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92章:戚繼光號下水

bookmark

如果無法挑起白種人世界的戰爭,那麼中國就只能帶着第三世界聯盟赤膊上陣了,那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結果(上一章中這句話漏了一字,鍵盤出問題了,汗死)。

1926年,中華帝國經濟出現了無比迅猛的增長速度,相比1925年的增長,1926年更爲迅猛。

隨着亞聯儲連續兩次下降儲蓄利率,加上放出大筆貸款,使得民間資本的投資非常踊躍,投資金額是1925年的1.5倍。

相比之下,美國的發展也非常快速,模式和當前中國的差不多。

1926年,美國總統柯立芝已經上臺三年了,原總統哈定因爲偏袒於部分美國壟斷資本家,例如摩根集團等,從而引發了其他的壟斷資本家的不滿,從而在1923年時遭到了暗殺,哈定死亡,**醜聞掩蓋了過去,被渲染成因情人太多引起的家庭謀殺。

柯立芝上臺後,美國大規模進行經濟刺激,形成了一個謂之‘柯立芝繁榮’的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生產技術更新緩慢,但在戰後,美國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力量,迅速的對各行業的生產技術進行了更新。

其中,1920年美國從中國引進了裝配線作業和流水線作業技術,首先被福特公司所使用。

這一套管理模式,稱之爲’華東模式’,最早出現在華東集團的備生產車間,後迅速被中國工業體系的各廠家所接受。

在美國引進這種生產管理技術時,中華帝國的工業生產大部分都採取了這種模式。

當美國人發現這種管理模式時,才幅然醒悟過來,認爲中華帝國能夠如此快速的發展,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如此強大,都是因爲採用了先進的生產管理方式。

柯立芝繁榮,是一種建立在技術革新的環境下產生的。

由於生產成本的大大降低,使美國的很多商品在競爭力上,開始不再像以往那樣和中國商品差距巨大。

美國在汽車製造上發展迅猛,僅1919年,美國只有750萬輛汽車,而到了1920年,美國已經有了2600萬輛汽車,到了1926年,美國平均每6個家庭裡,就有1.2輛家庭汽車。

其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8%,僱傭工人佔全國工人總數的5%以上,全國鋼產量的15%用於汽車製造。

汽車製造業又帶動了橡膠、汽油、製革、玻璃製造等相關產業。

相比之下,中華帝國到了1926年,家庭汽車製造規模已經被美國甩開,年製造數量比美國要少26%。

但在1926年,中華帝國在除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汽車數量當中,有63%都是中華帝國製造。

中華帝國在汽車出口方面一直比壓過美國汽車,美國汽車在出口方面的優勢很少,從生產成本上比不上中國,在性能、外觀等方面也和中國汽車有一定的差距。

美國汽車產量之所以如此高,那是因爲美國的透支消費起到了效果,美國的內需拉動了汽車製造業。

但到了1926年,中華帝國的汽車製造業突然發力。

僅在1926年,中華帝國就賣出了600萬輛家庭汽車,直接超出了美國的急停汽車銷量,而在。

然而在工程車、貨車製造業上,中華帝國從1919年起到1926年,一直壓制着美國,中華帝國作爲一個基礎設施薄弱的國家,鐵路運輸相對欠發達,因而在公路運輸上得到了非常充分的發展,這大大拉動了汽車製造業的規模。

中華帝國在貨車生產規模以及生產技術上一直穩壓美國一頭,這使得中華帝國壟斷了75%的大小貨車國際市場。

由於《杭州協議》的簽訂,中華帝國與美國在關稅上平等競爭,因此國際市場很大一部分被中華帝國所攫取。

這是美國所料不及的,這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國的發展速度。

由於西方國家在進口上比較依賴,因此在這個繁榮時期,以英國爲例子,失業率最低的時候部達到了10.2%。

相比之下,中華帝國和美國的失業率則非常低,美國的失業率僅有300萬人口,而中國的失業人口則在530萬左右。

而中華帝國的這一部分失業人口很多是半失業,主要是一些遊手好閒的人羣,或者一些富裕了不幹活的羣體,在大範圍的經濟刺激下,基本上很難說找不到工作。

中華帝國和美國在都採取了刺激發展的政策下,兩國在建築行業的發展都非常迅猛,相比之下中華帝國更爲迅猛。

中華帝國畢竟在基礎設施上不如美國,因此中華帝國的建築行業產值已是美國建築產業產值的6倍左右,達到了2500七2亞元的產值。

相比美國的繁榮方式,中華帝國的操作方式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的,其中主要表現在投資引導上。

