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紡織浪潮(2)

bookmark

第715章 紡織浪潮(2)

刑恕的價格一開,耶律琚與耶律永昌,頓時就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震驚,然後,轉瞬之間,兩者眼中都冒出了名曰貪婪的火焰!

絹布一匹一貫又兩百文?

綢一匹兩貫又一百文?

這……這……

這是在送錢啊!

上京城裡的絹布,常年在三貫、四貫以上!

至於綢?

五貫以上!

就這,還是有缺陷的下等綢!

若是質量上乘的綢,一匹常常在十貫往上。

一般人別說買了,便是看也看不到!

而如今,這南朝卻開出了一個地板骨折價!

而且,質量看上去,非常優質!

“果真?”耶律永昌深吸一口氣,當即就急切的問道。

“果真!”刑恕頷首。

耶律永昌頓時大喜:“若如此,我朝願從貴國採買絹布綢緞以十萬匹算!”

這價格不買,他就是傻子!

甚至,他可以拍胸脯保證,這南朝有多少,他們就能吃進去多少!

刑恕輕笑一聲,道:“十萬匹以上嗎?”

“可以!”

耶律永昌,高興的就和孩子一樣,立刻傻笑起來。

他已經能想象到自己回朝後,得到的讚譽與嘉獎了。

耶律琚卻是在這個時候,眼珠子開始轉動起來。

他看了看刑恕,也看了看耶律永昌。

心中一萬個念頭在起伏着。

“若是前年的我,說不定也會與耶律永昌一般,爲這功業而歡喜。”

當時的他,是很單純的。

單純的想要升官發財!

然而,在宋遼交子貿易協定達成後的這一年多的時間。

他已經完全變了。

因爲他深刻的參與到了宋遼交子的所有鏈條中,而且還是這條生態鏈上的肉食者。

所以他知道,無論是宮中的天子、皇后、貴妃,還是朝政的國舅、宰相、南院和北院的權貴們,都知道他在這裡面撈了好處。

國舅蘭陵郡王蕭斡酬,甚至直接和他索要好處。

而且一開口就是每年十萬貫的好處!

不答應就換人!

國舅爺開口了,下面的牛鬼蛇神,自然也開始伸手。

特別是五院部、六院部的權貴。

張口閉口,都是要他念情,說要沒有他們的支持,他這個南朝使者的位置就坐不穩!

於是,耶律琚愕然發現。

雖然他已經在南朝大撈特撈了,但國中權貴的胃口,就像無底洞。

根本填不滿!

所有人都在撈,大撈特撈!

即使是南院的士大夫們,也是如此。

除了蕭兀納、趙孝嚴、王師儒等清流油鹽不進,非要與他爲難外。

其他人,可是從未拒絕過他送上門的財物!

其妻子親戚,託他來南朝採買的珍玩器物的單子,都能塞滿一個大箱子了!

故此,耶律琚看的清楚。

這如今的大遼,看似是鮮花錦簇,烈火烹油。

實則內裡,早已腐朽不堪。

偏皇帝、大臣,沒幾個人看得清。

甚至大多數人都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誠如這南朝的汴京新報上,刊載的那《三國演義》故事中所言——廟堂之上,朽木爲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恰好,大遼天子自稱漢姓劉氏,乃漢高祖劉邦苗裔!

真真是應景啊!

世情如此,耶律琚也就丟掉了他心底最後一點大遼忠臣的情懷,然後縱身跳入了這滾滾紅塵。

所以……

“若絹、綢,每次都是十萬匹起……”耶律琚心中想着:“這抹去的零頭加起來,也是了不得的數字!”

“甚至,還可以再漲一點價,報上去,朝廷也不會猜疑,只會誇讚!”

就是,得點醒耶律永昌纔是!

心中想着這些,耶律琚就問道:“學士,這棉布價值幾何?”

刑恕呵呵一笑:“如今棉布京中市價一匹爲十五貫!”

