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惡性通脹

bookmark

祥子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佟安,如今京師是百業蕭條,他除了一膀子力氣之外毫無長處,根本找不到適合的工作。

佟安思考了一會兒說道:

“前幾日顏先生說,王世貞王先生家裡需要個有力氣的家丁,我今日和顏先生說下,讓你去王先生府上試試?”

祥子立刻千恩萬謝起來: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別忙着謝我,能不能成還要看王先生的意思呢。”

佟安乘坐綠包車,來到了顏鈞在城外創辦的工坊。

工學坊,顏鈞和工友們一起創辦了這家工坊。

這家工坊既非是官辦,又非是私營,工坊沒有領導者,所有工友一起在這家工坊勞動,每個月工坊的利潤都平均分給所有人。

顏鈞只能算是工坊的組織者之一,平日裡他也在工坊勞動,負責一些文書上的工作,調解工友之間的矛盾。

不過這家工坊的效益都是不錯,在工坊上班的工友也很滿意,不少人都想要加入這裡。

自從國子監改成了軍校之後,佟安每個月二兩銀子的補貼也取消了。

京師最近的物價漲的讓人看不懂,軍校雖然管飯,但是在京師吃喝拉撒,筆墨紙硯都要錢,顏鈞也給佟安在工坊中安排了一個算賬的職位,每逢休沐的時候他就過來做做賬。

和顏鈞談好了祥子的事情後,佟安翻開賬本,他驚訝的問道:

“顏師,這個月的材料價格怎麼漲了這麼多?”

顏鈞穿着工人的衣服,他喝了一口氣濃茶說道:

“這個月京師什麼不漲啊?漲的最厲害的就是煤炭鋼鐵這些材料了,煤炭價格更是一個月翻一倍。”

佟安長期給工坊做賬,他說道:

“冬天已經過去了,京師用煤的高峰都結束了,怎麼價格還在漲啊?”

顏鈞說道:

“這次上漲不是用煤的事情,還是明廷濫發太多的貨幣了。”

佟安有些不理解,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京師還發生過幾次錢荒,怎麼到了現在反而貨幣太多了?

顏鈞摸着鬍子說道:

“張居正執政的末期,爲了解決錢荒問題,發行了銀元。”

“這些銀元用的是東南銀元的,摻雜了鉛和倭鉛之後改鑄的小錢,一開始時候還好,一枚東南銀元改鑄三枚大明銀元,市場上也是這麼兌換的。”

“等到了李春芳執政的時候,明廷已經入不敷出了,爲了給下面發賞錢,明廷將一枚東南銀元改鑄成十枚東南銀元。”

“在李春芳執政末期,中書省已經是風雨飄搖了,那時候戶部官員都在自己私鑄銀元,甚至一些商人也在私鑄,當時京師根本沒有人管。”

“明廷銀元信用大跌,如今一枚東南銀元足足可以兌換十五枚明廷銀元,價格還在不斷的下跌,如今我們工坊做生意,很多生意夥伴只收東南銀元了。”

“銀元在貶值,但是銅錢卻在升職,京師百姓如今已經沒有銅錢用了。”

“這是爲何?”

“明廷這邊鑄炮技術不過關,用純鐵鑄的火炮容易炸膛,需要用銅鐵來製造火炮。”

“爲了鑄炮,工部將市場上的銅錢抽走了更多,原本銀銅並行的貨幣體系,雖然也有很多問題,但是如今沒有銅錢,只剩下不斷貶值的銀元,物價就再也沒有穩定的基礎,今年過年以後,京師物價已經飛漲了。”

“老夫最近讀書,這就是蘇大都督所說的,惡性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顏鈞對於東南的政治體制並不是特別贊同,他的政治理想更類似於當年何心隱在老家創辦的烏托邦式的社會,這也是泰州學派不少弟子的政治理想。

何心隱在試驗失敗之後選擇了失敗,但是顏鈞卻不這麼任務。

他認爲之所以何心隱的實驗會失敗,是因爲他在農業社會進行的實踐,農業社會的生產力不足,而且缺乏商品交換的基礎,在人數過少的情況下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最後導致了失敗。

何心隱在自己的社會實踐失敗之後,選擇了在東南出仕,在蘇澤的麾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顏鈞認爲,在現在的城市中,可以通過工坊來實現這種平等社會,通過僱工自治的方法經營工坊,將所有的利潤都分配給工人,完成完成他心中大同社會的夢想。

顏鈞雖然對於東南的政體體制認同,但是對於蘇澤的經濟學理論很贊同。

相比於蘇澤在政治理論上的著作,他所寫的一系列有關經濟的著作,閱讀的人很少。

很多人都忘記了,當年蘇澤就被稱爲財神爺,改革了明廷的鈔關稅和市舶稅,給當年東南抗倭提供的資金支持。

在顏鈞看來,蘇澤在東南構建的政治體系,不過是在大明政治體系上的修修補補,相比下,蘇澤在經濟學上的造詣更高。

顏鈞說道:“通貨膨脹,簡單的說就是物價飛漲,錢變得更加不值錢。”

“在蘇大都督看來,保持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也就是通脹,是有益處的。”

“這是爲什麼?”

“蘇大都督舉了漢代錢荒的例子,漢代是金錢並行,但是漢代重視厚葬,所以諸侯都將金藏在墓穴中,金的價格一直上漲,普通的富人看到金變得更值錢,就更不願意拿金子出來換東西,所以漢代最後市場上金荒錢荒,商品交易幾乎停滯。”

“而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那百姓見到今天的錢比明天的錢能夠買到更多的東西,那就更加願意花錢,商品和貨幣就能流通起來,對於社會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這經濟上的事情,也有一個過猶不及,盈滿則虧,一旦物價上漲太快,那對整個社會也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這就是惡性通脹了。”

佟安是經歷過京師糧荒米價上漲的,對於通脹是有認識的,他點頭說道:

“這是因爲明廷濫印銀元導致的?”

顏鈞點頭又搖頭說道:“是,也不全是,但是惡性通脹已經快要來了,這可要比前線的戰事更可怕。”

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11章 沖繩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17章 打老虎第033章 曬鹽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555章 關稅第617章 打老虎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37章 水戰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25章 分產令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08章 屬性點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03章 占卜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33章 曬鹽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37章 水戰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27章 鴛鴦陣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43章 筆架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10章 趕海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409章 廣築城?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659章 碾碎
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11章 沖繩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17章 打老虎第033章 曬鹽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555章 關稅第617章 打老虎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37章 水戰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25章 分產令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08章 屬性點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03章 占卜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33章 曬鹽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37章 水戰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27章 鴛鴦陣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43章 筆架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10章 趕海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409章 廣築城?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659章 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