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

這方面,前田利家就弄錯了。

這個詔書一年前發佈之後,很快就被黑水密探得到,然後通過秘密渠道傳回了大秦,交給了蕭如薰。

蕭如薰看了之後,就把這個詔書一直保存在書桌手邊的小匣子裡面,有事沒事就拿出來看看,確保自己不會因爲情況過於忙碌而忘掉日本的事情。

眼下播州之役第一階段結束,第二階段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展開。

但是從第二階段展開到第三階段的混亂到第四階段的介入再到第五階段的控制最後再到終極階段的掀起土改,這是一個過程。

沒有兩年也有一年半,不是急匆匆就能搞定的。

蕭如薰決定把青龍營的軍隊調回來,只在當地留下玄武營的軍隊分開據守,讓土改官員深入地方準備隨時顛覆土司政權,騰出來的手完全可以選擇下一個刺頭來收拾。

距離上一次小小的提點他們過去了一年多,德川氏似乎老實了不少,意識到了和大秦的巨大差距,所以繼續埋頭髮展自己。

但是豐臣氏方面,那個什麼天皇對內依然稱天皇,豐臣氏家臣每次聚會依然會提起那份凌辱詔書。

眼下開戰的藉口十分充分,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考慮,那份詔書暫且不說,其他的理由想怎麼弄怎麼弄,反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過在開戰之前,蕭如薰打算完成軍隊的改組。

日本方面反正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吳惟忠的軍隊足以震懾他們,他們翻不起大浪花來,趁着現在西南大局還沒有完全鋪開,日本戰事沒有開啓,蕭如薰決定解決軍隊的問題。

最早的七大營制度在現在看來已經不適用了。

軍隊數量不斷增加,現在秦軍立國前的軍隊加上立國後招募的新兵已經突破七十萬的人數了,距離蕭如薰規定的一百萬軍隊的人數還有三十萬的差距,這不着急。

着急的是七大營的編制適用於緬甸鎮南軍,卻不再適用於大秦軍隊,每個營的軍隊數量太多,蕭如薰自己也不放心。

於是,他決定將七大營拆分擴編,改組爲三十個新的軍,其中有三個騎兵軍編制和五個水師軍編制,其餘都是野戰軍編制。

原七大營的番號名稱繼續使用,在其基礎上增添二十三個新軍號,每個野戰軍和騎兵軍保持最早緬甸鎮南軍的三萬人編制,水師軍則維持在兩萬人編制,分屬不同區域。

另外加上直屬皇帝本人指揮的絕對精銳十五萬禁衛軍,共一百萬正規軍。

在軍以下采用師,旅,團,營,連,排,班七級編制,在軍以上設八個兵團編制。

西北兵團,西南兵團,遼東兵團,東南兵團,嶺南兵團,關中兵團、京畿兵團和海軍蛟龍兵團。

西北兵團轄區只在甘肅,西南兵團轄區包括四川雲南和貴州,遼東兵團轄區在遼東,東南兵團轄區包括南直隸浙江福建,嶺南兵團駐守兩廣,關中兵團轄區在陝西,京畿兵團包括山西北直隸和山東地區。

由於現在的兵力還不齊全,完成駐守任務還沒到時候,未來還會增添數個騎兵軍,但是初步規劃的各軍防區是這樣的——

西北兵團駐守五個軍,四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

關中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

京畿兵團駐守六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再加上十五萬禁衛軍和一個水師軍,共八個軍和編外的禁衛軍。

