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的包廂裡賀新、寧皓,包括這次一起過來的公司負責宣傳和製作的何麗蓉、呂瀟一起正在商量公司幾部作品的宣傳事宜。重點當然還是《風聲》,屆時導演徐客,主演程好、李白蓮、賀新,以及在上海的王志聞老師都將出席。
另外《鋼的琴》和目前剛剛殺青的《無人區》也各剪了一支預告片,明後兩天陸續將在電影節上亮相。
相比藝術色彩濃厚帶點冷幽默的《鋼的琴》,《無人區》的預告片集合了各種開車撞人、黃博殺人、余男豔舞、徐光頭策馬飛奔,以及最後在廢墟的一場爆炸戲,視覺衝擊感強烈,透着濃濃大片的既視感。
說實話,別看寧皓拍片磨嘰,但是兩千萬的製作成本能夠拍出這樣的效果,讓大家都很驚訝。不得不說寧皓這個骨子裡就帶有精明和算計的山西人在控制成本方面確實很有一套。
包房門推開,徐光頭帶着兩個人走進來。
“不好意思,來晚了。”
除了昨天的楊青,今天還多了一個人。
“佳譯哥!”
“賀老師!寧導!”
“得了吧,佳譯哥,跟我還老師呢,非得讓我叫你一聲佳譯老師?”
賀新笑呵呵的跟他握握手,然後又把何麗蓉和小呂子介紹了一下。
他跟張佳譯很早就認識,當年張佳譯和李夢楠一起合作過《平原槍聲》,之後便通過李夢楠認識了,一起吃過幾頓飯,算是點頭朋友。那會兒的張佳譯剛剛離婚,隻身來到京城發展,還是個北漂。
而真正熟悉起來是他拍王曉帥執導電影《左右》的時候,他在這部電影裡飾演一個前夫哥。當初在拍攝的時候,賀新過去探班,在片場看到他夾着個小包邁着社會步的樣子,別提多自然了。
佳譯哥北電畢業的,儘管他比蔣文麗要小好幾歲,但人家卻比蔣文麗高一屆,據說是班裡最小學生。
八十年代那會兒,北電錶演系和中戲表演系的水平半斤八兩,遠沒有現在差距這麼大,大致還是因爲生源造成的,北電這些年盡招些帥哥美女關係戶之類的。
所以佳譯哥的演技還是很靠譜的,想想後世他在小熒屏上塑造的那些角色,大款、平民、醫生、體育老師、警察、地下工作者,個個都手到擒來,戲路寬的很。
不過賀新對佳譯哥的媳婦還是蠻欣賞的,就是那個眼睛賊大,說話不緊不慢、不陰不陽,永遠都是一臉老孃什麼都不care,《誓言無聲》中演藍美琴的那個,感覺這是一個很有質感的女演員。可惜自從跟佳譯哥結婚後,就處於半隱退狀態,做佳譯哥背後的女人。
當然他對佳譯哥的媳婦只是出於單純的對同行的欣賞,不象寧皓對小陶虹那種狂熱的粉絲心態。
這會兒就見寧皓朝門口望了望,問道:“哎,老徐,陶紅姐怎麼沒來啊?”
徐光頭見這貨期盼的眼神,警惕中帶着無奈道:“孩子才幾個月,你說她怎麼能走得開呢?”
“那啥時候方便上家去看看我那兒媳婦?”
徐光頭一聽就急了:“什麼兒媳婦?你特麼別胡說八道,都跟你說過幾次了,那是我女兒,跟你兒子沒一毛錢關係!”
“你話可別說的怎麼滿,萬一倆孩子長大了看對了眼呢?哎哎哎,老徐,你別激動啊!我的意思是咱倆關係這麼好,以後親上加親,成就一段佳話不好麼?”
“呸,誰特麼跟你關係好了。今天我正式警告你,以後別開這種玩笑了,再開,小心我真的跟你翻臉啊!”
徐光頭是真的急,自己女兒纔出生幾個月,居然就被人盯上,你說上哪兒說理去?
反正他現在特後悔把女兒的滿月照到處顯擺,就是因爲自己的女兒長的象她媽媽才被寧皓這貨給盯着的。
“好了,好了,錚哥,你別上火,浩子就是嘴上佔佔便宜。咱們小寶聰明着呢,就算以後長大了,也肯定看不上浩子那大頭兒子,顏值不般配啊,你說是不是?”
