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好用就行

有些懵!

張文灌、劉祥道、郝處俊這些滿腹經綸的大學士都聽得有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儒家一貫以來的主張,都已經成爲儒生的口頭禪了,這是毋庸置疑的,道家思想是不可能有這麼嚴格規劃,什麼都一步一步的遞進,一級一級的區分開來,武媚娘這句話豈不是說用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來推行儒家的主張。

可問題是,修身齊家都只是個人之事,治國平天下才是天下之事,如果沒有後面的治國平天下,那儒生決計不會贊成這句話,我要不能當官,不能脫貧,我還需要在乎道德麼,那是不是可以說,小事就咱們儒家幹,大事就是道家和法家幹。

武媚孃的這番主張就說不出到底是要崇儒抑道,還是崇道抑儒。

而崔戢刃他們這些年青一代,卻是陷入沉思之中。

武媚娘微微瞟了眼韓藝,見這廝既沒有懵逼,也沒有沉思,而是快要睡着了,這要是之前,她一定會主動問的,但是現在她不需要問,因爲她已經知道韓藝的用意。

過得一會兒,張文灌面露困惑之色,道:“請恕老臣愚鈍,不明白皇后這話是何意?”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武媚娘先是將原話說了一遍,隨即道:“我是非常認同這句話的,用那些心術不正之人來治國,是一定會導致天下大亂的。可見在儒家思想中,個人品德乃是入仕之基礎,無德之人,無論學問再高,也不能讓他入仕。”

張文灌他們紛紛點頭,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啊!

武媚娘話鋒一轉,道:“但是德行高尚之人,入仕之後,是否繼續用修身齊家之道來治國平天下呢?我看也不然。修身齊家是一回事,治國平天下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完全的混爲一談,拿治家之術去治國,這可是不行的。同理而言,儒家一直提倡以仁政治天下,這並沒有錯,但是何謂‘仁’呢?無爲也是‘仁’。真正關愛百姓,就應該給予百姓更多的自由發展,發揮自身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財富,從而事先自我,這不就是仁政嗎?

儒家主張以德使天下安定,那法便是‘德’呀。若人人遵紀守法,不作出傷害別人的事,這不就是聖人所期望的麼。自我修養那是個人品德,當然,若人人道德高尚,那自然天下太平,但若能讓天下間人人都品德高尚,聖人又何須將人區分爲三六九等呢?可見德乃基礎,非平天下之道,法家思想纔是平天下之道,而律法的形成又是源於德,二者是一脈相承,只不過是用於不同地方。

而我朝如今大行商道,人與人接觸的非常多,矛盾糾紛自然也會增多,純粹的以德來教化百姓,令天下太平,這是難以做到的,唯有法制才能夠使得朝廷在面對諸多糾紛時,還能令天下太平。”

這一番話解釋下來,大家也都明白,正如武媚娘方纔所言,是三家思想融爲一體,形成一種新得思想,而並非是崇什麼抑什麼。

更爲主要的是,這不是純粹的思想之爭,而是根據當下環境而做出的調整,儒家思想是要分三六九等,有着非常森嚴的等級制度,這明顯就不適用於當下的環境,因爲重商主義要求的是平等,庶族與貴族做買賣,是以貴賤爲主,還是以契約爲主。

張文灌他們並非是那迂腐之儒,他們還是非常開明的,所以他們認爲武媚娘說得很有道理,而並非是要挑起事端,她沒有貶低哪家思想,只不過是讓三家思想各司其職,而且是一針見血。儒家思想提倡德治,但是明顯不行,歷朝歷代法制一直都存在,只不過是用儒家包裝,也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武媚孃的建議還是在延續這一主張。

而且,儒家思想的那一套也不能用於西北百姓,人家是牧民,是要到處遊走的,農夫在家守孝,地就在邊上,那當然可以,讓牧民在家守孝三年,那就是逼人去死啊!

劉祥道道:“臣非常贊成皇后之言,其實我朝自貞觀年間,許多政策都包含着無爲而治的思想,皇后今日談論此事,難道是要朝廷明文規定這一切麼?”