過去的吉貝布,因爲數量少,加上又是從嶺南運到京中的,一路上千裡迢迢,各種稅卡,所以成本高的不像話,在京中價格也是叫人瞠目結舌——常常二十貫一匹!

如今的棉布,因爲是熙河貢物,所以一路免稅入京,且根本沒有人敢吃拿卡要。

成本降了何止百倍?

所以,現在的市價,是有着暴利的。

而且是難以想象的暴利!

具體多少,刑恕不清楚,但粗略估計,起碼是數倍。

“念在宋遼盟好,若貴國需求比較多的話,每匹棉布只需十三貫就夠了!”刑恕緩緩的說出了,趙煦給他定下的指導價:“當然,若貴國下半年,乃至於明年再要,且量比較大的話,還是可以優惠優惠。”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聽着,卻是倒吸一口涼氣。

哪怕優惠,也要十三貫一匹?

這比綢還要貴了,甚至能趕上一些中等的錦緞的價格了。

十足的奢侈品!

只是……

兩人想了想,卻都覺得,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

因爲,他們面前的這些棉布,不僅僅質量好,手感也好。

這幾天,耶律永昌也請人給他自己做了幾身棉布衣裳。

穿在身上,確實很舒坦也很暖和。

不比穿貂衣什麼的差!

而貂衣有多貴?

便是他這個大遼節度使,也沒幾件!

所以,這種棉布只能先嚐試着採購一些,運回國中看看情況了。

想到這裡,耶律永昌就問道:“學士,前些時日,承蒙大宋皇帝陛下厚愛,在正旦朝賀時,曾賜下些糖霜,與我等外臣品嚐……”

“不知,這糖霜貴國可願賣?多少錢一斤?”

刑恕一聽,當即道:“不瞞貴使,那糖霜那我朝交州貢物,非常難得!”

“若是旁的人,自是不能賣的。”

“但宋遼既乃兄弟之邦,倒是可以賣些與大遼……”

“至於價錢嘛……”

他伸出一根手指:“兩千文一斤!”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對視一眼,然後都是嚥了咽口水。

多少?

兩千文一斤?也就是不到三貫嘍!

他們頓時狂喜起來,正想說,貴國能賣多少我們就買多少的時候。

刑恕卻笑着道:“貴使若覺得貴也沒有關係。”

“我朝還有紅糖,雖不如這糖霜晶瑩剔透,純白無暇,乃君子之糖……”刑恕嘴巴一張,就給糖霜定了位——這是君子糖,是士大夫吃的糖。

所以,價格貴一點也是沒有關係的。

卻沒注意到耶律琚和耶律永昌眼中的神色。

當然,就算他注意到了也沒有用。

價格都是早就定下來的。

定在一個大宋方面,有着暴利,同時也能讓遼人咬咬牙就願意買的門檻上。

“這紅糖就便宜許多了,每斤只消大約一貫……”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各自搓了搓手。

然後,由耶律琚問道:“貴國能賣多少?”

“紅糖的話,一萬斤、兩萬斤甚至十萬斤都賣得!”刑恕答道:“但這糖霜,因製做不已,甚爲難得,故此如今暫時只能一千斤,一千斤的賣。”

兩人對視一眼,然後耶律琚道:“願請學士,先賣我國糖霜一千斤,紅糖一萬斤!”

先把這些糖,送回國中,送到御前再說。

耶律琚相信,天子和宮中的貴人們,只要看到這糖霜,就定然欣喜不已。

就是……

耶律琚看了看耶律永昌,心道:“今夜卻是得好好與耶律永昌談談心了。”

這些日子來,他和耶律永昌在這南朝,是出入同車,關係已經處的相當好了。

而耶律永昌在這南朝的京城,也與他當初一般,沉醉在那勾欄瓦子之中。

是時候,與他攤牌了。

……

刑恕與遼人在馬行街上,綾錦院專營的布鋪庫房中談話的時候。

在馬行街這條汴京最繁華,人流最多的商業街上。

那一個個布鋪的主人,也都在自家的閣樓上,瞧着綾錦院布鋪前的車水馬龍和擁堵盛況。

幾乎所有人,都是皺着眉頭,一副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模樣。

因爲,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天了。

正旦大朝會後,那間布鋪正式開業,然後趁着大朝會所有文武大臣朝服皆用棉布的東風,在汴京城中一炮打響,瞬間引發汴京轟動。

至於爲什麼人家能迅速引爆這個熱點?

