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825章 另立天子

bookmark

(感謝雨亦晴o(∩_∩)o、鋒鏑血衣兩位同學的月票支持,謝謝!)

廣明元年,五月。

四路北伐軍都已經出關半年,其中曾元裕率兵五萬出安東省,最後進入了渤海國中京顯德府。周德威率兵五萬,出遼東省,進入了渤海國扶余府。渤海朝廷也撤入中京府,並調集兵馬分駐兩府,配合秦軍,準備與契丹聯軍決戰城下。

兩路兵馬中,中京府的曾元裕軍團,首當其衝,正面迎接攻下上京龍泉府後一路南下的聯軍主力。曾元裕以顯得府顯州爲大本營,分兵屯於上京與中京交界的崇州崇山,兵馬沿忽汗河駐紮,守在忽汗海南岸。

而周德威軍團駐於渤海國西北面的扶余府,大本營設在扶州扶余城,前鋒沿涑沫水自西北向東南駐紮設防。

秦軍兩路北伐軍一東一西,以涑沫水和忽汗河沿江設防,與設在鴨綠水源頭西京府的後勤大營,形成了一個丫形三角。此外,秦軍的水師大將梅根和株麗也各率領聯合艦隊,在遼海解凍後,自平壤出發,到新羅南部的張鶯鶯清海鎮補給,然後繞過三韓半島,抵達渤海國的東部海岸,登陸渤海南京和東京府,海上支援作戰。

對中原諸多藩鎮來說,這只是一場關外之地的戰鬥。

可對於李璟和秦藩將士們來說,這卻是一場對秦藩至關重要,影響極大的戰鬥。

戰略上,這將是決定東北之地霸主和未來至少三十年格局的一場大戰。從規模上。契丹、室韋、黑水聯合出動了二十萬胡騎。而渤海國也動員了全部剩下的二十萬馬步兵員,李璟也調動了馬步水陸一共五路大軍參戰,曾無裕軍團五萬、周德威軍團五萬,郭崇韜軍團五萬,林威軍團十五萬,茱麗、梅根聯合艦隊五萬。秦軍五路大軍三十五萬,加上渤海國二十萬。總兵力達到了五十五萬。

渤海、秦藩聯軍五十五萬,契丹、室韋、黑水部聯軍二十萬騎,一場彙集了近八十萬人馬的超級大戰。若是算是在潢水草原上的契丹兵馬,這場戰鬥可能達到百萬衆的規模。

這也是至今爲止,秦軍一次性投入最多。作戰區域最廣的一次戰鬥。三十五萬大軍,正規戰兵部隊就達到了三十個軍,足足十五萬人馬。

這場戰役,壓力最大的還是曾元裕。

這位大器晚成,半生一直擔任閒職,得不到重用的原唐朝大將。自投入李璟麾下之後,一直表現不凡,可以說。曾元裕的經歷,與隋末唐初時的戰神李靖有些類似。雖胸中兵書萬策,可開始一直得不到證明自己的機會。

千里馬還須伯樂。

李璟就是曾元裕的伯樂,一直以來李璟都在給曾元裕機會。曾元裕的表現也沒讓李璟失望。多次獨領一面。但是現在,作爲整個戰役之中最關鍵的一點,曾元裕必須以他的一萬戰騎,兩萬戰步,加兩萬輔軍,以及十萬渤海糜爛之兵,在顯德府擋住契丹聯軍的十萬主力騎兵部隊。

在整個戰役的戰略計劃中。曾元裕是全局之眼,唯有他撐住了聯軍的攻勢,擋住了聯軍的腳步,把他們的主力拖住在中京府。那麼其它各路軍團,纔有機會。特別是給郭崇韜軍團製造機會。

若是曾元裕撐不住,那麼整條涑沫水、忽汗水、鴨綠水、東海岸的戰略防線就有可能被以點帶面的全面突破,到時不單渤海國必亡,就是秦藩花費無數心力經營的遼東大後方,也可能一朝盡毀。

進入中京的曾元裕,第一時間拜見了渤海國王,強勢的迫使渤海國王將中京渤海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統一指揮。緊接着,曾元裕將中京的十五萬秦軍和渤海聯軍統一劃分爲戰、輔、備三等,大部份的渤海軍隊被劃爲了輔軍,更多的則被編入備軍之中。然後一支戰兵,配兩支輔軍,三支備軍,重新混編。然後,曾元裕也沒打算就呆在中京城被動等聯軍來攻。

