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自然之議

眼下已經入了冬天,天氣開始轉寒。伍封和楚月兒爲南郭先生的事忙了七八天,

無暇拜訪老子,現在南郭子綦也斂葬了,離天子的大壽還有兩個多月,無事可做,便

想到大典之府看看,只望能見到老子。

二人也不用車,只是緩步往大典之府而走。來往途人見這少年男女氣宇不凡,男

子俊朗高大,女子美麗動人,無不側目。

伍封和楚月兒到了大典之府時,見門外那掃葉老人依然掃着落葉,府內那修剪竹

葉的老人仍然在剪葉,除了那些僮兒外,仍然是並無他人,過了這七八天,府內毫無

變化。伍封仔細向那些僮兒詢問,小僮兒依然不知道老子去了哪裡,也不知道何時能

回來。

楚月兒細心,問道:“這幾天老子是否在府中?”

那叫莊周的小僮兒道:“老子天天都在府中。”

伍封奇道:“既然老子在府中,你們爲何又說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呢?”

莊周道:“因爲不知道他在哪裡,所以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伍封和楚月兒啞然失笑,心想這些話都是白問了。不過老子既然天天都在府中,

自然沒有出外遊厲,只要時時來,未必見不着他。

二人緩步在府中走着,伍封道:“既然老子不在,我們不如找幾冊簡籍看看。”

楚月兒笑道:“月兒很少看籍,若看不懂時,夫君可要教我。”

伍封也笑道:“月兒聰明得緊,說不定我還要你來指教!”

二人隨便走入一室,細看那些竹簡上的字頭,見是《黃帝書》、《金人銘》、《建言》、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等等,伍封隨手從木架上拿了一卷竹簡,簡頭上

寫着《說命》二字,在臂上攤開,只見上面寫着若干文字。字跡並不古舊,想來並非

原本,而是另行抄出來的。

伍封看了數行,道:“月兒,你看這上面說‘禮煩則亂,事神則難’,很合我的心

思。”

楚月兒道:“‘禮煩則亂’容易明白,‘事神則難’又是何意?”

伍封道:“這多半是說,侍奉鬼神,幹什麼事之前都要請太史卜巫,事情反而難

辦。”

楚月兒點頭道:“這也說得是,那日孔子曾說,命爲先天,運爲後天,命固能影

響運,運也能改命。若是全靠天命,便少了志氣。”

伍封道:“所以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爲之’,不語怪力亂神,便是因此。”

楚月兒又拿了一冊《旅獒》翻開,道:“夫君,這上面說‘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很有道理!”

二人翻看簡籍,時而說話,時而苦思,均覺大有所獲,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便聽

鮑興在門外道:“龍伯,小夫人,已是午飯之時了。”

伍封便覺果有些肚餓,與楚月兒放下手中竹簡出來,隨鮑興回府用飯。

飯後,伍封與楚月兒又到大典之府,雖然仍未見到老子,卻又看了一下午典籍。

一連十餘日都是如此,展如等人見他們每日癡癡呆呆一般往大典之府去,均覺訝

然,不知他們都是武勇之人,怎會喜歡在文字簡籍上下功夫,連劍也不練了。

這日伍封與楚月兒又到大典之府去,按例先向門外掃葉的老人問候一聲,再入府

中。伍封入府之後,感覺有些怪異,但一切又與平時相似,伍封心中甚有些狐疑,只

道自己感覺錯了。

二人看了一會兒籍,楚月兒道:“夫君,月兒今日入府,便覺得略有不同,至於

何處不同,又看不出來。”

伍封吃了一驚,道:“原來月兒也有此感覺,我只道自己搞錯了。”

二人放下竹簡出來,站在室門處四處看看,楚月兒指着那剪葉的老人道:“夫君,

你看看這位老丈。”

伍封看時,只見老丈空着一雙手不再剪葉,卻在用手整理竹葉和細枝,不認真細

看,還以爲他仍在修剪枝葉。

伍封“咦”了一聲,道:“原來他今日未拿花剪。既然沒有花剪,又如何去修剪

枝葉呢?”與楚月兒走過去,施禮問道:“老丈手中無剪,何以修葉?”

