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

bookmark

明中洲。應天府。

“皇曾祖,你看我這帷帽好看嗎?”

正在整理衣衫的朱瞻基扭過頭去,八歲的朱佑樘帶着一個帷帽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

朱瞻基一把摘下了他的帷帽,說道:“你是小孩子,又沒有人認識你,戴這帽子幹什麼?”

朱佑樘睜大了眼睛看着朱瞻基,撒嬌說道:“孫兒想跟皇曾祖一樣。”

朱瞻基從他的表情裡看出了他對自己的崇拜和親近,笑着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你要學的不僅是外表跟朕一樣,更要學習朕對天下的管理之略。好,你也戴上。”

李源湊了過來,低聲勸道:“陛下,要不今日就……”

朱佑樘聽出了李源的意思,抓緊了朱瞻基的衣襟,生怕朱瞻基被說服,取消了今日的逛街。

不過,朱瞻基沒有讓他失望。“小李源,朕難得今日想要微服私訪一番,你就不要掃興了。快來幫朕看看,哪裡還需要掩飾一番。”

李源看着朱瞻基的臉,暗暗吐槽:“陛下,光憑你這張臉,如何掩飾得住啊!”

朱瞻基身材魁梧,比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都要高出一大截。

這倒不算什麼,大明的高個子人也不少。關鍵是他這張臉,如今的大明,哪個不認識?

去年下馬橋的化學研究院,在經過藍妃娘娘的多年帶領下,終於研製出了利用碳粉和感光材料,製造出了相機。

然後,藍妃娘娘就爲陛下拍了一張照片,並且印製在了大明日報上面。

這張照片是陛下坐在龍椅之上,俯視羣臣,把陛下不可一世的威武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期的報紙賣的脫銷,所有知情的老百姓,哪怕是不識字的,也要買一份回去把陛下的照片供着。

到了春節臨近之時,內務府用宣紙印製出了陛下的這張照片,作爲年畫售賣。

當時的禮部還彈劾內務府用陛下的肖像來賺銀子,但是陛下並沒有見怪。

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整個大明,一下子印了陛下上億份肖像畫,不僅家家戶戶都要掛一張,就連各大學校,衙門,甚至店鋪裡面都要掛一副陛下的肖像。

到了今年,不僅陛下的畫像,就連藍妃娘娘,真理教教宗馬迪的照片,也都掛在了學校裡和衙門裡。

在人人都知道他長什麼樣子的時候,還想要微服私訪,這不是開玩笑嘛!

但是這些吐槽李源說不出口,陛下既然要微服私訪,就只能隨他心意。

畢竟應天府的治安什麼的都很好,即便是引發一些轟動,他們錦衣衛也能控制的住。

朱瞻基今日穿的是一身西北邊軍的軍服,軍服頗爲老舊,也沒有徽章,如果不看臉,就像是一個退役的老兵。

在頭上,他戴了一頂帷帽。這帷帽與唐宋時期的帷帽有一些差異,帽檐要小一些,是西北邊軍防風沙的必需品。

穿這一身,在應天府大街上不會太顯眼,卻也不會有人敢欺負。

如今的軍人地位頗高,特別是退役老兵,許多都進了議會,朝廷還有專門的機構,維護老兵的利益,即便是地方官府,也不敢招惹這些老兵。

八歲的朱佑樘自小生活在皇宮,活動的天地僅限於皇宮與紫金山下前海的皇室小學。長這麼大,也就是跟父母一起出去玩過幾次,還都是被護衛裡三層外三層地保護着。

所以衆人之中,也就屬他對這次的微服私訪最激動。看着威嚴的曾祖,雖然人人怕他,但是朱佑樘卻覺得他是對自己最好的人。

既然是微服私訪,護衛顯然不能太多。李源安排了十二個人近身保護,不讓人驚擾了陛下,另外還有三十餘人,攜帶着研究院新開發的短管衝鋒槍在外圍保護。

這種衝鋒槍裝彈量可要比連發槍多了近十倍,不僅能夠連發,還能夠形成覆蓋式火力。

不過由於太過耗費子彈,所以並沒有裝備軍中,只有羽林衛和錦衣衛裝備了兩個百戶營,爲皇室成員提供保護。

時近傍晚,應天府也進入了一天之中最熱鬧的時分。

朱瞻基牽着朱佑樘的手,兩個人像一對普通的爺孫,在護衛的暗中保護下,從承天門出了皇宮。

與歷史上的明代不同,由於理教並沒有成爲社會的主流,所以明代的女子地位不像歷史上一樣低下。

不管是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閒暇時候出來逛街,也是社會的一景。

而她們出門之時,帷帽也算是必需品,所以朱瞻基戴着帷帽,並不算引人矚目。

“記得不要叫皇曾祖,今日就叫朕曾祖。”

