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立花山之戰

bookmark

今天將會有三到四更

博多登陸成功,頓時令日軍參謀本部大爲震驚和緊張,因爲中華帝可能南北夾擊在熊本、福岡一線佈防的日軍3個師團。

面對腹背受敵的境地,日軍緊急調集預備第23師團緊急增援博多一線,阻止中華帝向南挺進。同時,日軍參謀本部認爲中華帝主攻方向在九州,開戰8個月以來沒有在本州東京灣登陸的打算,於是日軍放鬆了本州的防務,從本州調集3個師團緊急開赴九州。

這樣一來,九州的日軍達到8個主力師團和4個預備師團,兵力增加到30萬人。一直重點防禦的本州東京灣一線,也因九州戰事危急而略微放鬆了。一開始,日本參謀本部一直以爲中華帝會首先在東京灣登陸,攻佔東京以結束戰爭,因此在本州集結了11主力師團,準備跟中華帝決戰。

倭國繼續尋求國際社會支援,要求海牙國際阻止中華帝對倭國的侵略行爲。不過,中華帝國政府始終堅稱,對倭國之戰是出於人道主義考量,倭國人民在大正和山本權兵衛內閣的反動統治下,處於水深火熱當中,中華帝出兵日本列島,只是爲了改善倭國人權,解救倭國國民。中華帝國堅稱這次戰爭爲解放倭國戰爭,是正義的戰爭。

中華帝國政府要求大正天皇退位,要求山本權兵衛內閣下臺,否則不會停止戰爭。倭國最高統帥部氣得快吐血了,知道就算大正天皇退位,就算山本權兵衛內閣解散,中華帝國還會找更多的藉口的。

大正天皇和山本權兵衛內閣於是下達誓死保衛倭國,全民戰鬥到底的命令,要跟中華帝決一死戰。

六月二十日,中華帝主力在博多港完成登陸,向福岡推進,與日軍預備23師團在福岡爆發激戰。

倭國爲多山國家,列島中部基本上都是山區,只有沿海地區少量平原,也是倭國的經濟主要來源區。

福岡的戰略位置重要,倭國鐵路從本州進入北九州,然後通過福岡連接倭國九州西部和南部地區。

可以說,福岡是九州最重要的鐵路樞紐和戰略要地。

這樣一個戰略要地,日軍派預備23師團死守,同時從筑紫出發的第七師團正在火速增援當中。

爲了迅速攻佔福岡,中華帝國海軍陸戰第一師動用20輛m10式戰車,200門火炮,400架戰機對日軍23預備師團防禦的陣地實施猛烈的攻擊。

日軍預備23師團依託立花山構築防禦陣地,輕重武器梯次配置,倒也算得上佈防精密。

上午8點,雙方爆發激烈的炮戰,中華帝的炮兵部隊訓練有素,每分鐘都有近千發炮彈落到對面的日軍陣地上。反過來日軍因爲經費不足,炮兵實彈射擊次數太少,加之火炮數量不足,每分鐘只有100發左右的炮彈用來封鎖中華帝的進攻部隊。

“嘣嘣嘣!”

剎那間,炮聲轟鳴,大地震顫,整個立花山頃刻間被硝煙籠罩了起來,遮天蔽日。

中華帝國的炮火準備十分充足,但真正的目的卻是吸引日軍炮火反擊,以便誘導出日軍的炮兵陣地的確切位置,爲接下來的海軍重型艦炮火力支援,已經航母戰鬥羣艦載機的空中支援的順利展開。

果然,日軍炮兵爲了阻擋中華帝的攻勢,僅有的50門火炮的位置迅速暴露。

博多灣內,中華帝國海軍四艘排水量達到60000多噸的元級戰列艦,在接到陸戰一師指揮部提供的敵軍炮兵位置後,迅速進行炮火準備。

“目標13號高地,方位192,射高41,距離27450米。”

成吉思汗號戰列艦三座三聯裝17英寸巨炮炮塔在電力驅動下,迅速轉動,發出吱吱刺耳的金屬摩擦聲,主炮一致轉向南偏西12度,能夠容納一人的黑洞洞的炮口迅速擡高至41度,自動化揚彈機將重達1.5噸的炮彈和40多包發射藥裝填進炮膛內。

成吉思汗號戰列艦的炮火準備前後不超過一分鐘,很快,其他三艘元級戰列艦的炮火準備也陸續完成。

“預備,放!”

