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

王公貴戚、三閣六部文武百官目光有點複雜地看着眼前一切,今天的風頭無疑是崇禎皇帝和原本的無名之輩秦浩明。

他們個個都是宦海沉浮的高手,目光如炬,如何不知秦浩明是在討巧,取悅於崇禎皇帝。

只不過,他用得高明啊!這個勢借得好,借得巧妙,符合現場氛圍,讓人不得不歎服!

除了君前拔刀略有瑕疵之外,讓人有所指責,其它的堪稱完美。

便是他們,若是年輕上少許,怕也是會血脈賁張,不管不顧參加軍旅,搏他一個堂堂正正的公候將相?

可惜激情已逝,他們都是玩政治的高手,眼前唯有利益得失。

與盧象升交好或者同一派別的,自然是爲秦浩明的表現叫好,看從中如何獲得更大的利益。

而與之相反的,則在想着如何抓這小子的破綻,除去盧象升一臂。

至於秦浩明本人,不管他願不願意,已經給他們自動劃分到盧象升的陣營中。

不過,經過眼前這件事情,這個無名小子必然名動天下,達到天下無人不識君的威望?

倒是要好生籌謀,不急一時。先不要觸犯這個眉頭,與天下人爲敵,智者所不爲也。

楊嗣昌面色平和,不動聲色的看着秦浩明的表演,心裡卻苦澀異常。

盧建鬥運氣好,有此子相幫,竟然在如此劣勢之下,逆天而爲,活生生的建立如此驚天大功,反而把自己襯托得像小人一樣。

相忍爲國,何其難也!

官場就是這麼骯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容不得半點仁慈。

吶喊聲逐漸減小,天雄軍將士把碗裡的酒喝了一大半,剩下的交給旁邊的宮中侍衛。

之後,禮部官員亦會同起先報功奏摺一樣,拿去拜祭天地、宗廟、社稷、嶽瀆、山川、宮觀及在京十里以內神祠,以英雄的酒行二獻之禮。

加上待會刑部砍下韃虜的腦袋祭奠上述地方,以敵人的頭顱行三獻之禮。

這就意味着整套三獻禮完成,冬至獻俘完美落幕。

其儀式內容分爲祭筵、儀仗、樂舞、執事、儀程五個部分,儀式所需的相關製品,嚴格規範。

遵從古制,符合禮俗要求,大小用具用品近千件,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今日所有將士,每人賞銀二十兩。今晚移駐府軍前衛,賜宴!”

崇禎龍顏大悅,大手一揮,意氣風發的說道。

與傳說中的苛刻傳聞,大有天壤之別的趨勢。

天雄軍將士聞言大喜,叫聲更是高漲,對秦浩明更加敬佩。

要知道這可是額外的賞賜,不包括原來軍功。

並且,這是皇上金口玉言親自封賞,朝廷斷然不敢有半點扣刻,說不定立馬就可以領到錢。

再說了,皇帝親口賞賜,這也是一種榮耀不是?

當兵拼死殺敵,爲的還不就是吃糧吃餉,在這亂世當中存活。

特別是移駐府軍前衛,更是一種無形中的榮耀。

府軍前衛負責皇帝近身侍衛,又稱帶刀侍衛,屬於親軍都指揮使司,不屬五軍都督府管轄。

這說明崇禎對他們的恩寵和信任,殊爲不易!

戚綱看見崇禎皇帝龍顏大悅,敬佩的看了旁邊的秦浩明一眼。

不同於普通的將校,戚綱是知道大明正規軍禮的,當初秦浩明找自己商量這些的時候,自己曾經是反對的。

可秦浩明說得很絕對,出了事情是他的,跟己無關。

話說到這裡,他實在無言。

不說自己官升一級和獲得的軍功皆拜他所賜,就衝着這些日子裡彼此的戰鬥情誼,他也必須支持。

原本自己還有些提心吊膽,不意卻大獲成功。

看來那件事情不能再拖了,秦浩明崛起可期,不然隨着差距越來越大,那可就悔之晚矣。

“秦愛卿,這刀是朕當信王的時候用的,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讓它見血,至蒙塵多年!

寶刀贈英雄,希望能在你手裡發揚光大,痛飲建奴鮮血,也不枉它跟隨朕一場。”

崇禎接下腰間的佩刀,獨自催馬前行幾步,緩緩的對秦浩明說道。

“謝陛下恩典,微臣必定誓死效力,護我漢人江山。”

秦浩明趕緊翻身下馬,跑步前行,單膝下跪,低頭說道。

“秦愛卿請起,不必多禮。看看朕的寶刀可和汝意?”

崇禎笑容滿面,努力讓自己的聲線柔和,極盡籠絡。

一旁侍衛將領從崇禎手裡接過腰刀,遞給秦浩明。

秦浩明雙手朝上接過腰刀,仔細摩挲着刀鞘上的皮質,掂了掂刀的重量。

腰刀目測約通長近四尺、寬三寸左右。

鐵質,長條形,魚腹刃,刀靶兩側有木夾柄,柄首包鑲雲紋金片,並綴有金十字形隔手。

刀鞘爲木質,外包一層鯊魚皮,塗紅漆,脊部鑲長條形金飾,上刻兩組雲龍紋,末端包有云紋金琕。

鞘身有金箍四道,中間兩道較窄,鞘口及下部兩道較寬,刻有云紋,並綴金修飾,上有扁鼻套圓環並繫有絲帶。

帶上有金環一個、金鉤一個,用以懸掛。

做戲自然要做足,秦浩明一副愛不釋手的模樣。

退後幾步,拉開與崇禎的距離,緩緩抽出刀身,嫺熟的挽了幾個刀花,頓時博得喝彩聲一片。

“好刀,微臣一定用韃虜鮮血澆灌它,方不負陛下的贈刀之情。”

秦浩明把刀入鞘,右手高舉,目注崇禎,信誓旦旦朝四周大聲喝道。

實則心裡卻在腹誹不已,中看不中用,刀身修飾太多,只能掛在牆上當做修飾品。

“好!好!好!朕就等你和盧愛卿捷報頻傳,再爲爾等大明將士慶功。”

連叫三聲好字,崇禎皇帝騎在矯健的高頭大馬,豪情大發。

今天的一幕,刺激了他的眼球,對他的觸動很大。或許,要轉變策略?

“請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盡全力,定不辱使命!”

秦浩明雙手抱拳,慨然應諾!

心裡微微一嘆,崇禎帝王心術不缺,奈何性格上有缺陷。

這樣的人若是朋友,倒是值得交往,可身爲帝王,卻是誤國了。

“行三獻禮!今用建奴貝勒阿巴泰的頭顱告慰歷代先祖,朕等着有一天用敵酋皇太極的腦袋再次祭奠,望諸位文武大臣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聽到刑部已經執行完畢,崇禎開始做結束陳詞。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現場如潮般的呼聲再次響起,恭送崇禎皇帝回宮。

府軍前衛指揮同知李永茂帶領秦浩明他們離場,大部分文武官員逐漸退場,百姓也議論紛紛不依不捨離開。

只留下主和的朝臣面面相覷,相顧無言。

皇帝朝夕令改,隨心而欲,奈何?

ps:感謝書友abcde4869一次500的打賞,有心了,感謝藍冰封神、羅爸爸、心空無18、阿杰阿軒阿心、明時山居雲漢紙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推薦票支持,同時也感謝幫忙推薦的朋友,今天收藏漲了許多。故土難離感激莫名,唯有努力相報諸君!

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七十節 籌備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
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七十節 籌備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