朱佑樘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曾祖,你也不能自稱朕了,要不然,都知道你是皇上了。”

朱瞻基哈哈大笑起來。“說得對,朕也要自稱我。”

爺孫倆出了皇宮,在承天門廣場上轉了一圈。承天門廣場是大明的行政中樞,北面是皇宮,南面是各大衙門。

這裡雖然對百姓開放,但是護衛的保護還是非常嚴密的,也沒有小商販在這裡擺攤叫賣。

所以除非是外地人,本地人一般很少喜歡來這裡閒逛。

如今的廣場上,最多的就是那種專業的照相員,他們都是工部挑選出來的功臣或者是吏員之後,學會了照相,然後也多了一條謀生的路。

如今的照相可不像後世那麼簡單,照相需要掌握各種技巧,還要會沖洗底片,是一門真正的技術工種。

朱佑樘年紀小,見到那麼多的照相的人,也來了興致。他跑過去問了一下價錢,照一張相要五十銅錢,還要三天以後才能取照片。

但是這也沒有打消他的興趣,找了一個笑的和藹的照相師,然後跑到了廣場正中,一座巨大的朱瞻基雕塑前面,給他拍了一張照片。

這個位置是整個大明最受歡迎的拍照場所,從南向北拍攝,不僅能夠拍下朱瞻基雕塑的一角,更能清晰地拍下承天門城樓。

朱瞻基的這座雕塑是正統二十五年,朱瞻基五十大壽的時候,被大臣們作爲獻禮雕刻的。

雕塑是一塊巨大的大理石底座,上面的人像採用銅鑄,底座高達十二米,人像高達十九米,加起來剛好九丈五尺。

朱瞻基並沒有去拍照,站在一邊看着朱佑樘照。他雖然只有八歲,但是已經通曉是非,邏輯清晰,能跟人尋常交際了。

“小爺,照片洗好了,是送到你家中,還是你自己派人來取啊?”

“還能送到家中?”

對方笑了笑說道:“如果是送到應天府城中,要加十個銅子,當天就能送到。要是城外或者外地,就只能通過朝廷遞運所郵寄,要加五個銅子。”

朱佑樘道:“不用你們送,你給我開一張便籤,我會讓人來取。”

“好嘞,在下這就給你開便籤,承惠五十銅子。”

朱佑樘掏出了自己的荷包,取出了一枚當五十的銅錢遞給了他。“你要把我拍好看一點,要不然,我到時候不喜,還要要回我的錢。”

對方呵呵笑道:“我們可都是隸屬工部的專業照相師,小爺要信得過我們。”

收了錢,開了便籤,這也是取照片的證明。

朱佑樘將便籤放進了荷包,這才牽着朱瞻基的手,準備坐汽車前往秦淮河。

城際火車的侷限性比較大,不像汽車一樣,可以大街小巷地穿行。所以,除非是遠一點的地方,汽車還是要比火車方便一些。

承天門外的議會大樓西側,就有一個公交站點。爺孫倆牽着手上了汽車,幾個錦衣衛的護衛勉強擠上了車,剩下的人就只能趕緊開上自己的車跟在後面。

上車之後,車上已經沒有了座位。不過這個時代民風淳樸,禮教甚嚴,看到朱瞻基這樣一個老人帶着孩子上車,立即就有幾個青年起身讓座。

朱瞻基並沒有取下帷帽,只是點了點頭,拍了拍朱佑樘的腦袋。朱佑樘楞了一下,才醒悟過來,向其中一個青年表示感謝。

對方笑着捏了捏他的小臉問道:“小公子可曾進學?”

朱佑樘自小被當做帝國繼承人培養,除了幾個親近之人,其他人哪裡敢隨便捏他臉蛋。

他也不習慣這種親近,羞紅了臉,卻也不能發脾氣。只能彆扭地說道:“已經進學。”

朱瞻基坐了下去,抱着朱佑樘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讓座的年輕人穿着理工大學的校服,站在他們的身邊顯然有些無聊,不時逗着朱佑樘。

“小公子今年幾歲?”

“小公子學到什麼科目?”

“小公子知道電是怎麼來的嗎?”

朱佑樘顯然不習慣這種逼問,擠牙膏一樣地回答着他的話,不時還望向朱瞻基求救。

朱瞻基笑了起來,開口問道:“瞧你裝束是理工大學學生,你是哪一學科的學生?”

