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31章 廢帝

bookmark

(感謝自由聯合體、yebaoyin、陳少容、xuwei222、輿狼共伍等支持,謝謝!)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

是年,李璟三十歲,朱溫三十歲,楊行密三十歲,錢鏐三十歲,馬殷三十歲,李克用二十六歲,王建三十五歲,王鎔十歲。

在關外,耶律阿保機此時也不過是一個才十二歲的少年,渤海國王族大氏則已經到了覆沒後期,三韓半島上,新羅女王金曼和朝鮮女王張鶯鶯各據半島一邊,雙方摩拳擦掌,準備互相將對方除之而後快,同時,新羅內部也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從中原到關外,處處都籠罩着戰爭的烏雲。

長安附近。

被田令孜挾持控制的天子再次發出詔書,加授前相國王鐸中書令,充任諸道行營都都統,在李璟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下,又設立了一個唐軍總司令,同時,又下旨把唐軍總政委楊復光免掉了他天下都監軍之職。在王鐸的建議下,田令孜又以天子的名義拋出了一大堆的官帽,大部份送給與齊軍做戰的各路藩鎮節帥,其中又大部份都是楊復光那個小聯盟的人。

田令孜正式下詔任命:以忠武節度使周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爲都都統左右司馬。

以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宣武節度使朱全忠爲左右先鋒使。

以鎮國軍節度使李全忠、保大節度使李孝昌,定難節度使拓跋思恭分別擔任京師北東西三面都統。

以東都畿都防禦使鄭從讜爲諸道行營都都監使,又給秦宗權、鹿宴弘、王處存、李克用等各加行營都統封號。

王鐸的這些提議,和田令孜的退讓,還是起到了一定成效的。起碼。楊復光兄弟最終決定,在先擊敗黃巢,奪回關中之前,暫時不對田令孜動武,雙方各自井水不犯河水。

在兩邊的相互退讓下。兩個太監勢力之間的決戰沒有發生,相反,各鎮開始重新發兵,準備對長安的黃巢進行最後的一擊。

王鐸這位聯軍新統帥率領着一部份從三川抽調出來的軍隊進駐長安附近的富平靈感寺,涇原軍到達長安西郊,義武和河中兩鎮的一支特派兵馬進駐渭北。邠寧、鳳翔兩軍駐守興平,保大和定難這兩支党項軍隊再次到達東渭橋。

楊復光則帶着他的新建忠武八都駐紮於武功。

楊復恭帶着他的神策軍駐紮於沙苑。

這次的態勢和之前的關中之戰幾乎一模一樣,唐軍聯軍諸鎮再次從東西北三面威脅長安,大齊皇朝此時號令通行之地,只剩下了一個華州和長安。

如果從鄭畋策劃的龍尾陂之戰算起,這已經是諸鎮聯軍的第三次圍攻關中之戰了。

諸鎮打打停停。進進退退,眼看着黃巢就剩下一口氣,可他們進攻的力度卻越小了。在黃巢即將滅亡之機,沒有人願意去跟黃巢死戰。

對於關中的百姓來說,身爲天子京畿腳下子民的榮耀早已遠去,如今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水深火熱。不論是齊軍還是唐軍,幾乎就沒有一支不是強盜。

兵過如匪。爲躲避戰亂,京畿一帶的民衆,只要能逃走的,已經差不多全逃走了高山深谷之間,築起一個個山寨自保。渭河平原上,那些曾經孕育秦漢帝國的肥沃農田,早已經拋荒棄種幾年了,因爲常年的拋荒,荒草野蒿叢生,關中百年未遇的大饑荒。已經籠罩了這片山河幾年了。

黃巢所盤踞的長安城中,一斗米的價錢已經漲到了三萬錢。可實際上,三萬錢鬥米早已是有價無市,偶爾有些軍官盜賣一些軍糧,基本上也是已經按鬥米鬥金的價錢交易了。這個金不是銅錢。而是黃金。用糧食等重的黃金交換糧食,而且同樣還往往有市無價。

饑荒越來越嚴重,糧食越來越少,十幾支軍隊聚攏在關中平原上,每日的糧食消耗卻是海量。最後,人肉交易開始在各軍之間悄然興起,這個人肉交易早非情色交易,而是真正的人肉交易。在這些人肉市場上出售的貨物,都是被抓來當肉的活人。大部份來源於山間的山寨鄉民和長安城郊的百姓,那些軍士直接以人的肥瘦論價,肉多的可賣數百貫,肉少的也能賣上百貫。這樣的高價,平民百姓就算有膽量吃人肉,卻也是吃不起的。

