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人多慮了吧!”李元吉嘴角浮起一絲譏諷,冷笑道,“我軍兵鋒正盛,所向披靡,誰敢阻擋?竇建德善察時勢,豈會爲王世充冒覆滅之險?”
“齊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世民沉着冷靜地說道,“竇建德雖是耕夫出身,然也頗懂謀略,深知脣亡齒寒之理。他明白,倘若我軍平定了東都,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河間,到時憑自己一己之力根本就無法阻擋我軍攻城拔寨。爲了自保,竇建德一定會捐棄前嫌親率大軍前來馳援洛陽!”
“不錯!竇建德雖說與王世充之間交過戰,且有不淺的冤仇,但是在面對生死關頭之際,他肯定會放下昔日恩怨,與王世充聯手對付我軍!”屈突通點頭贊同道,“正因如此,我軍勢必將面臨王、竇兩軍聯手進擊。故而,攻取洛陽決非易事啊!”
“哼,就算竇建德前來,又有何懼?”李元吉一臉不屑地高聲說道,“竇建德那羣烏合之衆根本就不是我大唐虎狼之師的對手,他若敢前來,正好連着王世充一道把他們消滅掉,省得到時再起兵,這豈不是更好?”
“齊王所言甚是有理!”李世民面帶微笑地望着李元吉說道,“王、竇兩軍聯合對我軍順利攻取東都是一個不小的威脅,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一個一舉平定兩賊的絕好機會。正因如此,我軍不僅不用懼怕竇建德率軍前來支援王世充,而且還應當滿心歡喜地盼着來。”言罷,哈哈一笑。
“若能一舉而殲滅二敵,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杜如晦看見李世民笑,臉上也露出絲笑容說,“只是……秦王,這股兩賊軍合在一處夠強大呀!”
“沒錯!竇建德兵多將廣,且多驍勇善戰,實在是股勁敵。王世充雖慘敗邙山,然實力猶存。兩軍聯合,的確相當強大。”李世民如實地說道,“然我等欲平定天下,就不應該畏懼任何強敵,而是必須想辦法擊敗他們。這樣,我們才能逐一消滅賊寇,最終實現一統天下的宏偉大業!”
“秦王說的好!”李靖撫掌笑道,“今羣雄逐鹿中原,只有最強者方能奪得天下。若懼怕強敵,那必將爲他人所滅。我等欲爲皇上擊敗羣寇,一統江山,那就不可畏懼任何勁敵。故而,儘管已知竇建德將要救援東都,我等當不畏強敵進兵東都。”
“李將軍言之有理!”殷開山支持道,“今王世充新敗,正是我軍乘勝追擊的好時機。秦王,請下令立即發兵東都吧!”
接着,段志玄、侯君集、秦叔寶、程知節等將軍也跟着殷開山向李世民請戰。李世民看見大家熱情如此高漲,滿意地點了點頭,高聲答道:
“好,你等不畏強敵,誓死爲國而戰。大唐有你們這等將軍,何愁不能擊敗王世充、竇建德等賊寇,平定天下,一統江山!”
李世民充滿激情地說了句,接着又把眼睛轉向一旁的杜如晦,向他徵求意見道:
“克明,你對發兵東都有何高見,請說吧!”
“秦王,在下看到你對東都一戰如此有信心,自是放心!”杜如晦若有所思地答道,“只是今兵馬頗爲疲憊,當休整三五日,不知秦王意下如何?”
“克明言之有理!”沉吟會兒,李世民同意道,“昨日大戰一場,將士們的確心力交瘁,需要好好休息幾天。好,三日後發兵洛陽!”
