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礦場。
這是一個露天礦產,露天開採,起碼有數百民夫正在勞動,叮叮噹噹的開礦聲音不斷傳來,一片熱鬧。
開採出來的鐵礦,馬上就有人等着運走,在礦場旁邊已經停了一些牛車,馬車,獨輪車等,甚至還有一些挑夫,大家正準備運送鐵礦至大約十里外的碼頭。
今天,張豐抽空來到了大青山礦場。
張豐在楊升海的陪同之下,乘船沿長江順流而上,到達距離礦場不遠的那個碼頭,張豐剛纔已經大致看了一番礦場,非常的滿意。
雖然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開礦效率有一點低,但每天數百民夫勞作,開採出來的鐵礦已經不少,這些鐵礦裝船,順江而下,最後運送至寶山鋼鐵廠。
楊升海高興的道:“老闆,您看一看,這邊全是我們開採出來的鐵礦,品質都非常不錯。”
前面一大堆鐵礦石,張豐拿起一塊,感覺沉甸甸的,張豐高興的道:“從今以後,我們再也不用爲精鐵不足發愁了。”
以前,沒有自己的鋼鐵廠,需要精鐵,只能找官府高價購買,製造燧發火槍需要精鐵,製造蒸汽機需要精鐵,從官府購買,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張豐壓力很大。
現在好了,有了自己的礦山,有了自己的鋼鐵廠,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張豐道:“老楊,太平府方面都打點好了沒有?”
明朝實行的是鹽鐵專營,張豐大規模的開礦,自然要通過官府,好在明末對鹽鐵管理已經非常鬆弛,早就出現了大量的鹽商,對冶鐵方面基本也差不多,只要有錢,稍稍打點一下,開礦冶鐵都不是大問題。
楊升海道:“老闆,早就打點好了,收了我們的銀子,太平府方面高興得很呢。”
張豐一笑,能用銀子擺平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大事情,張豐高興的道:“有了鐵礦,我們的寶山鋼鐵廠也將要開爐鍊鋼了。”
楊升海也是一陣高興,籌建寶山鋼鐵廠,楊升海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現在,馬上就要有成果了。
開爐鍊鋼,楊升海心中非常期待。
楊升海道:“老闆,開爐鍊鋼,我們將有自己的鋼材了。”
張豐點頭道:“我們不但有自己的鋼材,不久之後,我們還將有自己的運輸船,運輸效率將成倍增加。”
現在的鐵礦運輸,主要是用民間的那種貨船,大小都有,屬於帆船,也有人力搖槳的人力貨船,好在運輸鐵礦是順流而下,不然,夠嗆。
即使是順流而下,民間的那些貨船,哪裡比得上蒸汽動力的貨船,楊升海聽說過這種蒸汽動力貨船,只是沒有見過,非常的好奇。
楊升海道:“老闆,蒸汽動力貨船,真的不用風帆,真的那麼好?”
張豐自信的道:“那當然。”
蒸汽動力貨船!
