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候,蟄蟲始振;振,振動也!
親愛的龍波女士:
收到你的回信,讓我感到非常的興奮。非常感謝你向我介紹了你的近況,這是我非常想知道的,但我沒好意思提出那樣的請求,你永遠是這樣懂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常常有這樣的錯覺,你以爲對方很懂其實並不是這樣,你以爲自己很懂一個人,其實你並不真正瞭解他。我在很早之前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認爲你是懂我的,經過漫長的時間反覆的驗證,到目前爲止沒有一件事證明你對我的判斷是錯誤的。一般來說,一個人被另外一個人過分的瞭解,會讓那個被瞭解的人產生不安,但我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候人就是這樣矛盾,希望別人瞭解你又害怕別人過分的瞭解,你這個分寸要怎麼去拿捏呢?現實常常是這樣,如果對方只有善意,他往往沒有強烈的動機去了解你。如果對方要作惡,對方往往會做足夠的功課來了解你,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你的回信當中,希望我給你介紹一下我家鄉的年俗。跟很多地方一樣,其實年俗也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傳統曆法被稱作是陰曆,其實只是一種誤傳,因爲過去那個陰曆的陰字不是陰陽的陰,而是殷商的殷。今天所使用的農曆是干支紀年法,而干支紀年法真正成型來自於殷商王朝。而今天所說的陽曆也是不正確的,因爲這種曆法最早傳入中國時,不是陰陽的陽而是洋人的洋,意思是洋人使用的歷法。這種紀年的方式在西洋世界是傳統紀年法。可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就被稱作是新曆,似乎是新時代的象徵。廢棄傳統的紀年方式,意味着此時此刻的神州要與歷史上的神州徹底切割,揮手再見了。在那個時候,傳統就意味着落後,意味着僵化,意味着腐朽。而當時對傳統抱有感情的人士卻不是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爲眼下壞到這樣的地步,並不是因爲傳統導致的,正是因爲傳統衰落了,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纔是神舟落後的真正原因。
其實傳統曆法並不是單純的陰曆或者陽曆,而是陰陽結合的歷法。不過今天人們所接觸到的傳統曆法實際上也是出自洋人之手,在順治年間,湯若望來到大清,幫助朝廷修訂立法,這一新修的曆法就被稱作是時憲曆。也就是說,洋人所影響的不只是來自西洋的文化,其實傳統當中也有來自西洋的東西。太過於久遠的年俗因爲自己沒有做過相關的考證,所以沒辦法給你介紹。就請允許我大致向你介紹一下我所耳聞目見的年俗,以及這些年的變化。其實城市化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也是逐漸西化的過程,或者說城市化就是現代化,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也就是西化。這樣的說法很多人聽起來可能會感到不舒服,但這就是事實。當然,如果有一天我們成爲引領世界的力量,就如同雄漢盛唐那樣的時代,那個時候四夷走向進步的過程也會被稱作是漢化或者唐化的過程。
我最初接觸到的年俗已經是經過簡化的了,從我的父輩口中得知,他們小的時候,每逢過年都會有一整套繁複的禮儀。這一整套禮儀主要是針對神靈,有的是以家庭的名義敬神,有的是以村社的名義敬神。以家庭名義敬神主要對象是竈君,以村社名義敬神,對象可能就會稍微多一些,主要包括龍王、觀音、山神、土地、牛王、馬王,而以村社的名義興建的寺廟,所供奉的主神應該是釋迦牟尼佛。如果是規模稍微大一點的寺廟,很多都會供奉真武祖師。已經亡故的二哥曾經跟村裡的會長(負責廟會的長官)談過,他認爲實際上處理三界事務的是真武祖師,讀過西遊記的朋友一定知道玉皇大帝被人稱作是三界之主。實際上你可以去全國各地的寺廟走一走,很難看到一座廟把玉皇大帝作爲主要供奉對象。