老丈並沒有轉身,緩緩道:“枝葉本不須剪,小老兒只不過剪慣了,改剪折爲理

順。”

二人對視一眼,均覺這老丈說話大有玄機。

伍封道:“這個晚輩就不大懂了。”

老丈嘆了口氣,道:“那日小夫人曾說,修剪花木有違自然之道,小老兒想了這

許多日,覺得大有道理。”

伍封和楚月兒都感到愕然,原來這老丈看起來木然,什麼事情都不理,但他們的

說話卻盡數聽入耳中,牢記在心。

老丈又道:“不過這枝葉若不剪它,必定茂盛且雜亂,各自隨心所欲地生長,小

老兒原來是想用剪爲這些枝枝葉葉理出個次序規矩來。”

楚月兒道:“老丈說的雖是枝葉,卻好像指的是人。”

伍封心中一動,點頭道:“若由得人無拘無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麼就沒有

上下尊卑、君臣父子了,老丈這剪就好像是律法,而次序規矩就好像是禮。以律而護

禮,政事之道。”

那老丈嘆道:“小老兒對政事可不大懂。龍伯說它是政事,那便是政事吧。律是

什麼?那是告訴人哪些事做不得。禮又是什麼?那是告訴人哪些事必須去做。天下列

國皆是如此,那麼每一個人的自然之道又在哪裡?”

伍封和楚月兒都思索起來。

老丈又道:“如果小老兒不去剪下竹葉,應是符合自然之道了吧?這麼一來,又

大生弊處。譬如眼前這株矮竹枝葉甚密,不免遮住了許多日光,竹下的這些花被迫往

旁邊往長裡生長,花莖想長一些,從土中吸水又多了。花根比草根要深,花取水多了,

那麼花下的的小草所用的水便少了。如此一來,強弱便分辨了,竹最強,花次之,草

至弱。”

伍封點頭道:“老丈剪竹葉葉,是爲了減強而益弱?”

老丈道:“前些日小老兒竹葉剪去些,日光能多透入花上;花得了日光,便不用

拼命生長,這就少了許多吸水;小草水多了,便生得繁茂。但那日小夫人一說,小老

兒又有些迷惑了。”

楚月兒問道:“老丈迷惑的想必是何謂自然了。”

老丈點頭道:“老夫一直以爲,天生萬物,自當一體相代。今竹強草弱,強者多

光、多吸水,弱者少光、少吸水,似不公平。既便同樣是竹,光和吸水也有多少之別,

按理是光水均之,以爲自然,此之謂爲公平。公平者,人與物均所求之,乃是自然。”

伍封搖頭道:“老丈請恕晚輩直言,晚輩以爲,公平當然是自然之法則,然後光

水均之絕非公平,僅是平均而已。譬如竹大草小,若光水均之,則竹不以爲生,草肆

加茲長,反失公平之道。同樣是竹,因地處不同,光水自然有異。草木如此,人亦然。

譬如說晚輩生得高大些,製衣布帛便要廣些,若授以與月兒同樣大小的布帛,不免衣

不裹體。又如孿生兄弟二人,一人勤而富,一人惰而貧,強要平均,則對勤者不公,

對惰者慫恿。”

老丈點頭道:“龍伯言之有理。那日聽小夫人說過之後,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

的道理,知道萬物順其爭競,方爲生化之道。然而人喜爭競,如若順之,強者益強,

弱者益弱,如何是好?”

楚月兒道:“如此就需要禮和律了。”

伍封道:“人有貪念,禮者教人因勢利導,律者懲人非份之舉,這都是使人趨向

自然。只不過禮和律都是人定的,未必全部合乎自然,是以不盡公平。正因不盡公平,

便顯得不盡自然。不過這是因禮律制定不善所至,而非以禮律約束是不自然的。”

楚月兒道:“接輿師父曾說老子教人不爭,常被人笑。曾有人說,人無爭竟之心,

何以自強?人人皆弱,則不復存天地之間。月兒原來總想不明白,今日才知道老子教

人不爭,並非不要人爭競,而是不要人貪圖不屬自己之物。”

老丈笑道:“小老兒以前也是這麼想,以爲退而無爲,纔是不爭,纔是自然,才

合於道,現在才知道想錯了。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不爭。’那

是說明了要有所爲,但不要過份。竹、花、草各有生長之道,各有所爲,纔有其強弱,

若是竹殺花、花殘草,那便是爭了,但小老兒從未見過如此情形。今日想得明白,便

無須以剪修枝葉葉了。”

伍封問道:“老丈見識過人,晚輩不才,敢問老丈名諱?”

