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平安夫人

bookmark

薛綏抿了抿脣,並未吱聲。

轉眼,李肇的臉龐已近在咫尺。

“怎麼不吭聲?你怎麼說的?”

他的五官線條凌厲,仿若刀刻一般,高挺的鼻樑,襯得眉骨之下那一雙深邃的眼眸,明明含着淺淺笑意,卻無端透着幾分惡劣。

薛綏:“我說,院子裡不知從哪兒竄來一隻野狗,我好心備了肉食餵它,哪曉得它竟不知好歹,吃飽喝足後,突然撲上來咬我,我一時沒有防備,嘴脣便被它咬破了……”

她語氣平靜,說得煞有介事。

李肇聽一句,臉色黑一分。

再聽一句,臉色越發陰沉難看。

“李桓肯信?”

薛綏恭敬地答道:“端王不如太子多疑。”

“薛平安!”

李肇緊盯着她,仿若被人觸及逆鱗。

片刻後,他理了理袍服,索性在她身側坐了下來。

“孤可沒有吃飽喝足……”

他聲音醇清,帶着幾分戲謔調侃。

那促狹的笑意裡,薛綏敏銳地聽出幾分危險和意味深長……

小昭離去時的眼神再次浮現在她的腦海。

從前的李肇,不開這些玩笑。

情絲引竟如此厲害?

薛綏定了定神,默默吸口氣。

“殿下快些走吧,端王絕非等閒之輩,他當面說出那些話,說不定心底已有疑慮……”

李肇隨手拿起她放在枕頭邊的一個木雕,漫不經心地把玩着,“孤還怕他不起疑呢。”

薛綏睨他一眼。

那個木雕是一隻小貓。

薛綏閒來無事的時候,雕着玩的,還用砂紙耐心打磨過,被她盤得十分光滑。

小貓笑容滿面,憨態可掬。

在男子的掌心裡,顛倒轉動,一張滿是笑容的小貓臉,襯着李肇那張冷峻的面容,就好似一個落入魔爪裡的無辜小生命……

薛綏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我以爲太子是個持重的人。”

李肇的手指輕輕摩挲着木雕,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直直地望向薛綏的眼底。

“你讓孤不持重了。可滿意?”

薛綏眼皮一跳:“薛六當不起。”

瞧她緊張模樣,李肇嘴角略略上揚。

“你當真要隨李桓去別苑?”

薛綏:“我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肇似笑非笑,眼裡閃過一抹冷意。

“孤給你一個?”

薛綏假裝詫異,“多謝,但不必。”

李肇的目光落在她鴉翅般的睫毛上。

眨得很快,心虛。

他冷哼一聲。

“薛平安,你可真有本事。”

薛綏擡眼,坦然地看着他,說道:“我已如殿下所願,借病與端王保持距離,往後也不會與他糾纏。殿下何不遵守盟友之約,與我盡心合作,各取所需?”

李肇看着她堅定的眼神,笑問:“你想讓孤做什麼?”

薛綏微微側身,目光緊緊地鎖住他。

“大理寺卿謝延展、鄭國公郭丕、太常寺卿尤祝、中書令蕭文遠、兵部尚書呂元、吏部侍郎袁啓禮、門下侍中鄭嚴,這些人當真與戶部貪腐案毫無瓜葛?”

李肇聽她用清冷的嗓音報出一個個官職和人名,如數家珍,眉心不由狠跳一下。

並非因爲一個弱女子妄圖向三公九卿復仇的狂妄,而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悲涼……

陳鶴年診治的結果,只告知了李桓。

可他開的藥方和薛綏的醫案,卻輾轉落到了李肇手上。

東宮侍醫張懷誠看過之後,沉默良久,才長嘆一聲。

“此女,命途多舛,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沒有人天生就該承受那些苦難。

要揹負多少疼痛,纔會落下那樣一身傷病?

設身處地,李肇或許也會用同樣甚至更殘酷的手段去報復。

可他不敢肯定,自己也能像薛綏一樣,熬過那些黑暗時光,忍受痛苦活下來,再用長達十年的時間來精心佈局,不斷磨礪自己,慢慢成長爲一個心思深沉的棋手……

一個柔弱的女子,需要多強大堅韌的內心,才能做到。

李肇低頭,不想讓她失望,又不得不說。

“陛下不想看到那樣的結果。”

朝堂上的風雲詭譎,不如尋常百姓想的那樣波瀾壯闊,但也沒有平常百姓想的那樣簡單。三公九卿、朝堂大員,貴族宗親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大多都有姻親,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若無必要,皇帝不願挖那麼深。

挖得大梁朝堂滿目蒼夷,鮮血淋漓。

薛綏沉默。

她懂,所以沉默。

李肇道:“你再等等。”

薛綏看着他,微微一笑。

“我明白該怎麼做。”

周遭寂靜了許久……

無聲的相對,目光深似沉淵。

良久,李肇看着手上木雕的小貓。

“你很喜歡貓?”

