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意料之外

bookmark

李舜臣看向這位年輕的文官,他本來以爲大都督會派遣一位武將來處理朝鮮和女真的事務,卻沒想到蘇澤派來的是這樣一位年輕的文臣。

沈一貫的態度平和,他向來信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箴言,在爲人處事上非常的冷感,但是總能夠抓到事情的關鍵。

畢竟是上國的使者,李舜臣還是詢問道:

“沈上使要見一見女真的使者嗎?”

沈一貫搖頭說道:“叛亂敵酋的使者爲何要見,大都督的意思很明確了,明廷是我們的敵人,但是更不能接受女真人割據關外。”

聽到沈一貫的話,李舜臣反而鬆了一口氣。

這些年來,女真人在遼東不斷的坐大,開始不停的侵擾鴨江以南的朝鮮土地,還經常從邊境掠奪物資和人口。

但是朝鮮人敢怒不敢言,若是女真得到了東南承認,那朝鮮作爲內省說不定還會吃更多的虧。

現在大都督蘇澤要打壓女真人,朝鮮的北境終於能夠安全了。

沈一貫心中不屑,他對於朝鮮人的所謂“勢大主義”並沒有半分好感,評價甚至連安南都不如。

而在後來後金崛起的時候,朝鮮也是首鼠兩端,兩邊下注,完全不感念朝鮮抗倭戰爭的援手,反而很快在後金勢大之後倒向了後金。

甚至在開戰初期,因爲倭國的逼迫還幫着倭國掩藏倭國侵略的野心,不向明廷報告倭國的真實動態。

東南和大明這兩臺戰爭機器,都爲了女真人高速運轉起來,如果李如彘知道這個結果,他恐怕死活也不會起兵叛亂了。

實際上,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朝鮮就是這樣做的。

“在我東南大軍登陸之前,還要請李統領組織軍隊,確保鴨江沿線的安全。”

萬曆年的朝鮮抗倭戰爭,明明是明廷幫助朝鮮抵抗倭國的侵略者,但是倭國卻表現的非常慫包,經常不戰而降甚至是成建制的投降。

不過此時他也沒辦法拒絕,只能答應下來。

“大都督已經緊急調集軍隊,準備從朝鮮進入遼東,平定女真之亂。”

李舜臣心中有些苦澀,他最擔憂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東南還是要拉着朝鮮作戰。

沈一貫冷冷的說道:

沈一貫對於朝鮮的理解非常到位,所以他這一次來,一方面是爲了給東南的軍隊鋪平道路,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徹底讓朝鮮軍民失去僥倖心理,必須要爲東南流血作戰。

所謂“事大主義”,就是誰強就臣服於誰,這個事大的對象可以是明廷,也可以是東南,還可以是女真人也能是倭人。

不過此時此刻,開弓已經沒有了回頭箭,女真在遼東的叛亂還是愈演愈烈起來。

雖然如此,但是李如彘心中卻沒有半點高興,因爲戰爭的發展和他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由於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仇恨,這一次建州女真起兵後,並沒有得到海西女真的支持。 雖然海西女真也沒有響應李如鬆的號召,出兵和建州女真作戰,但是作壁上觀的態度讓李如彘非常難受。

他本來打出來的就是團結女真的口號,自然不能和以前一樣再去掠奪海西女真部落了,李如彘沒辦法掠奪海西女真,也打不下漢人的城池,只能在野外掠奪。

可是遼東的冬季寒冷,城外的物資並不多,而隨着作戰的深入,雖然看起來李如彘佔領了大片的地盤,但是這些地盤卻沒有足夠的食物。

不僅僅是沒有食物,保暖的衣物和取暖的燃料也越來越缺,李如彘想象中的滾雪球景象並沒有出現。

李如彘看着投靠自己的族人越來越多,但是北地漢人地主的反抗卻非常的激烈。

李成樑在遼東的威名赫赫,而且如今東南又壓着明廷在打,肉眼可見的這個南方的新政權要比大明剛立國的時候還要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從賊不僅僅是氣節問題,更是將家族推向徹底的毀滅。

要知道就算是現在拉胯的明廷,也將曾經強大的蒙古土默特部按着打了,如今稍微有些見識的地主都清楚,戰爭已經徹底改變了。

火炮和火槍讓遊牧民族的馬上優勢大大削弱,貴州的西南夷叛亂甚至都沒有動用多少東南主力,就被迅速的平定。

跟着這些蠻族起兵,肯定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而北方的地主本身也都是軍民合一的塢堡,而且北方還有很多軍屯和商屯,這些地方也都是有武裝民兵的。

靠着火器和塹壕,這些武裝民兵在保衛家鄉這件事上迸發了極大的力量,李如彘想要攻打這些地方,也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麼多人要養,遼東的土地如此貧瘠,想象中殺進城內劫掠的日子根本沒有出現,這都讓李如彘非常的焦慮。

李如彘只能繼續向朝鮮方向派出使者,向東南提出歸順的請求,希望能夠等到東南的武器裝備支援。

只要能夠得到東南最先進的火炮,那就可以攻破遼陽城,獲得補給和武器,到時候女真就有機會割據遼東,最差也可以弄個渤海國,和朝鮮一樣向東南稱臣納貢好了。

李如彘的如意算盤打的響亮,但是他向朝鮮派出去的使者如同泥牛入海,一點音信都沒有帶回來。

而另一邊,李成樑已經將國事安排好,親自帶領京師的兩鎮新軍,籌備輜重補給準備北上平叛了。

李如彘心中焦急,很快就到了元月底,這時候他終於盼到了自己派往朝鮮的使者返回了軍營。

“你說什麼!東南拒絕了我們的請求,還說要從朝鮮派兵剿滅我們!”

李如彘身體晃動了一下,差點暈倒在地上,他連忙抓着使者問道:

“是不是你的態度不夠恭順!惹惱了朝鮮人?”

這個使者連忙跪下來說道:

“冤枉啊!族長!我態度根本沒有能夠見到朝鮮的李大統領,剛剛遞交了國書就被囚禁了起來,一直被關到現在才被放回來,根本沒有機會得罪朝鮮人啊!”

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139章 良配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173章 案首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131章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65章 海參崴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43章 水淹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003章 占卜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009章 寒菜粥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91章 橡膠樹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85章 去月港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57章 邀請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65章 海參崴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60章 吃飽飯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49章 縣衙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540章 挖人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55章 算卦第547章 破蜀道088章屏蔽了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494章 爹的事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
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139章 良配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173章 案首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131章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65章 海參崴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43章 水淹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003章 占卜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009章 寒菜粥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91章 橡膠樹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85章 去月港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57章 邀請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65章 海參崴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60章 吃飽飯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49章 縣衙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540章 挖人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55章 算卦第547章 破蜀道088章屏蔽了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494章 爹的事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