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要衝,扼長安至洛邑直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爲仲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鍾會五六年前奉司馬昭命鎮守雍涼,督師伐漢,並未曾想到今日會在這雄關前和司馬氏翻臉。

不過世事不如人意,到了這位置,也由不得他了,潼關之要害,自然不應該被鍾會掌握的,不過此時卻在鍾會手中,身爲天下士族翹楚,鍾氏還是有點底蘊的。

大火的噼噼啪啪聲,殺聲,吶喊聲,人喊馬嘶,直衝天空,卻是短暫的交鋒。

此時,城內,城頭上的軍隊排列整齊在此待命,寂然無聲。

一處城牆,鍾會居中而立,周圍的大將都站在他的左右,聚精會神遙看着魏軍統帥司馬炎帶來征伐的戰陣。

鍾會眸子精光一閃,以沉着的表情,看了下去,這時,城門打開,己方軍隊已經入得城中,城上弓箭射下,敵軍也不追趕。

遠處,戰鼓敲響。

此時太陽升上中天,普照大地,在地平線上,一支支軍隊已經不斷出現,進入了城前的空地上。

軍容鼎盛,旌旗似海,根據如今的情報,司馬炎所部加上輔兵,已經增到八萬人了,這簡直是人山人海。

這時,號角聲大起。

只見數百攻城車,開始向着潼關移動,這攻城車實際上是一個大木柱,上面有着木頂,蒙上獸皮和草蓆,能防禦沸水甚至一般弓箭。

掩護着攻城車,是樓車,樓車開始推進,高塔一樣同樣向前,周圍跟着一羣羣步兵。

樓車高數丈,高度與牆頭相當,不但可以把整個城頭籠罩在箭矢的射程內,當貼近城牆時,士兵還可直接跨上牆頭,攻入城內去,等於是加強版的雲梯。

再後面,是上百個投石車,在士兵的推動下,徐徐前進。

而這些攻城利器一出現,鍾會臉色大變,這些攻城利器,連堅城都可攻克,不是一日二日具備,可見司馬炎也一直在預備着。

當然,目標可能不是自己,而是炎漢的那些堅城,比如南鄉郡,鍾會得知炎漢毅然從南鄉郡撤走,撤入東三郡中,也讓魏國本來在南陽郡的五萬戰兵,抽調了兩萬至此,給了自己莫大的壓力。

由於早已經幾次勸降不果,司馬炎因此也不廢話,過了片刻,戰鼓震天。

“殺!”

一聲命令,數萬人一起吶喊,潮水一樣,猛的發起攻擊。

頓時,箭雨籠罩天地,撲着下去。

故道縣,爲長安通往巴蜀的必經之地,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故道、連雲、褒斜三條棧道從縣境通過。

如今楊伊已經督師於此,前鋒所部如今已經在百里之外,已經接近魏軍部署的陳倉縣、郿縣。

如今楊伊佔了故道縣縣衙,做爲北伐各路督師所部,此外漢中郡,關彝已經撤回,如今督師兩萬,從漢中伐北,閻宇也在天水督師兩萬東進。

李密匆忙進了側廳,裡面有着不少的文吏在整理文卷,見他進來都行禮,李密就問着:“杜學士呢?”

“李學士,陛下召見,已經去了議事廳,杜學士進去時候說,您來了,也請進去,陛下一起召見……”沒說完,李密就點了點頭,轉身出去。

到書房只有幾步路,李密趕過去,一個內衛見了,連忙行禮:“李學士,陛下在內,陛下說了,你來了,就立刻請進。”

李密略點頭致意,就上前敲了敲門,聽到裡面楊伊的聲音:“李密麼?快進來吧!”

“是!”李密高聲答應了一聲,一步跨進去,書房中還是比外面暗些,略定了定神,就看了上去。

只見楊伊坐在靠牆處書桌上,面前桌上堆得都是公文,放着筆硯。

這房中現在,馬亭、杜軫、陳壽、劉伶這幾個文官都在,武將中,老將姜維、廖化、張翼也都在。

李密連忙行禮。

“卿起來吧,先坐下。”楊伊在閱讀着一文件,過了片刻,才擡起頭,說着:“信鴿百里傳信,司馬炎督師八萬,銳不可當,現在可能已經攻克了潼關,當然也可能還在進行着攻防戰;北部卻是不妙,北匈奴之軍已經連克數縣。”

“根據情報,司馬炎有數百攻城車、樓車、投石機這些攻城利器,連堅城都可攻克,實是讓人觸目驚心。”

此時李密細看,楊伊目光炯炯,臉色肅穆,又說着:“各位,現在如何處置,大家都說說意見。”

姜維此時沉吟半晌,穩重的說着:“陛下,末將還是以爲,目前吾國的實力,尚未足大舉干涉這等戰局,宜廣積糧,穩基業,潼關之後還有長安城,長安城高牆厚,鍾會若收兵一處,有數萬兵,就算司馬炎能攻下,也必元氣大傷了。

不可能再有實力北進南伐,等明年,國中積蓄足夠,陛下再北伐,纔是萬無一失之策!”

