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第428章 廷推(2)

bookmark

第428章 廷推(2)

等宰執們一一上表,推薦完畢。

呈現在趙煦和兩宮面前的執政候任名單,就是蒲宗孟、韓忠彥、鄧潤甫、曾孝寬、呂大防、範純仁、王存、李常、曾布等。

然後,自然就是投票了。

趙煦早已經和兩宮商量好了辦法。

便按照着商量好的辦法,命樑從政取來準備好的白麻紙,現場命入內內侍省的內臣,將奏舉的大臣職務、姓名、籍貫、年齡,分別謄抄到對應的表格上。

然後,便發放下去。

在場宰執、大臣和元老們,拿到這些白麻紙,就眼皮子一跳。

許多人甚至忍不住擡眼,看了一眼殿上。

因爲,這操作,太趙家了!

在白麻紙上,赫然有着一行字:廷推票選,不記名、不錄名、不唱名,公等於大臣名錄之下,以畫圈勾選,既爲投票。

換而言之,就算我跳反,也不會有人知道。

更妙的是,這上面還說了:公等各可推選三位大臣。

這就更將使得投票人,隱匿在茫茫人海之中。

誰選誰?誰又沒有選誰?

根本不可能查清楚。

原本大臣們以爲,說起異論相攪,先帝已算集大成者。

不意,如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當今這位,用這異論相攪之法,更是爐火純青。

道理是很簡單的。

當投票變成了個人私密性極強的選擇後,很多出於立場、原則等政治正確的考慮,就全部退居其後了。

現在,新黨的大臣,可以投舊黨了,舊黨大臣也可以投新黨了。

而且,沒有人能說得清,到底誰背叛了祖宗之法(新法)。

對官家來說,這當然是好事。

甚至……

文彥博拿着手裡的白麻紙,和張方平對視了一眼。

這兩位,都是大宋政壇的不倒翁。

他們可太清楚,這一招的殺傷力了。

所以,在對視一眼過後,兩位元老就各自錯開眼神,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兩個幾乎是立刻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這白麻紙上,會不會被人提前做好了記號?

若是這樣的話,大臣們確實很難搞懂誰給誰投票了?

但官家肯定知道!

這樣一來,官家豈不就能從投票的人裡,篩出那些各自陣營裡的潛在的背叛者了?

要知道,挑動派系內鬥,一直就是趙官家們的拿手好戲。

於是,兩位元老看向自己手裡的白麻紙,然後提起筆,認認真真的在上面圈了三個圈。

而他們兩人的選擇,幾乎一模一樣。

蒲宗孟、範純仁、曾孝寬。

選蒲宗孟,是爲了示好,萬一官家真的做了記號,就可以告訴官家——我們這些老臣是堅決擁護官家用人的。

反正,他們感覺,應該除了他們也不會有什麼人去選蒲宗孟了。

選範純仁,則是出於自身考量選的。

范仲淹的兒子,怎麼都得幫一下場子。

況且,這個年輕人確實不錯,就算這次不能拜任宰執,再過兩三年也應該可以了。

至於爲何選曾孝寬而非韓忠彥?

這兩個老狐狸,當然有自己的想法。

一則,曾孝寬是曾公亮的兒子。

而曾公亮,熙寧時曾經是朝堂上少數幾個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元老。

對王安石,曾公亮有提攜、保駕、護航之恩。

選他也有着向官家隱晦表達效忠的意思。

二則,他們和韓琦都有不小的矛盾。

假如是公開投票,那這兩位元老肯定會假惺惺的給韓忠彥投一票。

但既然是不記名的,那自然是有仇報仇了。

勾選完了,這兩人還假模假式的站在原地,一副認真思考,難以抉擇的樣子。

實則,他們的眼睛和耳朵,都在隨時觀察其他人。

等到宰執們陸陸續續上前,將自己手裡的白麻紙,放到了一個內臣手裡捧着的木匣中。

其他待制大臣,也開始上前,這兩人才慢悠悠的踱步上前,將自己手裡的白麻紙投遞了進去。

……

投票進行的很快。

只一刻鐘多一點,就已經投票完畢。

裝着選票的木匣,隨即被送到趙煦面前,趙煦將之遞到帷幕內,說道:“請太母、母后拆封。”

兩宮微笑着接過去,但沒有立刻拆封,而是對着殿中羣臣道:“卿等辛苦了,且先回去等候結果吧。”

羣臣再拜,然後在左相韓絳的率領下,趨步退出。

文彥博、張方平、孫固,也跟着要退下去。

卻被太皇太后叫住了。 “文太師、張節度、孫學士……”太皇太后道:“三位元老請留下。”

“老身和太后、官家,想諮詢三位元老。”

這是表示對元老的尊重,也是慣例了。

“諾!”三位老臣躬身領命,然後回到各自的座位。

等到宰執大臣們,都退出了紫宸殿。

太皇太后就出聲問道:“老身與太后,只是婦人,對國家大事其實不算了解,官家又年少,於大臣不算熟悉。”

“三位元老,皆是三朝老臣,熟知天下士大夫之事,必有能教老身者。”

“還請三位元老,直抒己見,今日宰執所奏舉之大臣中,是否有不妥之人?”

文彥博第一個起身,持芴道:“奏知娘娘,老臣以爲宰執們所奏舉的大臣,都頗爲合適,皆是一時之選,天下名臣。”

張方平也持芴奏道:“老臣附議。”

孫固張了張嘴,他其實有些不同意見,但看到文彥博、張方平都說沒有意見。

他再說意見,這不平白得罪人嗎?

