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見證下,大家越來越認同醫,也越來越重視醫,可醫被丟棄了太久,想要拾起以往的精粹卻需要後世人自己慢慢淹沒。
楊惜婉是知道醫的沒落,也知道醫的慢慢的崛起,可是那些丟棄在歷史長河的珍貴精髓卻時常讓楊惜婉覺的爲之心痛,也是後世衆多醫心的心痛。
所以在這裡,楊惜婉建立醫學院的初衷是那些學生一定知道醫的重要,先懂了醫人與自然相循環的重要性,在結合病人的病症對症下藥,該開刀的開刀,該用藥的用藥的,這樣病人才能享受到最好的醫術。
這是楊惜婉一直蠢蠢欲動想要辦的事,醫學院一定要趕緊建立起來。
齊成帝不是大夫,他聽不太懂楊惜婉說了這麼一堆是什麼意思,不過主要意思齊成帝還是知道的,是還是傳統醫的好。
“丫頭,你這麼說,爲什麼你能治好腸癰,傳統大夫卻做不了?可你還說是傳統大夫好,這是爲什麼?”齊成帝直接問出口。
這連御醫都治不好的絕症腸癰,楊惜婉能治好,這等起死回生之術,眼前這個丫頭居然還說是傳統醫術好,這是爲何?
齊成帝想不明白。
楊惜婉便微微笑着爲齊成帝解釋,道:“皇,你有沒有受過很嚴重的傷?“
傷?
問這個做什麼?
不明白的齊成帝還是說道:“朕年輕的時候打獵摔傷過。”
“皇傷了,在牀躺了多久?當你復原後,有沒有感覺身體虛弱,沒有力氣走路,或者經常犯困需要睡覺之類的?”楊惜婉問。
齊成帝其實這個記不太清楚了,因爲當年的那個傷在齊成帝只是一次小傷,具體怎麼樣的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他看向莫公公,問道:“莫子,當年朕是如何狀態?”
莫公公連忙低着頭恭敬道:“啓稟皇,當年奴才記的您躺在牀大概二天,五天後能自如行走,沒有其他犯困,或者沒有力氣走路之類的,相反,因爲御醫用最好的藥給皇救治,皇反而更加生龍活虎起來,倒沒有受傷之前更加強壯。”
楊惜婉聞言,一笑:“皇,這看看,你這受傷只用了五天能自如行走,可是你看看顧伯爺,他雖然第一天能下牀,可最多也是走幾步,避免腸道在裡面黏合了更麻煩,而且他真正能下牀走的時間較長還是三天之後,大概七天他纔不那麼虛弱,傷口好的話足足花了差不多半個月時間才完全康復,雖然說腸癰治好了,可是這個時間相當漫長,而且還耗損人的元氣,讓人的身體多少也有一些損傷,體力不如以前。”
頓了一頓,楊惜婉繼續道:“雖然說伯父和皇你的病症相差了很多,可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很好,人的髮膚受之父母,輕易損傷不得,便是這個道理,這在人的身體了開了一個大刀,不死已經是萬幸,這身體到底到底不如以前那般,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我們這些傳統大夫開的藥方,慢慢養回人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