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四 喋血南昌(下)

bookmark

此一役,依舊交給羅卓英將軍指揮,羅卓英將軍吸取了前番南昌失守的教訓,對岡村寧次起了極大的警惕之心,於是特別發來了電報給我,詢問我這個曾經和岡村寧次交手數次的將軍的意見,關於前番的南昌保衛戰我也犯了一些錯誤,於是晝夜研究這個問題,終於發現了關鍵之所在,我告訴羅卓英將軍,此時反攻南昌的主要點就是在於切斷南潯鐵路!將倭寇主力武漢地區的軍隊和南昌地區的軍隊之聯繫完全截斷,仿照薛嶽將軍萬家嶺一役的戰略,將這支南昌的倭寇包圍起來,一口氣吃掉!

南潯鐵路是倭寇南昌佔領軍集結點和武漢地區倭寇老巢的重要通道,如果我軍大軍合圍,要是在沒有敵軍增援的情況下,我們一般而言是可以攻取南昌,收復失地的,但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南潯鐵路,如果倭寇掌握了南潯鐵路,就可以從南潯鐵路南下,運送大量軍隊支援南昌的防禦,這樣的話我軍的處境就很危險了,所以此一役的關鍵之所在,就是截斷南潯鐵路,包拯倭寇之援軍無法南下。

羅卓英將軍表示明白,立刻開始着手安排各項事宜。

民國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羅卓英將軍電令第一集團軍高蔭槐部反攻奉新收復之,左翼向磐溪靠攏,竭力切斷南潯鐵路;十九集團軍主力向高安挺近,破之,並且接連收復了大城,向生米街殺去,只是攻擊受阻,無法接近南昌;四月二十二日,第三戰區第三十二集團軍司令上官雲相率領部隊出擊,從臨川北上,過進賢左轉,試圖從正南方向進攻南昌,一舉而下之,三十二集團軍兵力雄厚,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就一定可以攻取南昌城。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左右,我軍主力相繼推進到南昌城下,預備展開總攻。

更關鍵的是,這個時候,通過武漢地區來往頻繁地電報傳令以及我們破譯的部分電報顯示,岡村寧次似乎並沒有料到我們會反攻南昌!

不過這也不能怪岡村寧次,自從倭寇進攻我國以來,凡是他們佔領了的地方,我國軍隊很少有主動進攻並且試圖收復的,除了一百軍這樣的瘋子軍隊屢次和倭寇展開慘烈的拉鋸戰,數次和倭寇爭奪土地,寸土必爭,一般都是陣地數度易手,城市也一樣,比如那一次的黃梅反擊戰,但是除了一百軍,其他的軍隊基本上都不會這樣做,所以岡村寧次便以爲,只要一百軍不動彈,他們的佔領區便不會有危險。

所以,岡村寧次攻下南昌城以後,便以爲真正消除了我國軍隊對武漢倭寇軍隊的威脅,我們不會再進攻,所以防守就有些鬆懈,根本想不到我國軍隊會主動進攻。摸清楚了這個關卡,我頓時感到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是的!天賜良機!

只要趁着這個岡村寧次手腳忙亂大腦發麻的良機,讓羅卓英將軍即刻發動對南昌的總攻,而我率領一百軍自重慶出兵,火速進攻武漢,再讓第五戰區李宗仁將軍的部隊和第九戰區薛嶽將軍的部隊南北夾擊,三面環攻,岡村寧次首尾難以相顧,更兼南潯鐵路被切斷,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他岡村寧次要是不想全軍覆沒,就只有放棄南昌死守武漢,那麼我們最低限度也可以收復南昌;而如果我們加把勁,全力進攻,甚至可以逼着岡村寧次放棄武漢和南昌,保住十一軍的主力!我們可以順着岡村寧次的退路收復武漢或者更多的地區!

