而咱們在蕩平公孫度之後,或是坐山觀虎鬥,或是聯合天下羣雄再次討伐董卓,那就都隨咱們的心意了。”

郭嘉得計議不錯,雖然有許多的大膽的推斷,可基本上也是按着人性來推論的,劉明也沒什麼可挑剔的。

當下,劉明命令現在的幽州第一刀筆陳琳捉筆,寫一篇討逆檄文。

陳琳也沒客氣,擡筆就寫。不大的一會工夫,一篇討逆檄文就寫好了。

劉明接過來一看,只見其文曰:“天有慈心,光照萬物;地有仁德,庇護蒼生。禽獸無知,天生天養,由我奴役。人貴自知,感恩戴德,以別禽獸。然,幽州屬臣,遼東公孫,不思忠義,妄圖大寶。……”

好傢伙!陳琳的這篇文章,洋洋灑灑數萬言,詳細的論證了公孫度罪過,以及於國於民的危害性,更重點的說明了公孫度的強大,以至於劉明現在爲了平定叛亂,暫時沒有其他的閒餘時間顧全別的事情了,幽州也再沒有繼續發展的機會了,而且,就算是劉明戰爭勝利之後,那也會是損失慘重,實力大減。不過,這篇文章在講述劉明爲了大漢朝廷的威嚴,不惜嚴重損傷自己勢力的同時,那也婉轉的表明了劉明對任何侵犯自己利益的敵對分子,那種不惜一切代價的報復決心和打擊能力。

劉明捧着這篇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寫得真是好呀。言詞簡潔,文筆流暢,論證清楚,發人深省。給人一種震撼心靈的感覺。劉明敢斷言所有看過這篇文章的諸侯,只要他還想顧全一點點地漢室臣子的面子,那他就絕不可能在自己出兵遼東的這個時機,來找自己的麻煩。

劉明愛不釋手的又看了兩遍,命人抄錄多份,加蓋官印,傳檄天下。同時劉明也沒忘了那個朝廷。習慣性的給每一個朝廷都上了一道表彰。講述了一下自己爲國平叛的決心。

隨後,劉明調集軍馬,發兵二十萬,分五路大軍討伐公孫度。

第一路大軍由正在渝成的呂布率領,領駐守在當地的步兵三萬,重騎兩萬,正面攻打渝關,牽制渝關守將的兵力。

第二路大軍由張飛率領,率三萬的突騎兵,出長城,經俊靡,繞平泉,奇襲青龍。掐斷渝關的左方援兵道路。

第三路大軍由趙雲率領,領步兵三萬,由青河口,走水路,直接從渤海沿岸繞過渝關,攻打緩中,掐斷渝關的右方援兵道路。

第四路大軍則是甘寧率領的水軍了。甘寧領水軍兩萬,不僅要平安的護送趙雲的第三路大軍抵達目的地。同時也要配合趙雲攻打緩中。最後,甘寧還要封鎖渤海沿岸,消滅公孫度可能從海面上支援來得船舶、戰艦。

最後的第五路大軍則是由劉明親率黃忠,典韋,領大兵七萬,接應呂布。劉明得這七萬大軍之中,只有突騎兵兩萬,步兵三萬,剩下的那兩萬人馬,那可是劉明這一年來爲了攻城破寨而精心準備的特種大隊。不過,也因此,劉明得行軍也就慢了一些。

而這回隨軍參謀的軍師,不是別人,正是賈詡,賈文和。而郭嘉則因爲劉明去攻打公孫度之後,幷州防範董卓的壓力就過於巨大了。因此奉劉明得將令,到幷州協助領兵二十萬駐守在晉陽的關羽去了。而留守在幽州,防範袁紹的大將則是張遼,高順。並有荀彧參議軍事。

而劉明各路大軍的一應支用,則由糜竺負責統一的調派、供應。

十日後,天,是晴空紅日,萬里無雲。地,是清風徐來,吹起草原上陣陣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真是好一幅如畫般的景色。可是,如今這一望無際的的大草原上卻是急行着一支龐大的部隊,使這美好的畫面產生了一絲不協調的紋路。

這支部隊沿着劉明爲了攻打遼東,快速運兵,而新修的水泥大道,快速推進着。而此時的劉明,則策馬行於軍中。劉明暗自得意:嘿嘿,還是自己有先見之明。修了這樣一條從薊縣到渝城的道路。平時方便了百姓的行走不說,現在自己在快速的推進部隊,也沒有那些灰塵了。而且部隊前進的速度,明顯快速了許多。

這時,穩穩當當坐在四輪馬車之中,舒舒服服一道了的賈詡,挑開了車簾,對劉明說道:“主公,上來休息一下,喝杯酒吧。”

要說劉明這大軍之中,如今最舒服的,那也是非賈詡莫數了。這急行軍,賈詡一步道也沒走不說,就連那騎馬得顛簸之苦,那也是一點的沒受到。由於這回劉明起兵行軍之前的準備時間充足,劉明特地給賈詡配了一輛四輪的馬車。車篷,皮墊,避震,一應俱全。賈詡在裡面一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那叫美呀。尤其是這馬車行走在這新修的路面上,那是一點的震動都沒有。再加上賈詡這馬車又夠寬敞。中間還有地方擺一張小桌子。那小酒,小菜往上面一擺。連一丁點的酒都不往外灑。賈詡那日子過得叫滋潤。以至於賈詡有時候都不勞忍。