美國是將資金引入股市中,在此時的美國流傳着一句話就是,要發財買股票。中華帝國對股票進行了一些限制,例如漲停標準從10%下調到了5%,但股市還是很繁榮,幾乎天天都是一大片的漲停。

股市在這種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下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就是集資的作用,主要是給那些上市企業集資用的。

剝削方式就是先讓投資者買股票,從而使上市企業資金增多,從而使上市企業加大投資。

上市企業通過不斷的稀釋股份來進行融資,以吸取更多的資金。

但經濟崩潰後,首先股份崩盤,從而企業資金鍊斷裂,大批投資者被套牢,從而不得不割肉拋售。

當跌到一定程度時,銀行乘機收購那些有價值的股票,當經濟恢復過來時,這些股票每年就能創造出巨大的收益。

當某一企業的股份達到了一定程度被銀行掌控時,這家企業也就變成了銀行控股的企業,銀行也就趁爲了最大的股東。

不過當前中華帝國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引導投資方面,政府動作頻繁,建設部幾乎天天推出新工程,並全國範圍內進行集資建設。

這些工程一般也上市,以股票模式發行。

大量的鐵路、公路、電站以這種方式建設了起來。

華東集團也發行了大量的增值股票,所謂增值股票,就是原始股不賣,夏鈞依1日是100%控股。

這些增值股票是在華東集團盈利增加的情況下,纔會有回報效益。

華東集團作爲中華帝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其生產總值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55%左右,這些增值股票大受熱捧。

這導致華東集團的增值股票價格節節攀升,華東集團從市場中攫取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全部被華東集團投入到了瘋狂的產業基礎建設之中。

華東集團的大部分產業,都是與戰爭潛力息息相關的,因此華東集團在股市圈錢屬於重中之重。

等於是讓投資者現在花錢幫華東集團搞建設,等經濟崩潰了,這些增值股票一文不值。

不管在什麼國家,股市的本質都是如此,都是用來圈錢用的,只是有的手段高明一些,有的手段低級一些。

低級的手段就是一個個都是鐵公雞,從來都不分紅,從而股票市場萎靡,無法圈更多的錢。

大量的資金涌入股市,使得上市公司資產暴增,伴隨而來的就是瘋狂的行業建設。

而在1926年,中華帝國全面建立了銀行信用制度,國民可以很輕易的從銀行借到錢去消費。

面對形勢一片大好的就業環境,已經不斷上漲的工資水平,很多民衆在都買了房子的情況下,開始購買汽車。

有些民衆之前已經有房子了,就直接貸款購買汽車。

同時還安裝電話,購買冰箱、空調、電視、吸塵器、洗衣機等大件電器,像收錄音機,在1926的中華帝國內部,已經非常普及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臺很大的收錄音機,即可以收聽電臺,又能播放音樂磁帶。

貸款購買這些大件商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個社會是有攀比心理的,你有了我也要有,因此你貸款去買,我也貸款去買,反正還得起怕什麼。

在衆多商品之中,民用電話率先大規模普及。

民用電話在帝國成立之時就開始普及了,此時國民普遍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而華東集團募集到了大量的資金,因此到處牽電話線,電話月租費並不是很貴,以帝國人民當前的收入來說,並不算什麼,因此電話開始大範圍的普及。

電話技術也有改變,採用的不再是那種靠手搖的模式。

在發電方面,中華帝國從1919年的500七2千瓦,增加到了1926年的1300f2千瓦,而美國從1919年的60千瓦增加到了800七2千瓦。

1919年一戰剛剛結束,那時候的美國產業還未進行大範圍的技術設備更新,因此很多都是使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設備,所以發電量只有60千瓦,而中華帝國是直接跳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大量使用電力,因此發電量在1919年時就已經有了500億千瓦的程度。

