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

bookmark

廬州。

“慢點吃,慢點吃!”

羅幼度看着面前狼吞虎嚥的竇儀,有些心疼。

這位儀表堂堂的竇家長子現在的模樣形同一乞丐,頭髮亂糟糟的,身上穿着破舊的百衲衣赤着腳,一臉的黑灰,跟挖煤工人一般。

羅幼度剛纔與之相見的時候,壓根就認不出他來。

若不是他自報姓名,羅幼度都不敢往竇儀身上去想。

一個好好的大才子怎麼落得如此田地。

羅幼度將他帶進了府衙,給他準備了膳食。

竇儀儘管極力維護自己文士的最後尊嚴,沒有直接上手,但吃得那叫一個香,牛嚼牡丹不過如此。

羅幼度待竇儀填飽了肚子,方纔詢問緣由:“可象爲何落得如此境地?”

竇儀捋着自己鬍鬚上的油跡,聽此詢問,方纔說出了這一路情況。

相比倒黴的趙普,竇儀的運氣顯然更勝一籌。

他爲了安撫百姓,離開了滁州城,躲過了一劫。

但顯然郭廷謂並沒有打算放過竇儀。

相比大周憑藉軍功論地位,南唐顯然更加註重人脈關係與文采。

南唐並非沒有善戰之將,只是沒有發掘戰將的人以及途徑。

郭廷謂這種常年在外的將官想要晉升是極爲艱難的,不會放過任何立功的機會。活捉一個判官肯定不夠,加上長史分量就足了。

尤其是這個長史還是竇儀,他的父親是中原士林翹楚竇禹鈞。

將竇儀獻給李璟,定能得到讚譽。

因此郭廷謂不遺餘力地在滁州境內捉拿竇儀。

竇儀東躲西藏,他一介文人即沒有自保能力,也沒有野外求生的本事,還要面對緝拿追捕。

能夠活着來到廬州,實屬天幸。

羅幼度聽聞滁州竟然失陷,臉色亦微微一變,道:“是何人所爲?”

竇儀搖了搖頭道:“是濠州的郭廷謂,他乘舟而下與城中士紳配合出其不意地取了城。”他說着嘆了口氣道:“在下僥倖逃過一劫,不知與某一同任官的趙判官現在如何了。”

他有些惋惜。

趙普文化水平不高,但胸中韜略不俗。

一般人不易察覺,竇儀與他一同南下,又一起共事,自然瞭解他的能力。

羅幼度點了點頭,郭廷謂,這就不奇怪了。

郭廷謂可是南唐爲數不多的能戰之將,歷史上郭榮費盡千辛萬苦拿下了壽州,以爲能夠平推淮南的時候,就在郭廷謂手上吃了大虧,折了兩員刺史級別的大將。

郭廷謂從濠州南下,這是要斷趙匡胤的後路啊!

羅幼度心底嘀咕着,忽然他想到了什麼,追問道:“那個趙判官可是趙普?”

竇儀道:“正是他,先生竟知道他?此人甚有才略,現今只怕已爲郭廷謂所擒獲,甚是可惜。”

羅幼度有些啼笑皆非,這蝴蝶效應有點意思了。

趙普居然沒有跟趙匡胤看對眼,甚至可能成了南唐的階下囚?

對於趙普這個人,羅幼度還是有幾分看重的。

目前看來,趙普是唯一能夠與王樸媲美的存在。

趙普厲害的地方並不是他的謀略,而是對於規章制度的定製。

宋朝很多規章制度都是出自趙普的手。

當然以羅幼度超時代的目光來看,很多制度給後來的宋朝製造了不小的隱患,造成了軍事上的疲軟,並算不上高明。

但嚴苛的來說跟趙普沒啥關係,他一方面迎合的是老趙家的意圖。老趙家自己黃袍加身,對於武將的矯枉過正實在過於嚴重。另一方面,這個時代的武將受時代的影響,確實不像話。

若有可能,找個機會,撈他一撈。

羅幼度看着坐立難安的竇儀,知他吃飽喝足,開始注意起自己的儀態了,笑着讓他下去洗漱,說道:“滁州既然失陷,可象不如就在廬州任職吧。我這邊也缺人手,至於任命公文我會修書於官家,問題不大。”

竇儀驚喜作揖道:“能在先生手下任職,儀倍感榮幸。”

羅幼度笑着目送竇儀離去,然後從案几上拿出一張地圖認真琢磨。

儘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他還是忍不住在想如果趙匡胤一不小心馬失前蹄那該怎麼接着往下打?

他壞壞地想着。

其實在他看來,趙匡胤吃癟真不是一件壞事。

南唐的國情跟他們大周不一樣。

南唐是文人執掌權柄,廟堂多是浮誇之輩。

所以大週一路橫推,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敵手。

但是在清理了一批浮誇之人以後,真正能打能戰的將領就會站出來挑大樑。

大週上下顯然給一連串的勝利迷糊眼了。

真以爲南唐這個十國最強是泥捏的,連郭榮這個皇帝都未必能夠冷靜地看待這一切。

在郭榮分兵的時候,羅幼度修書勸過他,讓他莫要過於激進。

但是他也知道郭榮不會聽的,或者他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郭榮是大周天子,他坐在這個位子上目光視線,所思所想與常人不一樣。

他可以偏心,但不能專寵。

壽州久攻不下,前來征伐的諸多將官寸功未立,而自己與趙匡胤這邊卻是捷報連連,其他將領看在眼裡怎麼可能沒有意見?

故而分兵四散掠地是大勢所趨,即便是郭榮也阻止不了這種情況。

羅幼度之所以寫信修書,也不過是找找存在感而已。讓自己的老闆在事後來一句“悔不聽幼度之言。”

足矣。

但事實上即便重來一次,郭榮依然沒得選。

趙匡胤的失利,能讓已經將眼睛看到天上去的周將,早點意識到真正的大戰即來也是好事。

這死道友不死貧道,總不能自已去求一敗給別人提醒吧。

“報!城外有一人,自稱是四直都虞侯楊光義,他奉殿前都虞侯趙匡胤的命令特來向您借糧!”

突然,殿外傳來了侍衛的聲音。

“唉!”

羅幼度頗爲遺憾地嘆了口氣,人卻第一時間竄了出去,高聲道:“楊都虞侯在何處?快帶我去見他!”

在他心底趙匡胤屬於敵對勢力,趙匡義這傢伙,更不受他待見。

但他決定不會讓任何人看出他對趙家兄弟有半點成見。

儘管接觸不深,他羅幼度就是佩服趙匡胤的武勇軍略,他羅幼度就是欣賞趙匡義自創的無敵陣法。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

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試……神臂弓第694章 送行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十六章 博弈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十章 齊活了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一章 自盡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十章 內奸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十二章 五代高爾夫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685章 美夢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三十三章 兵臨舒州第八十六章 懷念故國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三十三章 治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決戰!第五十章 料事如神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九章 夜談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一章 去其靈魂
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試……神臂弓第694章 送行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十六章 博弈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十章 齊活了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一章 自盡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十章 內奸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十二章 五代高爾夫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685章 美夢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三十三章 兵臨舒州第八十六章 懷念故國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三十三章 治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決戰!第五十章 料事如神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九章 夜談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一章 去其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