命令下達,成吉思汗號戰列艦的9門432毫米巨炮轟然開火,對日軍13號高地實施第一次火力齊射。

“咚咚咚!”

9門17英寸火炮齊射,聲如晴天霹靂一般。巨大的後坐力令這艘6萬多噸重的鉅艦猛的向右側傾斜了好幾度,炮口噴出一團巨大無比的火焰,猛烈的氣浪令炮口正前方十幾米內的海面上綻起半米高海浪,滾滾卷向岸邊。

重達1.5噸的炮彈瞬間從火團中穿出射向天空,劃出一道道長長的拋物線,嘯叫着飛向27公里外的日軍13號高地。

與此同時,另外三艘元級戰列艦也陸續開火,將炮彈紛紛射向日軍陣地。

半分鐘後,36發17英寸炮彈落到13號高地的日軍炮兵陣地上。

“嘣嘣嘣!”

炮彈轟然爆炸,瞬間席捲一切。13號高地頃刻間烈火紛飛,土石激濺,煙焰激盪上千米,直衝雲霄,猶如火山噴發一般。

日軍炮兵陣地瞬間被夷爲平地,所有火炮被摧毀,數百日軍炮兵在猛烈的衝擊波中被撕成碎片。

緊接着,從博多灣停泊着的十三艘航空母艦起飛的第一波120架戰鬥機,10架轟炸機飛臨日軍陣地上空,戰鬥機對日軍步兵防禦陣地實施猛烈的機槍掃射,轟炸機則投下威力無比的航空炸彈和汽油燃燒彈。

中華帝的第一波攻擊持續了半個小時,日軍陣地被中華帝的炮彈犁了一遍又一遍,大地變成了焦土,溪流也變成了蒸汽。

日軍23預備師團傷亡慘重,不但損失了唯一的炮兵聯隊,沒有作戰經驗的日軍一線部隊傷亡高達三千餘人,戰力損失佔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八點三十五分,海軍艦炮火力支援停止,中華帝陸戰一師的炮火開始延伸,擔任主攻的三團展開了攻擊隊形,在海軍航空兵100多架戰鬥機和20輛戰車的強大火力掩護下,開始向日軍防守的立花山7號和9號陣地發動攻擊。

日軍迅速組織兵力抵抗,左右兩翼的重機槍陣地高臨下,以交叉火力方式向中華帝猛烈開火。

衝在最前面的中華帝士兵躲在戰車的後面,利用戰車作爲掩護緩緩前進。日軍的子彈打在戰車上,發出叮叮噹噹的金屬撞擊聲。

嗡鳴聲中,空中十幾架貓妖戰鬥機組成對地攻擊隊形,迅速俯衝下來。

“噠噠噠!”

無數子彈雨點般從空中射向日軍的重機槍陣地,日軍的機槍手和臨近的副射手瞬間被打成了肉篩子。很快日軍死一批機槍手,接着又上來一批接替,很快又被中華帝的戰鬥機擊斃。

雙方就這樣對抗着,日軍死了一批又一批,直到他們的重機槍被打壞爲止。

日軍爲了保衛家園,抵抗十分激烈,哪怕炮兵和機槍兵都打光了,手持步槍的日軍步兵依然死守陣地,寸土不讓。

由於沒有了火炮支援,日軍在中華帝的戰車面前,似乎沒有任何的對策。連續丟了2道防線後,日軍23預備師團119聯隊眼見陣地失守,發起了自殺式襲擊,日軍士兵渾身捆綁手榴彈,撲到中華帝的戰車上引爆,試圖同歸於盡。