而在石油工業方面,美國在1919年開採的石油爲8600萬桶,而到了1926年,石油開採量猛增到了2.8億桶。

中華帝國在石油開採方面,1919年就已經達到了2億桶每年,此時猛增到了8億桶每年。

中美之間,在不斷的發展下,已經逐漸不是同一重量級選手了。

中國在未進行大規模刺激消費的時期經濟就已經壓制着美國經濟的發展,而當中華帝國在進行刺激消費之後,經濟開始以飛快的速度將美國甩在屁股後面。

在1926年,中華帝國經濟生產總量已經達到了4000億亞元,而美國只有1400億美元,雙方的差距已經拉到了600億美元。

在這一年,中華帝國依1日在字面數據上砍掉了一大截的經濟總量,公佈的生產總值和美國已經持平。

這引起了美國華爾街的銀行家們的恐慌,中華帝國之前說過的不玩泡沫經濟模式,簡直跟放屁一樣,現在還不是搞了?

這個時期的美國,因爲非常繁榮,因此美國資產階級宣揚說資本主義已取得“永久的穩定”。

同時美國資產階級還宣揚說,。華東模式戰勝了**‘,所謂華東模式就是指華東集團率先使用的那種流水線生產模式。

中華帝國也對美國資產階級宣揚的東西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認同,俄國此時也很繁榮,但失業率也有8%左右,雖然關稅建立起來了,但畢竟是同聯盟國家,因此無法建立太高的關稅,很多東西還是要從中華帝國進口。

但俄國表面上看上去確實很繁榮,俄國人正在瘋狂的建設房地產行業,而汽車卻大量從中華帝國進口。

俄國人在拿到很多貸款後,也開始大規模的投資實體產業建設,電力設施、通訊設施、交通設施等等,大量的工程開始開工建造。

俄國人好像非常有錢,在到處投資,甚至是跑到中華帝國來投資。

中華帝國自然是歡迎的,畢竟這些錢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俄國,部屬於中國資本可觸及範圍。

不管是錢流在哪裡,都在盤剝範圍內。

中華帝國已經在俄國搞了4年的透支消費政策了,俄國人已經欠下了不少的錢,帝國正在考慮是否動刀宰殺。

但考慮到突然的經濟崩潰可能會引起俄國人的不滿,或者說是暫時缺少背黑鍋的對象,因此還未開始宰殺。

帝國在等,一旦美國經濟奔潰,馬上也讓俄國經濟崩潰,到時候讓美國背黑鍋,只要控制輿論把矛頭指向美國就行了。

就算是一些人知道這是很荒謬的說法,但主流輿論控制在中華帝國手上,那又能怎麼樣?

按照美國這樣的發展勢頭,估計撐不住多久了。

中華帝國從1925年開始,目前才兩年,還是能夠持續支撐的。

很快進入了1927年,中華帝國在夏季將戚繼光號建成下水,從設計到下水歷時近五年時間。

英美日聯盟也不甘落後,建造出了一艘命名爲’海權級’的超級戰列艦,排水量也達到了五萬噸。

兩個聯盟之間,已經完全形成了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

英美日這個聯盟的海軍本身就有優勢,因此他們主要的目的是爲了應對強大起來的中國海軍。

因此這個競賽的主動權卻抓在了中國手上,中國就像是牽牛一樣,想往哪牽就往哪暈。

而在英美日看來,中華帝國就像是跳樑小醜一樣,不管怎麼跳,他們都信心十足,以爲中華帝國定然跳不出他們的手掌心,採取的是以靜制動,及時跟進的策略。

此時西方國家加上日本,其經濟總量是超過第三世界聯盟的。當然,表面上確實是如此的。

但實際上,中國的年生產總值已經和美國拉開了600f2美元的程度,不論是日本還是英法德,他們的生產總值都沒有600億美元。

隨着中華帝國的發展,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聯盟加上日本、蘇聯,其生產總值此時一定程度上確實還是比第三世界聯盟要高出一些,但問題是這個聯盟此時還不是太明確,比較明確的也就是英美日蘇四國,而法國和德國目前也處於這個聯盟,但法國對於圍堵中國不是很積極,而德國此時看不出什麼問題,德國政府嚴重依賴美國經濟,一旦美國傷風,德國也必然感冒。