對方答道:“回先生話,在下是電力學科的學生,專門研究風力發電學科。”

朱瞻基道:“既然已經專研一門,說明你已經是研究生了啊。不錯,算得上是個才子。”

對方呵呵笑了起來。“不敢當,如今大明研究生已經逾萬,這才自難免也太多了一些。”

“小哥過謙了。我大明四洲人數幾近三億,研究生至今才一萬餘人,三萬裡挑一,如何當不得才子之稱。”

見朱瞻基氣勢不凡,語氣也頗爲正經,對方也略微正經了些,說道:“真理的研究如同浩瀚之海,懂得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渺小。”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問道:“既然你是研究風力發電項目,那麼我也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爲大明中洲之地,哪裡適合發展風電?”

對方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是西北。這東部沿海雖然也適合風電,不過風電成本比水電,煤電略高,而且發電量略有不足。在東南發展風電,綜合比較起來,不如水電。

而西北缺水,卻因大漠和戈壁廣闊,風力資源充足,以成本,損耗,綜合比較,在西北發展風電更爲有利。”

見他提起西北就一副激動地模樣,朱瞻基楞了一下。相比繁華的東南,西北一直被視爲苦寒之地。不管是官員,還是技術人員,都不願意前往西北。

但是這個年輕人卻如同一個理想青年,對西北充滿了嚮往。

朱瞻基問道:“家中可是有長輩在西北任職?”

對方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用西北口音說道:“在下幼年在嘉峪關長大,一直到大學纔來應天府求學。”

朱瞻基仔細看了看他的臉,問道:“王悅王世昌是你什麼人?”

對方大吃一驚,看着朱瞻基帷帽下的臉,卻看不清楚。“在下王春,王世昌乃是家父。閣下身穿西北軍服,可與家父舊識?”

朱瞻基笑道:“原來是威寧伯世子,卻不曾想,你如今卻成了一位技術人員。”

王春沒有想到對方直接揭破了自己的身份,越發認爲對方跟自己父親是舊識了。“敢問閣下大名,若是家父舊識,小侄……”

朱瞻基打斷了他的話說道:“王世昌正統二十五年以參謀入西北軍,那時候老夫見過他一面。不過我當時已經臨退役,所以交道並不深。他這些年乾的不錯,老夫也時常有所耳聞。”

朱瞻基的話透露出來了三重意思,一是他與王世昌的年齡差距大,王春的小侄自稱略有不妥。其次是自己地位也不低,三是誇獎了王世昌的盡職。

王悅的確算得上是個人才,其人正統二十三年登進士第,很快就展現了出來了不凡的才華,在參謀部備受重視。

二十五年被委派到西北軍之後,短短十五年,就做到了西北軍提督,而且因爲收歸吐魯番等國歸附,獲封威寧伯。

這是朱瞻基在明朝發現的原生人才,此前並沒有聽說過此人的名聲。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位王悅在歷史上又改名王越,是大明三位因功封爵的文臣之一。

他在晚年還有一個學生,就是被譽爲大明脊樑的集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爲一身的王陽明。

朱瞻基當然不知道這些,但是對王悅的觀感很少不錯,要不然,也不是十幾年間就從一個普通的參謀,提拔到西北提督,威寧伯。

王春看不清朱瞻基的臉,卻能看到他的手如同一個壯年人,看起來年齡也不算大。

摸不清對方的底細,連對方是什麼人都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個時候,朱佑樘問道:“曾祖,王世昌是好官是嗎?”

聽到朱佑樘喊曾祖,這一下子讓王春對自己的觀察又懷疑起來。他以爲對方是個中年人,現在卻發現是個老者。

朱瞻基笑道:“王世昌的確算得上是個好官,他在西北替大明靖邊,西北各族都對大明忠心耿耿,這就是他的功勞。”

汽車到了站臺,王春這個時候抱拳躬身道:“在下多謝閣下誇獎,若家父知道在應天府也能獲此讚譽,想必也會心懷大慰。”

朱瞻基笑道:“人在做天在看,你父的功勳,歷史不會忘記。”

話題一下子扯這麼大,很難再往下說了。畢竟這只是偶遇的閒聊,再往下談,就顯得交淺言深了。

不過,王春的心裡依舊很是高興,自己的父親能得到如此讚譽,他也有與有榮焉之感。

朱瞻基這個時候又說:“西北風力充足,今後西北的風力發電也會得到政策傾斜,你以後回西北發展風電,也算是趕上好時候了。”

“多謝老丈寬慰,在下只是想發揮所長,爲西北百姓做一些貢獻,至於個人榮譽,倒沒有在考慮之中。”

真是一個單純的理想主義者,不過他這種精神還是非常值得讚揚的。

朱瞻基掩藏了身份,此時不好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

車內不少人都在靜聽他們的對話,見他們告一段落,一個四十多歲的普通百姓接話說道:“在下前年爲西北運送物資,在嘉峪關有幸見過威寧伯一面,不曾想,今日又見到威寧伯世子。”

一開始,朱佑樘接不上王春的話,覺得他太囉嗦。但是現在大人們說話,他又覺得被疏忽了。

他望着王春說道:“你父親是好官,你也是好人,皇曾祖會給你父升官的。是不是,皇……曾祖?”