我現在居住的小區河對面有一座太皇山,山上有一座廟。那座廟就供奉着玉皇大帝,然而他不是被供奉在大殿裡,而是被供奉在山後一個非常偏僻一個小磚樓子裡。他的地位甚至不如山神、土地、牛王、馬王,老百姓的眼光就是這麼勢利,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過去敬神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每年在家中做主的人會負責對竈君的祭祀,那一整套祝禱的用語代代相傳。以村社爲單位所舉行的敬神活動主要是指正月十三晚上的燈場和正月十四正式的秧歌匯演。除夕、初六、十五這三天要點長明燈,是春節期間最重要的日子。真正進入過節狀態是在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其實在冬至臘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預熱了。如果真正瞭解傳統文化,你就可以合理的進行推測,過去冬至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朝廷會在這一天舉行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禮儀即郊天大禮,在村裡也會相應的舉行祭祖儀式。
周朝的時候有這樣的慣例,冬至祭祀昊天上帝的時候,日月星辰,陪着一起被祭祀,同時周朝的先王也跟着一起被祭祀。這一慣例被後代的歷代王朝因循,所以我曾經很多次說過,三代以來一直都是奉周禮、行秦制。在二哥的喪禮之上,我曾經跟陰陽有過幾次交談,陰陽之學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於道教,而道教又是在佛教的影響下產生的。關於三界的想象,在佛教傳入之前應該就有了。但佛教的傳入,讓這一設想變得更加的豐富和絢麗。很多佛教的人物在道教當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比如觀音菩薩就被稱作是慈航真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有一部《老子化胡經》,這反應了佛道兩家曾經有一個漫長的鬥爭過程,在爭鬥的過程當中,彼此互相影響,儒學對這兩家都非常的不屑,儒學對華夏子民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是它的影響限於生、止於死。
如何理順各種各樣的關係,如何求取富貴,這是儒家關心的。至於如何處理死後的事,如何推斷生前的種種,這些都是佛道要討論的東西。儒教只有與佛道合流,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到了父輩開始主導生活的時候,那一整套祝禱的用語沒有了。而且不是一家一戶不再使用,是整個村子沒有一家在使用這種東西了。這說明大家對神靈不再像從前那麼虔誠了,同時也說明人們越來越相信憑藉自己的力量來建設美好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冬至和臘八會有炒瓜子,如果再幸運一點的話,還會有炒花生,臘月二十三的晚上會吃一頓葷面,那一天會把竈君送走。竈君會把這一家人一年到頭的言行全部記錄下來報告給玉皇大帝,但大家好像對此一點也不擔心,因爲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給竈君敬奉一點糖果,他就會在面對玉皇大帝的時候選擇性發言。
華夏百姓在面對神仙的時候都是如此,面對現實當中的官員就更不要說了。不過說的直接一點,神仙似乎是比較容易滿足的,幾個糖果就足以讓神仙改變立場,現實中的官員可不是那麼好打發的。除夕一大早就要放鞭炮迎接竈君,除夕之夜會有一年當中最豐盛的晚餐,當然在自己開飯之前必須先讓竈君吃上飯。否則觸動了神仙,後果不堪設想。正月初一一大早會有一頓扁食,之後就自由發揮了。後來我才聽說正月十五有吃元宵的習俗,帶我在村裡生活多年,從來沒有吃過元宵。在我是個小孩的時候,每到除夕那一天,父母就會給我錢買很多很多的糖。有一部分是用來吃的,有一部分是烹製豬肉所使用的。那一天母親會製作很多家中常用的器物,用來更新那些已經用舊的東西。在這一天,我也會得到一個用棗和高粱杆穿成的串,套在脖子上非常的得意。一般在過年之前我們會去一趟外婆家,在這一天我們會換上新衣服。
小時候新衣服不是買來的,而是在外婆居住的村請人定做的。定做這個詞,今天聽起來非常的高檔,在那個時候不如在集市上直接買來的拉風。正月十六會放社火,通過觀察社火可以看出一年的吉凶。你可以從火焰當中蹦出來的火星兒形狀可以看出哪一種糧食會在這一年當中獲得豐收?到了正月十七一大早,必須把燒完的灰送到河裡的冰面上,如果你懶,把這灰留在原地,那是非常兇險的。之後又會以村社的名義放一把火,這把火算是獻給鬼神的,希望這一年當中鬼神不要侵擾村民。到了我這一代,年俗進一步簡化了。越來越多的人對過年感到不耐煩,原因是大家難得一聚,所以過年的時候往往充斥着各種攀比之風。按照過去的慣例過年,有各種各樣的禁忌,不愉快的話題是不可以在正月聊的,特別是正月初一。出了別人的沒頭會給當事人帶來一年的黴運,可如今的人早已經百無禁忌,也絲毫不在乎給別人帶來黴運,只要自己痛快了就行了。
