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內鬥外鬥

這可是他來唐朝後,第一回來洛陽。

要知道洛陽可是東都,沒有來過洛陽,就不能說來過唐朝啊!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補償他,他來的時候乃是洛陽最美的時節。

漫山遍野開滿了鮮花,一望無垠的綠田,綠樹成蔭,處處都是鳥語花香。河道上游舫穿梭,婀娜多姿的少女,成熟高雅的少婦,雍容華貴的熟婦,個個穿着華麗的服侍,鶯歌燕舞,好不快活,遊人駐足河邊,彷彿都能夠聽見她們那竊竊私語之聲。

真是一派繁華似錦啊!

這洛陽可要比長安開放多了,因爲它沒有太多政治約束,但文化方面,卻是源遠流長,富含底蘊,乃百家爭鳴之地,是儒學的奠基地、道學的產生地、佛學的首傳地、玄學的形成地、理學的淵源地,各類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以“河圖洛書”爲代表的河洛文化更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頭,由於文化的交融,也造成思想上的開放。

如今可正值踏春的最好時機,郊外亦是熱鬧非凡,隨處可見不少文人雅士、傾城佳人在遊玩嬉戲。

“哇!你們就快看,那邊好多美女啊!”

韓藝一手搭在小胖的肩膀上,一手搓着下巴,望着不遠處花田中美女。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此情此景,韓藝很想徹徹底底奔放一回,就如那脫繮的野馬.......。

熊弟小心翼翼的提醒道:“韓大哥,你已經有了大姐姐!”

真是大煞風景啊!

韓藝皺眉看了他一眼,道:“你有了夢婷,當然這麼說,可人家小野呢?咱們做兄弟的,難道不應該爲小野的終身大事着想麼?”

熊弟聽得一怔,想了少許,頓時滿臉愧疚的瞧向小野,“那---那小野,我們去那邊玩玩麼?”

話音剛落,韓藝突然“哎呦”一聲,一手緊捂住屁股,“是誰---是誰襲擊我。”說着,他突然瞄向小野,過得片刻,他一臉諂媚的笑道:“我們不去那邊了,哦,我突然想起還得去向陛下彙報,哪裡有工夫在這裡耽擱啊。”

熊弟道:“可是我跟小野不要去呀,我們可以在這裡玩啊!”

他還真上心了。

“哎呦!”

韓藝又捂住屁股。

熊弟好奇的看着韓藝,“韓---!”

韓藝一手捂住他的嘴,“趕路,趕路。全力趕路。”

.......

在其身後馬車上的許敬宗,見韓藝與小野、小胖他們嬉鬧在一塊,哪裡是一個宰相,分明就是一個市井之徒呀,不禁暗自皺眉,田舍兒就是田舍兒,狗改不了吃屎,自己怎麼就與這種人同殿爲臣,真乃人生一大污點呀。

他們的車隊可是不小,可這一路行來,倒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可見洛陽之繁榮,因爲大家都已經見慣不怪了。

入得城內,除了地盤沒有長安城大以外,其餘方面皆不弱於長安城,而且建築風格要不長安要開放的多,不是那麼整整齊齊,一板一眼的,街道上是車水馬龍,隨處可聞小販的叫賣聲,到處可見光鮮亮麗的馬車,車內還隱隱可見那妙曼的身影,真是熱鬧非凡。

這就是文化之都與政治之都的區別所在。

當然,入得城內,韓藝便上得馬車,好歹也是一個宰相,在郊外可以浪一下,反正也沒有人認識他,但是在城內可就不同,得謹慎一點點,畢竟他們是來請罪的,可不是來度假的,得嚴肅一些,要是讓人見到他們還玩得這麼開心,可就不好了,而小野與小胖兩個坐在車轅上揮鞭驅車行使。

洛陽一直都有行宮,因爲長安經常斷糧,每當斷糧,這皇帝就得跑到洛陽來借食,基本上是有借無還的,這來一回修建一回,漸漸地,這行宮的規模也不小了,當然,肯定還是不及長安,其實李世民多番想大規模的擴建洛陽的行宮,但是都被阻止了下來,大臣認爲你皇帝去那裡只是去蹭飯的,主要還是應該待在長安,弄個行宮給你吃飯,就夠給你面子,你要擴建的話,那你跟隋煬帝又有什麼區別。

一干樞要大臣行至行宮,許圉師先入殿通報。

足足過得好一會兒,那張德勝才走出來,宣他們入殿。

韓藝他們也知道,李治肯定得先向許圉師詢問情況,待會好教訓他們。

入得大殿,只見裡面除了許圉師外,還坐着三位官員,皆是四十歲左右,而李治則是坐在矮榻上,沉眉冷對他們,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很不爽似得。

“臣等參見陛下。”

幾個樞要大臣躬身一禮。

“免禮!”