武媚娘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張文灌道:“依臣之見,這沒有必要,這隻會引起儒道法三家的爭論,製造矛盾。”

“但若不說明,只會產生更多的矛盾。”

武媚娘道:“如今我大唐的政策,是有別於任何一個朝代的,許多現象都是有悖於儒家思想,但是卻令我大唐變得更加強大,那一場危機中,這個矛盾也顯現出來了,朝廷在處理矛盾的時候,得有理可循,如果遵循儒家思想,就必須捨棄這一切,那可能又會爆發新得危機,道家的無爲而治,令朝廷可以從容的處理這些矛盾,不會引起新得矛盾。

再來,我認爲無爲而治乃是最難學的學問,其中思想是博大精深,因爲無爲不是無所作爲,而是以無爲勝有爲,我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無爲而治乃是要求朝廷耗費最小的力氣,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這自然是最爲困難之事。故此,這須得集天下人的智慧,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無爲而治。朝廷必須要以無爲而治爲治國的中心思想,才能吸引天下有才之士來爲朝廷的無爲而治出謀劃策,使其盡善盡美。”

我明白了!她這麼做的根本目的,是在幫助商人崛起掃清障礙!崔戢刃突然看向一旁的韓藝,問道:“不知尚書令對此有何看法?”

該死的,就你這個混蛋喜歡擾人清夢!韓藝睜開眼來,道:“我一直都非常尊敬老孔孟三位聖人,我認爲他們都乃是萬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既然是萬年難得一見,那當然就是聖人,這一點我從未質疑過,可是世上有許多人認爲我是反對儒家的,只能說明那些人不瞭解我,其實我內心是非常非常尊重這幾位聖人的。”

郝處俊納悶道:“尚書令咱們是在談論皇后的提議,誰問你是否尊重聖人。”

韓藝彷彿剛剛睡醒,不在狀態,好似沒有聽見,繼續說道:“爲什麼那些人對於我有這麼多誤解呢?一個原因,就是因爲那些人蠢。”

崔戢刃怫然不悅道:“願聞其詳。”

誰對韓藝誤解最大,不就是他的那些叔伯麼。

你這是指桑罵槐啊!

韓藝道:“孔子的思想是誕生於春秋之時,人人都知道春秋是一個戰亂時代,所以也可以說孔子的思想是來源一個戰亂時代,我要生於那個時代的話,我也會認爲人人都應該懂得禮義廉恥,懂得尊卑長幼有序,人人都應該效忠周天子,因爲這樣的話,這天下就不會大亂了,我就能夠幸福快樂的生活着,孔聖人在當時說這話的時候,那是絕對絕對正確的。但是如今的話。”

張文灌皺眉道:“如今難道就不對了麼?”

韓藝擺擺手道:“不是不對,只是聖人要求太低了一點。”

“要求太低?”張文灌莫名其妙的看着韓藝。

“對呀!”韓藝道:“這跟人性有着很大的關係,當你沒有飯吃的時候,你覺得有口飯你就滿意了,當你有口飯吃了,你就會想要一塊肉,慾望是不斷在增加的。孔聖人在戰亂時候,他嚮往的是和平,只要能夠和平,那就行了。”

郝處俊納悶道:“難道和平也不對嗎?”

“我沒說不對,我說的是要求太低啊!”

韓藝搖搖頭,又道:“如今是什麼時代,是我大唐盛世,天下早已太平,百姓都安居樂業,已經達到了孔聖人所期待的境界。可問題是,百姓現在都不是在嚮往着和平,而是要更好的生活,我要坐馬車,我要吃肉,我要賺錢,朝廷是要順從民意的。我大唐百姓跟春秋時代的百姓,理想、渴望都是不一樣的,國情也是大不一樣的。所以不能拿着聖人的思想硬生生砸到我大唐頭上,因爲許多思想已經滿足不了了我大唐的需求,我大唐實在是太強大了。”

劉祥道道:“可是老子也是周朝春秋時代的。”

