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

bookmark

張居正預測很準,果不其然,在四川陷落的正式消息傳到了京師之後,明廷立刻爆發了巨大的風暴。

崩潰首先發生在輿論陣地。

雖然李春芳執政以來,加強了對言論的控制,甚至順天府都因爲妄議國事這個罪名,而將大牢中塞滿了犯人。

但是李春芳能夠管住的就只有普通小老百姓,能控制的也就是明廷京師發行的報紙,他甚至連周圍省份的報紙都管不住。

《山東新報》上刊登了山蒿先的頭版文章,這一次山蒿先直接對明廷中書省開炮,甚至直接對李春芳開炮,直指他是懦弱的宰相,是葬送西南大局的罪魁禍首。

首先還是那一套秦和六國論,山蒿縣總結明廷對東南的作戰總是失利,原因就是東南是秦,能凝聚佔領地區的全部力量,而明廷這邊鬆散如同六國,各地總是想着妥協,見到東南入侵其他省就會覺得沒有攻打自己,反而不敢出兵惹怒東南,最後結果就是“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城,被東南蠶食。”

接着就是那套“蠻夷學”,山蒿先認爲如今是“千百年所未有之大變局”,是“大爭之世”,和先秦諸子百家時期一樣,是思想最動盪的時期。

舊的儒學心學,都已經無法再解決任何社會問題了,而東南大敵在前,也沒有時間去試驗新理論。

所以留給明廷的時間不多了,在這種時候,更不能繼續討論思想,而是應該擯棄在思想上的分歧,學術上的紛爭,而是直接集中力量辦大事,先讓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執政,先和東南爭奪天下再說。

山蒿先更是直接指出,李春芳的能力不足,對內不足以服衆,彌合各省督撫之間的矛盾,在東南那邊進軍漢中的時候,就無法讓四川出兵共同防禦。

而後來東南攻打四川的時候,陝西又完全不肯出兵援助,最後讓東南用很小的代價攻佔了四川。

李春芳對外也不知兵,九邊新軍在朝鮮的戰事一敗再敗,如今就連平壤都有些保不住了,就快要被趕到鴨江邊上了。

所以李春芳的能力,完全無法勝任中書丞相的位置。

明廷到了如此危難的境地,卻由一個不知兵的人擔任中書丞相,執掌東南的軍政,再這麼下去,今日丟了四川,明日就要丟河南、丟陝西、丟山東了!

山蒿先的文章內容主旨就是那麼幾個意思,但是文章的煽動性卻很強。

而且他的文章朗朗上口,迅速在京師傳播開。

李春芳看到了報紙之後是勃然大怒。

《山東新報》是誰的報紙,所有人都很清楚。

李春芳已經對李成樑做了很多的退步,甚至讓他的兒子李如鬆不到二十歲就擔任了遼東副總兵,李家在整個大明的歷史上,也是最後權勢的將門了。

這種情況下,李成樑還指使山東的報紙刊登這樣的文章。

“李成樑區區武夫,也想要操持國政?指使什麼山蒿先寫下這樣的文章?”

李春芳憤怒的喊來了刑部尚書,要求刑部發出公文,要求山東緝拿山蒿先進京。

刑部尚書也很清楚,山蒿先一直都是《山東新報》的口舌,他是誰的人昭然若揭,既然山東能發出這樣的文章,立場已經不言而喻了,這種緝捕文書根本沒用。

就在刑部尚書領了命令頭疼的時候,國子監又發生了問題。

眼看着李春芳逐漸失勢,國子監中很快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團體。

上一次公車上書,領頭的國子監監生們,除了佟安一個人不願意參加科舉,其他人都考取了功名,得到了明廷的重用。

在國子監的監生眼前,出現了一條終南捷徑。

這恐怕是當年帶頭上書的佟安都沒有意識到的事情。

作爲國子監的領袖,鄒元標和趙南星看到了這條路。

在丟失漢中之後,明廷中書省的威信已經搖搖欲墜了,這時候順天府還在京師的茶館抓人,但是已經無法控制國子監內的輿論了。

鄒元標和趙南星頻頻組織詩會,在國子監中串聯。

李春芳也很清楚國子監的危險性。

國子監中的年輕人沒有功名,對現狀是最不滿的,而且年輕人容易被煽動。

所以在漢中丟了之後,李春芳就要求封鎖了國子監,並且要求國子監不停的上課,加強了對國子監的考勤。

可李春芳還是沒能壓住國子監,在鄒元標和趙南星的串聯下,國子監組織了罷課活動,抗議中書省無能,先後丟失漢中和四川,要求李春芳和之前高拱一樣,承擔責任辭職下臺。

李春芳接到消息之後,全身都在顫抖,他立刻召來了順天府府尹,要求他去鎮壓國子監的罷課。

可是結果是國子監的罷課還沒能壓住,科道言官們也開始集體上書,要求中書省處罰陝西總督郭樸,追究他的罪責。

緊接着各地督撫也紛紛上書,新軍大臣李成樑和河南巡撫陳以勤,也彈劾陝西總督郭樸的罪責,要求朝廷罷免他。

李春芳這下子明白了,自己已經大勢已去了。

他和郭樸並不算是鐵桿的盟友,但是罷免郭樸已經是一個信號。

這表示他的反對者們已經聯合在一起了。

如果自己罷免郭樸,那麼接下來是不是就要問罪中書省了?

如果自己不罷免郭樸,那接下來更是要說中書省懦弱無能了。

反正無論怎麼做,李春芳已經失去了言官和地方督撫的支持了。

最後壓倒李春芳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皇室。

垂簾聽政的李太后下旨,詢問丟失四川的原因,並且要求中書省廣開言論,討論明廷這幾次失利的責任。

這下子李春芳知道大勢已去了,雖然皇室在前後三任的努力下,已經變成了吉祥物。

但是在法理上依然有號召力,而且李太后的旨意是要求廣開言路,這也是符合大明政治正確的。

事到如今,李春芳知道自己如果不下臺,那就要有人給自己體面了。

李春芳上書明廷,以自己病重爲由,請求辭職。

又一箇中書丞相倒臺了。

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31章 歌舞團第659章 碾碎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010章 趕海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34章 精製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04章 龍王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388章 印花稅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623章 教亂第043章 筆架第657章 拼命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69章 算瘋子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22章 震驚!第444章 陽謀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51章 僭主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025章 急救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73章 案首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66章 爭湖廣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657章 拼命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95章 陽謀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22章 畝產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
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31章 歌舞團第659章 碾碎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010章 趕海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34章 精製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04章 龍王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388章 印花稅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623章 教亂第043章 筆架第657章 拼命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69章 算瘋子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22章 震驚!第444章 陽謀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51章 僭主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025章 急救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73章 案首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66章 爭湖廣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657章 拼命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95章 陽謀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22章 畝產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