我立刻把這個情報和我的計劃告知了校長,校長大喜,立刻同意,於是我急忙電告第五戰區指揮部和第九戰區指揮部,告訴李宗仁將軍和薛嶽將軍這樣的情況,請他們立刻整兵準備出擊,同時電令謝晉元大哥準備好交通工具,全軍準備出擊;另一方面電告羅卓英將軍我的計劃,請他立刻總攻南昌,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四月二十七日,第五戰區李宗仁將軍和第九戰區薛嶽將軍紛紛覆電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發動總攻,謝晉元大哥也向我表示火車和汽車還有船隻已經準備好,足以拖動全軍向武漢發動火速進攻,於是,按照校長的任命,我作爲此次武漢反擊作戰的總指揮,下令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即刻出兵,直撲武漢,一百軍也從西部出兵,順着長江沿線直下武漢!

可是就在僅僅二十分鐘以後,羅卓英將軍的電報讓我的全盤計劃落了空……

十九集團軍和三十二集團軍的部隊突擊到南昌周邊後受到倭寇一零一師團和一零六師團的強力阻擊,攻擊受阻拼命進攻也未能攻取南昌,更重要的是,兩個集團軍的兵力都未按照預定的計劃推進到南潯鐵路,,未能切斷南潯鐵路,就這麼一丟丟的時間,岡村寧次反應過來,從上海調來了海軍陸戰隊,順着南潯鐵路南下支援南昌,接受了南昌城防,敵一零一師團業已突至城外展開反攻,南昌之圍被解……

看着手裡的電報,以及謝晉元大哥一應人等遺憾至極的表情,我大吼一聲,把電報撕了個粉碎;隨後下令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停止一切行動,軍隊撤回原地,武漢反擊作戰計劃取消,隨後來到校長的面前負荊請罪。

校長看到了那封電報,良久,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雲海,這不是你的錯,你不要自責了。不要緊,我們還有機會,來日方長啊!”

還有機會嗎?這次這樣絕好的戰機錯失了,我們很難再有下一次的機會了,岡村寧次會越來越警惕的,他也一定會得知我們現在的舉動,這樣絕好的機遇,恐怕從今以後就不會再有了!不會再有了!

倭寇第一零一師團得到了海軍陸戰隊的幫助之後解放了戰鬥力,展開了強勢的反攻,在猛烈炮火及航空兵火力支援下,與我軍在南昌東南、正南郊區展開激戰,反覆爭奪該地區內的各村莊據點。第七十九師師長段朗如因部隊傷亡過大,於四月二十八日夜改變進攻部署,併發電報向軍及集團軍作了報告。

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以擅自更動計劃爲由,報第三戰區批准,將其撤職查辦。雖然收復武漢已經沒了希望,但是校長還是希望可以收復南昌,聽到報告後,大怒不已,於五月一日下令,以貽誤軍機罪將段朗如“軍前正法”,令上官雲相將軍到前方督戰,限於五月五日以前攻下南昌。

第一零二師收復向塘,再克市汊街。第七十九師一度攻佔沙潭埠,但在倭寇援軍反擊下,又被奪去。上官雲相將軍遂將第二十六師投入戰鬥。五月四日,三十二集團軍再度發起進攻。戰至五日黃昏,預備第五師攻至城外圍陣地,並破壞了鐵絲網,但倭寇火力密集,該師傷亡很重,無力繼續攻擊。

第二十六師第一五二團於五日拂曉突入新龍機場,擊毀倭寇飛機三架,這倒是一次不錯的戰績。第一五五團於五日九時突進至火車站,但均遭倭寇猛烈的火力襲擊及反擊而受阻,未能取得突破。五月六日,倭寇第一零六師團主力在飛機、坦克支援下,從南昌及蓮塘夾擊城郊的第二十九軍。激戰至十七時,第二十九軍被包圍,第二十六師師長劉雨卿負傷,軍長陳安寶及第一五六團團長謝北亭遭到倭寇軍機俯衝射擊,壯烈犧牲。