作爲上輩子也有女兒的人,賀新特別理解徐光頭這種老父親的心態。
寧皓當然也只是開開玩笑,不會真的把徐光頭給惹毛了。至於徐光頭,人家情商高着呢,故作姿態罷了,賀新這邊一遞臺階,連忙順着下來。
“來來來,大家都坐!服務員上菜!”
賀新招呼着,又問:“紅的還是白的?”
這話他主要是衝着徐光頭和楊青問的,至於寧皓和佳譯哥,他們一個山西人一個陝西人,必須是白的。
徐光頭看了一眼正一臉促狹地看着自己的寧皓,回了一個白眼,訕訕道:“白的吧。”
大家都要白的,楊青自然不會搞特殊。
茅臺滿上,大家幹了一杯之後,一臉憨態的佳譯哥突然冒出來一句:“賀老師,小帥導演今天怎麼沒來呀?”
“咦,你不知道麼?”賀新一愣。
“知道什麼呀?”佳譯哥一臉懵逼,“我這兒剛下飛機,就和老徐、楊導一起過來了。我想你請客麼,小帥導演應該也在吧。怎麼,他沒空?”
“確實沒空,避風頭去了。”寧皓在一旁沒好聲氣的吐槽了一聲。
今天的電影論壇,王曉帥導演的一番高調言論,一下子蓋過了今天所有的新聞。這貨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寧皓今天也被他話裡話外懟的夠嗆。
徐光頭和楊青雖然沒有參加今天的論壇,但早就聽說了,大夥相視苦笑。楊青則好心提醒了佳譯哥一句:“你自己看看今天的新聞就知道。”
對於王曉帥今天的言論,不光幾位導演聽着很不爽,就連臺上的那四位院線同樣非常有意見,尤其是上海聯合院線的吳鶴滬,仗着資格最老,直接懟道:“一部電影內在的質量不一定確保市場票房,但是反過來市場的票房也不一定就反應了你的藝術質量,因爲鄧大人說過發展就是硬道理,我們講票房就是硬道理!”
之後還嘲諷道:“我們老百姓就是喜歡打打殺殺,嘻嘻哈哈,唧唧喳喳的電影,你能怎麼辦?”
王曉帥當然不示弱,當場差點吵了起來,他始終堅信文藝電影高人一等,甚至還強調文藝電影一定不能在市場中檢驗的,一定是小衆的,就象是俱樂部裡的高級餐廳一樣,爲特定人羣服務的。
此言一出,爭議就更大了。
論壇結束後,記者跟發了瘋一樣,圍着他要採訪。不知道那時是他自己想明白了,還是單純不想理會記者,反正死活沒有接受任何採訪。
本來是約好晚上一起聚聚的,事後賀新收到了他的一個短信,才知道這貨去杭州避風頭了。
儘管他沒有接受採訪,但他在論壇上的各種爭議言論第一時間傳到了網上。
標題博人眼球。
底下網友們的評論幾乎一邊倒。
“最煩這種所謂的第六代導演,都拍的什麼玩意兒,一門心思就是拍中國的落後去討好老外,讓他們好刷獎!”
“矯情的要死,就會和那個山西人一樣賣弄的舊玩意兒,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小地方一幫無聊的人。”
“王曉帥是誰呀?他拍過什麼電影?我怎麼從來都沒聽說過?”
“電影自我意識濃烈,想講點什麼總是講不清楚。就這麼一個狗屁導演,還大言不慚,什麼玩意兒!”
“樓上的,他的拍的《萬箭穿心》還是不錯的。我看過。”
“那還不是因爲賀新和程好兩口子演的好,程好還拿了東京影后呢!”
“不黑不吹,《萬箭穿心》拍的還是不錯的,人家王曉帥還拿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呢!”