不過,效果並不明顯,中華帝的m10式戰車的裝甲很厚,日軍正面撲到戰車上並不能給戰車造成致命破壞。

但很快,日軍又想出了辦法,他們的自殺式襲擊選擇鑽到中華帝的戰車下面再引爆。

這招果然管用,中華帝的7輛戰車被炸燬。

日軍不要命的打法,令中華帝先頭部隊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不過,大勢所趨,在中華帝強大的火力面前,日軍局部的小小反擊勝利,並不能改變全局的大潰敗。

雙方激戰4個小時後,日軍23預備師團傷亡達到7000餘人,僅存的三千餘人各個帶傷,能佔之兵不過700人,立花山防線已經無法堅守了。

下午三點,中華帝發動第四輪猛攻,出動了200架戰鬥機和轟炸機,猛烈的炮火準備又將日軍最後一道陣地犁了三遍,一枚300公斤航彈意外的擊中日軍隱蔽的彈藥庫,引發殉爆,造成附近日軍上千人陣亡。日軍23預備師團指揮部也在這次大爆炸中被波及,師團長以下23人全部陣亡,日軍失去指揮,陷入大亂當中。

三點十五分,中華帝的炮火剛剛開始延伸,日軍還未反應過來,還未進入陣地時,中華帝便衝了上去,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並奪取了該陣地。

四點十七分,中華帝陸戰第一師控制了立花山,全殲日軍23預備師團。

戰場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空氣中到處都瀰漫着濃重的硝煙和屍臭味,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刻凸顯的淋漓盡致。

作爲攻方,中華帝海軍陸戰第一師,僅僅傷亡347人。而作爲守方,日軍23預備師團全軍覆沒,11300人全部陣亡。

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日軍23師團只是預備師團,沒有經驗,戰力不強。他們選擇的陣地太過靠近海岸線,在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的巨炮射程之內,在17英寸巨炮的猛烈轟擊下,日軍的任何防禦工事都擋不住。另外,日軍沒有制空權,陣地上的日軍遭到中華帝國海軍航空兵戰鬥機肆無忌憚的屠殺。日軍炮兵力量在第一時間被中華帝摧毀,沒有炮火支援,面對中華帝陸戰一師200門大炮的猛烈攻擊,可謂雪上加霜。同時,日軍以血肉之軀來阻擋中華帝的裝甲戰車,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最終還是因爲代價太大而宣告失敗。

立花山一戰,日軍23預備師團全軍覆沒,隨後中華帝迅速攻佔福岡市區,控制了福岡火車站,切斷了日軍北九州對熊本前線的補給,令日軍熊本前線的三個師團暴露了側翼,迫使日軍不得不分出重兵來保護側後翼,有利的支援了朝鮮皇協軍對熊本的登陸作戰行動。

與此同時,在熊本港戰場上,10萬朝鮮皇協軍向吃了春藥一般,非常的勇猛,在中華帝國強大的海空軍火力的支援下,付出2萬人的代價,突破了日軍在熊本港左翼的第六師團的防線,撕開了日軍熊本防線的口子。

六月二十三日,朝鮮皇協軍第二軍第三師率先完成了在三角港的登陸行動,在中華帝國海軍第二戰隊的艦炮火力和第六分艦隊第三航空隊的空中火力的支援下,一舉擊潰防守上天草半島的日軍第六師團第39聯隊,實現了佔領上天草市的戰役目的,打通了通往熊本左翼的戰略通道。

隨後,朝鮮皇協軍第二軍悉數在上天草三角港登陸,在中華帝國海空軍的掩護下,沿着上天草半島迅速向熊本港左翼推進。

日軍雖然組織了多次大規模反擊,但是因爲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反攻遭到中華帝國海空軍的猛烈打擊,損失慘重。同時,上天草三角港失守後,上天草半島至熊本港左翼防線之間的結合部沒有天險可守,一馬平川,日軍被迫收縮防線,固防熊本港左翼的宇土。

