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號 鳳鳴

二候,蟄蟲坯戶;坯,昔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

親愛的玉樹女士:

衆人皆知讀書是善之又善之事,正所謂文以載道,書籍之中可以窺見聖人所傳之道。當然正如六祖慧能所言,大道好比明月,文字好比手指。人可以通過手指看到明月,但手指不是明月。人可以通過文字窺見大道,但文字不是大道。人要看見明月不一定要通過手指,人要看見大道也不一定要通過文字。所以文字固然重要,但不要太執着於文字,因爲大道不在文字之內,而在文字之外。我寫出來的東西之所以沒有那麼精巧,是因爲我缺少一份匠心。假如在小小的一篇文章上,我精益求精,到最後一定可以捧出一篇更具有藝術價值的東西。蘇格拉底對美育特別重視,我不想討論美育對於社會有什麼不得了的價值,我只想討論美育對於個人有什麼好處。在蘇格拉底看來。若要了解這世間的美,就一定要了解音樂與幾何學。

假如你有足夠的音樂和幾何的知識積累,你就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畫出美麗的圖案。有人甚至把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比作是一部樂章,而一部完整的優美的樂章,是需要不同的人相互配合才能做到的。在今天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時代,我看到有人正在試圖讓這樣一部樂章釋放出更多的美感。其實我真的有一點遺憾,如果我有更多的記和學方面的知識積累,當我走進一個大院的時候,我就可以一邊走一邊想象出這個大院的佈局。甚至有可能當我走出大院之後,還可以手繪出大院的構造。幾何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學問,但是到我的初中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它的美妙在何處。音樂也是非常美妙的,其實在一開始學習音樂的時候,我只知道跟着唱,並沒有掌握樂理方面的知識。其實掌握一點樂理方面的知識是非常有用的,正如我曾經建議有個人去學小提琴。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只可惜這個決定不是建議給與我有比較友善關係的人,而是建議給一個對我沒什麼好感的人。除了音樂和幾何,其實體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同時也可以在體操這些領域再稍微延伸和拓展一下,比如綜合格鬥。

當一位男士學了音樂之後就會變得優雅,學了體操之後就會變得強健,學了幾何就會懂得了美。在蘇格拉底列出的課表當中還包括了算學,我們這邊應該叫做算術。算學可以讓人的思維變得更有條理,受過算學方面的訓練,一個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增強。當然我覺得蘇格拉底可能也犯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是基於我對歷史的認知所得出的。可能他認爲把城邦交給一個智慧型的人去治理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從我接觸過的歷史故事來看,智慧型的人物往往扮演的是輔助型的角色。而城邦或者天下的靈魂其實是另外一個人,這個人的素質在我看來往往是神靈所賦予的,而不是人通過學習可以達到的。

在傳統時代,人們肯定是圖設計一個完美的模型。並且想要按照這個模型去塑造未來的君王,比如明朝首輔張居正爲了培養萬曆皇帝。他專門撰寫了一部書叫做《帝鑑圖說》,按道理說,在張虛正所設計的模式之下,應該會出現一個完美的君王事實,卻與他的設想完全相反。人都沒有長第三隻眼,往往看不到事情後來的樣子。等到事情過後再去分析纔會明朗起來,不過有時候事後的分析也未必接近真理。許多人都說,在萬曆皇帝成長的過程當中有所謂三座大山,太后李氏、太監馮保、首輔張居正。這三人是當時的三駕馬車,維持着大明朝廷的運轉。萬曆皇帝從心底裡並不接受張居正對他的設計,可能他對一個完美的君王還有自己的想法,可到最後他突破了張居正設計的模式之後,很快就墮落了。

萬曆皇帝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怠政,還有一個問題,在立儲的時候私心很重,不以天下爲重。趙宋時代世人對宋仁宗有非常高的評價,這個人沒有雄才偉略,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仁。他的時代羣星閃耀,可在他那個時代並沒有解決多少實際問題。我並不想給宋仁宗太高的評價,因爲他和他的君臣總體上處於一種得過且過的狀態,雖然有過解決問題的嘗試,可最終還是失敗了。宋神宗在趙宋時代在士林階層是一個評價相對比較低的皇帝,但他是一個努力想要解決問題的人。只不過無論是他本人還是宰相王安石,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都犯了一系列的錯誤。不過後來的人在糾正這些錯誤的時候有矯枉過正,把一些正確的做法也給改掉。我的意思是士林人士所設計的完美帝王,很可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到最後就是像宋仁宗那樣,讓天下的文人都過得比較舒適罷了。

孟子說:“人人皆可爲堯舜。”這當然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如果認真追究這些說法,與他自己的觀點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他說勞心者治人,勞身者治於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麼可能成爲堯舜呢?或許他有堯舜代指具有美德的人。如果同樣是像堯舜一樣具有美德的人,有的人高高在上,有的人被踩在腳下,這樣一個世道公平嗎?在今天看來,孟子被奉爲亞聖。可當時的人認爲他非常的迂腐,在我看來,當時那些國君對他的評價是有道理的。他只說讓大家種莊稼養牲畜,這樣就可以讓壯有所用、老有所養、幼有所長。然後教之以仁義,就可以無敵於天下。這樣的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太難了。國君是要享受生活的,國中的這些上層人士也是要享受生活的。他們要享受生活,對下面的負擔就會加重。這樣你所耕種的所飼養的都會被收走,又如何能讓下面的人壯有所用、老有所養、幼有所長呢?