聞言,廖化卻是點頭贊同,張翼不置可否,卻是陳壽此時站起來,一禮之後,微笑的說着:“都督此策是固本培元,的確不失爲治國良策,但若是坐看,錯失了良機,司馬炎吞食了長安,豈會停留,必會趁此大勝伐我,就算消耗甚大,二十萬大軍也至少還有十萬,糧草兵員又有中原爲積,今年不伐,來年也要伐,臣建議,先坐山觀虎鬥,吞下鍾會部,再以長安堅城逼退魏軍。”

此時張翼輕咳一聲,說着:“陳學士所說甚是,只是坐山觀虎鬥也要把握分寸,鍾會雖激於血氣,與司馬炎作戰,但是我們一味坐山觀虎鬥,此人未必就不降司馬炎了。”

在場的人說完,李密此時也一拱手,從容說着:“臣以爲,此戰必出兵,依目前的情況來看,若不出兵,長安鍾會部或破或降,絕無生理。”

“魏本就佔有天下五分,本是已經佔了大半,再重得關中,吾國就風雨飄零,岌岌可危,故必出戰也!”

“鍾會是士族翹楚,性格剛烈,這從司馬炎勸降逼之,而悍然殺使可見,若我們坐山觀虎鬥心思太過,只怕鍾會厭惡我們,比司馬炎更多,反而逼到反面,就算萬一降了我們,也是日後禍端。”

“再說,陛下要治天下,治統有二,一是王,二是霸,陛下乃是炎漢正統,唯有行王道,這王道就是以堂堂正正之師,一舉擊破司馬炎,如此,放眼天下,誰敢不服?魏國已服,吳國豈能爭鋒?如此方爲天下真主。”

馬亭此時微微皺眉,說着:“可是我軍只有十萬,司馬炎卻有二十萬,如何才能以弱勝強?”

在場的人都是真正的治政治軍人才,深知以弱勝強這事,多是詭道,並不能在戰略層次上孤注一擲。

雖然有兵甲之利,但是這並不能彌補一倍的數量差距,何況魏國也有精兵,這二十萬中,只要也有一半的精銳,雙方硬實力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潼關和長安都是城高牆厚,就算有攻城利器,也必有折損,鍾會向我們求援,就是暗示臣服,也必是他損失巨大的時候,我等只要在他在求援時,立刻出兵就可。”

陳壽此時起身再次說着:“此時,司馬炎雖有八萬,攻至長安也必折損一萬,而攻城戰,全軍必是勞累。”

“此時決戰,敵雖有十八萬,卻是疲憊之軍,我軍只有十萬,卻是好整餘暇,這從軍隊上說,實際上是平局。”

“可司馬炎本是敗軍之將,不足言勇,我主英明神武,如日東昇,豈能不勝?”

“不過,我等只是參謀,是戰是和,還請陛下決斷!”

聽了這話,楊伊微微點頭,這非是爭辯,而是統一意見,見着姜維等將沒有話說,也就是表示同意這一戰了。

時局確實可以拖下去,但是漢國在積蓄,魏吳兩國也在積蓄,魏國雄踞天下五分,佔了關中就是六分了,而漢國只有兩分,非得有三倍積蓄的速度,才能和魏國持平,而這個時代,積蓄能力是有上限的,何況,魏國也能積蓄。

這樣拖下去,就會失去最寶貴的戰略時間,如果這時拖延下去,她和劉禪又有多少區別?和那司馬懿又有多少區別?

要想奪得天下,終究必有此一戰,此時是十萬對二十萬,若是及時救下鍾會,說不定是十五萬對二十萬。

之前曾以堂堂正正之師,一舉擊破賈充,徹底奠定了統治的基礎,現在自己也必要以堂堂之師擊破司馬炎,才能告訴天下,誰纔是真主。

當然,和上次和賈充一戰之時一樣,所謂的以堂堂之師擊破司馬炎,並不是非要以弱勝強,而是在綜合因素上削弱司馬炎到平等甚至反而弱方的地步,那麼決戰必勝。

當下起身,哈哈一笑,說着:“朕意已決,傳令各部,鍾會部向朕求援,朕就立刻起兵,汝等立刻安排糧道,湊集醫士,作好一切準備。

朕先取了陳倉,在此等待。”

見楊伊已經作出了決策,衆人一起應諾:“是!”

