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029章 掃平羣藩

bookmark

龍紀元年,正月。

李璟詔令崔安潛爲徵西大將軍,行轅長安,都統十萬西征兵馬,繼續掃蕩關中隴右朔方一帶未降藩鎮。詔令曾元裕爲徵南大將軍,統兵十萬,行轅武關,負責進攻山南、荊南、鄂嶽等江漢之地。又命趙犨爲徵東大將軍,統兵十萬,行轅徐州,進攻河南的朱溫。

戰事極爲順利,二月初五,徵西大將軍崔安潛率師自長安攻邠寧鎮朱玫,一舉攻克邠州,再下寧州,朱玫兵敗被俘,邠寧鎮覆沒。曾元裕也根據李璟的諭令,擊潰了率軍北上的西川節度使牛勖,並趁勢追擊潰軍,沿漢水一路向西南進軍,攻克洋州,並攻佔山南西道藩鎮帥府駐地興元府梁州,隨後再克鳳州、興州,利州,南征兵馬直達劍門關下,逼近蜀中。

徵東大將軍趙犨自徐州北上,進攻宣武,朱溫早已經被四面圍困,雖然想要頑抗,但在精銳的秦軍水陸協同作戰之下,特別是在中原那開闊的平原之上,秦軍的鐵騎和炮兵協同作戰,宣武軍很快就丟失了所有的外圍據點,最後不得不龜縮進入各個堅城要塞之中防守。宣武忠武諸州各縣,除了汴梁陳許等幾個大城,其餘所有的縣城、鄉村,都被趙犨徹底掃蕩而平。

趙犨掃平宣武忠武諸縣城鄉村之後,開始將樑軍分割於各個城池之中,孤立樑軍,然後逐個進攻。連破陳州、許州,俘敵三萬餘人,馬匹萬餘。之後乘勝殺向宣武,自汴河、蔡河、白溝三條水路進攻汴梁。另一路兵馬出武牢,進攻鄭州。

朱溫被迫放棄鄭州。將兵馬集結於汴梁,與趙犨對壘。趙犨與朱溫決戰汴梁,唐軍水陸並進,十萬兵馬圍攻汴梁月餘,朱溫糧草不濟,最終被秦軍用水雷炸開了汴梁的水門,水師陸戰隊猛攻入城。樑軍難以阻擋,雖拼死不降,三日血戰之後,樑軍幾乎死傷殆盡,連朱溫本人也戰死牙城節堂之內,河南全境遂告平定。

王彥章、李存孝、高思繼等十幾員戰將就是此時動身前往汴梁的,四月二十日,這羣肩上掛着閃耀將星的戰將已經到達了河南行省汴州,如今河南地區以汴河爲界。汴河西部大致都劃爲了河南行省,汴河東面,則大致歸入山東行省。

徵東大將軍趙犨親自到汴河碼頭迎接了這支軍官團。

“末將等拜見趙帥!”王彥章等上前行禮。

趙犨笑着上前一一與他們打招呼,這次南下的軍官團陣容極爲強大,李璟的十三太保,除了劉尋在福建。李讓管錢,還有楊行密和錢鏐二人如今在江東外,剩下的九位太保全都到齊。另外,如今軍中紅星小將,郭氏雙雄郭威和郭濤也一起前來,除此外,連御前哼哈二將張承宗劉守謙還有郭鎮山,郭鎮海,李維,李居義等一大羣年青卻又身份顯赫的少壯將領們到來。

在這羣少壯派的面前,趙犨這位徵東大將軍,可是絲毫的不敢擺架子。就在不久前。朝廷已經撤消了原來的五軍都督府,將之分離爲南北二衙。原來的秦軍,也因此分成了兩大系統。

北衙禁軍。主管四十六萬禁軍部隊,四十六萬禁軍又分爲十六軍,分別是左右羽林衛,左右金吾衛,金右千牛衛,左右神策衛,左右神武衛,左右神威衛,左右龍武衛,左右監門衛。北衙十六軍四十六萬禁軍,專門負責京畿地區,以及分立在各地的幾個陪都的防禦,是最精銳的作戰部隊。