薛綏淡淡地道:“不過是無事時打發時間用的。”

“這笑臉貓,倒是討喜。”

李肇凝視着她,眼瞳裡有一閃而過的溫柔。

九歲時,他應該是見過薛平安的。

但她可能已經忘了。

又或許,從來不曾記得這一段。

因爲當時的她,像一隻受傷的小貓,奄奄一息,幾乎就快死了。

-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

李肇被崇昭帝罰去普濟寺靜思己過。

他滿心委屈與憤懣。

只因和平樂的一點小爭執,就要罰他。

而且,爲何每次都是他錯?

他五歲便是皇太孫。

兩個月後,先帝過世,他順理成章成爲皇太子。

人人都說他尊貴,但父皇總是責怪他、冷落他。

理由也是——他是太子。

以至於小時候的李肇,一直認爲“當太子”是世上最嚴厲的懲罰,東宮是世上最可怕的牢獄。

那一天,普濟寺的禪院裡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寒風如刀割般刺骨,吹在臉上生疼。

四周一片死寂,仿若時間都已凝固。

他獨自一人走在寒冷的小徑上,手中握着一卷書,心卻比這寒風更冷。

就在這時,一陣微弱的貓叫聲從假山後面傳了出來。

他停下腳步,循聲走過去。

沒有貓。

只有一個瘦弱的女孩。

她蜷縮在假山下的縫隙裡,縫隙很小,外面有兩塊大石頭,李肇不知她是怎麼鑽進去的,瞧那模樣,她似乎拼命想要鑽出來求救,卻卡在那裡沒了力氣,動彈不得。

李肇自幼聰慧早熟。

在他眼裡,許多小孩子都懵懂無知,很傻。

眼前這個小女孩想必也是如此。

自己鑽進這狹小的縫隙,又出不來,只能挨凍。

他本不想多管閒事,可走了兩步,又忍不住回頭。

她太像一隻貓了。

前些天,李肇剛剛救下一隻受凍的小貓,就如她此刻一樣。

渾身溼漉漉,凍得氣息微弱,眼神無助……

李肇自小就喜歡貓狗和各種小動物。

因爲,五歲便成爲皇太孫的他,身邊鮮少有真心相待之人,一個比一個更會陽奉陰違,虛情假意。

只有在這些小動物面前,他才能毫無顧忌地傾訴心聲,排解寂寞。

這隻“小貓”,讓他無法就這樣轉身離開。

他又走了回去,費了好大一番力氣,纔將堵住縫隙的兩塊巨石搬開。

石頭沉重無比,累得他氣喘吁吁,嶄新的狐皮氅子也弄髒了。

等搬開石頭才發現,這“小貓”不僅穿得單薄,還受了傷,腳上,腿上,胳膊上,身上到處都有血跡和傷痕,顯然是被人打傷,壓在那假山石後的……

原來她並非自己貪玩。

“是誰傷的你?”李肇忍不住蹲下身子,認真看了看她的傷。

小女孩毫無反應,眼神渙散空洞,充滿了恐懼與絕望。

李肇從懷裡掏出一塊乾淨的帕子,試圖爲她擦拭和止血。

她身體微微顫抖,沒有反抗,也無法反抗。

“你快走……”

“小貓”終於開口了。

聲音微弱得如同蚊蠅,像是用盡了全身力氣,又像是恐懼至極。

“他們……會打你的……快走……不要讓人看見你……”

李肇愣了一下,“你叫什麼名字?他們又是誰?”

她沒有迴應,烏紫的嘴脣囁嚅着,只是不停地重複。

“快走。”

李肇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那一瞬間,他很想讓她相信,自己有對付壞人的能力,儘管他只有九歲。

“你說出來,我幫你報仇,我保護你。”

她一動不動地盯住他,搖搖頭。

“沒有人……沒有人可以保護我……你快走……”

李肇沒有動。

她竟像被逼入絕境的小貓一般,露出兇光,亮出爪子,朝他啐了一口。

“讓你不要多管閒事!快走,走啊……”

李肇的新衣服被她啐中……

“不識好歹。”

他氣得咬牙。

臨走,脫下了那件弄髒的氅子,丟在她冰冷的身上。

後來,他想起那件新制的狐皮氅子,以及弄髒了他衣裳的小女孩,去那個假山看過……

風雪蕩平了一切,她沒有留下足跡。

衣裳和血跡都不見了。

慢慢的,他將此事淡忘。

直到薛綏闖入幽篁居,露出那一片觸目驚心的傷疤,他纔想起,當年那隻弄髒他衣裳,又啐了他一口的“小貓”……

-

“殿下?”