罪魁禍首,則是那《汴京新報》。

從正月乙卯(初二)開始,汴京新報,連續三天在頭版介紹棉布。

將之誇的是天上有,地上無!

而汴京新報的受衆,遍佈汴京內外,發行量長期維持在五萬份每天。

更讓人嫉妒的是,那汴京新報,早早的就宣佈‘爲了慶賀元祐二年新年’,所以將從正月甲寅(初一)開始,直到庚申(初七)。

連續七天,連載《三國演義》的故事章節。

而恰好,如今的《三國演義》經過了長達一年多的連載,故事已經到了諸葛武侯七出祁山的精彩部分。

於是,汴京人早早的就開始翹首以待了。

然後,有關棉布的介紹和誇讚,就這樣進入了大衆視野,爲內外所熟知。

尤其是那汴京新報,特別用的加黑加粗的字體,重點描述的棉布‘保暖細膩,不亞貂衣;舒適貼身,宛如綢緞’的特點,讓汴京人開始瘋狂。

尤其是那些有點小錢的商賈、工坊主、官吏們,紛紛開始心動。

即使其售價高達每匹十五貫,但還是有人肯買。

這些人買回去製成衣服一穿……

徹底綁不住了,整個汴京都開始爲棉布瘋狂!

不僅僅棉布賣瘋了。

那綾錦院的布鋪中,售賣的其他布匹,也開始跟着賣瘋了。

因爲,人家的布,質量好,價格低,手感和舒適度更是完爆其他布鋪的產品。

於是,這下子不僅僅是中高端的生意被人搶了。

就連低端廉價的麻布,人家也有賣。

而且價格非常低!

每匹只要兩百文!

這樣的價格,已經擊穿了大部分佈商的成本。

“東家,再這樣下去……”在馬行街最熱鬧的地段,那潘樓旁的一間布鋪中,掌事的布博士,對着請來的東主道:“咱們這鋪子,怕是開不了多久了!”

東主是個四十來歲,穿着青色衣袍的中年男子。

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他穿的其實是棉衣。

而且在棉衣裡填充了棉絮,於是將衣服變成了襖子。

此君喚作李二虎,乃是這布鋪的主人。

李二虎嘆息一聲,摸了摸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道:“我何嘗不知呢?”

棉布一出現,他就立刻警覺起來了。

第一時間就去買了幾匹回來,然後聽人說,宗室外戚家裡,都是拿着棉布做成兩層的衣服,在內裡都填充棉絮。

於是請託人,高價買來了兩斤棉絮,將之製成了兩件襖子,這一穿上身,立刻就不得了了。

便是這正月寒日,他也覺得身上暖洋洋的,好似個火爐般,即使頂着寒風也可出門,不再害怕被凍着了。

那時他便知道,這棉布是了不得的東西。

但他沒有想過,那綾錦院的絹布、綢緞以及綾羅,甚至是粗麻布,都能做到質量又好,價格又低的水平!

想到這裡,李二虎就嘆息道:“奈何,那布鋪是皇產!”

“胳膊如何拗得過得大腿?”

“怕是隻能想辦法,將店中布匹處理掉,然後關門歇業了!”

“田會首就沒有辦法了?”掌事的問道。

汴京城,大部分行當都有行會,並有着本行會的章程與條貫。

所有人都需要簽字畫押,共同遵守,並共同排擠非行會的外來者,打擊破壞、損壞行會章程條貫之人。

而行會的首腦,喚作會首。

會首們影響力極其巨大!

比如說熙寧變法的免行法,就不是新黨大臣首倡的。

而是熙寧六年的時候,汴京肉鋪行會會首徐中正,向開封府請願——乞出免行役錢,更不以肉供諸處!