這時候,那三位官員才站起身來,微微拱手,只是純粹的禮儀,沒有那種上下級的感覺。

可見這三位是大有來頭,站在右首位的那位,龍眉鳳目,玉面朱脣,此乃是李治的親叔叔,李淵的第十五子,李鳳,同時也是洛州刺史。

站在其下那位,相貌堂堂,棱角分明,乃是洛州都督王大禮,又娶了綏安公主,乃是李治的姐夫,出身太原王氏,北朝世家,是那東漢司徒王允的後代。

而第三位,容貌深沉堅毅,頜下微須,不苟言笑,此人乃是洛州長史,權懷恩,權萬紀的族孫,還不到四十歲,其三人中年紀最小的。

此三人便是洛陽三巨頭,不然的話,他們也沒有資格站在這裡,因爲今日來這裡請罪可是當朝的宰相,可不是小貓小狗的。

這洛陽對於李氏是非常重要,能夠洛陽做老大的,那絕對是李家的嫡系,這不是叔叔,就是姐夫。

這一番行禮過後,許敬宗、韓藝他們才坐下。

李治目光一掃,開門見山道:“這三門山一事,可有調查清楚?”

許敬宗、李義府立刻看向韓藝,好似迫不及待的要告訴李治,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你問他得了。

哇靠!你們還真是不齊心,沒看到對面站着三個洛州的麼。韓藝暗自嘀咕一句,臉上卻是古井不波,一五一十向李治稟報,有多慘就說得多慘,不夾帶半點水分。

李義府聽着都爲韓藝的智商感到着急,早知就自己說了,人家彙報儘量是往好的方面彙報,而這廝怎麼慘,怎麼說,這天底下恐怕就沒有比他更加實誠的官員了。

“豈有此理。”

李治聽後龍顏大怒,一拍桌子,指着他們道:“朕才離開長安多久,就發生恁地大的事故,我大唐建國以來,都從未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朕要你們這羣臣子有何用?”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彷彿排練過很多回似得。

“臣等知罪。”

杜正倫他們又是齊聲說道。

但心裡多多少少有點委屈,這事故又不是發在京畿道,而是發生在都畿道,要是洛州三巨頭不在,那你也只能訓我們,可如今他們都在,光訓我們,這太不公平了,這臉上也無光。

可他們也不敢多說,因爲皇帝也在洛陽,如果皇帝責罵洛州官員,那不是先得下一道罪己詔,因爲事故發生時,你皇帝可是在這裡,你皇帝跑到那裡,事故就發生在那裡,跟個瘟神似得。

“臣等罪該當誅。”又聽得一聲突兀之聲,韓藝鬼使神差的還補了一句。

李義府等人看了眼韓藝,心中很是鬱悶,這只是套路來的,君主無過,都是臣之罪,李治教訓他們,一來彰顯自己的仁義之心,二來彰顯一下自己的皇威。死了這麼多百姓,總得找人來背鍋呀。他們倒也想韓藝扛下來,可問題韓藝是說的“臣等”,而不是臣,這個差別就很大。

可是韓藝也是順着說下來的,他們也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李治立刻順着韓藝的話便道:“你們知道便好。”

又是“你們”,許敬宗真想站到對面去,這地真心沒法待了。

韓藝突然站了出來,躬身一禮,將芴板置於地下,道:“臣愧對皇恩,愧對百姓,愧對這一身官袍,臣願伏法受誅。”

殿中立刻是鴉雀無聲,氣氛瞬間凝固。

李鳳他們都已經傻眼,什麼情況呀?這看着不像似套路呀!

長安的官員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剛猛,魏徵也沒有你這麼霸道啊。

李治更是一臉懵逼,暗道,這小子不會連這點經驗都沒有吧?