再說了,文、張兩人,都是從仁廟活躍到現在,素來深得歷代天子信任、依賴的大臣。

跟着他們走,肯定沒錯。

於是,他也持芴道:“老臣附議。”

太皇太后頓時笑起來,道:“辛苦三位元老了。”

“樑從政,替老身送一送三位元老。”

“諾!”樑從政躬身領命。

這個時候,趙煦卻起身了,他對着帷幕內的兩宮道:“太母、母后,朕親自去送一送三位元老吧。”

“朕也已經許久沒有請教三位元老治國之道了。”

“臣等惶恐!”文彥博、張方平連忙躬身,孫固楞了一下,也立刻彎下腰去。

趙煦則已經走下殿階,在帶御器械們的簇擁、保護下,來到了三位元老面前。

“三位元老,與朕一起走走?”他擡起頭,看向這三位老臣,每一個的年紀都夠當他的曾祖父的老人。

“臣等蒙恩,感激涕零,謹奉詔!”三人立刻說道。

孫固到這個時候,終於回過些味來了。

這是官家的獎勵!

獎勵他們立場正確,做出了對的選擇。

不然,官家恐怕會一直坐在坐褥上,目送着他們三個老傢伙離開,哪裡會親自下場,親自送他們,還親自和他們說話?

他終於知道,爲何文寬夫、張安道,能一直在朝中屹立不倒,無論誰是天子,不管當朝天子的立場如何,都要捧着他們了。

這察言觀色,這識趣知味的本領,他得好好學學了。

總不能,黃土都快埋到脖子上,眼看着就要死的年紀,卻還和小年輕一樣不識趣,亂說話吧?

這樣下去,得罪了人,死後上的遺表,誰肯多看一眼?

又如何撈一個好的諡號?

……

趙煦走在三位老臣中間,這三位老臣則一直彎着腰,儘可能的讓身子保持着和他的身高差不多的高度。

一直到走出紫宸殿,到了合門裡,趙煦看着他們,笑着道:“太師、節度、學士,可真是愛護於朕呢!”

“只是朕雖年幼,卻也知道尊老。”

“還請三位元老不必如此,且就正常走路、說話。”

三人聽着,臉上的皺紋都笑了起來。

因爲他們看到了跟在身後的起居舍人王震。

他是兩個月前,接替的蔡卞,出任的起居舍人兼同修起居注。

所以,官家剛剛對他們的說的話,必然錄入國史。

於是,三人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

文彥博當即說道:“臣雖老,但荷官家之恩,親送出宮,老臣已不覺老矣。”

張方平也道:“老臣亦然,蒙恩與官家同行,不覺老也。”

孫固臉皮比較薄,只能是跟着笑了笑,假裝自己也說了。

趙煦輕笑一聲,他看向合門外的一處涼亭,便道:“今日天氣不錯,三位元老不妨與朕同遊這宮中花園,於涼亭中稍坐片刻,朕正欲請教三位元老治學、得人之道。”

三位老臣自是應允。

於是,趙煦領着他們,到了那花園之內,遊玩了一番。

然後又到涼亭之中,坐了一會。

同時,有意無意的,提起這些人生平得意之事。

同時,詢問起他們當年爲何做出那樣的抉擇?

三位元老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孫固終於知道,爲何文彥博、張方平自從入朝後,就一直老老實實的幫這位少年官家敲邊鼓、造聲勢了。

這樣一位知人善用、禮賢下士、尊重老臣,尤其是尊重老臣的歷史功績和貢獻的官家,去哪裡找?

就像今天這般。

這花園裡一走,涼亭上一坐。

旁的不說,將來國史之上,他孫固的篇幅起碼就要多幾十個字。

評價也會變高。

爲什麼?

因爲‘上新即位,時固入朝,上敬之,以爲元老大臣,國家臂膀……一日,上與固等同遊宮中御花園,嘗言:學士昔年在朝,佐先帝、進忠言……’。

他這樣的老臣,追求的不就是這個?

“看來以後,老夫得多多參加類似活動才行,不可在家閉門造車。”孫固在心中默默想着。

他雖然身體不大好,但偶爾出來上上朝,當個吉祥物是做得到的。

(本章完)

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18章 母子(2)第25章 真香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578章 極限施壓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42章 卡bug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161.第152章 撤退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35章 馮京:這聖眷,老夫必得之!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302.第287章 貶官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425.第402章 學區房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574章 外交(2)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05章 招供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95.第280章 蔡京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467.第443章 決戰(1)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48章 耆英會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818章 層層加碼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651章 蘇軾回京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739章 分贓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607章 戰局(1)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719章 韓絳致仕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181.第172章 人事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第705章 口袋罪第602章 開戰(2)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538章 吐蕃使者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751章 茶顏悅色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470.第446章 戰後(2)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831章 部署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
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18章 母子(2)第25章 真香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578章 極限施壓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42章 卡bug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161.第152章 撤退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35章 馮京:這聖眷,老夫必得之!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302.第287章 貶官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425.第402章 學區房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574章 外交(2)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05章 招供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95.第280章 蔡京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467.第443章 決戰(1)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48章 耆英會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818章 層層加碼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651章 蘇軾回京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739章 分贓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607章 戰局(1)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719章 韓絳致仕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181.第172章 人事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第705章 口袋罪第602章 開戰(2)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538章 吐蕃使者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751章 茶顏悅色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470.第446章 戰後(2)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831章 部署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