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291章 一箭數雕

bookmark

第4291章 一箭數雕

夜半之時,李治派人將蕭瑀、崔信、褚遂良等人請入帳內,面容淡然道:“軍情緊急,稍後全軍用飯過後,連夜拔營南下,一路急行軍抵達華胥陵與鄂國公會師,在此期間,諸位辛苦一些。”

蕭瑀心中惴惴,他給薛萬徹、皇帝分別送去書信,算一算時間,如果薛萬徹果真對他的話相信,要不了多久也就該渡過渭水南下,尋着晉王大軍足跡而來。

可這個時候晉王卻忽然下令連夜拔營……

難不成事情已經泄露?

自己分別送信的知情者,唯有兩個接信人薛萬徹、劉洎,再加上一個褚遂良。

褚遂良是沒理由出賣自己的,自己之所爲也附和褚遂良的利益,出賣了自己他又能有什麼好處?

薛萬徹也不可能,其人粗鄙愚笨,要麼對自己的信箋棄之不顧、置若罔聞,要麼直接渡河南下。若說他對晉王死忠,將自己的信箋透露給晉王知曉,絕無可能。

雖然之前薛萬徹公然違背皇帝軍令沒有渡河攻擊尉遲恭,但也正因如此,以蕭瑀對薛萬徹的瞭解,怎麼看,薛萬徹也不像是晉王的人,況且薛萬徹最爲信任之人是房俊,有房俊在,薛萬徹又怎麼會背叛皇帝?

唯一有可能泄露消息的,就只剩下劉洎……

無論是否劉洎泄露了消息,蕭瑀心中都自暗暗後悔。除去他與劉洎的交情,更認爲劉洎如今與房俊等軍方勢成水火、彼此不容,有這樣一個好機會可以在軍方的領域內立下大功,其人正該全力以赴。

卻忘記其人原則性極差,只知利益、毫無品德……

心中暗自揣測,口中問道:“不知到底是何軍情,居然這般緊急?”

兵卒行軍一日,到了晚間必然好好生歇息,尤其是當下晉王麾下這般構成複雜的軍隊,番號繁雜、互不統屬,即便山東私軍內部也因爲各家的勢力不同而劃分出不同陣營,若是這般連覺都睡不好,很難保證高昂的士氣與穩定的軍心。

若非十萬火急,斷然不可這般行事。

李治卻並未詳細說明,只淡然道:“雖然緊急,但本王已經有妥善解決之法,諸位不必在意,稍後便請隨軍南下。”

蕭瑀與褚遂良互視一眼,都不吭聲。

……

會議簡短扼要,沒什麼集思廣益,李治早已心有定計,半個時辰之後,大軍便陸續拔營啓程,浩浩蕩蕩向南而去。

崔君實騎在戰馬之上,穿着一身甲冑,手摁着腰間橫刀,面對聚集在身前的一萬清河崔氏私兵,大聲鼓勁、振奮士氣:“……此戰乃是爲大軍斷後,面對兇殘強悍的右武衛,勢必損失慘重,即便是我也有可能葬身軍中。但爾等卻要知曉,這一戰不是爲了別人而打,而是爲了我們清河崔氏!此戰無論勝敗,只需將右武衛拖在這裡兩天便算是完成任務,今日清河崔氏在這裡死多少人,他日朝廷便會允可清河崔氏組建多少人的私軍,世世代代、與國同休!普天之下門閥林立,但除去皇室,能夠與清河崔氏並肩而論者,絕對沒有!”

雖然這一萬人並非各個都是崔氏子弟,但絕大多數都是崔氏奴僕、莊客、佃戶,世世代代依託崔氏而生,對崔氏的崇敬、恐懼早已根植心中,都明白自身與崔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故而此刻聽聞崔君實一番演說,頓時士氣高漲,歡呼震天。

崔氏若當真成爲天下第一門閥,水漲船高,每一個崔氏子弟以及受到崔氏庇護的奴僕都會從中受益,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得。

更何況還有崔君實這樣崔氏最爲傑出的子弟與大家並肩奮戰,即便面對強敵,何懼之有?

