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九州討伐

bookmark

第583章 九州討伐

沈一貫繼續說到:“這一次我們出訪的國家是暹羅。”

遲弘漠如今對整個南亞的局勢也很瞭解,中南半島這塊地方,除了歷史“強國”安南之外,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就是暹羅了。

如今統治暹羅的,是大城王朝。

這個王朝建立已經有百年了,也和所有封建王朝一樣,從建立開始國力就在不斷的墮落中。

沈一貫說道:“這一次我們去暹羅,是要調停暹羅和緬國的戰爭。”

中南半島這個地方,長期上演的就是三國爭霸的戲碼。

安南是最接近中原的,也是學習中原最徹底的,每一次中原的新技術,總是先在安南傳播開,所以安南一向是中南半島的霸主。

不過安南自己也經常陷入到了內亂分裂中,比如近百年來安南連自己的附屬國占城都控制不住,自然也無法對外擴張。

緬國和暹羅,就是三國爭霸的另外兩國。

因爲安南從明初至今,一直陷入到對中原作戰和內部分裂的戰爭泥潭中,所以緬國和暹羅在今百年來紛爭不斷,爭奪南亞霸主的地位。

如今的緬國強盛,甚至還在影響中原雲貴地區的叛亂勢力,也在和衰落中的暹羅爭霸。

目前的局勢是暹羅處於劣勢,在討論了南洋局勢後,內閣給沈一貫和遲弘漠的命令是前往暹羅,促使暹羅和緬國停戰,利用暹羅來牽制緬國。

一旦緬國取得了南亞霸主的地位,勢必會影響到中原雲貴地區的土司們,這些年來雲貴始終不安寧,就是有緬國在搗亂。

但是安南的戰爭,已經極大的刺激了南洋諸國,此時也不宜直接出兵懲戒緬國,所以內閣就想出了這個辦法。

自古以來,暹羅就是一個對中原王朝非常恭順的國家。

在明初的時候,暹羅依靠着和大明的良好關係,以及從大明獲得的先進技術,曾經稱霸過中南半島,那時候緬國也是他的附屬國。

不過隨着中原開始閉關鎖國,暹羅雖然還維持着明朝的朝貢關係,但是已經無法得到明廷的支援,發展日益滯後。

在幾次西南土司的叛亂後,不少西南地區的土司首領和漢人逃入了緬國,這些年來也帶動緬國的技術發展。

內閣這次要求沈一貫恢復對暹羅的長期貿易,並且支持暹羅國王和緬國爭霸。

在瞭解了此行背後的目標之後,遲弘漠也感慨說道:

“也難怪周圍這些小國畏懼中原,實在是被嚇怕了。”

沈一貫點頭說道:“以我東南如今的實力,想要滅一國根本不難,安南就是最好的例子。內閣的認爲最近要維持邊境穩定,所以我們這一次出使,也是要安撫南亞諸國。”

倭國,長崎港。

長崎,屬於倭國的肥前國,這裡本來只是一座小漁村而已。

大概是在十幾年前,也就是1550年的時候,葡萄牙商人和神父看中長崎港,這裡是少有的天然良港,海船可以很輕鬆的駛入這個深水港,而且港口附近都是山地,更是一座天然的要塞。

葡萄牙商人給當時在馬尼拉的葡萄牙遠東當局寫信,說這裡是一座天然的要塞,“沒有一個倭國大名可以用武力征服它。”

而隨着東南崛起,蘇澤強勢收回了澳門之後,葡萄牙害怕失去這個最後的遠東貿易支點,於是加強了對長崎的經營。 在去年的時候,長崎的大名大村純忠皈依了基督教,並取了教名爲巴託洛梅奧。

葡萄牙人不計成本的運來了火炮和武器,甚至從東南購買水泥,在長崎港口附近建造要塞,終於將長崎的港口建設完畢。

而隨着東北亞貿易的繁榮,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也是港口條件非常好的長崎,就迅速興盛了起來。

從東南來的絲綢、瓷器、工業品堆滿了長崎港,大量的商人齊聚在長崎,將倭國的白銀換成了商品送回自己的大名國。

其中最賺錢的,就是葡萄牙的鐵炮和東南的淘汰武器了。

隨着倭國戰國時代的戰爭烈度升級,如今各大名的戰爭已經不再是“村戰”規模了。

激烈的戰爭就誕生了對先進武器和戰爭學說的追逐,如今倭國大名之間使用火炮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朝鮮內部戰爭的使用規模。

而隨着朝鮮的戰事逐漸平穩,李舜臣又讓人將一部分落後淘汰的火器,通過東海貿易公司再次運到了倭國,靠着這筆收入又賺到了第一桶啓動資金。

長崎大名大村純忠皈依後,又宣佈要讓長崎所有的居民都改信。

他下令不願意皈依基督教的人會被驅逐出長崎,並且讓麾下的武士,將佛寺、神社全部都改造成教堂,或者乾脆夷爲平地。

在大村純忠的強行推動下,長崎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有超過兩萬人受洗。

耶穌會在長崎取得的“重大”進展,被整個遠東當局都被認爲是巨大的成功。

在澳門的巨大挫敗後,葡萄牙人對於失去遠東貿易特別惶恐。

特別是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被驅逐之後,葡萄牙人更是加固了馬六甲的防禦。

遠東航線的巨大利潤讓葡萄牙人怎麼也捨不得放棄,但是東方大國崛起,又讓葡萄牙人惶恐,他們的不安全感和南洋的其他國家一樣,對東方大國的態度非常複雜。

長崎,代表了耶穌會在東方傳教的最大進展,同時也是東亞貿易的重要節點。

但是同時也有人看中了長崎。

木下藤吉郎在從朝鮮返回倭國的時候,也對倭國周圍的港口進行了考察。

最後他給織田信長的結論,就是如今決定倭國武器先進的關鍵,就在於擁有能夠和中原通商的港口。

很顯然,長崎就是這樣一個優良的港口。

長崎的富庶已經在九州大名中傳開了,而大村純忠對於異教的信仰,也讓他成了倭國大名的異類。

而實際上大村純忠在倭國的大名中,也算是勢力比較弱的那種。

織田信長很認同木下藤吉郎的判斷,抽調家族精銳,以護佛的名義,組建了一支九州討伐軍,命令木下藤吉郎帶隊,向長崎進軍。

(本章完)

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46章 蘭州第023章 蘆田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51章 發鈔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39章 良配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63章 紅丸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012章 煙薯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43章 水淹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569章 算瘋子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635章 軍功章第555章 關稅第635章 軍功章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85章 去月港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022章 畝產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34章 鑽膛炮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160章 掀桌子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35章 謹慎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58章 少爺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
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46章 蘭州第023章 蘆田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51章 發鈔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39章 良配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63章 紅丸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012章 煙薯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43章 水淹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569章 算瘋子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635章 軍功章第555章 關稅第635章 軍功章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85章 去月港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022章 畝產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34章 鑽膛炮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160章 掀桌子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35章 謹慎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58章 少爺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