老丈緩緩轉身,道:“小老兒名喜,官居西城關尹,守成周西門,故人稱爲關喜

或關尹喜。”

伍封和楚月兒連忙見禮,楚月兒道:“原來是師伯,先師是接輿先生。”

關喜微微一震,長嘆道:“接輿死了麼?”

楚月兒垂淚道:“師父是被董梧所傷,逝於晉國。”

關喜點了點頭,道:“接輿曾來見過我,說話古怪,現在想來,才知道他已經決

心去找支離益和董梧了。”

伍封道:“原來老丈是老子高弟,怪不得談吐見識不凡。”

關喜還禮道:“不敢,我這點學問,比龍伯和月兒差多了,若非你們二人指點,

我至今還不知道何謂自然哩!接輿說過並未行過收徒之禮,月兒無須叫我師伯。”

他嘆了口氣,又道:“我拜師數十年,學而不得其道。因而想辭官,王子仁卻不

許,只好告假在此請師父指教。師父讓我修整花草,其實是想讓我藉此悟道,可我卻

渾然不覺其中真意,竟以刀剪修葉,以致連月兒也一眼就看出不合於道。那日你們隨

口說話,我卻大有啓發。既明此道,我明日也該回西門城關去了。”

楚月兒道:“月兒和夫君多番前來,想求見老子,卻總是不得,是否我與夫君甚

不成材,老子不願意一見?”

關喜搖頭道:“見未必好,不見也未必不好。能見時自能見到,強求不得。”

伍封點頭道:“是極,我們若是強求一見,便是爭了,不合於自然之道。”

關喜點了點頭,道:“不過師父曾傳我一文,名曰《道德經》,共五千言,可教給

你們。此文你們時時相誦,必有所得。”

當下就在花徑之下,關喜將《道德經》誦了出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伍封和楚月兒暗暗默誦記憶,關喜教了三遍,見二人已經能背下來,點了點頭,

緩緩轉到後面去了。

伍封二人見他行事獨特,知道他不喜歡人打擾,不敢追上去,只是施禮相謝。

次日再到大典之府時,關喜不在府中,僮兒說他已經回西門城關去了。

伍封與楚月兒自去看些簡籍,又互研一下《道德經》,都覺得這些日子來,學問

見識長進了不少。

這些天單驕、劉卷常使人來請伍封赴宴,但伍封一早就去了大典之府,展如等人

知道伍封不喜歡應酬,每次都推託了。

這日,伍封與楚月兒正想又到大典之府去,王子姬仁到了齊舍來。

姬仁道:“這些天父王身有微恙,不能下牀,在下在宮中服侍了多日,未能看視

龍伯,請勿見怪。”

伍封道:“王子比不得我這個閒人,在下怎會見怪?天子眼下大好了吧?”

姬仁道:“好了一些,父王說龍伯來了多日,今日身子好了些,特在宮中賜宴,

款待龍伯。在下此來是請龍伯赴宴。”

伍封道:“天子賜宴,在下怎敢推辭?”與楚月兒一齊隨姬仁入宮。

與上一次相比,周敬王果然身子好了許多,伍封在偏殿覲見施禮之後,坐在左手

席上,姬仁在右席對坐。

周敬王問姬仁道:“厚兒怎還未來?”

姬仁道:“一早已經去請,想是就來了。”

伍封想起自己到了成周許多日了,卻還未見過王子姬厚,正想着這人比姬仁勢大,

被人視爲下一個周天子,不知是否賢明時,姬厚與劉卷、單驕一併入宮來。

三人向周敬王施禮後,坐在伍封對面,姬厚坐在姬仁的下首,劉卷和單驕又坐在

姬厚的下首。雖然姬厚勢大些,但他是姬仁之弟,眼下天子未立太子,自然要按年齒

而坐。

劉卷笑道:“龍伯這些日裡天天往大典之府跑,是否將府內典籍都看了個遍?”