劉明聽賈詡這麼一說,確實覺得很是充滿了誘惑。於是跳下馬來,上了賈詡的馬車。

賈詡滿滿的給劉明斟了一杯酒說道:“主公。太感謝您了。卑職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還是頭一回這麼舒服得行軍呢。主公您這馬車,還有您修的這道路。真是太讓人驚歎了。”

劉明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嘿嘿的笑道:“這算什麼。這都是很早之前就有的東西了。不過,這也算是你趕上了,這馬車,那是咱們幽州當初作爲貢品,進獻給先帝的東西。你坐起來當然舒服了。可是,光有馬車,而沒有這條新修的道路的話。你也不會坐得那麼舒服。最少你這酒菜,就擺不了這麼安穩了。”

賈詡又給劉明滿上了一杯,笑着說道:“全張主公的鴻福了。”

劉明嘿嘿笑道:“你這福氣也過不了幾天了。明天咱們就該到渝城了。咱們修的這條路,那也就算是到頭了。等咱們打下渝關之後,再向遼東進攻,就不會有這麼好的道路了。到時候,你可要吃點苦頭了,不過,不許抱怨呦。”

賈詡不在意的笑道:“卑職享了這麼多天的福氣。那已經貪天之幸了。有什麼可抱怨的。軍旅生涯本來就該這樣的。”

接着,賈詡又隨口誇道:“主公,倒是您大戰在際。卻毫無緊張,果然是大將的風範。”

劉明笑道:“這有什麼好緊張的。那渝關不過才五萬的兵馬守關。呂將軍擾敵之後。他們從後面趕來支援的兵馬,那也最多不過五萬。到時候,我三弟張飛的兵馬,和子龍的兵馬正好趁着他們後方的空虛,奪下青龍,緩中二城。那時候,他們後援已斷,渝關成孤城一座,而且他們關中又多添了一倍的兵馬吃飯。恐怕都用不着咱們強攻,硬打,他們就要餓得開城投降了。咱們又有什麼好緊張的。只是可惜了咱們精心訓練的那些攻城部隊,恐怕就要排不上用場了。”

賈詡安慰道:“主公,兵書有云:廟算多者勝,廟算寡者敗。咱們準備充足一點,那總是好的。而且就算是咱們在渝關用不上了。那遼東的城池多了,早晚會有用上的地方的。其實卑職倒是希望永遠用不上這些纔好。這可是咱們攻城的王牌呀。這些東西要是一曝光,今後被人防範了。那也是咱們的損失呀。”

劉明揮揮手說道:“無妨,無妨。有攻,必有守。有法依,則必有法破。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昌盛不敗。也只有如此,人們纔會進步。咱們只要永遠走在他們的前頭,那也就罷了。”

賈詡微笑道:“主公說的有理。就像那個呂布,多次的另換門庭,誰又能想到他如今竟然會成了咱們幽州的模範,成了咱們幽州政策的一面旗幟了。”

劉明聽賈詡這樣一說,心裡也是暗暗的好笑。

只因爲賈詡當初在研究過幽州的律法和政策之後,發現以劉明如此的優越條件,在那袁紹一紙假聖令得文書下,竟然還會有部分的幽州官員改變立場,準備聽從袁紹的命令。賈詡對此十分的不解。而且,賈詡也不相信那些官員會是一批愚忠到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顧的漢室忠臣。所以,賈詡對此展開了詳細的調查。

這一查之下,賈詡哭笑不得的發現,由於幽州並沒有正式的向外面打多少的攻城仗,而那些治理州縣的官員,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達到嘉獎的獎勵標準,故此,其實在幽州還有大部分的官員沒有了解到劉明優惠政策的好處所在。甚至於還有一部分人知道會有好處,可他們本身又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好處到底有多大。

第69回 高人第293回 西征(中)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142回 絕技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21回 槍手第457回 殲滅第269回 非人類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399回 把柄第206回 五十六第531回 攻第26回 瘟疫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176回 隆中對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7回 張飛買酒第587回 局第563回 邀約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236回 進攻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439回 受賄第121回 槍手第533回 肯薩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503回 變,變,變第51回 風雲變色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13回 驚喜第101回 金釵盟第9回 虎嘯山莊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427回 病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99回 千葉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461回 奪權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21回 象棋?兵法?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99回 納妾第28回 演武第447回 碰壁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52回 劉明當官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148回 拜月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557回 亂戰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247回 對撞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77回 驚變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100回 柳暗花明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450回 潼關城破
第69回 高人第293回 西征(中)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142回 絕技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21回 槍手第457回 殲滅第269回 非人類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399回 把柄第206回 五十六第531回 攻第26回 瘟疫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176回 隆中對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7回 張飛買酒第587回 局第563回 邀約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236回 進攻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439回 受賄第121回 槍手第533回 肯薩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503回 變,變,變第51回 風雲變色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13回 驚喜第101回 金釵盟第9回 虎嘯山莊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427回 病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99回 千葉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461回 奪權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21回 象棋?兵法?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99回 納妾第28回 演武第447回 碰壁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52回 劉明當官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148回 拜月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557回 亂戰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247回 對撞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77回 驚變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100回 柳暗花明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450回 潼關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