開封府得請不敢擅專,奏請先帝,先帝御準,然後詔有司研究免行法條例。

在免行法頒佈後,朝廷直接罷黜了已經實行了近千年的科配之法。

從此商賈只要交了免行錢(大抵相當於銷售稅),就可以免受官府盤剝。

賣炭翁一詩的慘劇,從此成爲絕唱。

而汴京布匹行會如今的會首,名喚田齊,乃是李二虎的岳丈。

田齊在京中影響力極爲龐大!

因爲田齊的妻子是引進使、漳州刺史、提舉左右福田院劉承緒的女兒。

劉承緒這個泰山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岳母——乃英廟同母胞妹,被封爲建安郡君的老夫人。

老夫人可是英廟唯二在世的胞妹了。

與皇室關係,不可謂不親近!

故此,當掌事的聽到,連會首都已經認輸的時候,臉上的神色,頓時就落寞起來。

“當朝天子,不是說不與下民爭利嗎?”

“這又是怎麼回事?”

“綾錦院,怎麼就能出來開布鋪了?”

他絮絮叨叨的念着。

這布鋪要是關門了,李二虎還可以回去當富家翁。

他卻是要落得一個沒得口食的可憐地步了。

甚至可能得去街道司,與人一起掃大街來掙吃食。

李二虎嘆道:“朝廷的事情,你我如何知道?”

“無非不過是財帛動人心罷了!”

正說話間,一個穿着粗衣的閒漢來到了布鋪門口,對着布鋪內喊道:“李東家,李東家……”

“會首請您過府商議。”

“哦!”李二虎聽到來人的聲音,知道他就是自家泰山養的閒漢,急忙起身,應道:“我這就來!”

他回頭,對着掌事的囑咐了一下鋪裡的事情,就匆匆的跟着那閒漢,往田府而去。

而等他到了田府之前,便看到了田府門前的馬廄裡,已經拴滿了馬。

想來,這京中的布鋪東主,應該是都來了。

而等他進了門,便看到了,在田府的院子裡,放着兩具怪模怪樣的織機。

卻是不知是什麼來頭?

但,田家的下人,卻將這些織機看的很嚴,不叫他人近距離接觸,生怕被人碰壞了般,這就更讓李二虎心生好奇了。

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758章 遣宋使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40章 太子(3)213.第203章 養女第739章 分贓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850章 飛昇第561章 封賞(2)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99.第96章 覲見第13章 乖巧懂事第854章 雙贏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第652章 張方平傳衣鉢於蘇軾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99.第96章 覲見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407.第386章 測試第578章 極限施壓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第492章 朕愛叔叔468.第444章 決戰(2)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98.第188章 賞要快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712章 宰相分雞(1)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47章 司馬光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649章 安排第34章 命運之日(1)371.第351章 漣漪第682章 人事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41章 格物風潮(1)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第505章 招供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20章 拉扯212.第202章 加一分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17章 母子(1)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100.第97章 老臣手段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第63章 司馬光入京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772章 角色扮演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861章 釣成翹嘴161.第152章 撤退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850章 飛昇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68.第444章 決戰(2)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67章 旋渦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
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758章 遣宋使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40章 太子(3)213.第203章 養女第739章 分贓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850章 飛昇第561章 封賞(2)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99.第96章 覲見第13章 乖巧懂事第854章 雙贏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第652章 張方平傳衣鉢於蘇軾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99.第96章 覲見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407.第386章 測試第578章 極限施壓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第492章 朕愛叔叔468.第444章 決戰(2)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98.第188章 賞要快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712章 宰相分雞(1)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47章 司馬光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649章 安排第34章 命運之日(1)371.第351章 漣漪第682章 人事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41章 格物風潮(1)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第505章 招供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20章 拉扯212.第202章 加一分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17章 母子(1)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100.第97章 老臣手段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第63章 司馬光入京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772章 角色扮演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861章 釣成翹嘴161.第152章 撤退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850章 飛昇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68.第444章 決戰(2)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67章 旋渦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