衆將聽罷,人人皆面露欣喜之色,高聲接受秦王的命令。李世民見事已商定妥當,便打算讓各位將領回營做各項準備工作。可就在這時,一位穿着朝服的傳令官出人意料地走了進來。他先是向秦王和齊王深深施了一禮,然後挺直腰板,立在帳中向衆將宣旨。這當然不是皇上嘉獎功臣的手諭,因爲趕赴京城報捷的小校還在半路上呢。它是一紙調令,命將軍李靖前往夔州協助趙郡王李孝恭平定後梁蕭銑這方盤踞於江陵的割據勢力。
李靖聽罷,撲通一聲跪地接旨,同時心頭涌起一陣欣喜,想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終於來到了。與李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世民,他聽說父皇要把李靖調往李孝恭處,心裡面有些不痛快。說實話,他真不想讓這位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干將離開自己半步。然而,聖旨不可違,他只能遵旨辦事,把自己所喜愛的心腹大將派往夔州。不過,令他感到一絲安慰的是,鎮守河東的大將李世勣及劉弘基過兩天就會抵達邙山,與自己並肩作戰。
第二天一大早,李靖一手執刀,一手牽着坐騎,領着十幾位部下走出了軍營。他帶着一絲依依不捨之情,擡眼打量着自己營寨。然後,他輕輕嘆了口氣,準備翻身上馬。這時,他的耳邊突然響起了一陣馬蹄聲,他不由得尋聲望去。他看見李世民正策馬向自己跑過來,心裡不由一陣驚喜與激動。他知道,秦王是專程來爲自己送行的。於是,他踩馬蹬的那隻腳不由得縮了回來,瞧着李世民那麼感激地微笑着。
來到李靖跟前,李世民翻身下馬。他上前一步,兩眼含笑地凝視着身材高大的李靖,很真誠地說自己來爲他送行。李靖聽了,很是感動,彎腰向秦王深施一禮。然後,他們倆一邊說着心裡話,一邊牽着馬朝營寨外走去。於不知不覺中,他倆已經出了營門,來到寒風呼嘯、草色枯黃的山坡上。此時,李靖忽然停下了腳步,請求秦王回營。李世民微微一笑,什麼也不說,只牽着手中的戰馬沿着那條坑坑窪窪的山間大道繼續前行。李靖想勸秦王留步,可他知道秦王還想送他一程,而自己也想多陪陪他。因此,他把升至喉嚨外的那句話硬生生地嚥了回去,只默默地跟着他朝前走。
又走過一段長長的路,李世民突然站住了腳。他擡眼望着了無纖的天空輕輕地嘆了口氣,接着扭頭注視着李靖,動情地感嘆句:
“靖兄,此地一別,不知何能時再與你見面啊!”
“是啊,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同秦王你一道並肩作戰哪!”李靖輕嘆一聲,臉上寫滿了惜別之情,“我很清楚蕭銑的實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將他消滅。依我估計,恐怕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也許會提前二三個月吧。但不管怎麼說,憑我大唐雄師,一定能夠平定蕭銑,佔據後梁屬地。”
“那是肯定的!”李世民對李靖很有信心地說道,“靖兄,就憑你給我父皇上陳的破蕭銑十策,也知後梁必爲我大唐所滅也。今將軍又親自上陣,豈有不滅之理?靖兄前往長江之地,到時必能建不世之功,成爲我大唐的開國大功臣哪。世民,在此先恭賀你了!”說罷,抱拳向李靖揖禮。
“深謝秦王!”李靖拱手回禮道,“在下身爲俘囚,理當處死,然承蒙秦王相救,皇上不殺,豈能不爲皇上盡忠,不替朝廷盡力呢?今番在下前往夔州,必會捨命疆場,爲平定蕭銑盡心盡力。至於功勞封賞,那倒是不敢當!”
“靖兄真乃高風亮節,實令人欽佩之至!”李世民讚賞道,“靖兄不僅才智出衆,而且德義至純,實乃我大唐之棟樑也!”
“不敢當,實不敢當呀!”李靖謙遜地答道,“李靖能深得秦王器重,實乃三生有幸。今日與秦王暫別,內心真是不捨,然君命難違,只能如此!”
“是呀,世民也深有此意!”李世民感慨了句,接着又灑脫一笑道,“這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各奔東西是件很自然的事。且你我皆是馳騁天下的大將,何故作小女子之別離呢?靖兄,你我當是豪情滿懷,不可有離情別緒呀,哈哈!”
說罷,李世民對着身邊的李靖朗聲大笑,將先前的愁緒憂思拋到了九霄雲外。
李靖像受到了感染,竟也灑灑脫脫地笑了起來。笑罷,他揮手指着跑在前頭的手下高聲說道:
“秦王,你看他們已經走遠了,我也該走了。請您快回吧,外面正冷着呢!”
“好,送君千里,也終有一別!”李世民點點頭笑道,“靖兄,那我就不再送你了。一路珍重!”
“李靖在此深謝秦王深情厚誼!”李靖拱手對秦王深鞠了一躬,然後轉身就上了馬,揚鞭抽了下馬背,那匹棕紅色的胡馬就呼地一聲衝上前去。可還沒出幾步,李靖又撥轉馬頭,朝李世民跑了過來,一邊高聲嚷道,“秦王,在下還有幾句話要對你說哪!”
“什麼話?”李世民大步向李靖走過去,一邊哈哈笑道,“靖兄,若世民沒猜錯的話,該是教我攻打竇建德的錦囊妙計吧!”
“不敢當,秦王,這只是我的一點建議!”李靖勒住馬,謙虛地答道,“秦王,在下以爲竇建德率軍前來增援王世充,必經虎牢關。故而,秦王當在夏軍到達之前,率軍佔據虎牢關。虎牢關乃咽喉之地,歷來爲兵家要衝。若秦王能鎮守住此頭,必破竇建德!”
“將軍之言甚是有理,世民當謹記於心!”李世民鄭重地回覆答。
“好,秦王,在下就此告別了!”說着,李靖一轉身,揚鞭策馬朝前飛馳而去。
李世民佇立在寒風中,目送着李靖的離去。直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自己的視線裡,他才帶着幾分離緒與傷感輕輕嘆息了聲,然後飛身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