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泥足巨人

庫倫事變的第二天,吳皓軒就帶着衛隊離開了。隨着北方軍逮捕了俄國駐庫倫領事劉巴,以及北方軍強行闖入俄國駐庫倫領事館,抓捕了那些蒙古分裂份子,這意味着兩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了。

說不定,最多一週的時間,戰爭就會爆發了。這個時候,吳皓軒必須要坐鎮盛京城的大本營才行。隨着北方軍的兵力急劇攀升,在即將突破到上百萬人的時候,已經用不着吳皓軒再親臨前線指揮了。經過和日本人的戰爭之後,北方軍的各級將領們,也得到了戰爭的薰陶。雖然,距離世界一流的將領或許還有一些差距,但對付俄國人,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

俄國陸軍的強悍實力,幾乎都是建立再其恐怖的兵力上面的。除去這一點的話,俄國陸軍陸軍根本就不算什麼。裝備簡陋,指揮死板,通常會在戰爭當中被打的滿地找牙的。

在吳皓軒從庫倫返回的時候,北方政府政務委員會秘書長楊度已經召見了俄國駐盛京領事國羅百福,向他發出了最嚴重的抗議了。

“領事閣下,貴國居然在庫倫毒殺了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這位受世人愛戴的宗教領袖,這是對北方政府乃至整個中國的挑釁!俄國政府,必須要對此做出解釋,並且向我們道歉和賠償。否則的話,北方政府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雖然楊度已經知道,這一切都是吳皓軒策劃的了。但,爲了國家的利益,只能夠把一切都扣在老毛子的頭上了。

不過,面對楊度的指責,俄國駐盛京領事國羅百福卻一點都沒有膽怯。他同樣也是一臉的怒容。在北方軍逮捕俄國駐庫倫領事劉巴,並且派兵攻打領事館的時候,領事館的工作人員就已經用無線電報和燕京的公使館聯繫過了。俄國駐華公使廊索維慈大爲震怒。要求駐盛京領事國羅百福和北方軍交涉,要求北方軍釋放被逮捕的劉巴領事和其他的工作人員。並且向俄國道歉,做出賠償等等。

“秘書長閣下,我得到的消息是,北方軍悍然逮捕了劉巴領事,並且派兵攻打庫倫領事館。難道你們不知道,逮捕一個國家的外交官,並且進攻領事館,這已經是戰爭行爲了嗎?北方政府。必須要就此向俄國道歉,並且釋放劉巴領事和其他的工作人員,同時做出賠償。否則的話,俄國將視爲北方軍對俄國的挑釁,我們將對此進行強硬的迴應!”國羅百福一臉的憤怒。

“領事閣下,你別忘了,劉巴指使俄國間諜卡麗娜,毒殺了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楊度絲毫不退讓。他也沒想到,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這些老毛子還那麼的囂張。或許。這些老毛子從來就看不起中國人,更是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向中國人低頭吧?他們已經習慣了,強勢逼迫中國人向他們低頭了。

“污衊。這絕對是污衊!劉巴閣下是一個正直的人,絕對不會做這樣的事的。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是我們俄國的朋友,我們怎麼會毒殺他?反而,活佛大人和北方政府的關係十分緊張,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你們做的,然後想要嫁禍給偉大的俄羅斯帝國。”國羅百福立刻反駁道。

“哼!我們手上有卡麗娜的證詞,甚至可以和她對質。而卡麗娜,則是你們派遣到活佛身邊的間諜。”楊度冷哼一聲。這些俄國人想要矢口否認。那是不可能的。現在可謂是人證物證確鑿了。只不過,他還是小看了這些俄國人的卑鄙無恥。

“卡麗娜雖然是俄國人。但是,她和俄國政府沒有任何的關係。她也不是我們的間諜,這一切,都是你們杜撰的。”國羅百福直接說道。

楊度和國羅百福的這一次會面,沒有取得任何的進展,雙方說了一大堆的廢話而已。

燕京城的俄國駐華公使廊索維慈,更是向北洋政府進行了抗議,要求北洋政府就此事給俄國一個說法。北洋政府也是欲哭無淚,他們可謂是躺着也中槍了。

另外,廊索維慈還在公使團的會議上,要求各國就北方軍悍然逮捕俄國的外交官,攻擊俄國的領事館一事向北方政府施壓。只不過,因爲德國和美國的強烈反對,沒有能夠達成一致。

但這一次的庫倫事變,使得北方政府和俄國之間的矛盾,急劇激化了。搞不好的話,一場戰爭馬上就要爆發了。這使得遠東的和平,也似乎馬上就要消失了。不過,不少的國家都認爲,北方政府太狂妄了,他們雖然在前年打敗了日本人,現在卻又去招惹俄國人,這和找死,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說北方政府只不過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那麼俄國就是一個巨人了。即便,幾年前的日俄戰爭,這個巨人狠狠的栽了一個跟頭,摔的頭破血流的。但是,巨人依舊是巨人,可以輕易的碾死一個嬰兒。俄國雖然是列強當中除了日本以外最弱的一個,但也絕對不是北方政府能夠招惹得起的。