張豐的心中也期待起來,這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動力貨船,設計出自張豐之手,在兩千料鄭和寶船的基礎上,加裝蒸汽動力,完全取消了風帆,也不用人力船槳。
………
上海造船廠。
兩座船塢之中,兩艘貨船在同時建造,都是兩千料的鄭和寶船,也就是排水量一千噸級的運輸船。
唐建清像在檢查自己心愛的寶貝一樣,正在船上認真檢查,還不時的叮囑大家,一定要注意質量,一定要做到位。
不得不說,明朝的造船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像這兩艘正在建造的兩千料寶船,屬於遠洋船型,採取“底尖上闊”的結構,船頭昂船尾高。
船體結構上設了多道橫艙壁,把一整個艙按功能分割成多個小艙,多達二十八艙,這不僅有加強結構和分艙水密抗沉的作用,這樣的結構,使船舶纔有可能向大型化發展,而且還有利於分割艙段分類載貨,滿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不得不說,張豐真的是撿到寶了,唐建清在造船上的造詣,甚至大大超乎張峰的預估。
唐建清不但家學淵源,祖上傳下來詳細的造船圖冊,造船工藝,唐建清本人的造船水平很高。
這兩艘兩千料遠洋寶船,在唐建清的指導和督造之下,一天一個樣,現在已經基本呈現出雛形。
兩千料海船採用全木結構。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複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於“散架”。
這兩艘兩千料寶船,同樣繼承和採用了上述工藝,除了這些,還採用了螺栓,如除了榫卯的聯接方式,很多地方採用了螺栓聯接。
看到螺栓之後,唐建清對張豐越來越佩服,在唐建清看來,這是一次大大的技術革新,有了螺栓這東西,不但船隻更堅固,而且建造更大型的船隻更容易。
唐建清在船上查看建造情況,旁邊幾名正在造船的小夥子,這都是龍頭鋪匠戶營的人,整個造船廠基本以龍頭鋪匠戶營的工匠爲骨幹,適當的招收了一部分來自松江府各地的工匠。
其中一名小夥大聲問道:“唐老,這一千料寶船沒有桅杆,沒有風帆,連船櫓都沒有,這船這能開動。”
唐建清對蒸汽動力也非常期待,自從聽過張豐的描述之後,唐建清就常常在想,這兩艘一千料寶船什麼時候裝上蒸汽動力。
唐建清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現在你們只要按要求將船造好就可以了。”
這兩艘寶船,將安裝蒸汽動力。
雖然是世界上首批蒸汽動氣船隻,但因爲設計出自張豐之手,工藝上又有唐建清指導和把關,這兩艘船絕對比歷史上第一艘蒸汽動力船不會差,歷史上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製成了第一艘實用的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號。
“克萊蒙”號採用的是明輪,而張豐設計的這蒸汽動力寶船採用螺旋槳,這是一種巨大的技術進步。
唐建清對張豐信心十足,心情期待着這兩艘寶船進口安裝蒸汽動力,儘快下水試航,唐建清不知道,張豐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
………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現在,張豐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儘管想盡辦法又弄了兩、三千斤精鐵,但材料還是告罄,整個小青山兵工廠,再沒有什麼精鐵,材料倉庫之中,更是空空如也。
好在前一段日子東拼西湊,這裡搞一點,那裡弄一點,燧發火槍總算造了兩千支,木柄手榴彈也造了一千餘枚,但蒸汽機的研製,眼看就要停下來了。
偌大的車間之中,再無往日的繁忙,工匠們從昨天開始已經放假,,辛辛苦苦幾個月,突然放假五天,工匠們自然歡天喜地,但張豐則心情不怎麼好。
某一製造車間內。
趙左林苦愁着臉,正在對張豐倒苦水,“老闆,精鐵全部用完了,我們的大蒸汽機搞不下去了。”
這次的蒸汽機,相比上次的大很多,也複雜一些,在第一臺蒸汽機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進,採用了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相比第一臺蒸汽機足足提高了3倍之多。
當然,蒸汽壓力也更高,輸出動力更加強大,第一臺蒸汽機,只算是小型蒸汽機,且還是結構比較簡單的一種,趙左林等人,憑藉手工,敲敲打打,在張豐的指導之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製造出來,且質量還不錯。
第一臺蒸汽機最大功率只有十幾馬力,而這一臺蒸汽機則大得多,最大輸出功率超過兩百馬力,重量幾千斤,這樣的蒸汽機,屬於大傢伙。
不過,這東西大是大,不但體積大,功率大,但需要的精鐵也多,因爲精鐵用完,這臺蒸汽機只製造了一部分關鍵性的零部件,其他零件再無精鐵也不能再製造。
這樣的大傢伙,技術含量高,對趙左林等人來說是一個挑戰,幸好張豐在工藝上進行了充分的考慮,也做到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好幾臺張豐親自設計的機牀已經制造完成了大半。
這幾臺機牀,不再是木質結構的機牀,比木質結構的檢查稍微複雜,更加先進,精度也進一步提高,雖然和現代車牀沒辦法比,但應該接近近代機牀的水平,張豐估計,這幾臺機牀如果製造出來,應該與十九世紀中前期的機牀水平相當。
機牀有很大的改進,牀身採用鑄鐵結構,動力爲蒸汽氣動力,也就是說用蒸汽機帶動,技術含量水平,在這個時代,絕對遙遙領先,但這幾臺機牀的製造也是一樣,因爲沒有精鐵,宣告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