片刻後,數批錦衣衛和內衛匆匆走過,傳令去了。

議事廳內,很快便集結起衆將來。

如今分了幾路,關彝所部分兩路,分出魏仇一路,以子午谷出偏師三千,剩餘由關彝統領。

而楊伊這裡,雲集大軍五萬餘,大羅小羅兩將軍、陶濬、孟犇、寧毅、張微等等。

而文官中,此時國子監諸學士都已經至各軍,國子監祭酒麴垣,國子監丞阮咸都到至廳中。

中間位置處,楊伊安然就坐。

“諸位,請就坐。”

“謝陛下賜座!”待楊伊坐下示意後,文武二班就坐。

“諸位,新接到情報,司馬炎已在潼關與鍾會交戰,目前雙方應在僵持,關中與吾國相接,若縱容司馬炎佔領關中,會對漢中和涼州造成極大威脅。”

“依朕之意,司馬炎攻佔潼關,我軍就要作好準備,隨時等候我發兵的命令,奪下長安,斷不能讓司馬炎得逞。”楊伊說着,命人攤開簡制地圖,指出目前兩軍所在位置,並陳述利害,說出自己決定和各部的目標。

“陛下,這魏賊好大的殺勢,我們卻也不怕,陛下,上次末將就打的不痛快,這一次請務必以末將爲先鋒。”這時羅尚起身說着。

如今羅尚已經積功爲雜號將軍,這想再進一步,都是極其難的,自然更要機會表現着自己。

“羅將軍,這次先鋒,交給我吧!”這時孟犇起身,對着楊伊隆重的跪下:“請陛下給我一次機會,任我當先鋒,讓天下人也看一看我們南蠻人如何。”

孟犇此時爲北方邊軍中,南蠻軍的統帥,是偏將軍之位,所部卻是未曾滿編,不過算上輔軍卻夠了,不過南蠻軍的待遇也就比輔軍強一些,算不上精銳主力,此時想要表現一番,爭取更好的待遇。

更好的待遇意味着更好的兵甲,更強的兵卒,自然也就是更多的軍功,孟犇也有着封侯的野望,如今才十一級的爵位,離着二十級的列侯之位,可是還差着不少呢。

周圍幾個大將,都想搶奪先鋒,不過此時見了羅尚孟犇這個態度,立刻閉口不說,陌刀軍和連弩士不適合做先鋒,虎步軍乃是中軍,也只有羅尚和孟犇能爭一下先鋒了,楊伊心裡卻很是高興,將軍好戰,總要比臨陣潰逃來的好。

這是好事,楊伊看了兩個請戰的,一個領有無當飛軍,一個領有白毦兵,考慮之後,才說着:“孟將軍請起,有將軍當先鋒,必可旗開得勝。”

就把這事定下了,對於別人,只得稍加安撫,聞言,衆將只得應諾,連羅尚也不再和孟犇爭奪先鋒,他的任務是帶領白毦兵抵擋匈奴騎士。

“諸位,此戰必須勝利,魏賊乃是大敵,先鋒之外,也大有可爲,衆位不可懈怠,回去整軍吧!”

“諾!”各大將都應諾,會議才散,都急匆匆回去部署。

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二章 大膽第八章 回山第七章 睜眼看世界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十七章 衝突(2)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十七章 練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一)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關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十章 回憶(2)第二十四章 國戰開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十章 論劍(4)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十二章 破城第四十五章 逃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八十三章第三章 賊王大會(3)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二十章 狄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十三章 五美(1)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六章 張九郎第一百一十九章 破滅(2)第九章 黃巾第一百六十章 戰備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三十二章 天人(1)第五十七章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十三章 紛亂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六十一章 迴歸第一章 華山論劍四十八章 唐門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四十七章 屠龍刀千里爭奪戰第十二章 根基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三十九章 巫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是誰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十二章 緣由第八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六章 劍聖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一章 彈指驚雷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九十二章 一統天下第四十一章 河北多名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十四章 士族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
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二章 大膽第八章 回山第七章 睜眼看世界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十七章 衝突(2)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十七章 練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一)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關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十章 回憶(2)第二十四章 國戰開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十章 論劍(4)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十二章 破城第四十五章 逃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八十三章第三章 賊王大會(3)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二十章 狄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十三章 五美(1)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六章 張九郎第一百一十九章 破滅(2)第九章 黃巾第一百六十章 戰備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三十二章 天人(1)第五十七章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十三章 紛亂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六十一章 迴歸第一章 華山論劍四十八章 唐門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四十七章 屠龍刀千里爭奪戰第十二章 根基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三十九章 巫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是誰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十二章 緣由第八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六章 劍聖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一章 彈指驚雷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九十二章 一統天下第四十一章 河北多名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十四章 士族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