可以說,幾年前的日俄戰爭,日本人之所以能夠獲勝,完全是因爲英國和美國支持的原因。別的不說,俄國的鋼鐵產量,就足足是日本的幾十倍。沒有英美兩國的支持,日本根本就不可能打下去的。

日俄戰爭當中,俄國耗費了二十億盧布的軍費。而當年俄國的財政收入,就有二十億盧布。而日本耗費了十八億日元的軍費,而當年日本的財政收入,不過五億日元而已。要不是英美兩國提供的4.1億美元的貸款,日本人根本就撐不下去。

俄國和北方政府相比,差距就更大了。俄國在去年的財政收入高達23.4億盧布,相當於兩億多英鎊,二十多億大洋。而北方政府,因爲工業、交通和軍費的開支,依舊是負債累累,如果沒有美國和德國提供的貸款,以及吳皓軒自掏腰包來彌補的話,恐怕早就破產了。

從鋼鐵產量來看,俄國去年的生鐵產量達到了282萬噸,鋼產量則達到了267萬噸。相比北方政府,在幾個重工業基地還沒有建成之前,鋼鐵產量只有幾萬噸而已。在這個方面,雙方的差距,幾乎是上百倍。

人口方面,俄國有着1.4億人口。而北方政府現在的人口,也不過三千萬而已,只相當於俄國人的五分之一而已。

陸軍數量方面,俄國有着一百四十萬常備軍,經過動員的話,更是可以將軍隊數量提供到數百萬。而北方軍即便完成了新的十五個步兵師的擴編之後,也只有九十多萬人而已。即便是進一步的進行動員,也最多擴充到兩百萬人而已。和俄國陸軍相比,劣勢依舊非常的大。

而海軍方面,北方軍的海軍幾乎等於空白。俄國海軍在日俄戰爭結束之後,已經開始逐步的恢復了。只不過,現在依舊沒有實力在進行遠征而已。這個方面,倒是可以忽略不計。

但即便如此,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看,北方政府和俄國相比,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北方政府和俄國開戰的話,更像是以卵擊石。

當然,這不過是表面上看而已。俄國雖然是一個巨人,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泥足巨人。日俄戰爭當中,俄國不僅耗費了多達二十億的軍費,傷亡加上被俘的士兵,總共高達27萬人。即便是幾年之後,這些軍隊也還沒有補充完畢。

另外,因爲西伯利亞大鐵路遲遲沒有通車,從歐洲運來的軍隊,最多隻能夠運到伊爾庫茨克而已。加之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力有限,俄國無法將大量的軍隊派遣到遠東和西伯利亞來作戰。而這,都是北方軍的優勢。

俄國的財政收入雖然多,但這幾乎都來自於俄國的那些商人和平民。爲了彌補財政赤字,俄國政府已經一再的提高稅率,使得老百姓們苦不堪言了。加之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俄國資助和策動沙皇政府的反對派發動革命,把俄國腹地鬧的天翻地覆。導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發,使得俄國被弄的筋疲力盡了。

在1905年革命期間,俄國遭遇了重創,單單是在鎮壓當中傷亡的民衆,恐怕就以十萬人計算。另外,還引爆了俄國國內的族裔衝突,波蘭人也發生了革命,這些都重創了俄國。除此之外,俄國還有一大批的軍政要員在革命當中被刺殺,這些都使得俄國雪上加霜。

雖然,在耗費了巨大的代價之後,俄國在去年終於將革命鎮壓下去了。但這也使得俄國因此而元氣大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方軍和俄國在遠東以及東西伯利亞地區爆發戰爭的話,北方軍獲勝的可能性會很大的。儘管雙方的實力差距巨大,但綜合各種因素之後,這些差距都已經被逐步的彌補過來了。甚至,北方軍還隱隱佔據一些優勢。()

強烈推薦:

第1476章 斯大林慌了第447章 軍事改革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624章 明智的選擇第103章 海路迂迴第875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772章 逃命第95章 圍而不殲第1447章 裝甲對決第546章 互相指責第1366章 合圍第95章 圍而不殲第1270章 核爆第1089章 高舉竹槓第1082章 法國人的抗議第862章 中南攻略第878章 封鎖日本第813章 鏖戰第154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08章 制空權第582章 分配賠款第1016章 審判天皇第372章 大冶鐵礦第101章 惡戰第290章 重炮之威第49章 剿匪作戰第917章 美國人的謀算第1253章 陷阱第62章 大買賣第840章 態度強硬第1673章 掌控運河第282章 僵持第156章 後悔的袁大頭第1694章 恢復進攻第670章 正視第1578章 碾壓第693章 皇家海軍出動第417章 重創朝鮮軍第543章 慘烈第1024章 暖牀第1551章 放棄北非第815章 絞殺第300章 燕京易手第1055章 找死第593章 震撼第1176章 不會屈服第474章 格格不入第561章 嚇出冷汗第1603章 找死第538章 重巡對戰巡第41章 日本人的拉攏第1394章 遍地烽火第503章 找死第1318章 驅逐艦衝鋒第1614章 絕望第228章 列強反應第1001章 日奸第638章 十月革命第1487章 中意友好第381章 小勝一場第1235章 決心開戰第809章 困獸猶鬥第306章 列強插手第437章 中日和平條約第543章 慘烈第911章 撤退第765章 日本退出第705章 轟炸第262章 血肉磨盤第1373章 功虧一簣第1551章 放棄北非第1556章 期待已久的戰爭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281章 暴怒的沙皇第1127章 英國人的質問第670章 正視第1121章 騙局第1540章 轟炸第798章 重巡對決第1066章 國王逃跑第226章 沙皇之怒第1255章 包圍第155章 吳皓軒的邀請第1150章 核武進展第1715章 斯大林的咆哮第1458章 分割包圍第60章 亂象漸起第1195章 C計劃第865章 自由軍的困境第1630章 閃擊第650章 沙皇之死第752章 美國人的煩惱第1718章 背叛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393章 對轟第647章 蘇俄特使第686章 霸氣收場第88章 沒有失敗者第1230章 元首的鬱悶
第1476章 斯大林慌了第447章 軍事改革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624章 明智的選擇第103章 海路迂迴第875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772章 逃命第95章 圍而不殲第1447章 裝甲對決第546章 互相指責第1366章 合圍第95章 圍而不殲第1270章 核爆第1089章 高舉竹槓第1082章 法國人的抗議第862章 中南攻略第878章 封鎖日本第813章 鏖戰第154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08章 制空權第582章 分配賠款第1016章 審判天皇第372章 大冶鐵礦第101章 惡戰第290章 重炮之威第49章 剿匪作戰第917章 美國人的謀算第1253章 陷阱第62章 大買賣第840章 態度強硬第1673章 掌控運河第282章 僵持第156章 後悔的袁大頭第1694章 恢復進攻第670章 正視第1578章 碾壓第693章 皇家海軍出動第417章 重創朝鮮軍第543章 慘烈第1024章 暖牀第1551章 放棄北非第815章 絞殺第300章 燕京易手第1055章 找死第593章 震撼第1176章 不會屈服第474章 格格不入第561章 嚇出冷汗第1603章 找死第538章 重巡對戰巡第41章 日本人的拉攏第1394章 遍地烽火第503章 找死第1318章 驅逐艦衝鋒第1614章 絕望第228章 列強反應第1001章 日奸第638章 十月革命第1487章 中意友好第381章 小勝一場第1235章 決心開戰第809章 困獸猶鬥第306章 列強插手第437章 中日和平條約第543章 慘烈第911章 撤退第765章 日本退出第705章 轟炸第262章 血肉磨盤第1373章 功虧一簣第1551章 放棄北非第1556章 期待已久的戰爭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281章 暴怒的沙皇第1127章 英國人的質問第670章 正視第1121章 騙局第1540章 轟炸第798章 重巡對決第1066章 國王逃跑第226章 沙皇之怒第1255章 包圍第155章 吳皓軒的邀請第1150章 核武進展第1715章 斯大林的咆哮第1458章 分割包圍第60章 亂象漸起第1195章 C計劃第865章 自由軍的困境第1630章 閃擊第650章 沙皇之死第752章 美國人的煩惱第1718章 背叛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393章 對轟第647章 蘇俄特使第686章 霸氣收場第88章 沒有失敗者第1230章 元首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