相對點的,聯軍因爲還能從關中之外的地方得到一些補給,情況稍好點,他們主要是賣方,各軍抓捕山民鄉人,暗中賣給黃巢軍,換取他們搶劫收藏的金銀財寶。而黃巢軍被困長安,早已經開始吃人肉,據外面流言,連尚讓和黃巢這些賊首,都已經開始吃人肉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原本的齊軍本來就是一些強盜、流民組成,如今被困數年,更是早已經完全變成了一支魔軍。爲了活下去,他們連人肉都吃了,爲了活下去,他們也在積極的謀劃着打破封鎖,再次橫行天下,奪取糧食的計劃。

到了現在,長安早成死地,這也是黃巢在丟了潼關後,一直還在死守着藍田武關的原因,西南的武關是他們唯一的退路。但沒有準備齊全,冒然撤離長安這個死地,也一樣是難以逃脫。十幾萬唐軍圍着他們,齊軍想走,卻又不敢冒然離開長安這個堅固的堡壘。雙方就這樣對峙着,消耗着,但總的來說,對黃巢卻是越來越不利的。

中和二年二月,黃巢就派兄弟黃鄴親自率軍反攻李全忠的同州,準備搶點糧食回來,再看看能不能奪回潼關或者蒲阪,好殺向河中鎮。在關中河南諸鎮中,河中鎮距離長安最近,也最富饒。

有把握要上,沒有把握製造把握也要上。

不過此時的王重榮號稱有十萬兵馬,雖有些誇張,但真正的精銳也有三萬。河中富饒。其實力遠非如今的齊軍偏師可比,而且他據黃河之險,又有李全忠守在側翼,因此這支齊軍才一伸頭,就撞上了鐵壁。碰了個頭破血流,最後只得撤回了華州。黃巢的一步試探,剛出手,就因兵力不敵,而告敗績。

到了此時,黃巢和齊軍幾乎都瘋狂了。

五月。黃巢再次策劃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攻,以大軍進逼興平,唐聯軍涇源、邠寧、鳳翔三鎮兵馬迎戰,卻被早吃人肉吃紅了眼的一羣亡命之徒給打的驚懼喪膽,三鎮居然失利敗退,被迫退守奉天。

黃巢小勝一仗。搶了三鎮一批糧食,全軍飽餐一頓之後,個個淚流滿面,好久沒有吃過這麼香的飯了。隨即,他們擦乾眼淚,拍拍肚皮,主力又向佔據着東渭橋的保大和定難兩支党項軍進攻。這兩支党項軍早前數敗於齊軍,這次也一樣。他們根本無意與齊軍死戰,一接即潰,一面倉皇北撤,一面向靈感寺的都都統王鐸求援。

王鐸接報後,自己沒有帶兵上去,不過卻馬上叫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出兵增援党項兵。

諸葛爽這次很爽快,接令後立即出兵,牽制齊軍行動。黃巢馬上也命張居言南下截擊諸葛爽部,保護尚讓大軍的側翼。兩軍交戰於潼關以西。結果牆頭草諸葛爽不敵張居言這個大齊領兵文臣,敗入鎮國軍冀王李全忠的潼關不出,一面又向王重榮和李全忠求救。

王重榮倒也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生怕萬一黃巢真的打出關來,直奔他的河中鎮那就麻煩了。他立即抽出了五千騎兵。前往救援。他與李全忠約定,河中鎮騎兵出關中東側門蒲阪,西渡黃河繞到齊軍張居言的背後,與李全忠的鎮國軍和河陽敗兵東西夾擊,滅掉這個張居言。結果張居言早有探子探到河中和鎮國的動作,張居言反應極快,他分出一小隊人馬,虛張聲勢,將李全忠和諸葛爽這兩個手下敗將嚇阻於潼關之內不敢出,自已則率其餘軍隊設伏於黃河渡口,等河中騎兵半渡之時,張居言伏兵突起,王重榮五千騎兵驚懼戰敗,只得撤回河中。