儘管朝鮮皇協軍的戰鬥力不強,但是他們有中華帝國的強大海空軍力量支援,使得表面上看來,朝鮮皇協軍銳不可當。

中華帝國統帥部沒有想到朝鮮皇協軍能夠登陸成功,不得不認爲朝鮮皇協軍還是有利用價值的,於是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當即下旨嘉獎朝鮮皇協軍,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爲大中華共榮圈的繁榮昌盛盡心盡力。

朝鮮國王李熙一邊感謝中華帝國皇帝的嘉獎,一邊向朝鮮皇協軍第一軍和第二軍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務必奮勇作戰,提升朝鮮軍隊的聲望。同時,李熙爲了討好中華帝國,繼續在朝鮮王國內動員,隨後朝鮮皇協軍第三軍和第四軍相繼組建,準備開赴戰場參戰。

六月二十五日,朝鮮第二軍沿着上天草半島一路推進至宇土,只要攻陷宇土,就徹底打開了通往熊本的左翼大門。

不過,與第二軍在三角港取得的勝利相反,對宇土的進攻十分緩慢並付出很大的代價。日軍派出第15旅團發動反攻,一度擊退朝鮮皇協軍的攻擊,收復部分失地。

但每當日軍攻擊部隊靠近海岸線時,就會立即遭到中華帝國海軍強大的艦炮火力打擊,造成日軍攻擊受阻,且損失慘重,隨後朝鮮皇協軍立即發動反擊,又把日軍打回宇土防線。

雙方拉鋸戰持續了一天,都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

第二天,運載朝鮮皇協軍第一軍第7步兵師的船隻到完成登陸,朝鮮皇協軍指揮官金平枚渴望迅速攻陷宇土,打破日軍熊本防線。

早上八點,該師第32步兵團的第2營在中華帝國海軍的火力掩護下,在上天草半島北部迂迴穿插,向宇土城右邊的204據點移動。同時,第7步兵師的第31步兵團在上天草半島南岸泅水,在宇土209灘頭登岸。

上午九點,宇土戰役爆發。

在戰役前,日軍只有一個戰鬥力不強的聯隊在宇土駐守,該聯隊大部份守衛在宇土南部,金平枚親自監督了第二軍在通往宇土路上與日軍的戰鬥,鐵鉻行動的指揮權交給了皇協軍第一軍。

上午十點,中華帝國海軍艦炮準備完畢,海軍航空兵出動300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對日軍宇土北部的204據點實施猛烈攻擊。朝鮮皇協軍隨後在付出2000人的代價後,攻入204地區,同日軍在該地區逐屋爭奪,又付出了500多人的代價後,擊潰日軍231聯隊。

與此同時,主攻方向上,朝鮮皇協軍第七步兵師同日軍15旅團爆發正面決戰,儘管中華帝國海軍航空兵派出大批作戰飛機支援,但是朝鮮皇協軍第七步兵師還是被日軍15旅團擊潰,損失慘重。

不過,當日軍得知宇土北面的防禦陣地遭到朝鮮皇協軍突襲失守的消息後,日軍害怕遭到朝鮮皇協軍南北夾擊,被迫放棄宇土,向熊本撤退。

興奮的金平枚當即宣佈佔領宇土,向中華帝國戰區指揮部請功,實際上宇土還有很多零星的戰鬥沒有結束。

熊本港是這次熊本登陸戰爭奪的核心,因爲該港口吞吐量大,碼頭多,符合中華帝隊大規模登陸。

日軍爲了守衛熊本港,在八代市部署了三個主力師團的兵力,另外從後方還有兩個師團的兵力正在向這裡增援當中。

得知宇土失陷後,日軍九州指揮部大爲震驚,知道熊本港右翼已經暴露,堅守熊本港和八代市的日軍三個師團恐怕要腹背受敵。

與此同時,北方戰線博多港、福岡市的相繼失陷,也令九州日軍反登陸防線面臨崩潰邊緣,中華帝攻陷福岡後,陸戰第一師繼續沿着鐵路向南推進,陸續攻陷大野和筑紫兩地,日軍第七師團死守基山,暫時擋住了中華帝向南推進,但是就全局而言,九州指揮部認爲反登陸戰役已經面臨失敗的危險,已經無法阻止中華帝在九州登陸了,甚至在前線的五個師團有被全殲的危險。