“殿下,夜深了,快走吧。”

薛綏見李肇望着木雕小貓出神,不知他在想什麼,忍不住出聲提醒。

“端王近來對我多有防備,你我行事還是小心爲妙……”

李肇脣角一勾。

好似十分喜歡這句話。

“你我”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端王則是共同的敵人。

敵我分明的立場,令他體內的“情絲蠱”很是舒坦,彷彿嚐到了最甜美的誘餌,頃刻間便興奮活躍起來,目光裡滿是灼熱的光芒。

長大後,他明白了當年的小女孩讓他“快走”,逼他離開,並非不識好歹,是怕他受到連累,也被那些人欺負。

此刻的大女孩讓他“快走”,應當也是出於同樣的擔憂。

“你怕孤不是李桓的對手?”

薛綏一怔,全然不知他在想些什麼。

“那自然不是。太子便是太子,地位尊崇。”

“嗯?”李肇揚了揚眉。

二十歲的青年太子,像一個俊秀而害羞的少年,一雙黑沉沉的眼睛裡,堆積着熾烈的火焰……

“好,孤依你……”

他低下頭,深深地看着她。

兩人近在咫尺,呼吸可聞。

有那麼一瞬間,薛綏以爲他會做出什麼越界的舉動,或者像上次一樣,不滿地咬她一口……

畢竟他向來行事不羈,並不會因爲自己是李桓的孺人便有所顧忌。

可李肇很快便坐直身子,有條不紊地整理好衣冠,恢復了往日的冷峻與威嚴。

“別這麼盯着我,孤走便是。”

太子終究是太子。

轉眼便又變回了那個高高在上、讓人敬畏的儲君。

薛綏莞爾:“恭送殿下。”

緊閉的窗戶被輕輕推開。

李肇看她一眼,沒有說話。

人影閃過,一陣寒風呼嘯着灌了進來,又迅速消失不見。

薛綏坐在原地,許久都沒有出聲。

小昭在外輕聲喚道:“姑娘,可需要什麼?”

薛綏:……

小昭與她一樣,自幼習武,耳聰目明,想必是聽到了屋內的動靜。

這一問得讓她心裡微亂。

她將木雕小貓放回枕頭邊,想了想,又覺得不妥,將它放得遠了些,才木然着臉,淡淡迴應。

“不用,你早些歇着吧。”

小昭似乎這才安心下來。

“是。”

-

今兒是崇昭帝一月一次,駕臨謝皇后寢殿的日子。

椒房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動,映着大梁朝最尊貴的一對男女。

謝皇后親手爲皇帝寬衣,轉彎抹角地說。

“肇兒年歲漸長,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

崇昭帝擡起的雙手一頓,眼神淡淡。

“怎麼又提這事?”

謝皇后心中一緊。

如今朝廷的諸多要職都被李桓安插了自己的人手,這分明就是皇帝給他機會培植黨羽、擴充勢力。

見面纔有三分情。

太子與朝中大臣太過疏遠。

謝皇后滿心希望太子早日成婚,可以儘快融入朝堂核心,得到更多的支持。可皇帝這一問,倒讓她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兒子及冠,論及婚嫁本是尋常。”

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試圖說服崇昭帝。

也知道皇帝不是想不到,只是不想讓太子過早染指他的權力。

謝皇后有滿心的委屈。

可她不會像蕭貴妃那般,動輒在皇帝面前示弱裝可憐。

她穩了穩心神,繼續說道:“天下有哪一個父母,不爲兒子的婚事操心呢。便是尋常百姓之家,也該張羅起來了。陛下日理萬機,子女衆多,或許無暇顧及,可臣妾只有肇兒這麼一個兒子……此事一直拖着,旁人看了,還以爲我這個做母親的,不盡心呢。”

崇昭帝眉頭微微皺起。

他最厭煩謝皇后說這種話。

什麼叫只有一個兒子?

哪個皇子不是尊敬地喚她一聲“母后”?

