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初平五年十月。
延綿數年之久的幽冀之戰,隨着易縣被攻破,徹底結束。
袁軍殺入易縣內城,斬殺燕王公孫瓚,傳首鄴城。自燕王以下國相、中尉及文武數十人,悉數授首。數千燕軍戰死,餘者皆降。
自此,幽州並歸袁紹所有。朱儁率領近十萬袁軍北入薊縣,所過之處郡縣盡附,一應縣邑守令皆詣薊縣,以歸賀。
公孫瓚首級送至鄴城後,袁紹喜出望外,立即傳首於平原境內小邑外的曹操。得此首級,負隅頑抗的田楷,也自盡於城內。其下部衆,悉數降於曹操。
自此,燕國覆滅,袁紹勢力急劇膨脹,雄霸幽冀兗青四州之地。遼東公孫度、扶余、高句麗、三韓皆遣使歸附。
治民八百萬,帶甲二十萬,銳騎萬餘,更有烏桓各部騎兵數萬,以供揮指。
實力強勁之盛,冠於羣雄!
燕國覆滅的消息,傳至周、楚二國,立即引起兩國上下震動,不敢輕啓戰端。
周、楚兩國,爲籌備洛陽之戰,可謂是使出了八分之力。僅是洛陽一帶,就有兩國銳士十餘萬。
其中,大周國第二軍、第五軍、第六軍、第七軍,足足四個軍的編制,悉數在此。另外,尚有京畿守備軍第一師、第三師,以及羽林騎、虎賁軍,旗號林林。
不過,第二軍、第六軍及第七軍皆非滿編。第二軍因攻箕關,損折兩千餘人。第六軍攻洛陽及洛陽城外一戰,損折兵馬四千餘人。第七軍,更是至始至終,都只有那麼丁點人。
可即使如此,周軍仍舊有五萬五千餘兵卒。徐榮以京畿守備軍第三師屯函谷關,第一師及第七軍近五千人,守洛陽城。餘者四萬五千餘人,駐營洛陽、河南城之間的唐聚,臨洛水,與楚軍大營隔河相望。
而楚軍兵力,比之周軍更是多上三分。先前雖歷經對戰,略有死傷,然尚足八萬之兵。劉勳以一萬人馬,分守伊闕、大谷二關,餘者盡屯河南縣城外。
不約而同的是兩國大軍輜重,皆是放在險塞之後。周國屯於函谷,楚國屯於伊闕,使得對方根本不可能威脅到糧草重地。
十餘萬大軍薈萃,更有近十萬民夫於前線協防,數十萬人擠在洛陽周圍地區,局勢可謂是旦夕可變。
不僅僅是洛陽周邊,武關地區兩國兵力也是雲集。由於周軍率先調遣第三軍進駐武關,兵力大增。爲了防止周軍自此南下,威脅腹地,袁術又遣兩萬軍分駐丹水及析縣二縣,扼守武關道。
而後,於郡國之中,大肆徵兵,以爲後繼。似乎此戰不與大周決出勝負,誓不罷休。
督陣廬江舒縣的張勳,也是接道袁術軍令,要求速破舒縣,將師北上。
數百里之邊防,兩國就差那麼一根導火索,便可點燃這場大戰。甚至,在燕國覆滅的消息沒傳來時,徐榮就與劉勳磨肩擦掌,準備先熱熱手。
結果,突然傳來的消息,讓所有人都淋了一盆涼水,從頭到腳,狠狠的清醒了一下。於是,再次壓下心中的慾火,靜待自家大王之命。
畢竟,袁紹滅了公孫瓚,再無後顧之憂。南下中原,隨時可行。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周、楚二國,便是高誠與袁術,也不得不重新考慮戰爭的利弊。
局勢瞬息萬變,使得高誠在河東再也坐不下了,立即趕回長安,坐鎮國都,以懾宵小。
隨後,遣使往漢中、益州、荊州,引以強援。不求大敗楚軍,只要能夠頗是袁術退兵即可。
這場大戰要是打起來,剛剛吞併燕國的袁紹,隔岸觀火。待到兩國疲軟,袁軍修整完畢。驟時,攜滅國之威,奮三軍恢宏,不可擋也!
大周還好,畢竟有着函谷關和箕關,大不了就丟了河南尹,繼續窩在關中積蓄實力。可楚國就不行了,坦坦平原,毫無險關,只能憑淮河而守,面對袁紹的壓力更大。
所以,只要漢中、荊州出兵,袁術絕不敢一博生死。
使者發出後,高誠便望眼冀州,靜靜觀察着天下局勢。
前一個聲勢大震的王允,銳氣已經失了。現在袁紹聲勢大震之下,不曉得何時纔會失了銳氣。
話說,這曹孟德也該快與袁紹決裂了吧。否則,曹孟德要是一心跟着袁紹,那袁紹這實力也未免太過恐怖了。
同是四州之地,但兗州可比並州好上太多了。因爲佔據兗州,便再無大河天險,袁軍隨時可以南下豫州、徐州。只要兵力足備,糧草充沛,袁紹可以一口氣打到兩淮甚至長江。
嘖嘖,沒了曹老闆,袁術能實現官渡之戰的翻版?
若是袁術也敗在袁紹手上,那自己就只能拼盡全力去圖巴蜀,而後不知相持至幾何?
袁紹也沒放過覆滅燕國所帶來的大勢以及威望,將早早迎回至鄴城的漢天子劉辯拿了出來,扶正朝廷。
天子劉辯面制臨朝,親詔命袁紹爲大將軍、假節鉞、鄴侯、都督冀幽青兗四州軍事、冀州牧。賜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又詔以名士陳逸爲司徒,大儒鄭玄爲司空,朱儁爲太尉。其餘九卿,多爲效忠袁紹之人。
四州袁紹自領冀州牧,以曹操爲兗州牧,以臧洪爲青州牧,以李宣爲幽州牧。
餘者幕僚從屬,皆於廟堂之間任職。軍中將校,悉數處於袁氏門生故吏。
漢天子劉辯在輾轉三次後,仍舊未逃脫被人掌控的命運。甚至,這一次處於袁紹的鼎鼎盛威之下,更無力抗衡。
三日後,詔以袁紹爲趙公,加九錫,錄尚書事。
又三日,再詔趙公進王爵,以冀州中山、趙、渤海、河間、安平、鉅鹿、魏、清河、常山九郡國,幽州廣陽、涿二郡,青州平原,十二郡國益其國。許趙國置百官,文武制度一如朝廷。
短短不到半月的時間,袁紹便完成了稱王的所有步驟。
十一月初,立宗廟、社稷,趙國立。
自此,趙王紹執大將軍之權,行尚書之事。領四州之地,仗數十萬河北精壯,名將良謀,威凌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