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不解

說白了,東宮若是不能在這個時候宣佈改弦更張、變通執政理念,那麼天下門閥將會依舊站在關隴那一邊,即便關隴戰敗,依然與東宮對立。

蕭瑀也好,岑文本也罷,本身既是門閥……

所以岑文本立即懂得了蕭瑀的意思,這是想要一同去向太子殿下覲見,若能於此時頒佈一道詔令,許諾再不延續李二陛下之國策削弱、打壓門閥,則會立即得到諸多門閥之響應。

固然不會有門閥此時大張旗鼓的派兵支援東宮,可給予關隴門閥之助力卻勢必減少。

此消彼長,東宮面對的處境必將有所和緩……

而眼下,東宮面對的卻幾乎是整個大唐的門閥力量,即便是已經旗幟鮮明表態支持東宮山東世家、江南士族,也不過是作壁上觀而已。

即便是蕭瑀,也必然要以門閥的利益爲上,自然不會希望眼睜睜看着支持的東宮徹底倒臺,但並未真正給予東宮實質上的幫助卻是事實。

其中之權衡算計,則令人深思……

岑文本臉上的老年斑已經甚爲濃重,面色有些灰敗,此刻撩起鬆弛的眼皮看了蕭瑀一眼,又耷拉下去,呷了一口黃酒,夾了幾根薑絲放在口中咀嚼着,半晌,才緩緩說道:“眼下距離時局之確定,尚且遠矣。而時局變化之關鍵,不在長安,甚至門閥,而在於東征大軍。”

蕭瑀微愣:“景仁兄之意,東征大軍或有變化?”

岑文本頷首,蹙眉道:“自平穰城外陛下墜馬負傷,及至之後傳來噩耗,再到數十萬大軍返程之時各種拖延,時至今日尚有千餘里方纔關中……其中種種不合情理,極不尋常。”

蕭瑀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事實上,這種懷疑他也不是沒有過,因爲東征大軍走得實在是太慢了,什麼雪漫山川路途難行,什麼糧秣不足謹小慎微,這些明面的理由自然不足以說服那些智謀高絕的明白人,但幾乎所有人都將大軍行程極慢之原因歸於軍中各方勢力之角逐、鬥爭,相互掣肘之下,這纔給予關隴叛軍足夠的時間。

但是此刻經由岑文本提示,他立即意識到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

東征大軍種種詭異之處,當真只是由於軍中各個門閥派系相互角力、爭鬥所引起?未必如此。縱然陛下駕崩,可英國公李績如今在朝中之地位早已不可撼動,尤其是對於軍隊之掌控放眼大唐幾乎不做第二人想,兼且此人心思深沉、足智多謀,豈能那般輕易被軍中派系所左右?

怕是世人所見的東征大軍種種詭異之處,未必沒有李績縱容甚至刻意在其中……

那麼局勢可就當真麻煩了,東征大軍雖然牽扯諸多門閥勢力,可李績的意志卻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絕大多數的軍隊,他的傾向將會對長安局勢之變化產生巨大影響。

那麼,李績到底是個什麼傾向?

*****

“英國公到底是什麼傾向?”

玄武門內的值房之內,虢國公張士貴也在李承乾面前發出同樣的疑問。

此處值房位於內重門之內,夾在內重門、玄武門之間,以往乃是北衙禁軍的屯兵之處,宿衛玄武門安全。此刻北衙禁軍盡皆開赴城頭嚴陣以待,諸多房舍便一併空出,用以安置由太極宮內撤出的皇家內眷。

值房內光線昏暗,不得不點起數根蠟燭,李承乾與張士貴對坐,李承乾於一側相陪。

聽到張士貴的疑問,李承乾沉聲道:“人心隔肚皮,英國公固然素來忠誠於孤,然則大勢之下何去何從,又如何揣度得準?除卻越國公之外,孤亦不知何人赤膽忠心,願與東宮生死相隨。”

事實上,他並未因此而懊惱沮喪。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更何況朝中大臣絕大多數都牽扯到門閥勢力?利益攸關之下,每個人做出的決定都並非隨心所欲,牽扯越多,自然顧慮越多。

能夠有房俊這樣一個可以百分百信任的臣子,李承乾已經感到非常滿足……

但是對於李績,他卻難以揣度其立場,畢竟李績對於父皇的忠誠遠遠高於對待自己,如果父皇當真駕崩於遼東軍中,那麼李績往後何去何從,誰也不知道。

張士貴頷首,嘆息一聲,道:“越國公乃是東宮柱石,忠心耿耿,不惜奔襲數千裡馳援殿下,令臣敬佩不已……然而當下局勢固然因爲越國公數千裡馳援而陡生變數,但最終能夠決定大局的,卻還是東征大軍。”

李承乾、李君羨盡皆頷首,表達認同。

事實的確如此,房俊如今奔襲長安,若東宮能夠擊潰叛軍、撥亂反正,亦要面對關隴潰敗之後的亂軍,想要一舉清除,幾無可能,甚至會導致關中一片糜爛。

若房俊回援亦不能挽回敗局,致使關隴兵諫成功,同樣的道理,關隴也不可能一舉將東宮六率盡皆剿滅,只要太子在東宮六率護衛之下向西遁逃,一旦過了隴西,則關隴軍隊鞭長莫及,“一國二主”的格局即將形成,往後便是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數十年的內戰。

唯一擁有鼎定大局之力量的,就只能是擁兵數十萬的東征大軍,擁有東征大軍絕對掌控力的李績,纔是能夠左右朝局的那個人。

故而,李績的立場便極爲重要。

是忠誠於東宮,揮軍入關撲滅關隴叛軍肅清寰宇?