厚此薄彼,有違皇后賢德。

身爲皇帝,他坐擁三宮六院,子女成羣本是天經地義,她怎能心生不滿,還這般埋怨地說出來?

崇昭帝冷冷道:“爲人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的意願。太子親自上奏,表明自己年歲尚輕,想要潛心治國之道,暫不成家,朕身爲父親,難道還要強迫他嗎?”

說罷頓了頓,“再說了,如今也沒有合適的太子妃人選……”

謝皇后趕忙道:“前些日子陛下不是也看中了,盧太傅家的二姑娘?”

崇昭帝帶着一絲嘲弄,瞥向謝皇后。

“盧二姑娘和平樂走得近,皇后也不介意?”

謝皇后道:“臣妾看重的是盧太傅一門清貴,家風嚴謹。只要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姑娘家與誰交往密切又有何妨?難不成在陛下心中,臣妾竟是那般小肚雞腸之人?”

她目光清冷,語氣不卑不亢。

話裡話外,指責的是蕭貴妃心胸狹隘。

從某種程度而言,謝皇后確實比蕭貴妃沉穩大氣,行事端莊得體。

不然,當年的太子妃便是蕭氏,而不是謝氏。

謝氏是先帝親自爲他挑選的。

崇昭帝不喜歡謝氏,並沒有什麼理由,從初見的第一眼便不喜歡。

但先帝獨斷專行,一旦定下便不容更改。

如今想來,他對謝氏的不喜,或許摻雜着身爲天子卻無法自主的無奈。

這是他在無法抗拒的情況下,被迫接受的婚姻。

是先帝硬塞給他的妻子。

崇昭帝嘆息一聲,放緩了語氣。

“皇后莫急,朕會慢慢爲太子選一個德才兼備的太子妃,將來也好輔佐他,母儀天下,庇佑國運……”

謝皇后指甲都掐入了掌心,臉上卻是溫婉的笑容。

“全憑陛下做主。”

她心裡清楚,皇帝這一番話,是給她的定心丸。

言下之意,無論他如何寵溺端王和平樂公主,李肇的太子之位都穩如泰山,不可撼動。

畢竟,先帝駕崩前,年僅五歲的李肇,便被先帝冊封爲“皇太孫”,被先帝寄予了無盡的厚望。

先帝臨終前,更是在病牀上,再三告誡當今皇帝,不可改立太子,否則便是動搖國之根本。

所以,即便皇帝偏心,對太子有所不滿,在這朝堂上,也不得不做出一副公正嚴明的慈父模樣。

他要成爲萬民敬仰的仁君、賢主,便不能輕易違背祖宗定下的規矩,更不能罔顧先帝的遺言。

臨睡前,夫妻二人都沒有再說話。

至親至疏夫妻。

他們平日裡就沒有什麼話說,此刻更是相對無言。

謝皇后小心翼翼地侍候皇帝躺下,而後福身道:

“陛下早些安歇,臣妾在竈上熬了滋補的湯粥,明日陛下起身就可食用。此時火候未到,臣妾再去照看一會兒。爲免擾了陛下清夢,一會待弄完,臣妾便在偏殿小歇,不過來了。”

這是她避免與皇帝同牀共枕的藉口。

兩人彼此心知肚明。

她不想侍候,皇帝也不想來。

只是在這深宮裡,凡事都要做得周全,哪怕是他們這一對最尊貴的夫妻,也得講究一個體面。

崇昭帝眉頭微微一蹙,看着她行禮退下,突然開口:“皇后且慢……”

謝皇后身形一頓,緩緩轉身,臉上依舊掛着微笑。

“陛下還有何吩咐?”

崇昭帝看着他,“今日端王爲小薛氏請旨,要晉升爲如夫人,並定下封號‘平安’,皇后對此有何看法?”

“平安夫人?”

謝皇后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情緒,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蕭貴妃如何說?”

這種事情,皇帝必定先與蕭令容商議過了。

他們二人更像夫妻,行事總是有商有量,而她,徒有皇后之名,只配得到一聲知會罷了……

果然,崇昭帝輕輕嘆了口氣。

“她倒沒什麼意見。薛孺人治好了端王多年的失眠頑症,這次在府裡又受了些委屈,貴妃沒有理由阻撓……”

蕭氏沒有理由。

她這個皇后就有理由阻撓嗎?

對蕭妃所生的子女,向來是他做主。

難不成,想讓自己來做這個壞人?

