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階段,評委們能從信息表上得到的信息僅有一點——他們可以通過帶有顏色的‘YES序號’來確定哪些選手是來自在坐評委的學生。
比如名次表格第六列。
‘2 | 16 ’
這裡的‘16’顯示爲紅色,這不僅代表他在第一輪比賽獲得了16個評委的yes,也代表着他的一位老師是本次大賽評委團中的某人。
但評委團打分規則的第一條——‘評委不得給自己的學生打分投票。’
所以這就導致這名選手在這一輪裡的評選當中天然的少了一票。
或許他原本也可以排在名次爲1的行列裡?
但這就是規則。
選手有一位老師坐在評委席裡,那他就註定要接受在前三輪的投票晉級制中少一票。
不僅僅如此。
而當‘yes’表格裡出現藍色數字時,就比如第十三行的‘15’,藍色的‘15’在這裡不僅代表處於第十三行的選手獲得了15個yes——同時也代表着他有兩位老師在本次大賽的評委團中。
假設a選手的老師分別是評委J和評委H,那他在第一輪裡有且最多隻能獲得15票。
這就是肖邦大賽。
讓我們再看一看。
從第六行開始到第十五行。
‘名次| Yes’
6.‘2 | 16[紅色]’
7.‘2 | 16’
8.‘2 | 16’
9.‘2 | 16’
10.‘2 | 16’
11.‘3 | 15’
12.‘3 | 15’
13.‘3 | 15[藍色]’
14.‘3 | 15’
前十五名選手的獲票情況如上,同票數選手排名先後按平均分數的高低排列。
通常情況下,在比賽階段,評委們同樣不知道每名選手的具體平均分,只有在整屆肖邦大賽結束後,賽方纔會公開選手們的每一輪分數。
除非出現晉級爭議時,評委團纔會在公證人員在場的情況下提前提取選手的上輪具體平均成績。
就如此刻。
所有評委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數據表的第39列到第42列。
可以晉級第二輪的選手只有40人,也就是說截止到第40列,之後的選手理論上都已經結束了他們的第17屆肖賽之旅。
39.‘8 | 9’
40.‘8 | 9[紅色]’
41.‘8 | 9[藍色]’
42.‘8 | 9’
只有四名選手獲得了9票,這一屆,是9票卡在了選手們通向第二輪比賽的的道路上。
這一幕衆人早已司空見慣,經典4選2的畫面。
按照歷屆的規則,接下來的流程就是由布蘭哈諾有請在場的公正人員將這4名選手的信息公開。
然後確定每名選手的平均分是否‘正常’。
如果每名選手的平均分都屬於‘正常’,那就可以直接將目前的1-40列選手的數據鎖定封箱。
並在下午18:00的成績發佈會上公開晉級名單。
如果某位選手的得分屬於非正常情況,那麼評委團就要採取預案措施——重新計分。
總之他們必須在今天的成績發佈會前一小時將下一輪的40人名單提交給公證人員。
【‘正常與否’是由公證人員宣佈。公證人員會根據十七位評委對同一名選手的打分來判定該選手的平均分是否正常】
【原則上在第一輪比賽中,如果有評委對某選手的個人評分與其平均分相距超過3 分(第二輪2分第三輪1分),將調整該評委的評分,然後重新計算該選手的平均得分及排位順序】
【例:a選手被公開的平均分是16,但經公證人員覈實發現評委X爲其打了20分,那這名選手的成績就會進入非正常行列,公正人員會將X評委的分數減去1分,計爲19,然後再次算分】
...
而此時投影儀上,四個‘9’卻混雜着三種顏色,這就很有意思了。
但即便如此,依然沒有評委可以確切的知道此時這四名選手的具體情況。
一名德國評委似是已經等不急了。
“公開他們的成績吧。”
他說着,陸續也有幾個年輕的評委也跟着看向布蘭哈諾說道,“開始吧。”
然而其他的評委並未作聲,尤其是波蘭本土評委們,今天的波蘭評委們顯得有些沉默。
這是布蘭哈諾成爲評委團主席的第一屆肖邦大賽,此刻他確實應該站出來說句話了,他也做好了準備。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坐在他一旁的另一名波蘭評委,本屆評委團的副主席安傑依擡起了手。
衆人的目光又看向了安傑依。
安傑依看起來是個慈眉善目的白髮老頭,也像個年邁的智者,他對着兩名公證人員微笑着點了點頭,接着兩名公證人員便在電腦前忙碌了起來。
他這一舉動或許會讓一些年輕的評委感到不喜,但又沒有人覺得不妥。
畢竟安傑依不但是前三屆肖邦大賽的評委團主席,同時在場所有人都知道,他還是布蘭哈諾的鋼琴老師。
短暫的安靜過後,衆人將目光又重新聚焦到了投影一下。
沒過一會,屏幕一閃,。
39列到42列的選手信息被公佈了出來。
他們分別是——
39.‘來自英國的48號選手,平均分17.24’
40.‘來自俄羅斯的67號選手,平均分16.9’
41.‘來自波蘭的56號選手,平均分16.6’
42.‘來自加拿大的3號選手,平均分16.1’
畫面一經公佈,現場的氣氛並無異樣。
雖然幾名選手之間的成績差的都不大,但不出意外結果已經出來了。
衆人或許只是沒想到這一屆的‘幸運兒’是一名波蘭本土選手。
布蘭哈諾緊盯着56號選手,他記得那個叫做迪米特里.羅伯特的孩子,雖然對方不是他的學生,但是他從內心來講並不認爲這名選手應該在這個時候出局,他並不是因爲對方的國籍或是說對方是某兩位波蘭同僚的弟子才產生這樣的想法,在他心目中,迪米特里的發揮應該遠在34號英國選手之上。
一旁的安傑依也是一臉惋惜得樣子。
然而,就在這時,一名公證人員在將四名選手的平均分進行逐一覈實後,轉身向布蘭哈諾提說道,“拉法特先生,56號選手的成績有異議。”
此話一出,房間內頓時議論聲起。
歷屆出現此種情況的選手一般都已在晉級之列,而此時的情況着實讓人有些摸不清頭腦。
評委們好奇了起來,但是他們沒有權利去在這階段去探究究竟是哪一位評委作出了怎樣的評分而導致異議的出現。
這回布蘭哈諾起身示意公證人員重新計算‘56號選手的評分。’
一分鐘後。
公證人員拿着56號選手的新成績重新目光看向了布蘭哈諾。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安傑依的目光落到了阿格里奇右邊的一名波蘭評委身上,這名波蘭評委也看向了他。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