韓藝道:“所以道家中也有許多思想已經滿足不了我大唐的需求,就說道家主張不爭鬥,但是如今我大唐發展這麼迅速,主要就是因爲競爭,但是一種良性競爭是可以促使國家進步的。而儒家思想中禮義廉恥今日也適用,我尤其是推崇儒家思想中的誠信爲本。

讀聖人之書,是沒錯的,但是懂得靈活運用,這纔是關鍵。那董仲舒不也修改許多儒家經典麼,難道他那是信而好古麼,他那麼做其實就是爲了讓儒家思想適合當時的漢朝,可見董仲舒就是一個明白人啊。聖人的思想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有許多人愚昧的去遵從聖人之言,也不看看當下的環境和百姓的需求,這不就是紙上談兵麼。

我不反對任何思想,因爲我是個商人出身,也沒有讀過什麼書,我認爲需求和供應纔是永恆的,國家需要什麼,百姓需要什麼,那就得對症下藥。這道理很簡單,我天天大魚大肉,你還在這裡忽悠我,聽我的,你就會有肉吃,那我肯定不會搭理你,我肉都吃膩了,我憑什麼聽你的,但如果你說,聽我的話,你就會有馬車,那我絕對會聽。

天下儒生天天嚷嚷着仁政仁政,什麼是仁政,不是說主張儒家思想就仁政,仁政其實很簡單,就是讓百姓生活的更好,而且是更好,可不是跟周朝百姓生活的一樣好,要是還跟周朝一樣,那我們就是一羣跟豬一樣臣子,發展了上千年,結果還跟周朝一樣,我們死了算了,活着都沒有意義。

作爲臣子,君主,國家,百姓,纔是最重要的,思想只是工具而已,適合當下的國情,那就拿來用,不適合就不用,你們如果還糾結於什麼派別,那你就別談什麼忠君愛國仁政,因爲這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行爲。皇后這番主張,是對是錯,得從實際情況來分析。皇后已經闡明瞭她的主張,咱們要覺得不合適,就直接說明哪點不合適,爲什麼不合適,不要扯什麼儒道之爭,要爭這東西,咱們開個辯論會,政事堂是用來談政事。”

這一番話下來,張文灌他們臉上是一陣紅,一陣白的。

盧師卦突然道:“尚書令言之有理呀!我們是臣子,臣子的首要職責是輔助君主,治理好國家,就當下的國情而言,推行無爲而治,顯然要比其它主張更加合適。這無爲而治,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不僅僅是給予百姓自由,也給予了朝廷自由,反而不會出現很多矛盾,利於國家的思想統一,儒家思想相對而言,就比較保守一些,不利於當下的發展,也不利於思想的統一。”

長孫延道:“若皇后僅僅是推崇無爲而治,那我是不贊同的,因爲過於自由,也不利於國家的安定和發展,但是根據皇后的主張,儒家思想乃是基礎,無爲而治在中間,上面還有法家束縛,此乃集三家之長,從而形成一種新得主張,是利於我大唐的發展,以及目前百姓的需求。”

王玄道道:“道家主張無所不容,那麼儒家思想自然也包容在內,因此以仁政治國,其實也算是無爲而治。”

張文灌點點頭道:“既然如此的話,朝廷就應該明言是主張無爲而治爲治國思想,而非是以道家思想爲治國思想。”

郝處俊道:“而且,還得重新詮釋無爲而治。”

他們就怕武媚娘借這個來打壓儒家,他們現在也明白了,武媚娘主張無爲而治,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就是想要緩解商人崛起與其它階級的矛盾。

武媚娘笑着點點頭道:“這也是我的本意,但是這需要各位的才能。”

武媚娘提出得這個主張,真不是沒事找事做,雖然是要表現自己,但也因爲她看到國家發展需要。如今很多現象,那都是儒家思想最爲反對的,而唐朝許多政策都包含着大量的儒家思想,這不就是在自我矛盾麼,商人不準騎馬,其實也是來自於儒家思想,但這明顯不再合適。而且這也是爲什麼,只要朝廷政策稍稍一變,天下儒生就都反對,因爲律法都是那麼規定,那我們當然要反對。朝廷得明確主張,而且這種主張能夠適合國家繼續發展下去,否則的話,反而會令思想分裂。