而是主動防守,打戰略防禦,防守中也會有反擊。

沿着從中京到上京的忽汗河,曾元裕沿河倚山,設關立寨,佈置了多支軍隊梯次防守。

崇山、白山、東牟山,各布重兵,他的策略是絕不輕易讓契丹聯軍輕易的一路殺到顯州城下。而是要依靠山河地利,做節節阻擊,以空間、時間,讓胡騎流血不斷,聚少成多,最終有效的打擊他們。等最後展開中京府攻防戰時,讓敵軍損失兩到三成兵馬。

另外,曾元裕還制訂了堅壁清野計劃。

從上京府進入中京府的邊境開始,一路上各州各縣,所有的百姓都要遷到中京府以及更西面南面。另外,所有的糧食草料牲畜,都得帶走,不得留下一粒糧食一根草料給契丹聯軍。就連房屋也得燒掉,水井也得堵塞。

曾元裕甚至十分狠絕的下令,在退出的各個州縣山村河流等地的水源水進河流,都投入病死的牲畜,主動的製造疾病和瘟疫,給契丹聯軍制作困難。

有困難最好,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不能讓契丹人輕鬆的過來。

同時,在積極防禦的時候,他還沒忘記派出數十支特戰隊深入已經被契丹聯軍佔領的上京龍泉府,率賓府、安邊府、安遠府,懷遠府、東平府、鐵利府等等敵後搞破壞。刺殺他們的將領,燒燬他們的糧倉,襲擊他的後勤部隊,在水源投毒,策反,散佈謠言等等。甚至曾元裕還派出了幾個使團分別往新羅、東瀛、黑水、室韋等各處,遊說新羅、東瀛派兵支援秦軍作戰,或者爲秦軍籌集糧草,最次也想要取得在兩國購買糧草的許可。而對黑水和室韋,卻是許以種種好處。勸他們退兵。

曾元裕甚至向契丹主帥也派了使團,提出只要契丹聯軍就此休罷戰,那麼秦軍也會立刻退兵。甚至秦兵願意說服渤海王室,接受以現在雙方實際的控制區爲新的邊界,秦軍和渤海願意對契丹聯軍現佔領的地區,不再提出交還要求。

本來李璟這次把整個戰役最重要的一個重擔交給曾元裕時,秦藩內部還有一些異議。但當曾元裕將這些安排佈置傳回燕京時。不論是誰,都對曾元裕的計劃十分滿意。

這份計劃可謂是滴水不漏!

從這個計劃來看,曾元裕絕對當的起李璟的重託。

“曾帥這是緩兵之計?或者還有驕兵之計?”十幾萬秦藩渤海聯軍已經在積極備戰,後方的糧草輜重也通過遼海和鴨綠水在源源不斷的運往前方,大戰一觸即發。這個時候。曾元裕卻派使者去見契丹統帥,提出願意就此休兵罷戰,明顯是故意示弱,拖延時間,讓契丹統帥生出輕敵之心,同時又爲秦藩渤海聯軍贏得更多時間準備。

畢竟已方是守。對方是攻。時間拖的越長,就對秦軍這邊越有利。

“肯定是。”李璟嘿嘿一笑。

自古以來,若是兵強馬壯。就不會有什麼點到爲止,講什麼公平交易。如果秦軍此時聲稱契丹聯軍如果不立即稱降退兵,就要踏平三部的話,估計胡蠻還會有些擔憂。可現在秦軍卻一反常態。軟綿綿的提出就此休兵。甚至秦軍連反攻渤海的半點舉動沒有,只是一味的在顯得和扶余加固城防,準備死守。這樣的形勢下,秦軍的表現,只會被他們看做是軟弱,或者秦軍無力或者不想過多出力參與到渤海國的事務之中。

胡蠻有這種想法並不爲奇,這種想法很符合這個時代的思維。

畢竟渤海國雖是秦藩盟友。但畢竟只是盟友而已。雖然渤海滅亡有脣亡齒寒之憂,可若是能保住渤海半壁江山,又不用秦軍爲此辛苦遠來作戰,那麼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如此吧。

但這與李璟的思維觀念卻不相同,因爲李璟雖然是渤海的盟友,又是渤海國王的女婿,可早在黑水入侵之時,他就已經打算借刀殺人,驅虎吞狼了。李璟的作戰計劃並非是保渤海國,而是藉此吞併渤海國。若只是爲保渤海國,李璟自然不會那麼賣力。可若李璟想借此吞併渤海國,這一戰卻是非打不可了。

正是如此,契丹聯軍一次次的都沒有探到李璟的真實底線,由此做出了一個個的誤判!