這時英美日產生了錯誤的判斷,以爲他們有足夠的優勢資源去和第三世界聯盟玩這種‘雙倍優勢海軍政策7。

英美日蘇聯這個聯盟,其分工大致是英美日負責海權,蘇聯、法國負責陸權。其中英國又一定程度上分擔陸權,美國也重點發展海權、空權,同時也負責一定的陸權發展。

最主要的是,美國是這個聯盟的金庫和軍工廠。

本來這些國家,英美要爭世界老大位置,美日在亞洲本是死對頭,蘇聯和資本主義是根本性的對立,卻爲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一一圍堵中國,而聯合到了一起,頗有吳越同舟的味道。

此時的世界,已經是公開的兩大聯盟對立了。

本來世界是以這些西方國家爲主流,中華帝國扛起有色人種大旗,祭出民族自由的口號,聯合發展中國家與西方國家抗衡。

會造成兩大陣營對立,主要是中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擴張得太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華帝國雖然沒有參與兩大戰爭陣營,但卻打了幾場局部戰爭,在這幾場局部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並收復了大量的失地,還擴大了版圖,之後更是扶持傀儡俄國,將手都伸到歐洲去了。

這直接對英美產生了嚴重的威脅。

英美本身就是要平衡大陸國家之間的平衡,中國的發展已經讓亞非歐這個’世界島7失衡了。

如果打開地圖就會發現,大部分亞洲區域都已經被中俄所代表的第三世界聯盟給佔據了。

同時第三世界聯盟還將手伸到了西歐,此時已經延伸到了波蘭,與德國都已經接壤了。

蘇聯已經被包圍了,日本也已經被半包圍了。

如果蘇聯和日本再完蛋,亞歐大陸就將誕生一個空前龐大的軍事聯盟,英美的好日子也就過到頭了。

再加上,中國是亞洲國家,是黃種人國家,已經威脅到了白種人對世界的統治地位。

日本之前雖然也是黃種人國家,但問題是日本不過是一個小國,英美不需要太刻意的去針對日本,因爲日本的實力還未發展到動搖白種入主宰地位的程度。

不過在原定歷史上,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就被英國給冷落一邊,對這個盟友不冷不熱。

總的來說,日本從未被歐美所接納,就算是二戰後,日本也不過是美國的一條狗,一個奴隸,一間妓院。

第一更到!

今天有一萬三……還有兩更!

()