上中學的時候,教材會教給我們這樣一種觀點,宗教是一種不好的東西,過去皇帝會神化自己的身份,皇帝和他的同謀以宗教爲工具愚弄百姓。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如果皇帝始終都是理性的,這種說法或許成立。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皇帝像小民一樣都是感性的。有過一點閱歷又善於思考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認知,人羣當中最容易迷信的人一定不是出自中產之家,要麼就是生活沒有給他一點希望的人,他會感覺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跟他過不去。另外一種,就是生而富貴的人。一出生就得到了命運給予的豐厚饋贈,無論做什麼事情似乎冥冥之中都有一種力量在幫助他。這兩種人是最容易崇信鬼神的,很顯然皇帝就是後者。
我曾經很多次重複過這樣一種說法,只要一件事對自己有利,無論它聽起來是多離譜,他都樂於相信。所以即便是那些公認的英明睿智的皇帝,到最後都不能逃脫這樣的魔咒。他們願意相信海外有一座蓬萊島,島上有仙山,仙山有神仙,神仙有仙藥。只要你拿出足夠多的誠意,就會有人假借你的名義去求取仙藥。當然還有一些人自詡已經通神,精通煉丹之法,可以煉製出長生不死之藥。總而言之如此種種,上當受騙的皇帝史不絕書。很多人因爲欺騙皇帝而得富貴,有很多皇帝至死都不能醒悟。由此看來,要說皇帝有意識的利用宗教來壓制百姓,恐怕不符合真實的歷史情況。很多時候,佛道勢力的膨脹影響到了官家的利益,這纔有了三武一宗滅佛的事蹟。我們總喜歡說出一些誅心之論,自以爲邏輯嚴密,實際上漏洞百出。
當然我也不是要徹底的否認這一種說法,比如皇帝是不是有意識的神化自己的身份?這當然是肯定的。我只是說在多數情況下,作爲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皇帝表現的很不理性。反過來我們在思考這樣一種觀點,諸神在人間的存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如果人們都無所畏懼、百無禁忌,你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保持理性的。也許沒有什麼別的方法,只有使用嚴酷的法律。人如果沒有敬畏之心,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他認爲自己不可以做的。如果用嚴酷的法律來約束一羣百無禁忌的人,那麼每一個人都像是囚徒一樣,都被丟進法律的牢籠當中。百無禁忌的人不知道什麼叫正義,也搞不清楚什麼叫道德,也無所謂什麼叫仁慈。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一直是敬畏鬼神,但也要與鬼神保持距離,這樣就會出現一個世俗化的溫情默默的但又不失敬畏之心的社會。
由此看來,諸神的存在對於社會治理是很有益處的,你會善待一草一木,他會導人向善,會讓人不敢作惡。法律是做人的底線,可如果所有的人注意力整天都在底線上,如果只要不違反法律就被認爲是好人。那就太荒誕了,這個社會會充滿了各種奸詐的人,當他要陷害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辦法誘使對方觸碰法律。總而言之,神靈和祖先的護佑是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夠傳承數千年的一個關鍵因素。有一些人在讀了老子的《道德經》之後,得出了非常荒謬的結論,認爲老子堅持唯物否認神的存在,這是非常荒唐的。因爲《道德經》所描述的宇宙是一個生命體,有一種力量驅動萬物運行,這叫做天。而萬物運行的規則叫做道。人依據規則,自律叫做德。