二十九軍在華北遭受了重大挫折之後,再度於南方被倭寇重創,軍長也爲此殉國,校長和我聞之,大驚不已;我隱隱約約感覺到,倭寇已經站穩了腳跟,我們收復南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戰機稍縱即逝,我已經開始覺得,我們可以主動撤退了;在這樣下去做無謂的掙扎,其實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早在五月三日,我就在陳誠將軍處得知了薛嶽將軍發去的電報,只是薛嶽將軍不敢直接對校長提出意見,所以就取折中之道,傳遞給陳誠將軍,陳誠將軍又轉達給了我,希望讓我來進諫校長,薛嶽將軍的原文是這樣的:“查南昌、奉新方面之攻擊,自四月二十三日開始,已十一天。因我軍之裝備等不及敵人,而敵人之重兵器、機械化部隊與飛機等,能處處協力敵陸軍之作戰。因此攻擊頗難摧毀敵之堅固陣地。現迭奉委座電令:我軍作戰之方略在消耗敵人,而不被敵人消耗,避實擊虛,造成持久抗戰之目的。

故此次南昌之攻擊,即在消耗敵人、避實擊虛之原則下,預行設伏,採用奇襲方式,四面進攻,冀以最迅速敏活之手段,奪回南昌。現時已持久,攻堅既不可能,擊虛又不可得,敵勢雖蹙,但欲求五月五日前攻克南昌,事實上恐難達成任務。除嚴令各部排除萬難、不顧一切繼續猛攻外,擬懇與委座通電話時,將上述情形婉爲陳明。”

陳誠將軍將這份電文傳給了我,告訴我讓我和校長說一說,現在攻取南昌的機會已經不大了,所以希望校長取消攻取南昌的計劃,而我也秉持着同樣的觀念,正好這個時候得知了陳安保軍長的犧牲,我再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損失了,五月九日,我不顧一切的去面見校長。

“校長,此次南昌作戰,我軍雖然作戰勇猛,戰術戰略制定正確,初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也幾乎就要成功並且收復武漢,但是現在南潯鐵路被敵完全掌握,倭寇大軍展開反攻,我軍節節潰退,收復南昌之時機已經失去,所以,對於我們而言,以南昌防禦戰後尚未得到補充而武器裝備又遠遜於敵人的部隊,對武器裝備佔絕對優勢而又依託防禦工事的敵人進行攻堅作戰,是不明智的,只會徒添傷亡而已,所以,校長,我們是時候撤軍了!”不顧一切,我這樣對校長說道。

校長並沒有我意料之中的暴怒和痛苦,只是淡淡的嘆了一口氣,朝我擺了擺手:“去吧,去下令,自即日起,停止進攻南昌,各部隊撤至安全地區,不要再打了!”

南昌戰役,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戰後統計,我們將傷亡人數精確到了個位數,爲五萬一千三百二十八人,而倭寇的傷亡,根據我們的預計,在二萬四千人左右;所以此戰過後,不僅我們沒有能力繼續戰鬥,倭寇也因爲損失過大而無力發動戰鬥,就等於吃了一個虧,雖然我們同樣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不過在這之後岡村寧次似乎變得更加沒有安全感了,竭盡全力般想要打造一個安全的城堡,防止我軍奪回武漢,於是,他率兵北上,發動了新一輪的戰爭。

PS:今天是九月十八日國恥紀念日,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中華民國和日本帝國十四年的戰爭,也就是自這一日開始,在此,鄙人向爲國捐軀的民族英魂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時希望世人勿忘國恥,牢記歷史。