謝皇后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那薛六姑娘知書達理,溫婉可人,端王喜愛她也是人之常情。一切但憑陛下做主,臣妾並無異議。”

崇昭帝看着她,微微點頭。

“皇后忙去吧,朕歇了。”

超長章,二合一。

除夕到,祝《問九卿》的讀友們,平安健康,無病無災,好運連連,財源廣進!心想事成,蛇年大吉!

所有buff都疊滿,二錦在這裡給大家拜年啦……

薛綏:拜年拜年,新年好。

李肇:添喜添樂添吉祥,接福接運接平安!

第159章 銀鉤鉤第81章 富貴泡影第42章 送禮第161章 莫逆第13章 暗虧第56章 出事第129章 口脂印第31章 太子殺氣第49章 普天同慶第24章 女人社第121章 餘韻第31章 太子殺氣第76章 秘密第159章 銀鉤鉤第130章 變身成狼第27章 家宅不寧第76章 秘密第143章 斷尾第36章 車內相會第181章 拂曉相會第32章 花開得生第20章 親近第37章 嫌隙生第88章 皆可爲第91章 閨房事第191章 三殺局第7章 妒婦撒野第112章 各有千秋第145章 喜歡得緊第95章 恩愛第34章 定風波第41章 封孺人第93章 鑽空子第66章 博弈共生第4章 逆天改命第131章 假情第176章 交織第124章 罪惡第156章 因果第140章 隱秘第187章 一生第158章 情蠱焚心第16章 殺了麼第101章 自作孽第93章 鑽空子第48章 無妁私盟第71章 仁善惠女第110章 局中局第148章 大出風頭第108章 蓮子心第147章 射覆第120章 暗生歡喜第170章 舊案昭雪第149章 擁香弄玉第16章 殺了麼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56章 出事第8章 梨香院第196章 不合時宜第46章 謀算第131章 假情第176章 交織第51章 巴掌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187章 一生第47章 孤在局中第19章 暗夜私會第41章 封孺人第81章 富貴泡影第163章 分娩第153章第189章 情絲灼第39章 端王拒第161章 莫逆第186章 蕭牆驚變第153章第66章 博弈共生第189章 情絲灼第72章 三更未滅第76章 秘密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50章 查賬第173章 促狹如他第81章 富貴泡影第60章 第一頁第131章 假情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155章 冤枉第34章 定風波第158章 情蠱焚心第147章 射覆第144章 暗涌第90章 睚眥必報第119章 破繭第101章 自作孽第102章 婦人之症第49章 普天同慶第23章 情愛第120章 暗生歡喜第44章 歹毒
第159章 銀鉤鉤第81章 富貴泡影第42章 送禮第161章 莫逆第13章 暗虧第56章 出事第129章 口脂印第31章 太子殺氣第49章 普天同慶第24章 女人社第121章 餘韻第31章 太子殺氣第76章 秘密第159章 銀鉤鉤第130章 變身成狼第27章 家宅不寧第76章 秘密第143章 斷尾第36章 車內相會第181章 拂曉相會第32章 花開得生第20章 親近第37章 嫌隙生第88章 皆可爲第91章 閨房事第191章 三殺局第7章 妒婦撒野第112章 各有千秋第145章 喜歡得緊第95章 恩愛第34章 定風波第41章 封孺人第93章 鑽空子第66章 博弈共生第4章 逆天改命第131章 假情第176章 交織第124章 罪惡第156章 因果第140章 隱秘第187章 一生第158章 情蠱焚心第16章 殺了麼第101章 自作孽第93章 鑽空子第48章 無妁私盟第71章 仁善惠女第110章 局中局第148章 大出風頭第108章 蓮子心第147章 射覆第120章 暗生歡喜第170章 舊案昭雪第149章 擁香弄玉第16章 殺了麼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56章 出事第8章 梨香院第196章 不合時宜第46章 謀算第131章 假情第176章 交織第51章 巴掌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187章 一生第47章 孤在局中第19章 暗夜私會第41章 封孺人第81章 富貴泡影第163章 分娩第153章第189章 情絲灼第39章 端王拒第161章 莫逆第186章 蕭牆驚變第153章第66章 博弈共生第189章 情絲灼第72章 三更未滅第76章 秘密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50章 查賬第173章 促狹如他第81章 富貴泡影第60章 第一頁第131章 假情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155章 冤枉第34章 定風波第158章 情蠱焚心第147章 射覆第144章 暗涌第90章 睚眥必報第119章 破繭第101章 自作孽第102章 婦人之症第49章 普天同慶第23章 情愛第120章 暗生歡喜第44章 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