這就好比自家孩子打了鄰居的孩子,甭管對錯,作爲家長,總得訓上幾句,但也就是嘴上說說,不可能因此掐死自己的兒子。李治也不可能因爲這事,而將當朝宰相給殺了,這也太離譜,況且宰相只是下達政令而已,政令是沒錯的,是事務部門的過失,他也知道跟韓藝他們沒有什麼關係。

如今倒好,碰到韓藝這個不諳世事的雛鳥,他還來真的。

李治頓時騎虎難下,玩點別得好麼。

李義府趕緊站出來,道:“還請陛下息怒,此事皆因那漕運官邢江不顧勞役死活,一意孤行,這才釀成悲劇,而韓尚書得知消息,立刻連夜趕往三門山,並且妥善處理好那善後之事,可謂是將功補過。”如果真拿韓藝問罪,他們能倖免嗎?要知道他們剛剛可是一塊認罪的,再加上他也知道李治沒有要殺韓藝的意思,只不過就是嘴上說說而已,這也算是幫李治解圍。

杜正倫、盧承慶也趕緊出來爲韓藝求情,也是爲自己求情。

許敬宗聽得老鬱悶了,原本他們還打算拿韓藝這善後之事告韓藝一狀,讓你吃點蒼蠅,如今好了,只能胎死腹中。

“韓藝,既然李中書、盧尚書爲你求情,而且你也將功補過,那朕就且饒你一回吧。”李治趕緊借坡下驢,心裡那個恨呀,他如今都不敢發飆了,這橫的真是怕不要命的。

“臣拜謝陛下不殺之恩。”

韓藝又是躬身一禮,這才撿起芴板來,不等李治鬆口氣,他又道:“陛下,這死罪雖免,但臣以爲這活罪難逃,畢竟死了這麼多人,若不爲他們做點什麼,臣與李中書他們也會感到良心不安的!”

李義府真心殺了韓藝,做人不能如此的厚顏無恥呀,這老是代表我,不就是死了一些勞役麼,我吃得好,睡得好,沒有什麼不安的啊!

但是他們又不能說自己心安,他們也只能面露內疚的點點頭。

哦,朕明白了,這小子是故意的,好,朕倒要看你想搞什麼鬼。李治輕哼一聲道:“這不用你說,你們以爲能夠逃得了麼?你自己說吧,朕應該怎麼懲罰你們。”

李義府如今只要聽到“你們”、“臣等”等詞,他就腦筋發疼。

韓藝道:“陛下怎麼懲罰臣等,都不爲過,但是臣以爲事故已經發生,當下最重要的是爲那些已經犧牲的百姓做點事,而那些百姓皆是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又都是家中的頂樑柱,這頂樑柱一倒,他們的親人如何還活得下去,故此,臣願帶頭捐一百貫給那些犧牲的百姓。”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啊!李治眼中一亮,嗯了一聲,頻頻點頭道:“難道愛卿有此善心,朕深感安慰啊!”目光瞟了瞟李義府他們。

一百貫?你小子還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李義府他們都將韓藝恨出了新境界。

韓藝多有錢呀,區區一百貫,也就是打個噴嚏啊!

盧承慶宅心仁厚,覺得這樣做也算是功德一件,於是也站出來,“臣也願意捐一百貫。”

杜正倫、閻立本、許圉師也相繼站了出來

李義府、許敬宗一看,人家黃門侍郎,六部尚書都站了出來,他們一箇中書令,一個門下侍中,比他們都還高一級,這就是割肉,也得捐啊,也趕緊站出來,表示願意捐錢。

李治點點頭,正欲開口時,韓藝突然瞟了瞟洛州三巨頭,道:“平陽郡王,王都督,權長史,這三門山可也算是在洛州管轄內,我相信三位也不想那些冤魂在洛州上空飄蕩不散。”

那三人驚訝看着韓藝,我們跟你很熟麼,而且我們站在這裡什麼都沒有說啊!