伍封笑道:“哪能看完?只是看了幾冊,且不甚明瞭。”

單驕嘆道:“成周附近頗有美景,龍伯居然不出外看看,在下設宴相邀也不願意

來,看來真是好學之人。”

周敬王聽他們這麼說,笑道:“原來龍伯的性子與夢夢相似,都喜歡鑽研學問。”

伍封道:“其實微臣是個粗人,與學問二字拉扯不上,只是到了這了天子腳下、

文秀之地,不敢不看幾冊簡籍,免得說起話來出醜。”

姬厚在一旁淡淡地道:“龍伯過謙了,聽說前些天龍伯與關喜長談了半日,關喜

便回了西城關上去,想來是龍伯的學問驚天,將關喜嚇跑了!”

伍封心道:“那大典之府沒幾個人,我們談話你怎知道?想是這成周上下你多有

耳目。”笑道:“定是因爲在下俗不可耐,偏又死賴在大典之府中,關老哥不忍卒睹,

索性來個眼不見爲淨,一走了之。”

衆人聽他說得有趣,都笑起來,姬仁笑道:“龍伯名滿天下,想不到如此謙虛。”

姬厚問道:“聽說龍伯在晉國大展神威,先後打敗了樑嬰父和智瑤,連董梧也死

在龍伯之手。龍伯的劍術想來是驚天動地了?”

伍封搖頭道:“只不過是隨便試幾招劍術,無甚勝敗。董梧也非在下所殺,而是

自殺的,在下這點劍術不足爲道。”

姬厚心道:“傳聞定是有誤,這人說話如此謙下,想來本事不大。董梧之死另有

其它原由。”

姬仁親眼見過伍封與董梧一戰,知道他的厲害之處,卻見他如此謙虛,略有些不

解。

其實伍封本來不喜自誇,何況成周之中有老子在,也不敢自誇,因而纔會如此謙

遜。若在成周談劍,就好像在曲阜說禮一樣,顯得太過不自量力。

這時候殿下編鐘鳴響,絲竹奏動,寺人宮女捧案託俎,來往不絕,鼎中肉爛,壺

裡酒醇,伍封捧爵向周敬王相敬,又與姬仁等人一一對飲。

酒過三巡,周敬王道:“齊人向來尊王,當年恆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有大功

於王室。前年又派右司馬田盤來爲寡人練兵,此次再遣龍伯來,足見齊侯尊王之心,

寡人每念及此,心中大慰。”

伍封道:“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奉王是理所當然,

寡君使微臣賀壽,正是應該。”

這幾句話正好說在周敬王心上,周敬王十分高興,道:“龍伯說得甚是,若是人

人都像龍伯這樣想,天下便能安定平和了。”

他高興起來,忍不住多飲了兩爵酒,一時嗆住,咳嗽起來。伍封放下酒爵向他望

去,只見周敬王咳了好一陣,脹得面紅耳赤。

姬仁道:“父王是否去安歇一會兒?兒臣和小厚代父王向龍伯敬酒便是。”

周敬王點了點頭,嘆道:“寡人這身子實在不行了,龍伯請安坐,由王兒代爲陪

飲。”

伍封起身施禮道:“天子盡請安歇將養。”

周敬王退殿之後,衆人繼續宴飲,但姬仁有些心不在焉,不時向殿後望去,想是

記掛周敬王的身體。

伍封心道:“天子有病,我們歡飲不當。”起身道:“王子、劉公、單公,在下酒

力不勝,想先行告辭。”