這次會戰,張居言大顯神威,繼上次連敗保大、定難和鎮國軍三鎮之後,這次又敗鎮國軍、河陽軍和河中軍,以微弱的兵力,在長安的東面,連連擊敗唐廷聯軍,使得尚讓的主力無東顧之憂,有力的策應了齊軍主力的行動。一時名聲傳於關中關東,成爲齊帝國聲名鵲起的大將。

齊朝太傅尚讓乘機一路北上,關中聯軍節節敗退,齊軍一直追到了宜君寨。

然後,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中和二年的關中,第一場雪比往來來的要早了一些,時值六月盛夏,結果關中突降大雪。

這場雪來的早了點,早的太多了。並且不但早,還很大。短短几天內,積雪厚達尺餘,正一路乘勝進軍,高歌猛進的尚讓大軍,完全沒有禦寒準備,大多甚至都是穿着單薄的衣衫,很多人甚至是半裸的,結果,齊軍大批凍死凍死,直接非戰鬥減員了三成,頓失進攻能力,只得匆匆撤回長安,這次原本形勢大好的大反攻只得半途而廢。

這場發生在關中的六月飛雪,來的莫名其妙,不但讓齊軍損失慘重,就是各路唐軍也一樣損失慘重。但相對來說,唐軍藉助天氣粉碎了齊軍的這次兇猛反撲,隨後,後勤更加充足的唐軍開始再次反攻長安。

西線聯軍乘齊軍北上受挫,再次攻抵長安郊外。

黃巢的齊軍在長安躲過這次突然的寒流之後,再次迎戰西線聯軍。

黃巢親率齊軍出長安,迎戰鳳翔軍,雙方大戰於京西澇水河畔,鳳翔節度使李昌言雖然成功把鄭畋給趕走了,可在對付黃巢的時候,卻是有些無能。一場激戰,李昌言戰敗西撤,齊軍又一次推進至武功。

王鐸驚懼,急命數敗於黃巢之手的保大和定難這兩個党項人藩鎮赴援,剛剛從李昌孝改名爲東方逵的保大節度使,這次拒不從命,定難節度使李思恭態度稍好點,點了一萬八千人出兵,不過卻一路上拼命磨蹭。不斷拖延時間。

不過此時的齊軍雖然左撲右衝,看似凌歷,但已經是強弩之末,難以爲繼。他們最大的致命硬傷就是糧草不繼,一時亡命反撲還行。但若想改變他們覆滅的命運卻是不可能了。

黃巢偵知王鐸一批糧草從三川運到,親自出兵去搶糧,結果一舉搶奪了幾百車糧,可還沒來的及高興,王鐸就馬上帶兵殺過來搶奪了。黃巢來不及帶走糧食,兵力又不足。最後只得一人帶了一點,其餘的全都放火燒了。

緊接着,楊復恭和楊復光兄弟合兵一處,二楊親自統領的兵馬達到五萬之衆,同時從荊南、山南又調集了將近三萬人到達,頓時。黃巢所面臨的形勢越發的嚴峻。不管他怎麼撲騰,卻是眼看着那張大網越纏越緊了。

長安西,咸陽城。

“兄弟覺得我的計劃不妥?”

楊復恭看着自己的從兄弟楊復光道,他們名爲兄弟,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兄弟。他們都是自小閹割送入宮中的宦官,按宮中習俗,入宮後拜大太監爲義父。他們兩人運氣很好,拜的是當時宮中四大權宦世家之一的楊氏。兩人拜的不是同一人,不過他們的義父卻是拜的同一人,因此,他們的關係,算是義從兄弟。早年,楊復恭就已經憑藉着其義父的關係,早早做上了神策軍中尉的權勢高位,而那時楊復光還只是出鎮地方上的一個小監軍。

但如今,楊復光已經早非吳下阿蒙。就是楊復恭,也得看着點這個兄弟的臉色行事。因爲,他手下只有萬把人,而楊復光手下卻有八鎮節帥義子,手下也親統着三萬多精銳。

剛剛楊復恭向楊復光提出了一件事。那就是黃巢已經不可能撐的過今年了,黃巢滅亡之後,領導諸鎮剿滅黃巢,收復兩京的他們楊氏兄弟,到時也必將威望大增。他認爲,如今天子已經完全落在了田令孜的手上,遠在西川。而田令孜掌控了三川,想要打入三川,奪回天子太難。可沒有天子在手又不行,因此,他提議,不如干脆廢掉天子李儇,重立一個天子。