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415章: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19章:擴軍與擴張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刺刀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一十八章: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六十三章:新農業技術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一十一章:瘋狂追殺(求訂閱)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三章:14年秋收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震撼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二章:空軍戰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一章:強悍的備戰計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恐怖白磷彈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18章:瘋狂吸金的疫苗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六十八章:討要接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六章:山海關外夜戰酣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七章:成立華夏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二十三章:瘋狂絞肉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40章: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六十九章:緬甸劃界談判第一卷 第六十九章:民營工業(一)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十一章:記者招待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六十四章:張自忠、衛立煌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六章:戰爭來臨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八十七章:藍田慘案,驅逐王佔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一章: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28章: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一卷 第十八章:自治議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八十二章:全體投降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八章:中日宣戰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七章:支援漢陽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五十二章:鉅額借貸扯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六十六章: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二十七章:苛刻的停戰條件(求訂閱)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53章:攻勢凌厲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七十八章:春節大捐款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5章: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七十一章:千機出動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91章:夏鈞的決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三章:帝制呼聲高漲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炮臺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二十七章:保護大熊貓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殺向縣城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8章:蠶食蘇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一十四章:軍情二處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五十七章:零關稅政策(求訂閱)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炮臺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七十三章: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八十四章: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一卷 第四章:獨擒羣匪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恐怖白磷彈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85章: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二章:收回中國海關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一十一章:賒賬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五十二章:鉅額借貸扯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十八章:鉅額貸款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十八章:鉅額貸款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四章:東北自治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七十九章: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一章:金銀國有第一卷 第五十四章:剪辮風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三百一十五章: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七十二章:秋收到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三百一十三章: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百零三章:閱兵、授勳~!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轉型第一卷 第二章:土匪襲村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九十六章: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章:改組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造紙廠第一卷 第四十九章:議和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趕羊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六十五章:國戰、國戰!第一卷 第九十三章:威壓第一卷 第一章:穿越1909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六章:山海關外夜戰酣第一卷 第七十章:民營工業(二)第一卷 第八十八章:擊沉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八章:抗議遊行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5章: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六十一章:八個義務兵師團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六十一章:戰爭持續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39章:特拉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八十二章:軍備技術研發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二十章:時代的戰車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四十六章:春節臨近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二章:空軍戰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三章:帝制呼聲高漲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20章: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三十八章: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二章:馬尾船政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一章: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四十一章:華夏一片帝制聲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4章: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5章: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九十二章: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九十五章: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炮戰(下)第一卷 第九十七章:步槍製造廠第一卷 第四章:獨擒羣匪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百零五章:弔喪,拜訪
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415章: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19章:擴軍與擴張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刺刀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一十八章: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六十三章:新農業技術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一十一章:瘋狂追殺(求訂閱)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三章:14年秋收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震撼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二章:空軍戰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一章:強悍的備戰計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恐怖白磷彈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18章:瘋狂吸金的疫苗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六十八章:討要接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六章:山海關外夜戰酣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七章:成立華夏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二十三章:瘋狂絞肉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40章: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六十九章:緬甸劃界談判第一卷 第六十九章:民營工業(一)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十一章:記者招待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六十四章:張自忠、衛立煌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六章:戰爭來臨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八十七章:藍田慘案,驅逐王佔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一章: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28章: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一卷 第十八章:自治議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八十二章:全體投降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八章:中日宣戰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七章:支援漢陽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五十二章:鉅額借貸扯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六十六章: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二十七章:苛刻的停戰條件(求訂閱)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53章:攻勢凌厲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七十八章:春節大捐款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5章: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七十一章:千機出動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91章:夏鈞的決心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三章:帝制呼聲高漲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炮臺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二十七章:保護大熊貓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殺向縣城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8章:蠶食蘇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一十四章:軍情二處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五十七章:零關稅政策(求訂閱)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炮臺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七十三章: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八十四章: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一卷 第四章:獨擒羣匪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恐怖白磷彈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85章: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二章:收回中國海關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一十一章:賒賬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五十二章:鉅額借貸扯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十八章:鉅額貸款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十八章:鉅額貸款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四章:東北自治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七十九章: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一章:金銀國有第一卷 第五十四章:剪辮風潮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三百一十五章: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七十二章:秋收到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三百一十三章: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百零三章:閱兵、授勳~!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轉型第一卷 第二章:土匪襲村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九十六章: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章:改組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造紙廠第一卷 第四十九章:議和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趕羊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六十五章:國戰、國戰!第一卷 第九十三章:威壓第一卷 第一章:穿越1909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九十六章:山海關外夜戰酣第一卷 第七十章:民營工業(二)第一卷 第八十八章:擊沉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八章:抗議遊行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5章: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六十一章:八個義務兵師團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六十一章:戰爭持續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39章:特拉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八十二章:軍備技術研發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二十章:時代的戰車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四十六章:春節臨近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零二章:空軍戰機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三章:帝制呼聲高漲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20章: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三十八章: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十二章:馬尾船政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四十一章: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四十一章:華夏一片帝制聲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4章: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365章: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九十二章: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兩百九十五章: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炮戰(下)第一卷 第九十七章:步槍製造廠第一卷 第四章:獨擒羣匪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二百零五章:弔喪,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