“這次戰役若是能夠勝利,我們就可以趁機一舉吞併渤海國。”李璟充滿霸氣道,“此戰過後,渤海國都沒有再存在的必要了,而且此戰過後,渤海國也必然虛弱無比,我們正好讓進駐渤海的軍隊直接接管渤海國各州縣。不過爲了順利,可以考慮暫時先讓渤海王退位,然後讓現在的渤海王子繼位,由我們控制。如此再等幾年時機成熟了,就可以徹底的將渤海國併入我們秦藩了。”

雖然李璟還是渤海的女婿,但這個時候可不是講情面的時候。

參謀院使敬翔道:“東北戰局我倒並沒有太大擔心,後續的渤海局勢更不用說。我比較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如今黃巢形勢急轉而下,朝廷聲勢復漲,天子似乎有些不安於現狀了。這次他突然對秦藩文官武將大肆封官贈爵,且都是高封厚賞,這可不是什麼好苗頭。我以爲這不僅僅是天子想要籠絡秦藩將士人心,他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完全是衝着殿下來的。爲此,殿下可有什麼應對之策?”

雖然這次天子的詔書中,給敬翔這個李璟的狗頭軍師直接封了一個馮翊郡王爵位,並加了檢校尚書左僕射之職。不過敬翔很清楚自己跟誰纔是一邊的,絲毫沒有領皇帝的情。

“他是大唐天子,率王之賓,莫非王臣。他要給賜恩封賞,我又豈能反對?”李璟道,這確實是個麻煩事,但這隻能算是天子的陽謀,明刀明槍來的,李璟還只能站着接,不能躲。

這些年,李璟對李儇還是很好的。

一開始,李璟位低權輕,正需要天子的保護提攜,因此可謂是全心討好於他,每年上供錢糧無數,對天子的詔書旨意也從來沒有違抗過。後來勢力漸強,李璟漸漸有能力說不,也並未完全與天子翻臉。正是李璟的這一慣態度,讓天子對李璟雖有忌憚,可並沒有多少畏懼。

“既然如此,不如另做他想。”敬翔沉吟許久道。

“何意?”李璟直視着他,明知故問。

“另立天子,或者大王直接燕京登基建國稱帝!”敬翔語氣鄭重,神情肅然的緩緩吐出了那句話!

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966章 朱溫和李克用的人頭第629章 死將第336章 榮升郡公第421章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第379章 跪服第900章 幹了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948章 李家有女可爲後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919章 禍起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252章 搶奪大謝島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1027章 登極第64章 行動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51章 吃我一槊第961章 懲戒第109章 合作第599章 求援信第74章 事泄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7章 破家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888章 阻擊第40章 捷報第212章 大捷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652章 河北道兵馬元帥第977章 上原驛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120章 每人打斷一條腿一隻手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916章 大前門第381章 槍打出頭鳥第77章 交換第6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905章 在秦王頭上撒尿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918章 挑戰第518章 風雲再起第616章 稅收第386章 直搗黃菊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519章 雙贏第680章 燕王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98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540章 內訌第942章第938章第743章 雙喜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188章 一本萬利的買賣第311章 鐵蹄縱橫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978章 樑藩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12章 娶妻納妾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537章 山東有難,齊州爲戰守之衝!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70章 截殺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357章 搶幽州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376章 收將 奪城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632章 韃靼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669章 人口
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966章 朱溫和李克用的人頭第629章 死將第336章 榮升郡公第421章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第379章 跪服第900章 幹了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948章 李家有女可爲後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919章 禍起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252章 搶奪大謝島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1027章 登極第64章 行動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51章 吃我一槊第961章 懲戒第109章 合作第599章 求援信第74章 事泄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7章 破家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888章 阻擊第40章 捷報第212章 大捷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652章 河北道兵馬元帥第977章 上原驛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120章 每人打斷一條腿一隻手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916章 大前門第381章 槍打出頭鳥第77章 交換第6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905章 在秦王頭上撒尿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918章 挑戰第518章 風雲再起第616章 稅收第386章 直搗黃菊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519章 雙贏第680章 燕王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98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540章 內訌第942章第938章第743章 雙喜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188章 一本萬利的買賣第311章 鐵蹄縱橫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978章 樑藩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12章 娶妻納妾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537章 山東有難,齊州爲戰守之衝!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70章 截殺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357章 搶幽州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376章 收將 奪城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632章 韃靼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669章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