有德之人必知道,能夠修德的人,早晚有一天會得到。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又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當一個人從心所欲而不違反規則,這就是得道之人。這樣的人已經通神,是不折不扣的聖人。什麼是神呢?就是在人之外有一種力量,他比人要強大千倍百倍,人只有因循它,才能夠創造美好的生活。所以人必須對這種力量抱有敬畏之心,如果你不承認有這麼一種力量,你就會認爲人類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左右這個世界的變化,這種想法會把人間變成地獄。在茫茫宇宙當中,地球不過是一粒灰塵。人類所能掌握的知識,相比於整個宇宙之巔,不過是萬億分之一,有什麼可驕傲的呢?這就好比。一個微生物待在狹小的空間裡,卻以爲自己擁有了整個宇宙。對神之所以要有擬人化的處理,是希望那些客觀的規律,自然的力量,與人有親近之感。雖然今天的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不要覺得你的聰明才智足以戰勝古人,以爲歷史。雖然在整體上不斷的向前發展,但局部的倒退也是經常發生的。在某個領域某一方面,某個人就是不如古人。
很抱歉,在給你的回信當中敘述瞭如此抽象的道理,而且我的敘述是如此的粗淺,但我相信像你這樣聰明睿智的人,一定能夠從我的含混不清的表達當中看出背後的道理。回想過去,我非常感謝你對我的包容,因爲我似乎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人。你卻願意跟我這樣一個人進行交流,願意跟我這樣一個人長期相處。你無數次讓我感動,只可惜我們之間的談論未必有第三個人能看懂,就算是有人看懂也一點用都沒有,我們的觀點不會發生任何功用。不過也不必爲此感到悲哀,莊子曾經說過,無用安知不是大用。不過說實在的,一個人只有被使用才知道自己的價值,如果永遠藏在沒有人發現的地方,他就永遠貧賤,至死都不會有人看到他的價值。
在你的回信當中提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話題,就是今天的人越來越陰化。過去男人之所以陽剛,不是因爲他生來就陽剛,而是形勢所迫。當戰爭發生的時候,一場一場慘烈的打鬥當中,女性逐漸在體力上出現了一些劣勢。而男性在這個時候開始充當女性保護者的角色,當女性被置於它的保護之下,他的地位就被凸顯了出來。在這期間,人們發現了,在生育的過程當中,男人在發生作用,這個時候男性開始主張父權。認知的革新伴隨着戰亂頻仍,一個父權的時代終於到來。今天的人們多數都是在父權的背景下長大的,但真正瞭解自然演化的進程,就應該知道相比於父權時代所經歷的漫長的時光,父權能夠主導社會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
男人們有自己的需求,可以一旦需求得到滿足,立刻就會產生需要承擔的責任。當孩子不斷的被生出來,男人必須表現的陽剛。不過人們控制生育的技術越來越強,這就意味着需要男人承擔的東西不斷減少。這一變化自然符合女性的利益,實際上也大大的解放了男性。他們不再需要承擔那麼多的責任,他們可以敞開了玩。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的取悅女性,在這種情況下,女性的力量,女性的權威就會越來越多的被凸顯出來。相比之下男人就會表現的越來越卑微,他們需要對女性保持有敬畏之感,需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去修飾外表。面對女性時膝蓋要軟,態度要謙和。今天爲什麼有那麼多的男人,站在女性的角度發聲?他們每天都在控訴父權罪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這樣做他們可以搏女性的歡心,而只要女性高興,他們就會得到相應的利益。由此可見,男人陰化是大勢所趨,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這種趨勢呢?至少以我短淺的智慧實在想不出可行的應對之策。
所以我要再次恭喜你,一個真正屬於女性的時代即將來臨。對男性的審美會出現決定性的變化,這將完全不同於魏晉時的風氣。在歷史上,很多時代盛行男風,也就是說這些濃妝豔抹的男士不是爲了迎合女性,而是爲了迎合當時的男人。今天的情形則完全不同,評判一個男性成功與否完全是女性說了算,如果你能夠得到廣大女性的賞識,你就是一位令人羨慕的成功人士,如果你被廣大女性所唾棄,你的一生註定灰暗無比。前些日子我看到一組數據,追隨母姓的人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相信隨着時間流逝,這類人士在總人口當中的佔比會越來越大。當有一天他們超過追隨父姓的人,那就意味着復權的時代徹底結束了。嚴格來說,我們不是開啓了一個新的時代,而是回到了,幾千年前那個母系時代,願諸神保佑你!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正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