……

門閥之所以傳承至今且長盛不衰,在於其太平之時侵吞資源反哺族人、亂世之時庇護族人。“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古人早已知之,以同一血脈爲紐帶的族人們齊心協力、力爭上游,久而久之,門閥世家自然形成。

沒有人不怕死,但是在不得不死的時候,個人是死亡能夠使得門閥更爲強盛,反過來自己的妻兒親眷得到更好的關照,死亡也就不是那麼可怕了。

……

蕭瑀乘車出發之時,得知李治已經命令清河崔氏的一萬私軍留下鎮守營地,狙擊有可能前來的朝廷大軍,心裡稍稍鬆了口氣。

以清河崔氏私兵之戰力,豈能是如狼似虎的右武衛的對手?敗亡乃是必然之事,全軍覆滅也不是不可能。如此,借薛萬徹之手削弱山東私軍的目的已經達到。

而且就算清河崔氏全軍覆滅,也定然可以將右武衛阻截在此一段時間,足夠晉王大軍南下與尉遲恭會師。

局勢雖然略有變故,晉王實力有所削減,但大局不變,晉王仍有可能最終獲勝……

這正是蕭瑀所期望的。

借薛萬徹之手削弱山東私軍的實力,而薛萬徹的“背叛”則讓晉王對宇文士及有所不滿,使其地位下降、信任不足,且晉王爭奪皇位的可能性依舊存在。

一箭數雕,局面完美。

*****

薛萬徹接到蕭瑀書信的時候,很是煩惱了一陣。

信箋之中,蕭瑀提及“大將軍違逆陛下軍令,天下人已然盡知您之立場”,這話薛萬徹認可,之前做出違背軍令的姿態就是要迷惑旁人,認爲他已經被丘行恭說服投靠晉王,看來做得還不錯,連蕭瑀這樣的人也被騙過。

但接下來“然大將軍之依附並未得晉王之重視,更難以超越山東私軍之重要,且晉王麾下十萬大軍皆烏合之衆,如今更連潼關業已淪陷,可謂前途渺茫、岌岌可危,大將軍何必棄明堂而取暗室?”這樣的話,讓薛萬徹想了半天才能弄明白。

這是遊說我反了晉王、重回陛下懷抱?

可晉王之所以潛逃出太極宮且能夠快速拉起部隊豎起反旗,明目張膽的爭奪皇位,不正是因爲蕭瑀的全力支持麼?

你蕭瑀背叛皇帝,將所有賭注押在晉王身上,然後跟我說晉王已經不行了,敗亡乃遲早之事,應該想辦法與晉王劃清界限,重新爭取陛下的信任?

薛萬徹覺得腦水不夠用,弄不清蕭瑀的意圖。

“當以會師之名渡河而來,趁其不備驟然突襲,必可擊潰叛軍、立下大功,陛下之嘉獎自會如期而至,大將軍前途一片光明……”

薛萬徹摸着下巴,將這封信給幾個親信看了,詢問何意。

“看來蕭瑀已經對晉王的前途心懷憂懼,想要從晉王的車上下來,但苦於不能得陛下之寬宥,故而想要以此來作爲轉圜之階,如若事成,陛下再是不滿也難以對其懲處。”

“但是對於將軍來說,卻是好事一樁,咱們原本就是陛下的人,若能趁此機會擊潰叛軍,必然是平叛第一功,一個國公的爵位必然跑不了的。”

“萬一這是晉王的詭計呢?故意引誘咱們前去,未等咱們站穩陣腳便驟然襲擊,就算晉王麾下乃是烏合之衆,咱們也必然損失慘重。到時候陛下責罰下來,將軍難辭其咎,此事不妥。”

……

麾下將領七嘴八舌,有的說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拿下平叛第一功,有的說這是個陷阱,只要咱們渡河,怕是就要遭受突襲……吵得薛萬徹腦仁疼。

他是猛將不假,但絕對不是個智將,對於那些陰謀詭計着實無力應付,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拙於謀略,故而打仗的時候素來直來直去、不玩花活,一力降十會。

“派人渡河前往長安,將這封信給越國公送去,詢問越國公應該如何應對。”

咱自己腦子不好使,看不透蕭瑀玩的什麼把戲,那找一個腦子好使的問問不就行了?

薛萬徹很是自得,古往今來沒有哪個名臣名將能夠事必躬親,人力有時而窮,身邊必然有各種各樣的人才予以輔佐才能成就曠世偉業。所以咱既然有房俊這樣可以相信又能力卓越之輩,豈能放着不用?