他扭頭過來看了看朱瞻基,然後他才發覺自己說漏嘴了,趕緊捂住自己的小嘴。“曾祖,我錯了……”

王春並不是愚魯之人,原本他就一直在猜對方的身份,只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聯想到皇上身上。

他怎麼也想不到,進入皇上竟然會微服私訪,跟普通人一樣,坐上公交車。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一下子跪了下來,激動地說道:“臣威寧伯世子王春,拜見陛下。”

車上的人立即轟動了起來,司機一個急剎車,公交車停在了路邊,然後所有人的視線都望了過來。

錦衣衛的人立即圍了過來,繃緊了神經。朱瞻基擺了擺手,取下了帷帽說道:“朕今日微服私訪,與諸位同車而遊,就把朕當一個普通百姓來看。”

話雖然如此說,但是對這些普通百姓來說,能跟皇上這麼親近,可是他們幾輩子積來的福氣。

一些坐在內側的百姓只能抱拳行禮,而坐在過道邊,站立的百姓就跪了下來。“小民見過陛下!”

“平身吧!”朱瞻基嘆了口氣,看了看懷裡的朱佑樘。“看看,朕想微服私訪,被你破壞了吧!”

朱佑樘也擔心今天好不容易出宮會被取消,心裡懊悔,糾結的很。“皇曾祖,我不是有意的。”

朱瞻基看到開車的司機激動的渾身顫抖,忍不住有些擔心。但是就此就放過微服私訪的機會,又有些不甘。

他看了看外面的景色,車纔開到常府街,距離夫子廟還有一公里多遠。他起身道:“今日能夠同車,也是一段緣分。不過事已至此,朕倒是不能繼續陪你們繼續同行了。朕先下車,你們繼續前行,不要擾了朕的興致。”

售票員激動地淚流滿面,渾身顫抖,費了好幾下功夫纔打開車門。“陛下……”

朱瞻基笑了笑,跟李源說道:“朕還沒有看到想看的,今日行程不變,不過要換車前行了。”

李源點了點頭,率先下車喊了跟在車後的一輛汽車過來,朱瞻基戴上了帷帽,跟衆人揮了揮手,下了汽車換乘了另一輛車。

對這輛公交車上的衆人來說,今日能夠與陛下同車,的確是福分。不過,因爲身份的揭破,緣分也就到此爲止。

最後悔的就是王春了,他要不揭破朱瞻基的身份,恐怕還能跟陛下一起多說一會兒話。

不過,從陛下這裡知道了陛下對自己父親的看法,讓他激動不已。原來自己父親做的一切,都被陛下記在心裡。

他已經決定今天晚上就給父親寫信,把這一切告訴自己的父親。

朱瞻基帶着朱佑樘坐進了錦衣衛的車裡,朱佑樘還自責不已。“皇曾祖,孫兒不是有意的。”

朱瞻基並沒有怪罪他的想法,一個八歲的孩子,說漏嘴很正常。他能夠引以爲戒,已經很不錯了。

“既然知道錯了,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知道了嗎?”

“孫兒知道,不再喊皇曾祖了。曾祖,我們繼續去玩好不好,我不會說漏嘴了。”

朱瞻基笑着點了點頭。“不論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要在心裡考慮好了再說。”

朱佑樘重重地點了點頭,臉上卻帶着掩蓋不住的喜意。他怕皇曾祖會因此回宮,卻沒有想到,還能繼續去玩呢。

“陛下,那我們現在出發?”

“嗯,先到夫子廟那裡去找一家館子,填飽了肚子再到處看看。”

“曾祖,我想吃鹹水鴨,小餛飩,粉絲湯。”

朱瞻基哈哈笑了起來。“就怕你的小肚子裝不下這麼多東西。”

得了朱瞻基允諾,朱佑樘放下心來,靠在車窗旁邊,看着外面的街道。

朱瞻基也在看着外面的街道,只不過他跟朱佑樘不同,朱佑樘看的是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哪裡熱鬧。

而朱瞻基看的是城市的發展哪裡還有不足,對他來說,給子孫後代留一個美麗的應天府,作爲以後的發展標杆,更加重要。

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四章 悲與喜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八十章 糾紛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九章 拜師第一百章 生日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十七章 師弟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七章 蒙特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曙光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十二章 藉機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十一章 各國第五章 天才
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四章 悲與喜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八十章 糾紛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九章 拜師第一百章 生日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十七章 師弟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七章 蒙特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曙光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十二章 藉機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十一章 各國第五章 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