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四)第二卷 柏林風雲_二十五 出發,柏林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一 晉升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一 東北虎嘯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新的任務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七 最後的堅持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圍殲(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四 一百軍的恥辱(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三)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一 東北虎嘯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三 總裁大選舉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三 再見周甜甜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三 新德里二三事(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六 出兵同古(上)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二 孔府之行(上)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九 曙光之阿南惟幾之死(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五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三)第一卷 軍校歲月_九 孔家二姐妹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四)最終卷 隨風逝去的歲月_四百二十二 澳洲日記(五)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三十一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七)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一 驚喜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三 決戰第六師團(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五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大反攻(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七 香港淪陷(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四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七 血戰萬家嶺之定計(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九 蘭姆伽整訓計劃(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七 喋血中條山之中條山之殤(三)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九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三)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五 血戰馬當要塞(下)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 斬首(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七 張上將自忠(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五 決戰第六師團(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七 血肉羅店之校長觀戰(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緬甸大會戰(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九 籌建新一軍(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三 血肉羅店之紅色的海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上)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六 五二四加強團(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五十八 校長的決定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三 孔府之行(下)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六 軍事演習(一)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三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六 孫立人(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二 血肉羅店之新聞發佈會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九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七)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天翻地覆(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七 花園口之殤(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三 新德里二三事(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六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三 血肉羅店之瘋狂的倭寇(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三十六 國葬(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圍殲(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一 來自甘地的邀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五 血肉羅店之校長親臨前線(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狼狽的倭寇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七 皖南事變之無法改變的必然(上)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六 軍事演習(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一 岡村寧次來了(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三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第四師團奇聞(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四 兩個人的痛苦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一 血肉羅店之殺到天亮(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一 開幕式(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三 新德里二三事(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新的任務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二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空襲(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七 火燒仁安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二 新德里二三事(一)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一 開幕式(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新的任務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天翻地覆(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七 組建新三十八師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一)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七 別了,西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九)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 新任師長朱鴻勳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三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十)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四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忠魂永存(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八 喋血中條山之中條山之殤(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五 血染南京之不可挽回的錯誤(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三 再見張學良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二 岡村寧次來了(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九 曙光之阿南惟幾之死(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 開幕式(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四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下)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七 山窮水盡(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校長遇險(二)
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四)第二卷 柏林風雲_二十五 出發,柏林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一 晉升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一 東北虎嘯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新的任務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七 最後的堅持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圍殲(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四 一百軍的恥辱(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三)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一 東北虎嘯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三 總裁大選舉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三 再見周甜甜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三 新德里二三事(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六 出兵同古(上)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二 孔府之行(上)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九 曙光之阿南惟幾之死(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五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三)第一卷 軍校歲月_九 孔家二姐妹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四)最終卷 隨風逝去的歲月_四百二十二 澳洲日記(五)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三十一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七)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一 驚喜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三 決戰第六師團(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五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大反攻(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七 香港淪陷(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四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七 血戰萬家嶺之定計(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九 蘭姆伽整訓計劃(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七 喋血中條山之中條山之殤(三)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九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三)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五 血戰馬當要塞(下)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 斬首(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七 張上將自忠(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五 決戰第六師團(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七 血肉羅店之校長觀戰(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緬甸大會戰(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九 籌建新一軍(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三 血肉羅店之紅色的海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上)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六 五二四加強團(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五十八 校長的決定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三 孔府之行(下)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六 軍事演習(一)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三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六 孫立人(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二 血肉羅店之新聞發佈會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九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七)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天翻地覆(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七 花園口之殤(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三 新德里二三事(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六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三 血肉羅店之瘋狂的倭寇(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三十六 國葬(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圍殲(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一 來自甘地的邀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五 血肉羅店之校長親臨前線(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狼狽的倭寇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七 皖南事變之無法改變的必然(上)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六 軍事演習(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一 岡村寧次來了(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三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第四師團奇聞(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四 兩個人的痛苦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一 血肉羅店之殺到天亮(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一 開幕式(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三 新德里二三事(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新的任務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二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空襲(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七 火燒仁安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二 新德里二三事(一)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一 開幕式(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新的任務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天翻地覆(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七 組建新三十八師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一)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七 別了,西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九)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 新任師長朱鴻勳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三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十)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四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忠魂永存(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八 喋血中條山之中條山之殤(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五 血染南京之不可挽回的錯誤(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三 再見張學良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二 岡村寧次來了(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九 曙光之阿南惟幾之死(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 開幕式(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四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下)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七 山窮水盡(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校長遇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