麾下將領知道自家將軍對房俊可謂言聽計從,所以不敢違逆,當即有人連夜前往長安送信。

然而未等送信人出營,陛下的軍令已經抵達……

“將計就計啊……”

薛萬徹看完軍令,再不猶豫。

他最煩的是做決定,想要在紛亂的局勢當中選擇一條正確路線是一件極其困哪的事情,但既然有陛下的軍令,那麼就不必自己去選擇了,依令行事即可。

這是他所擅長的……

薛萬徹當即召集將校,宣讀了陛下軍令,然後下令全軍整備,繼而拔營沿着渭水向東運動,抵達涇水、渭水交匯之處,選取河道狹窄之處橫渡渭水,而後沿着灞水一路南行。

與此同時,派人聯絡晉王,說是“左右屯衛已然在渭水南岸集結,蠢蠢欲動,不日將渡河攻擊我軍,無奈之下,只能渡過渭水與晉王會師,合兵一處殺奔長安”……

右武衛驟然開拔,浩浩蕩蕩的渡過渭水一直向南,馬上引發整個關中的震動。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心生歹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以死明志第兩千六十九章 門閥落魄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十二章 危機?擺平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回馬槍第七百五十九章 放血療法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末路將至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家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喜事臨門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父子密謀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道門英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李二的反應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心志動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釋放第七十二章 房俊笨不笨?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劉洎:這個責任我不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逆轉之機第七百六十五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妾意郎情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爭執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必有一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侍郎?照砍不誤!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三千四十一章 軟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撼山易,撼右屯衛難!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讓一步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徹底的架空第三千二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政治智慧第兩千一十四章 言辭如刀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4251章 心中漢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你拿什麼回報我?【求票】第一百二十七章 提親第三千九十七章 江南不寧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章 懵然無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家事難斷第六百七十八章 衛公李靖第4599章 捐款抵達第4502章 猛將如雲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陣斬敵將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都是房二惹的禍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初抵新羅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離心離德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御前爭論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天下爲公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坑了房俊的陽謀第七十三章 形勢混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果然是棒槌(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三十二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五十四章 吐蕃的危機第二十二章 魏王李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三十八章 欲求長生第二十六章 東突厥之絕響!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兵卒失蹤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討苦吃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甜黨必須消滅!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祿東讚的哀愁(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程咬金:這輩子打死也不種地!第七百零二章 風波惡(中)第四十九章 投票決定第三千六十三章 自私自利第兩千四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訛人?本宮也會!(下)第4635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殉葬第一千零三十章 時不我與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體叛變第九百七十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求票】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縱論局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人治社會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西都護(上)第二十六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續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秋收(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心生歹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以死明志第兩千六十九章 門閥落魄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十二章 危機?擺平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回馬槍第七百五十九章 放血療法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末路將至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家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喜事臨門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父子密謀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道門英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李二的反應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心志動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釋放第七十二章 房俊笨不笨?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劉洎:這個責任我不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逆轉之機第七百六十五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妾意郎情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爭執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必有一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侍郎?照砍不誤!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三千四十一章 軟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撼山易,撼右屯衛難!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讓一步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徹底的架空第三千二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政治智慧第兩千一十四章 言辭如刀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4251章 心中漢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你拿什麼回報我?【求票】第一百二十七章 提親第三千九十七章 江南不寧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章 懵然無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家事難斷第六百七十八章 衛公李靖第4599章 捐款抵達第4502章 猛將如雲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陣斬敵將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都是房二惹的禍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初抵新羅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離心離德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御前爭論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天下爲公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坑了房俊的陽謀第七十三章 形勢混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果然是棒槌(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三十二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五十四章 吐蕃的危機第二十二章 魏王李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三十八章 欲求長生第二十六章 東突厥之絕響!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兵卒失蹤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討苦吃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甜黨必須消滅!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祿東讚的哀愁(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程咬金:這輩子打死也不種地!第七百零二章 風波惡(中)第四十九章 投票決定第三千六十三章 自私自利第兩千四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訛人?本宮也會!(下)第4635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殉葬第一千零三十章 時不我與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體叛變第九百七十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求票】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縱論局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人治社會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西都護(上)第二十六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續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秋收(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