難得有個說公道話的,但瞬間就被淹沒在一片罵聲之中。
在這些罵聲中,除了指責王曉帥裝逼、自命不凡、精英思維之外,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在罵整個第六代導演這個羣體。
說實話,相比其他第六代導演的作品,比如樓燁的跳脫、炫技、跟着感覺走;賈科長的自我、夢囈,王曉帥電影雖然都是文藝片,但至少故事性還是挺強的,他能夠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不是讓人看着感覺雲裡霧裡。
至於他今天的言論,固然有失偏頗,但說穿了還是跟他接受的教育和他的性格有關係。
他的性格就是一根筋,說了拍文藝片,這些年一直在搗鼓這個,追求他所謂的藝術。
象他們這一代的導演,八十年代在電影學院接受的教育,那是一聽好萊塢就炸,敢提商業兩個字電影學院畢業不了。
賀新曾經聽他說起過,當年他們班上幾個特別有商業頭腦的,比周星星還要周星星,結果就是沒能畢業。
然而現在時代變了,市場也變了,但他們的思維沒有變。
其實王曉帥在論壇現場也並沒有說要反對商業電影,他想表達的意思主要就是把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分開,把文藝電影和商業電影一起放進市場競爭,這對文藝電影是不公平的。
商業電影負責掙錢,文藝電影負責藝術。商業電影掙到錢了呢,適當扶持一下文藝電影。
原本這種意思完全可以表達的更加婉轉柔和一些,可是在論壇現場,這人一激動,話趕話說到那裡,就難免充滿了攻擊性,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在加上媒體的斷章取義,被截取、被解讀、被歪曲,一下子讓他成爲了衆矢之的。
所以,你說要同情他吧,那是他自己作的;但你說要不同情吧,他就是這麼一個人,看着他這麼被人誤解,這麼被人罵,難免有些替他冤得慌。
接下來幾天,各式各樣的論壇每天都在上演,導演、製片人、影評家各種各樣的言論,每天都有報道,還不帶重樣的。
其中也難免有些被誤導的,或者單純是爲了蹭熱點的,把王曉帥的發言反覆拿出來批駁一番,刷刷存在感。
賀新起初還參加了幾次論壇,但聽着聽着,除了假大空、耍存在感之外,真正的乾貨不多,索性就不去了,一門心思宣傳自己的電影,偶爾也會去電影院看看參賽參展的一些作品。
入圍主競賽單元這些電影,既然強調首映,人家好的電影乾脆就不上你這兒來了,能來的呢,質量真心一般。
兩部入圍的華語電影,《白銀帝國》勉強還算湊合,如果想考慮刷獎的話,賀新真想考慮是不是把《鋼的琴》的送到明年的上影節來參賽,相比《白銀帝國》的質量,說不定真的能摟個大獎。
當然這只是想想而已,《鋼的琴》還是需要海外收益來彌補投資,光靠國內的票房肯定夠嗆。
至於另外一部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尋找智美更登》,一開始賀新還是滿懷期望的,因爲這是一部類似《綠草地》那種全片藏語獨白,演員都是非專業的素人。
而且導演萬瑪才旦在首映發佈會上激動的表示,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身上體現的是佛教最核心的精神:慈悲、寬容和愛。尋找智美更登其實就是在尋找這種精神。
賀新滿心希望能夠看到湛藍的天空,雄壯的雪山等等青藏高原的美景。結果當他僅僅看了一個開頭就有點坐不下去了,考慮到自己也是公衆人物,顧及影響,他只能煎熬中看完了整部電影。
唯一的感覺就是這都拍的什麼玩意兒?
片子的鏡頭死氣沉沉,常是固定的中景,跟侯.賠錢.孝賢一樣鐵了心不讓人看清人物的臉。跟着山路繞來轉去,車載鏡頭一會正拍一會背拍,毫無內容可言。好不容易盼到它動了一會,很快又恢復了“死樣子”,看起來就是導演故意讓人不開心。對白拉拉扯扯上半天,也沒見提到什麼深刻的故事,完全是因小失大的現成例子。
長鏡風、大師流人人都想,但還請適可而止。一般來說,導演本意肯定是希望更多人來關注藏族文化問題,不想如此冷漠高深的形式驚到了太多人。另一種可能就是,他悲觀地設想了關注這塊東西的人很少,索性追求風格玩個痛快。
六月二十一日,電影節閉幕。
賀新牽着一個不知名的老外美女上臺頒獎,國際電影節嘛,爲了追求國際化,主辦方請了不少國際上的電影人。
兩人站在臺上雞同鴨講的拉扯了兩句,然後開啓信封頒獎。
“獲得第12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評審團獎的是……”
他今天的頒獎可能比十天前頒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獎時的心情還要複雜、無語,他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把信封往那位老外美女面前一遞。
老外美女顯然臨時抱佛腳訓練過,當即用極爲拗口的發音用中文宣佈道:“白銀帝國!”
然後萬瑪才旦的《尋找智美更登》拿到了相當於二等獎的評委會大獎。
兩部華語電影都拿了獎。
好嘛,往屆上影節從來沒有什麼評審團獎,這一屆之所以臨時設個評審團獎,無非就是想搞雙黃蛋,又特麼不好意思。
擺明了把人當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