楊復恭甚至連新天子的人選都已經想好了,懿宗皇帝兒子有很多個,不過當初扶立李儇做太子時,把排行第五的李儇上面的四個哥哥全殺了。如今李儇的兒子還年幼,也不在手上,不可能立他的兒子。楊復恭打算立懿宗的兒子、李儇的弟弟。最合適的有兩個人選,皇六弟吉王李保,和皇七弟壽王李傑,兩人都是那種聰明的皇子。

吉王李保年長且賢,壽王李傑同樣聰慧賢明,不過李傑與李儇是一母同胞,且更年輕些,今年才十五歲,楊復恭更看好李傑。

只是他的這個提議,兄弟楊復光卻似乎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熱烈迴應。他一直坐在那裡,久久沉默不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兄弟你是什麼想法?”楊復恭耐心問道。

楊復光許久之後才嘆了一口氣,“兄長意欲廢當今聖上,重立天子,這本來也不無不可。只是咱在擔心一個人!”

“誰?”

“李璟!”楊復光緩緩說出那個名字,當今天下,誰也繞不開李璟這個名字。他的強勢,他的威名,讓人敬畏。

楊復恭想要廢掉李儇,立李傑爲天子,在楊復光看來,這並無不可。百餘年來,大唐不知道多少天子是由宦官們扶立和廢除,甚至是殺掉。如今的天子本來還是個不錯的天子,對他們兄弟也還不錯,但現在李儇落在了田令孜的手上,要想奪回來,就得與田令孜大戰。這在楊氏兄弟兩人看來,都是有些划不來的。田令孜遠在西川,三川都是他的地盤,三川易守難攻,去那裡做戰,並無多少勝算。最關鍵的是,有多少人願意跟着他們去西川打仗?

可沒有天子在手,宦官們再有權勢,也是先天不足。

因此,佔據兩京,重立一個天子,很有必要。

但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西川有一個天子,如果他們再立一個,那李璟會怎麼反應?

李璟可是如今最大的的藩王,手下兵強馬壯,李璟先前一直沒有打起反旗,若是因爲他們弄出了兩個天子來,李璟到時也立一個,那也是一個大問題。李璟若是一時不反,對他們也還是很重要的。李璟只要一天還打着唐朝旗號,他們就一天不用馬上跟秦軍動手,可以有時間來把河南關中諸鎮統一。

“這是一個問題,但現在他顧不上我們這邊,他現在在渤海呢。”

楊復恭也一樣對李璟十分忌憚,不過他覺得現在李璟不是問題,畢竟李璟這幾年一直在北方發展,似乎並無意南下。

“不如給李璟加一個新封號,籠絡住他。只要他暫時不來插手我們,就可以了。”

“但願吧!”楊復光捏着光滑的下巴。

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210章 決勝千里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59章 虎爭第941章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95章 拜壽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854章 舉兵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929章 奚族騎兵第921章 觸底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6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027章 登極第292章 兵變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刺史門生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961章 懲戒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110章 高利貸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303章 暴露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577章 幽州亂第489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430章 銜尾追擊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463章 長安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126章 我不能嚥下這口氣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889章 彈幕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335章 瘋狂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761章 皇叔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692章 鐵騎五萬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0章 截殺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50章 慶賀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624章 強烈反應第556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902章 子弟第672章 虎妻第621章 高駢的挑釁第51章 吃我一槊第775章 征途第650章 帝王雄心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407章 反戈一擊第958章 新天子即位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627章 求和第712章 飛雷炮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416章 小朝廷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210章 決勝千里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59章 虎爭第941章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95章 拜壽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854章 舉兵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929章 奚族騎兵第921章 觸底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6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027章 登極第292章 兵變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刺史門生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961章 懲戒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110章 高利貸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303章 暴露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577章 幽州亂第489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430章 銜尾追擊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463章 長安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126章 我不能嚥下這口氣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889章 彈幕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335章 瘋狂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761章 皇叔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692章 鐵騎五萬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0章 截殺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50章 慶賀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624章 強烈反應第556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902章 子弟第672章 虎妻第621章 高駢的挑釁第51章 吃我一槊第775章 征途第650章 帝王雄心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407章 反戈一擊第958章 新天子即位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627章 求和第712章 飛雷炮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416章 小朝廷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