姬仁等人知道他爲何退席,一齊起身,本來這天子賜宴,臣下一般都是儘量節制,

免得飲多了失禮,衆人大有此體會,自然也不會強留。

伍封一走,劉卷和單驕也告辭出宮。

43.1 秦軍迫境21.1 兵不厭詐31.2 陽山桃林29.4 捉拿刺客40.3 邙山獵貂32.4 鎮萊雄關39.3 賜姓大盜28.1 脅持葉公45.4 桃花夫人4.5 暗藏殺機47.4 花露遺方40.2 龍伯之國38.1 飛羽遠嫁50.5 兄弟相爭54.3 東郭子華26.3 衛女蟬衣11.3 田氏一門48.3 趙鞅亡故35.3 晉國四卿63.5 葉公之逝19.4 有功則賞29.3 拆抄落鳳2.5 公主被劫50.1 三戰劍聖56.1 海外立國43.2 斬將奪旗2.3 天下奇人62.1 列國興兵2.1 董門中人50.4 夜來狼羣27.1 一箭三矢22.3 喪妻之痛22.4 人鬼殊途34.2 中山訪友44.2 秦厲共公2.2 另立新君13.5 搶親之禮41.2 天子之劍34.3 司馬之謀11.4 軍中之師63.1 軍法無情60.5 收復萊夷36..4 無心之訣17.5 比翼雙飛21.3 孔門高弟42.3 成周新王15.3 佳人失蹤41.1 八卦劍陣34.2 中山訪友1.2 田氏謀略45.4 桃花夫人63.3 天下第一63.3 天下第一55.2 內外謀逆33.3 孫武之蹤44.4 火中救人55.1 桃灼其華63.4 夜襲齊營9.1 大盜之圍12.5 劍術老師13.5 搶親之禮9.3 新制連弩21.1 兵不厭詐30.2 惡夢驚兆18.5 市南宜僚9.4 關關雎鳩45.5 天下神醫23.1 葉公縱火42.1 秦國內情6.3 夜遇刺客35.2 商丘子壺41.3 收兵合一62.3 大崑崙山5.4 大漠之狼20.5 餘皇大舟18.3 葉小蟲兒33.4 五行八卦32.4 鎮萊雄關54.4 奇襲奪城19.2 汲水之道27.1 一箭三矢43.4 陣法較量65.2 柳下兄弟35.1 女子爲王1.1 宮中比劍23.3 白公作亂66.5 一歲一斷10.1 當世大賢62.4 一波五折43.1 秦軍迫境4.4 新賜府第1.4 困獸猶鬥12.6 異族家臣7.3 敲山震虎66.2 假王鹿郢61.3 物是景非10.1 當世大賢8.1 千里報訊65.4 展如自殺
43.1 秦軍迫境21.1 兵不厭詐31.2 陽山桃林29.4 捉拿刺客40.3 邙山獵貂32.4 鎮萊雄關39.3 賜姓大盜28.1 脅持葉公45.4 桃花夫人4.5 暗藏殺機47.4 花露遺方40.2 龍伯之國38.1 飛羽遠嫁50.5 兄弟相爭54.3 東郭子華26.3 衛女蟬衣11.3 田氏一門48.3 趙鞅亡故35.3 晉國四卿63.5 葉公之逝19.4 有功則賞29.3 拆抄落鳳2.5 公主被劫50.1 三戰劍聖56.1 海外立國43.2 斬將奪旗2.3 天下奇人62.1 列國興兵2.1 董門中人50.4 夜來狼羣27.1 一箭三矢22.3 喪妻之痛22.4 人鬼殊途34.2 中山訪友44.2 秦厲共公2.2 另立新君13.5 搶親之禮41.2 天子之劍34.3 司馬之謀11.4 軍中之師63.1 軍法無情60.5 收復萊夷36..4 無心之訣17.5 比翼雙飛21.3 孔門高弟42.3 成周新王15.3 佳人失蹤41.1 八卦劍陣34.2 中山訪友1.2 田氏謀略45.4 桃花夫人63.3 天下第一63.3 天下第一55.2 內外謀逆33.3 孫武之蹤44.4 火中救人55.1 桃灼其華63.4 夜襲齊營9.1 大盜之圍12.5 劍術老師13.5 搶親之禮9.3 新制連弩21.1 兵不厭詐30.2 惡夢驚兆18.5 市南宜僚9.4 關關雎鳩45.5 天下神醫23.1 葉公縱火42.1 秦國內情6.3 夜遇刺客35.2 商丘子壺41.3 收兵合一62.3 大崑崙山5.4 大漠之狼20.5 餘皇大舟18.3 葉小蟲兒33.4 五行八卦32.4 鎮萊雄關54.4 奇襲奪城19.2 汲水之道27.1 一箭三矢43.4 陣法較量65.2 柳下兄弟35.1 女子爲王1.1 宮中比劍23.3 白公作亂66.5 一歲一斷10.1 當世大賢62.4 一波五折43.1 秦軍迫境4.4 新賜府第1.4 困獸猶鬥12.6 異族家臣7.3 敲山震虎66.2 假王鹿郢61.3 物是景非10.1 當世大賢8.1 千里報訊65.4 展如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