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人入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達者兼濟天下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萬衆期盼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拜碼頭要趁早第二百七十八章 主僕契約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文必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女人打開一扇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至少你還活着第一章 這不是騙局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第六百二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九百零五章 全營好姐夫第二百三十八章 錢帛兼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都是套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七百五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五百二十一章 玩弄於股掌間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從脫衣開始第一千零九十章 鷹在哪裡?第五百零三章 項莊舞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勤能補拙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乾點大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中原霸主第九百九十六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證明之課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頭爲難第四百一十一二章 依法護民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我們是皇家警察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只願你幸福第七百八十九章 簡單故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是他,就是他!第三百五十七章 太宗遺策?第八百六十一章 拒絕的權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殖民大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敢情是來問罪的啊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新的篇章?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好鼓也有萬人捶第六百二十章 真心英雄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最穩組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劇本不是這樣啊!第二十六章 不共戴天之仇第九百零三章 愛情專家第六百六十章 大清算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這是病,得治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當刮目相看第六百七十章 令人期待的夜市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骨感的現實第四百八十六章 孕育成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只有你能夠欺負我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特權VS律法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以木換木第七八九十九章 愛心早餐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叫我hold住哥第四百零二章 全民好姐姐第七百六十二章 儒之根本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談判還是交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零六章 收購(上)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利益是用來交換的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高風亮節第三百九十五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你們已經過時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氣死你丫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落魄君臣第九百零三章 愛情專家第九百一十七章 以農爲本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王歸來第一百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東宮議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可還記得那陳勝吳廣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偉大的一日(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奸商第二千零五章 資本玩法第八百八十九章 四子奪權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不如給政策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九百零七章 罰款單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完爆士族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大製作第六章 大家閨秀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技術積累第九百七十一章 文化戰略第九百一十九章 金融風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可怕的啓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五十七章 茹毛飲血第二百七十二章 必須大幹一場第三百七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計劃有組織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明星初長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用人之道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百年樹人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傷口會自然痊癒的第五十六章 揚州城真小
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人入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達者兼濟天下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萬衆期盼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拜碼頭要趁早第二百七十八章 主僕契約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文必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女人打開一扇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至少你還活着第一章 這不是騙局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第六百二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九百零五章 全營好姐夫第二百三十八章 錢帛兼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都是套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七百五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五百二十一章 玩弄於股掌間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從脫衣開始第一千零九十章 鷹在哪裡?第五百零三章 項莊舞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勤能補拙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乾點大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中原霸主第九百九十六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證明之課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頭爲難第四百一十一二章 依法護民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我們是皇家警察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只願你幸福第七百八十九章 簡單故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是他,就是他!第三百五十七章 太宗遺策?第八百六十一章 拒絕的權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殖民大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敢情是來問罪的啊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新的篇章?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好鼓也有萬人捶第六百二十章 真心英雄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最穩組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劇本不是這樣啊!第二十六章 不共戴天之仇第九百零三章 愛情專家第六百六十章 大清算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這是病,得治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當刮目相看第六百七十章 令人期待的夜市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骨感的現實第四百八十六章 孕育成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只有你能夠欺負我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特權VS律法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以木換木第七八九十九章 愛心早餐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叫我hold住哥第四百零二章 全民好姐姐第七百六十二章 儒之根本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談判還是交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零六章 收購(上)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利益是用來交換的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高風亮節第三百九十五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你們已經過時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氣死你丫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落魄君臣第九百零三章 愛情專家第九百一十七章 以農爲本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王歸來第一百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東宮議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可還記得那陳勝吳廣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偉大的一日(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奸商第二千零五章 資本玩法第八百八十九章 四子奪權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不如給政策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九百零七章 罰款單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完爆士族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大製作第六章 大家閨秀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技術積累第九百七十一章 文化戰略第九百一十九章 金融風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可怕的啓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五十七章 茹毛飲血第二百七十二章 必須大幹一場第三百七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計劃有組織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明星初長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用人之道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百年樹人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傷口會自然痊癒的第五十六章 揚州城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