西南兵團駐守三個野戰軍。

遼東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共三個軍。

東南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

嶺南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

緬甸駐守一個野戰軍,屬中央直轄的獨立軍,不受各兵團控制。

然後除了京畿兵團的直轄的一個水師軍之外,剩餘四個水師軍組成大秦海軍蛟龍兵團,分四個海軍基地駐紮,浙江一個,廣東一個,緬甸一個,呂宋一個。

京畿兵團是最強的,一方面是皇帝需要掌握全國最強最精銳的軍隊的原因,一方面也是考慮到未來的北伐,蕭如薰有御駕親征的可能,所以將在這裡集中最強的軍隊。

西北兵團是京畿兵團之外最強的,因爲它將承擔未來進軍西域、奪回河套以及北伐草原的重要使命。

關中兵團更多的將會承擔防守和支援的任務,所以人數在北方兵團裡是最少的,但是任務並不輕,未來北伐開啓,關中將成爲後勤基地,位置重要。

遼東兵團自然不用多說,蒙古和女真勢力夾雜,未來進軍奴兒干都司並且佔領庫頁島的任務就是他們的,廣大的雪原上,是騎兵馳騁的戰場。

西南兵團在未來主要負責西南地區的土改和維穩,剿滅殘餘的土司勢力也很重要,保護新來的移民也很重要。

東南兵團主要的任務是守土和建設以及配合海軍執行蕭如薰的開拓東南海島計劃,東南地區的海島有一個算一個全給拿下,包括最大的臺灣島,蕭如薰要在臺灣島上移民,正式建立統治,東南兵團任務很重。

嶺南兵團則負責駐守兩廣這天高皇帝遠與溝通南洋的地方,也將承擔一些建設任務,當然,保護之後將會移民至此的北方漢人移民也是很重要的,幫助他們一起建設新的家園,將這裡牢牢掌握在手。

海軍蛟龍兵團承擔一切海上作戰任務,將南海和緬甸近海牢牢掌握住,嚴厲防範任何敢於挑戰大秦在當地影響力的土著或外來人。

除此之外,緬甸之所以駐守野戰軍主要是爲了防備莫臥兒帝國。

現在緬甸和莫臥兒之間已經產生了商業往來,這是長期駐守緬甸爲蕭如薰看家的陳燮帶來的消息,所以蕭如薰也要防備未來與莫臥兒產生戰爭的可能。

畢竟眼下的莫臥兒處在強勁上升期,阿克巴還沒死,他的兒子和孫子也不是好對付的,任何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都不好對付,絕對不能輕敵。

這些軍隊都屬於中央編制,不受地方政府管轄,地方政府只有警察和衙役的調動權,而沒有軍隊的調動權。

眼下全國軍隊數量還沒有那麼多,更多的還在招募和訓練,要完全執行這個重組計劃至少需要五年,五年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是蕭如薰可以接受的範圍。

改組緩緩開始進行,軍官任命也可以開始進行了。

把七大營的編制拆分出來,將七大營的軍隊打散重組,各軍將領軍官也紛紛根據現有的戰功調任到不同的職位上,指揮新的軍隊。

這個任務從隆武元年六月份就交給了兵部去安排,現在具體名單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功勳老將們升任兵團主帥,次一等的成爲一軍主將,極其優秀的新人們可以開始在其餘各編制的軍隊裡擔任相對應的軍官。

蕭如薰打算首先組建自己的中央禁衛軍,從各軍中選擇最優秀的士兵組成中央禁衛軍,由皇帝直轄,具備最好的裝備和最強的戰鬥力,也將承擔最嚴峻的戰鬥任務。

未來北伐草原,絕對主力就是中央禁衛軍,所以中央禁衛軍的騎兵人數要予以保障,之所以其他各軍裡只有三個騎兵軍,是因爲蕭如薰要在禁衛軍裡保持六萬人的騎兵編制。

未來,中央禁衛軍的騎兵將是全大秦最強的騎兵。

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百六十六 阿門!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四百五十 詔書到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八百零四 放心吧!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四百四十九 山頭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四十三 地道挖成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四十二 兔死狐悲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六十六 意見統一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六十四 戰與和(上)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四十七 戰後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三十八 許朝欲降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十二 煩躁的哱雲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
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百六十六 阿門!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四百五十 詔書到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八百零四 放心吧!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四百四十九 山頭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四十三 地道挖成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四十二 兔死狐悲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六十六 意見統一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六十四 戰與和(上)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四十七 戰後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三十八 許朝欲降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十二 煩躁的哱雲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