老子的思路大致是這樣的,因爲這些王侯非常的貪婪,所以他們有爲,因爲有爲就要花錢,因爲花錢下面的負擔就重,因爲負擔重,所以下面的人生計就非常的艱難。所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倡導無爲,以無爲爲美。王侯如果能戒貪,就不會追求有爲,不追求有爲開銷就小開銷一小負擔就輕。這樣下面人要經營生計就容易多了,這樣的說法在邏輯上是能說得通的,可是你又怎麼能指望這些王侯能放下貪念呢?我之前曾經討論過幾個時代主題,比如平天下,治天下。我指出最後帶領大家走出戰亂的是法家思想,爲什麼他能夠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法家爲那些王侯描繪了一個美麗的願景,如果你願意暫時剋制自己的貪戀,你就可以擁有整個天下。

那個時候你不是富有一國,而是富有四海。對於諸侯王而言,這一定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爲了實現這個目標,要集中所有的資源,要有措施來激勵大家去戰場上拼搏,去努力的生產戰備資源。當有一天,法家所描述的願景變成了現實。這個時候的皇帝會想着如何經營天下,但他不會考慮剋制自己的貪念,因爲在他看來,天下是如此之大,物產是如此之多,這足以保障一個皇帝的奢侈生活。此刻的皇帝不會想到當年夏朝是怎麼亡的,商朝又是怎麼亡的?所以法家思想雖然能夠把人們從亂局當中帶出來,但他有着先天的侷限性。當秦朝滅亡之後,取而代之的人就很自然的想起了老子的教誨。若要持久的保有天下,就一定要剋制自己的貪念,要讓下面的人活得下去。假使底下的人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老有所養,誰還有心思鋌而走險去跟皇帝作對呢?當大家都相對貧困的時候,負擔驟然減輕,大家忽然看到了,希望這個時候民風是相對淳樸的。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地方上出現了富人,富人逐漸變成了豪強。在下面相對貧困的時候,上面的人也能夠保持節儉,可當大家普遍好過的時候,上層人士的奢侈之心也就開始滋長。這個時候往往民風大壞,於是儒家思想開始登場。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教給大家仁義,仁義真的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嗎?我不能說他不能夠緩解這些問題,但是從根本上是做不到的。假如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就沒有機會看到那麼多的朝代興衰了。學了歷史之後,你也許會看到一個歷史的困局,就是人們沒有辦法從治亂興衰的循環當中走出來。調和陰陽理順關係,這種說法來自黃老之學。儒生很少有討論陰陽的,他們可能更願意談論仁義。退一步講,古往今來的儒生真的都是在追求仁義嗎?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是假仁義之名,追求功名利祿罷了。

有時候不止是儒生,不把仁義裝在心裡,就連皇帝都不拿仁義當回事。趙宋有一個真宗皇帝,曾經作詩勸學,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簇簇!懷着這樣一種心思去讀六經,讀完了之後走進了考場,如果幸運的話,這些人就會進入朝堂。天下的命運就掌握在這樣一幫人手裡,他們能夠把仁義交給天下人嗎?說的更直白一點,他們配做這樣的事嗎?在很多人的眼睛裡,趙宋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朝代。這些先生們大概不是真的喜歡趙宋,而是喜歡他們幻想中的歷史上並不真實存在過的那麼一個朝代。對於李唐我心存一絲敬意,但讓我心存敬意的李唐,只限於貞觀年間,特別是貞觀初期。有人說唐太宗並不像記載的那樣做的那麼好,可他們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呢?