第156章 海上演習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393章 澎湖海戰第265章 巾幗女兵第576章 美德結盟第41章 海軍衙門也管鐵路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695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2)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440章 呂宋戰役第548章 暗戰第355章 升溫的火藥桶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363章 中華帝國的最後一級戰巡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123章 併購帕森斯第143章 松花江戰役(上)第182章 談判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239章 《九國公約》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261章 政變第646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獅行動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668章 決戰大西洋之壓秒攻擊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670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對決第58章 籌備新軍(四)第468章 紐約之戰第一天第427428章 太平洋風暴正在形成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625章 希特勒的抉擇第352章 51區第168章 決不讓步第712章 外高加索戰爭第624章 拿騷海戰第406章 博多登陸第167章 大戢洋海戰(下)第315章 突圍之戰第19章 周密部署第5章 浪速遭殃第442章 航母對決第426章 整風行動 內修政治第54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678章 颱風行動之解放巴黎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423章 帝王槍族第10章 前浪後浪第726章 核大戰(4)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495496章 拖垮法國之東洋戰爭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385章 鐵骨錚錚的超級戰列艦第569章 英國人的瘋狂報復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230章 西班牙求和(上)第196章 兵器發展第193章 東北江防艦隊第8章 乘勝和談第196章 兵器發展第581章 龍捲 風級導彈巡洋艦問世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287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二)第241章 軍事改革第300章 邊打邊談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631章 墨西哥大潰退(上)第251章 讓諾貝爾獎靠邊站第144章 松花江戰役(下)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234章 給農民實惠第718章 水下核力量的突破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143章 松花江戰役(上)第267章 和平演變第235章 風雨京畿第210章 廷議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597章 哭泣的凱旋門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583章 德國閃擊蘇聯第690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2)第249章 將計就計第662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怒吼第179章 小別勝新婚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417章 斬首行動(中)第44章 兩處心思(一)第2章 穿越甲午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205章 首裡會戰的勝利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731章 核大戰(8)第84章 大禮
第156章 海上演習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393章 澎湖海戰第265章 巾幗女兵第576章 美德結盟第41章 海軍衙門也管鐵路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695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2)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440章 呂宋戰役第548章 暗戰第355章 升溫的火藥桶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363章 中華帝國的最後一級戰巡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123章 併購帕森斯第143章 松花江戰役(上)第182章 談判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239章 《九國公約》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261章 政變第646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獅行動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668章 決戰大西洋之壓秒攻擊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670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對決第58章 籌備新軍(四)第468章 紐約之戰第一天第427428章 太平洋風暴正在形成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625章 希特勒的抉擇第352章 51區第168章 決不讓步第712章 外高加索戰爭第624章 拿騷海戰第406章 博多登陸第167章 大戢洋海戰(下)第315章 突圍之戰第19章 周密部署第5章 浪速遭殃第442章 航母對決第426章 整風行動 內修政治第54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678章 颱風行動之解放巴黎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423章 帝王槍族第10章 前浪後浪第726章 核大戰(4)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495496章 拖垮法國之東洋戰爭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385章 鐵骨錚錚的超級戰列艦第569章 英國人的瘋狂報復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230章 西班牙求和(上)第196章 兵器發展第193章 東北江防艦隊第8章 乘勝和談第196章 兵器發展第581章 龍捲 風級導彈巡洋艦問世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287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二)第241章 軍事改革第300章 邊打邊談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631章 墨西哥大潰退(上)第251章 讓諾貝爾獎靠邊站第144章 松花江戰役(下)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234章 給農民實惠第718章 水下核力量的突破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143章 松花江戰役(上)第267章 和平演變第235章 風雨京畿第210章 廷議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597章 哭泣的凱旋門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583章 德國閃擊蘇聯第690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2)第249章 將計就計第662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怒吼第179章 小別勝新婚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417章 斬首行動(中)第44章 兩處心思(一)第2章 穿越甲午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205章 首裡會戰的勝利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731章 核大戰(8)第84章 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