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山東“大捷”

bookmark

第604章 山東“大捷”

伺機待動就是按兵不動。

山東本來有四鎮明軍,兩鎮是李成樑最早練的三鎮新軍中的兩支,一鎮是李成樑在山東擔任總督時候再練的兵,最後一鎮則是在李成樑進京擔任大將軍後,因爲山東兵力空虛而收編組建的團練軍。

這四鎮的軍隊雖然都叫新軍,但是完全不同。

兩鎮精銳在山東被叫做大明新軍,它們的番號也是大明新軍第一鎮和大明新軍第二鎮。

李成樑在山東組建的叫做山東新軍,它的番號是山東新軍第一鎮。

最後收編團練組成的叫做廂軍,它的番號是山東新軍第二鎮。

三種叫法,同樣是當兵,待遇天差地別。

大明新軍是李成樑的心頭肉,是他能夠執掌大明朝政的底牌,待遇上也是最好的,每天可以吃三餐,每餐都能吃白麪饅頭,兩天都有一頓肉食,訓練用的也是實彈,住的營地也是濟州城附近精心修建的軍營,這些軍營因爲已經修建多年,大明新軍的待遇又好,所以在軍營周圍形成了市集,甚至比濟州城內都要繁華。

如果大明新軍是李成樑的親兒子,山東新軍就是乾兒子了,山東新軍的駐地在更加前線的地方,住的軍營是老舊明軍的營地改造而來的,每天只能吃一頓饅頭,剩餘的時候都是窩窩頭,五天才能有一頓肉食。

用的武器也是大明新軍淘汰下來的,平日裡的訓練也就是舉着槍操練一下,火炮也沒有幾門。

待遇最差的就是廂軍了,這些軍隊基本上和團練一個性質,原本都是山東地方上自己練的武裝,被李成樑整合而成的。

這裡麪人員複雜,有一些是山東各縣的地痞無賴,被當地的官府抓進去當兵的。

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什麼善類,進入軍營也是眼紅大明新軍的待遇,本身又沒有經過什麼訓練,軍紀相當的差。

這些軍隊中也有一些爲了明廷自願參軍的本地鄉紳子弟,還有一些是爲了在亂世中投機的投機分子,這些人進入廂軍之後發現待遇差,而且李成樑也沒有把他們當做主力親信,這些人也迅速腐化墮落。

山東的地方官員也知道這些廂軍的德性,所以將他們安置在和東南對峙的前線地區,都是距離城市比較偏遠的地方,防止他們滋擾地方。

廂軍要自己種地,隔三差五才能吃一個窩頭,肉食根本沒有,武器還是明軍淘汰的老舊鳥銃和大刀大槍。

這種軍隊就不要指望他們真的能打仗了,他們更多的工作就是在前線種田。

所以山東雖然有四鎮的新軍,但是待遇上卻天差地別。

李成樑的軍令到了山東,要求山東各軍伺機而動。

而李成樑離開山東的時候,也害怕自己的繼任者和自己一樣,割據山東成爲下一個大將軍。

所以他爲了平衡,取消了山東總督和新軍大臣這個職位。

山東的軍政事務,由山東巡撫和四鎮統制官一同商議解決。

這一次是軍務,山東的民政官員自然不用出席,但是四鎮統制官坐在一起,同樣也沒談攏任何話題。

李成樑的本來用意,是要求四鎮統制官互相制約,不要形成一個軍頭。但是現在到了真正需要出兵的時候,四鎮統制官坐在一起,卻也沒辦法商議出一個有效的結果。

首先是廂軍的統制官先說:“東南賊軍直撲河南,徐州的防務肯定是空虛的,這時候應該以精銳之師攻打徐州,我山東新軍第一鎮和第二鎮在後方接管城市,這樣纔是最好的選擇。”

大明新軍第一鎮的統制官立刻不滿的說道:“徐州雖然空虛,但是東南賊在徐州修建了戰壕和棱堡,又有大量的火炮防守,還有火車運輸其間,一座城市遇到攻擊,多個城市一同支援,根本不是我們山東這點兵力能夠打下來的。”

“我們應該出兵在徐州周圍襲擾一下,廂軍熟悉地形,你們長期在前線,出動掠奪一些人口和糧食回來,就能向大將軍交差了。”

廂軍統制官一下子站起來說道:“你也知道東南賊防守森嚴,我們廂軍的火槍還沒配備齊全,現在去不是送死嗎?”

“要我們出動,先把你們第一鎮和第二鎮剋扣的武器給我!”

李成樑爲了讓手下不要團結起來,故意製造了很多矛盾。

比如裝備上有限給嫡系的大明新軍二鎮,淘汰裝備給山東新軍,最差的裝備給廂軍。

廂軍多次提出要更換裝備,都被上面拒絕。

如此下來,各鎮之間的矛盾深厚,爲了武器人員和物資爭搶不已。

果然這一次的軍議又是不歡而散,等到李成樑的第二道軍令傳來,明確要求在山東的四鎮新軍同時出兵攻打徐州,這些統制官們纔不情不願的集結軍隊,開始向前線開過去。

廂軍自然是故意在前線拖拉,始終在等後面的大明新軍。

而大明新軍磨磨蹭蹭出濟州城,就聽說河南全境投降的消息。

等到大明新軍慢騰騰的抵達前線,已經是半個月過去了。

四鎮統制官再次開會,決定各出兩千人,加上拉來的壯丁,湊上一萬二千人,給他們發賞錢向東南賊的陣地發起衝鋒。

如果對方真的防禦薄弱,四鎮再派出精銳前進。

一萬二千人分別屬於不同的部隊,就連部隊的指令都沒辦法統一,軍事素質更是層次不齊。

這樣的軍隊就連列陣都列不明白,最後也被驅趕着衝向了東南新軍的棱堡和塹壕。

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早就已經嚴陣以待的東南新軍立刻槍炮齊鳴,炮彈準確的落在這些衝鋒士兵中,大量士兵還沒有衝到第一道塹壕,就被槍炮奪走了性命。

這下子可把四鎮統制官都給嚇怕了,他們立刻帶領軍隊後退,在距離前線更遠的地方佈置防線。

事後清點,帶出去的一萬二兩千最後只回來了兩千人,被抓的壯丁聽到炮火一響,立刻拋下軍隊衝向東南軍隊投降,廂軍也跟着投降,這才引起了連鎖崩潰。

四鎮統制官想了想,只好給明廷上書——山東大捷。

 

第007章 軍籍第060章 吃飽飯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85章 去月港第240章 緝私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33章 活該第634章 爭陝西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017章 衛學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51章 《治安疏》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160章 掀桌子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008章 屬性點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58章 冤案088章屏蔽了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97章 再破題第78章 銃炮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531章 歌舞團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31章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09章 寒菜粥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60章 掀桌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95章 重注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29章 凱旋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65章 海參崴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658章 少爺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529章 電磁
第007章 軍籍第060章 吃飽飯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85章 去月港第240章 緝私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33章 活該第634章 爭陝西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017章 衛學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51章 《治安疏》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160章 掀桌子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008章 屬性點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58章 冤案088章屏蔽了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97章 再破題第78章 銃炮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531章 歌舞團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31章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09章 寒菜粥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60章 掀桌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95章 重注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29章 凱旋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65章 海參崴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658章 少爺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529章 電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