是順水推舟,默認關隴推舉齊王上位,只爲了帝國政權平穩過渡?

亦或是乾脆兩不相幫,率軍直入長安另起爐竈?

沒人猜的準。

……

在此之前,李承乾認爲李績可能更傾向於帝國之穩定,從大局出發,一旦關隴兵諫成功便採取默認態度。或許長孫無忌亦是如此認定,否則豈敢在這個當口施行兵諫,將帝國社稷攪和得風雨飄搖?

但是現在,東征大軍遲遲未能返回長安,路途之上種種耽擱行爲,卻讓他對於李績的心思再度泛起疑慮。

若當真心底無私,只需順其自然即可,何必故意耽擱行程而坐視長安糜爛,卻擁兵在外虎視眈眈?

其用心實在是匪夷所思。

張士貴心裡忽然一跳,一個念頭浮上心頭,思索之下覺得不可思議,卻無論如何也壓不下去,不可遏制的瘋漲。

他挑起眉頭,思慮再三,這才沉聲說道:“殿下,如今河西、河東各地門閥盡皆起兵襄助關隴,抵達長安的軍隊亦有數萬,聽聞尚有許多正在各地聚集,亦將陸續開赴長安。而山東世家、江南士族雖然明面你上支持殿下,但實則並無實質之動作,一旦長安局勢糜爛,當真形成內外分裂之局面,他們亦不排除改弦更張之可能,轉而投入關隴之陣營。如此一來,可說是天下門閥盡皆興兵,殿下堪稱與天下爲敵……”

言盡於此,李承乾悚然一驚,張了張嘴,卻終究沒有說出話來。

這的確是近乎於絕境之局面,然而並非不可能出現。一旦此等局面形成,東宮將成爲衆矢之的,懸殊力量對比之下,即便有房俊之支持,亦唯有覆亡之一途。

但是,正所謂寶劍有雙鋒,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存在的,在東宮成爲衆矢之的,受到天下門閥反對攻伐的同時,就等於天下門閥盡皆站在東宮的對立面。

無論如何,東宮都佔據着名分大義,乃是帝國正朔。

這也就意味着,天下門閥都將成爲謀逆之反賊……

成者王侯,敗者爲寇,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只要天下門閥能夠在關隴領導之下廢黜太子、覆亡東宮,自然便成爲天下正朔,將名分大義攫取在手,然後給他這個太子按上無數個十惡不赦之罪名,任由史官貶斥抹黑,自然可以將他永遠綁縛在恥辱柱上受盡唾罵……

第兩千一十六章 痛陳利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上)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花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遠見卓識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寬厚仁恕第二百二十六章 廷議(中)第4494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九百三十四章 變革由今而始【大章,求票】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軍人立場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二百四十九章 鋼鐵(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豪雄落幕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通敵叛國?第4530章 選擇站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留中不發第二百九十七章 歸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怡然不懼第三千八十九章 戰略撤退第三千二十四章 心生異志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舉薦(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報復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剪羽翼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我保證第4266章 王族野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漠北會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熱鍋螞蟻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第九百八十六章 拼死一戰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兇猛火力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主力突襲第六百六十五章 勸說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夫妻夜話第八十三章 貢茶第二百七十二章 誣陷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火力兇猛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當面發難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功勞你領了,黑鍋貧道背?第四百五十八章 探查隱秘第兩千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輿論【求票】第四百八十六章 能讓我飛麼?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九十一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八百五十九章 水師前來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襲擾戰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斷試探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四百三十八章 教育改革(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昌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竇懷讓:晉陽公主碰不得啊!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十三章 我喜歡的類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氣量不足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周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黠戛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裹挾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擺上檯面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抓一儆百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揭發大案第五百五十四章 就是豪橫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二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勤王之師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回天乏術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耍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你得學好啊武美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劉洎:陛下,我不想當孤臣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太子的變化(下)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七百一十章 俘虜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長樂被擄第五百三十三章 風物宜人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承天之佑(下)第九百八十八章 皇室醜聞?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遠見卓識
第兩千一十六章 痛陳利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上)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花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遠見卓識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寬厚仁恕第二百二十六章 廷議(中)第4494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九百三十四章 變革由今而始【大章,求票】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軍人立場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二百四十九章 鋼鐵(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豪雄落幕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通敵叛國?第4530章 選擇站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留中不發第二百九十七章 歸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怡然不懼第三千八十九章 戰略撤退第三千二十四章 心生異志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舉薦(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報復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剪羽翼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我保證第4266章 王族野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漠北會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熱鍋螞蟻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第九百八十六章 拼死一戰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兇猛火力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主力突襲第六百六十五章 勸說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夫妻夜話第八十三章 貢茶第二百七十二章 誣陷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火力兇猛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當面發難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功勞你領了,黑鍋貧道背?第四百五十八章 探查隱秘第兩千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輿論【求票】第四百八十六章 能讓我飛麼?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九十一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八百五十九章 水師前來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襲擾戰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斷試探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四百三十八章 教育改革(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昌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竇懷讓:晉陽公主碰不得啊!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十三章 我喜歡的類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氣量不足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周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黠戛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裹挾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擺上檯面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抓一儆百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揭發大案第五百五十四章 就是豪橫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二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勤王之師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回天乏術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耍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你得學好啊武美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劉洎:陛下,我不想當孤臣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太子的變化(下)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七百一十章 俘虜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長樂被擄第五百三十三章 風物宜人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承天之佑(下)第九百八十八章 皇室醜聞?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