而南衙,則統領衛軍,南衙擁有十二軍衛軍,分別是左右翊衛、左右威衛、左右御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候衛。他們統領全國五十四萬衛軍,負責邊防和除京畿及陪都等地城防守備。

參謀院、兵部、北衙十六軍禁軍,南衙十二軍衛軍,這個新的軍方系統,統領着全國百萬常備部隊。按新的軍制,參謀院依然是管調兵,南北衙管統兵,但南北衙平時是調不動軍隊的。南北二衙的禁、衛軍隊,每軍下設五師,每師下設二旅,每旅下設五營,每營下設二都,每都下設五夥。非戰鬥之時,部隊平時都是以營爲單位駐紮各地,最高統兵將領就是營指揮使,禁軍則最高統兵將領爲旅都指揮使。再往上,非戰鬥時,雖然也有編制,但軍官卻是無權直接統領下級的戰鬥單位。唯有當戰時,皇帝下令選將,參院下達調令,兵部發給虎符兵印,將領才能真正統領本軍本師兵馬。

趙犨很清楚的知道,這雖然不是鳥盡弓藏,可也算是歷朝歷代平定天下之後,必然的對軍將兵馬的限制。以後越是他這樣的高級將領,越是難得有統兵的機會了。反倒是這羣掛着少將准將銜的年青將領們,今後的戰場,只會屬於他們。

這羣年青將領到來,是受皇帝旨意,準備領兵前往山南作戰。

根據李璟和參院的戰略佈劃,朝廷的平定天下之策,依然是先西后東。按這個形勢判斷,在掃平河南之後,官軍在東線將暫時維持原狀,而集中力量在進攻關隴的同時,抽調精銳,同時向巴漢和荊襄地區進攻掃蕩。

第一階段是掃平關隴和河南,第二階段是掃平巴漢和荊襄,第三階段是拿下蜀中,第四階段就是進攻湖南、江西和鄂嶽,最後一舉順江而下,掃平東南。

諸將前來,帶來李璟的旨意,趙犨繼續坐鎮徐州。不過他麾下的兵馬,得調出大部交給隨諸將前來的張自勉,由他和諸將統領進攻豫西的秦宗權,和襄陽的劉巨容。

李璟和參院的分析認爲,楊行密和錢鏐雖然早已經背叛了李璟,但他們現在已經陷入兩難境地,既不敢進一步公開叛亂,又不甘於退一步徹底歸降。而秦軍現在在江東南北兩面都有兵馬,在失去了其它地方的呼應之後。這兩人現在已經被包了餃子。朝廷真要痛下決心,要平定江東不難。不過李璟現在不急着動他們,是因爲朝廷要先集中精力對付關隴和蜀漢地區,李璟相信,只要平定了西部,到時,江東地區可不戰而下。

趙犨久鎮淮泗。又是朝廷諸帥中最擅長於防守的,因此李璟最後讓他留在徐泗盯住楊行密和錢鏐,而派張自勉這些擅長流動作戰,長於進攻的上將來指揮進攻荊襄。

“臣領旨!”趙犨恭敬接過聖旨,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不滿表情。

神京,紫禁城。

首相鄭從讜進奏:“臣以爲,陛下登基已有半年,至今仍爲立太子。太子爲一國之本,新太子也要儘早確立纔好。這樣才能朝綱整齊,利於天下人心安定。”

李璟端坐龍椅之上,他沒有立太子,大臣們忍了半年,終究還是忍不住了。最近這半年來,圍繞着立太子之事。朝中也是暗流涌動。他目光掃過殿中羣臣,緩緩道:“朕遲疑未能確立太子,這是因爲諸皇子年幼。太子爲一國之本。朕須當慎重再三,絕不能輕立。”

鄭畋出列奏道:“諸皇子還小,是賢是愚,不能考查,現在言之過早。不過陛下如今不過剛過而立之年不久,正是春秋鼎盛之時,以陛下賢明和健康,必然執政百年。因此,太子的賢愚也不必過於計較。況且,古來的規矩。都是立嫡長子爲太子,陛下何須難以決擇。”