答案是他們沒有依據,就是這麼說而已。又有人說唐太宗篡改史書,理由是他曾經讀過實錄。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質疑,如果他真的篡改史書怎麼不把這樣一個關鍵的部分給去掉呢?怎麼能讓史書記載他看過實錄呢?毫無疑問,這樣的指控背後是如此荒謬的一個悖論。我並不是說唐太宗是一個多麼完美的人,因爲他的不完美已經被非常詳細的記錄在史書裡。每當陷入這樣的爭論,我都覺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只是想說這不是關於史學的爭論,是關於價值觀的爭論。同樣是儒生,有的人認爲貞觀之治是王政的典範,而有的人則抓住玄武門之役,然後發揮想象做有罪推定。王夫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把自己比作是君子,實際上他是君子嗎?他指責王陽明空談心性,可我實在是孤陋寡聞,沒聽說王夫之取得了什麼不得了的功勳。一個純粹說嘴的人,說別人空談心情,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今年我有幸參觀過秦皇陵博物館,對此我的心情是複雜的。複雜的我不知道該如何說這件事,我曾經想着在那樣一個場合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拿到聘書,可後來我放棄了。因爲他們的安排非常的不周到,他們讓我們做的事情也非常的不體面。當然到最後我們混了人家一頓飯,也沒有做什麼不得了的貢獻。比如他們要求交一份稿子,我就沒有交。我曾經想着要撰寫一首七言的長詩,來紀念這件事。可後來我沒有把它寫出來,有時候我感覺一些作品並不是由我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在機緣巧合的造化之下,神明通過我讓作品被創造出來。假如有作品能夠獲得大家的肯定,功勞一定不屬於我,而屬於冥冥之中的神。如果有人問我,現在相信科學還是相信神。我的答案是科學不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不斷髮問和質疑的基礎上。

當然科學也不是胡亂發問和質疑,你的發問和質疑必須是有依據的有邏輯的,在科學的領域不容有一絲詭辯。若問我信什麼,我相信造化、相信推動宇宙萬物變化的一種叫做天的物質力量。我相信萬物運行是呈現出一定的規律的,這規律就叫做道。冥冥之中應該有一個神人可以與神進行對話,在我看來這個神是虛擬的,是一種精神的圖騰。其實與神進行對話的過程,就是人進行對話的過程。在與神進行交流對話的時候,人往往會不斷的進行自我反省。如果反省到位,很多問題就會自然而然的被化解。假如一個地方常年不下雨,人們就會想,是不是與這裡的人所作所爲有什麼關聯呢?假如一個地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個地方還有可能被災害所侵擾嗎?

問今天的人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會,若問過去的人,他們給出的答案很可能是不會。我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人在祭祀的時候祈求五穀豐登,而五穀豐登一定要建立在陰陽協調的基礎上。其實古往今來的經驗都是如此,當大家相處的比較和睦的時候,災害就不會降臨,萬一降下了災害。大家也會相互支援,災害帶來的影響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消除。可如果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非常糟糕,強者橫行霸道,弱者飽受欺凌。在這種情況之下,上天往往會降下各種各樣的災害,就算是上天不降下災害,各種人禍也會讓人陷入巨大的痛苦當中。我們可能會經常感嘆某人生性仁厚,卻突然遭遇了意外。這難道不是說明好人沒有好報嗎?而另外一個人橫行霸道,一輩子壞事做絕,卻活得極爲長久,最後得以善終,這難道不是說明壞人不遭惡報嗎?我曾經解釋過這個問題,強弱不是區分善惡的標準。還有一點要說清楚,天有行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人只有順應天道,才能夠做到長生久視。而人如果違背天道,他是沒有辦法維持太久的。比如蜀漢的諸葛丞相,大概不會有人覺得他是個惡人。但他沒有辦法維持太高的壽命,不是因爲他行善太多,而是因爲他有違天道。司馬懿說的很對,食少事煩,焉能久乎?事無鉅細都要操心,他又有什麼理由不被耗盡心血呢?也許這些道理他都是明白的,可他還是選擇逆着天命而行。我不想說他的選擇有什麼錯誤,我只是想說他的選擇就註定了最終的結局。同樣我們也應該好好的反省自己,是違背天道比較多呢?還是順應天道比較多呢?而一個人懟天懟到可以瞭解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他的思考和學習,陽明先生說的很對,學問是要拿在世上來練的。若不去處理一個個具體的問題,你的學問終究是沒什麼用的?昨天的社交網絡上刷到一個短視頻,一個人穿着橘色馬甲在鏡頭前侃侃而談。

說什麼最後一公里,說某平臺存在不足,可問題是這位先生竟然從來沒有在網上購物過。由此可見,他的口才是多麼可怕。我覺得我這個人由於這個人相似的特質,明明什麼都不懂卻能夠表現的好像什麼都懂,這是特別恐怖的一件事情。我倒不擔心自己會迷惑別人,更擔心他會迷惑我自己,讓我沒辦法看清楚真實的自己。一個看不清楚真實自己的人是沒有辦法進步的,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能夠更多的在處理一件又一件具體事物時感悟天道。同時我也知道上天的保佑是特別重要的,造化的支持是特別重要的,因爲許多不幸的人並不是因爲他有什麼罪過,完全是造化弄人。人的命運是各種偶然因素堆砌而成,若我能夠得到命運的支持,我一定會比現在更優秀。