這番話一出,那意思就是立王桂娘之子爲太子了。雖然過去李璟爲秦王時。有兩個王妃,王桂娘和於幼孃的孩子都是嫡子。但現在,李璟登基之後,王桂娘立爲皇后,那諸皇子中,也就只有王桂孃的兩個兒子可稱爲嫡子。於幼娘雖貴爲四妃之首的貴妃,可她的孩子和王惋君的孩子一樣,同樣都只是皇庶子。

李璟卻是搖頭,“太子爲一國之本,國之儲君,將來的皇帝,當然得立賢明者。朕今已有皇子五十四,然多半年幼,最長者也不過十餘歲。本來朕之意,是再等幾年再立太子。既然今日諸愛卿都請早立以利於安定天下人心。那麼,就先立吧。”

龍紀元年,六月初六,李璟下詔,加封蘭陵郡王李德昭爲秦王,封李德林爲晉王,李德芳爲齊王,李德秀爲楚王,李德晧爲周王,李德曄爲魯王,李德暈爲趙王,李德珏爲魏王,李德祥爲樑王、李德瑞爲燕王。

一次冊封十王。

六月初九,李璟再次下詔,正式冊封秦王李德昭爲皇太子,加冕,入駐東宮,並開始學習處理政務。

八月,崔安潛平定關中,九月,曾元裕平定漢中,十月,張自勉平定豫西、山南。

十一月,曾經在沙州起義歸國的張議潮兄弟之子,現任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上表歸附,迎崔安潛西征軍入河西,並仿當年張議潮上京,攜帶妻女親自前往神京晉見李璟。

年底,張自勉繼擊敗秦宗權後,再次擊敗劉巨容,攻克襄陽,隨後,如疾風一般的攻克江陵府荊州。

龍紀二年,崔安潛出散關入蜀,會師曾元裕,大舉進攻蜀中。

二月,攻破劍門,十五萬官軍攻入川中。田令孜、陳敬瑄負隅頑抗,川中名將高仁厚親爲前鋒,大破田令孜神策軍。川軍大敗,田令孜兄弟被俘,三月,高仁厚攻入成都,李儇與成都行營百官皆被俘。

五月,張自勉平定湖南,六月,崔安潛、張自勉、曾元裕三大元帥會師江陵。

六月,三路大軍集結江陵,製造戰艦,準備順江南下進攻長江下游地區。

八月,楊行密、錢鏐自請入京,九月,官軍進入鄂嶽、湖南、江西,淮南,宣歙、江浙諸地。

十月,楊行密、錢鏐、張蕤、於瑰、於球、康承誨、劉尋等一起入京面聖!

至此,天下數十藩鎮,一一而平,朝廷平定天下,混一宇內。

第499章 入局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951章 急報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47章 變動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685章 內閣第712章 飛雷炮第669章 人口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75章 攤牌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586章 結怨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74章 事泄第708章 爆發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793章 李嗣源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182章 麾下女將還是家中側室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273章 懷疑猜忌第346章 鎮東軍再出擊第309章 爲山九仞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736章 麗華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862章 殘酷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48章 升賞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900章 幹了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69章 跳船第266章 李璟你還是不是一個男人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300章 先斬後奏第1011章 倒戈相向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32章 情報買賣第593章 殖民第849章 鐵騎第977章 上原驛第416章 小朝廷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14章 連廚子也一人發一套鎧甲武器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174章 大收穫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773章 成都第756章 擒虎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525章 會獵於野(一)第333章 反了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863章 救兵第501章 選鋒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722章 泗口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191章 你能行嗎
第499章 入局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951章 急報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47章 變動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685章 內閣第712章 飛雷炮第669章 人口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75章 攤牌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586章 結怨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74章 事泄第708章 爆發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793章 李嗣源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182章 麾下女將還是家中側室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273章 懷疑猜忌第346章 鎮東軍再出擊第309章 爲山九仞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736章 麗華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862章 殘酷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48章 升賞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900章 幹了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69章 跳船第266章 李璟你還是不是一個男人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300章 先斬後奏第1011章 倒戈相向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32章 情報買賣第593章 殖民第849章 鐵騎第977章 上原驛第416章 小朝廷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14章 連廚子也一人發一套鎧甲武器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174章 大收穫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773章 成都第756章 擒虎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525章 會獵於野(一)第333章 反了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863章 救兵第501章 選鋒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722章 泗口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191章 你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