當然現在的我絕對與優秀這個詞無關,我至今記得幾天前,我曾經在社羣裡下一位女士提出建議,教導他如何克服職場當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其實這是很荒唐的,因爲在職場上我並不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人。在小小的茅坑裡,我與幾條蛆相處的非常糟糕。當我在社羣裡或者其他一些場合談論道的時候,往往是沒有辦法得到呼應的。因爲沒有人對這個有興趣,他們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些東西,他們更願意考慮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也許我會考慮做這樣的嘗試,發表一點關於醫學關於運營的見解。故意賣出一些破綻,一起當拋磚引玉的效果。如果在談論的時候,我再擺出一副小學生的姿態,相信對方一定會貢獻更多的熱度。我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上天的保佑,這話我已經重複很多次了,以後我可能還是要重複下去,因爲我深深的知道沒有上天保佑造化之詞,我肯定會表現的非常糟糕。

在單位裡我遇到不少令我感到噁心的人,一個是那個姓高的女人。她簡直是一坨屎,我只要聽到這個人的名字就感到無比的噁心。還有一個人讓我覺得非常的討厭他,並沒有被任命爲長官。但他的自我感覺已經好到不行了,說他如何如何,不過是給他臉罷了,他如果真的太拿自己當回事,那就太沒有意思了。作爲作者,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受人關注,但同樣作爲作者,我又特別不希望我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人注意到我的作品。我希望人們在生活當中看到的我,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普普通通的人,只有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才閃耀出智慧的光芒,我對於陌生人有一種親近感,對於熟悉的人保持一份警惕。當然這並不是意味着我對陌生人一點警惕心都沒有,對陌生人之所以有親近感,是因爲我們之間沒有利益的糾葛,只要產生了利益的糾葛,我怎麼會沒有警惕心呢?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233號 禪之味第273號 道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308號 勾勒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318號 無名第283號 觀音第126號 歧路歌第219號 聚會第346號 靜氣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212號 祈福第111號 死局第309號 蜜蜂飛舞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188號 安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153號 夢中婚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284號 平安順遂第348號 造化之緣第257號 祈日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118號 追光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286號 澀第221號 佛前供養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10號 爭論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334號 泄氣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281號 生死之間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346號 靜氣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262號 謀劃與變故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195號 楚囚之歌第316號 月華第261號 事緩則圓第073號 慶祝月計劃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004號 成年人的世界第205號 援助深山之民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020號 奴役的藝術第242號 自說自話第050號 茶系女孩第141號 眼界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199號 心理建設第283號 觀音第098號 朗潤圓第111號 死局第295號 風之左右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065號 佛窟第164號 辦事之難第143號 成和歲月第064號 畫不出現實第135號 無邊的等待補遺第197號 未來的精神生活第269號 詭譎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077號 小歌后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155號 革新故事第270號 藝術匠心第239號 日落漫雪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337號 天倫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161號 男德學堂第038號 稚雛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238號 溢陽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035號 走出孤獨的方法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185號 拿起放下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第209號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恩怨第199號 心理建設第325號 懷恨隱忍第159號 鬼友第343號 緣第180號 劇本和表演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253號 朦朧的月光第111號 死局第052號 風緊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146號 自下第241號 無常第265號 光之源第260號 自然人
第233號 禪之味第273號 道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308號 勾勒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318號 無名第283號 觀音第126號 歧路歌第219號 聚會第346號 靜氣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212號 祈福第111號 死局第309號 蜜蜂飛舞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188號 安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153號 夢中婚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284號 平安順遂第348號 造化之緣第257號 祈日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118號 追光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286號 澀第221號 佛前供養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10號 爭論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334號 泄氣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281號 生死之間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346號 靜氣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262號 謀劃與變故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195號 楚囚之歌第316號 月華第261號 事緩則圓第073號 慶祝月計劃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004號 成年人的世界第205號 援助深山之民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020號 奴役的藝術第242號 自說自話第050號 茶系女孩第141號 眼界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199號 心理建設第283號 觀音第098號 朗潤圓第111號 死局第295號 風之左右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065號 佛窟第164號 辦事之難第143號 成和歲月第064號 畫不出現實第135號 無邊的等待補遺第197號 未來的精神生活第269號 詭譎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077號 小歌后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155號 革新故事第270號 藝術匠心第239號 日落漫雪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337號 天倫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161號 男德學堂第038號 稚雛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238號 溢陽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035號 走出孤獨的方法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185號 拿起放下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第209號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恩怨第199號 心理建設第325號 懷恨隱忍第159號 鬼友第343號 緣第180號 劇本和表演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253號 朦朧的月光第111號 死局第052號 風緊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146號 自下第241號 無常第265號 光之源第260號 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