李治抿了抿脣,沒有做聲,這筆買賣,真是太值了。

說是捐錢,其實也是罰錢,能罰這些人的錢,只有他皇帝,這錢到了百姓手中,百姓記住的是皇帝的恩德,不會是這些人,而以前死了得勞役,哪裡還有這撫卹金,一有比較,這隆恩浩蕩就出來了。原本死這麼多人,皇帝當然也臉上沒光,如今多給一點錢,說不定還能扭虧爲盈。

李鳳他們一看皇帝是這態度,心裡也明白了,這錢要不捐的話,對面的宰相,肯定要將責任推倒他們身上來了,那李義府可是出了名的心胸狹隘,在你們境內犯了事,我都捐了錢,你們要不捐,那你們試試看,這事一準不算完。

他們用眼神合計了一下,站出來,李鳳表示捐一百貫,權懷恩和王大禮表示願意捐八十貫,他縱使想捐一百貫,也是不行的,因爲宰相了捐了一百貫,他們不能超過宰相,而李鳳是皇帝叔叔來的,身份可以跟宰相齊平。

說完之後,這三人又再捫心自問,自己站在這裡幹嘛?

情況都沒有弄清楚,就捐了幾個月的俸祿出去。

如果僅按照俸祿來說,哪怕對於他們而言,一百貫也真心不少,但是他們有額外收入,還有皇帝的賞賜,故此也不算多。

李義府、許敬宗心裡稍微平衡了一點。

韓藝瞧了眼李治,好似說,大哥,小弟任務已經完成了,你讓我回去吧。

李治也是心領神會,道:“韓愛卿若是無事稟告,就且退下吧。”

“遵命!”

韓藝嘆了口氣,退到一旁,垂着頭,可哪怕是低着頭,他也感受到好幾道殺人的目光射來。

談錢傷感情啊!

許敬宗事先還打算將責任推倒韓藝一個人身上,結果自己都還沒有開始,就被韓藝給弄了一百貫去,氣得差點沒有昏厥過去,趕緊坐下,喘口氣。

李治想想這回賺大了,原本他只是打算訓幾句而已,朝着張德勝使了使眼色。

張德勝是心領神會,趕緊讓人奉茶。

許敬宗他們捧着茶,真心不捨得喝,這一杯茶太貴一點吧。

韓藝接過茶來,就小抿了一口,趁機偷偷瞥了眼許敬宗等人,心中暗笑,你們這羣混蛋,想讓你韓大爺一個人扛,想多了吧。嗯---這茶喝得還真是有滋有味啊!

而他對面的王大禮突然擡手示意,自己不喝,然後站起身來,拱手道:“啓稟陛下,其實捐多少錢給那些百姓,都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杯水車薪而已。自漢以來,三門山屢屢發生沉船事故,然,歸根結底,還是三門山地勢險要,河流湍急,難以渡船。可京師又依賴於漕運,故此,朝廷應該趕緊着手治理三門河道,這纔是解決之法。”

此話一出,李義府、許敬宗他們覺得這一口茶是如何也喝不下去了,都謹慎的看了眼王大禮。

這麼多宰相坐在這裡都沒有發言,你一個長史在這裡搶話說,你幾個意思?太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了。

其實方纔他們見這三人站在這裡,就隱隱有一些察覺,畢竟都是老司機來的,這嗅覺還是挺敏感的。因爲當皇權集中的時候,那麼近臣纔是最有權力的,哪怕是宦官,像韓藝他們這種同中書門下三品,皇帝愛給就給,隨時可以拿回來的,那麼皇帝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心,爲什麼當初關隴集團要弄死楊廣,就是因爲楊廣跑去揚州,倘若長此下去的話,這國家的中心就是揚州,那關隴集團豈會答應,而如今這跡象也表明這些洛陽官員似乎有意思要跟給他們平起平坐。

韓藝聽得又喝了一口茶,心想,這一杯茶真是越喝越有味了。

“卿言之有理,這也是朕最近在思考的事。”李治聽得很是欣慰,總算有個人瞭解他的心思了,又問道:“不知卿有何妙策?”

王大禮道:“臣曾前去觀察過三門山的地勢,這船過三門山時,多半時候得改用牛車陸運,可改陸運的話,耗時耗力,故此那邢江才讓縴夫去拉,然而,三門山道路崎嶇險阻,縴夫空手都難以立足,更別說拉船而行,當初那隋煬帝曾命人在三門山開鑿棧道,便於縴夫拉船,不過因爲隋末動亂,那棧道年久失修,故此纔有今日之難,臣建議朝廷命人重新在三門山上鑿出一條新棧道來,以便於縴夫拉船前行。”

這其實就是華夏民族的精神,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山要擋路,那便鑿山開路,水要阻我,那便築堤架橋,愚公精神,戰天鬥地,要說這改造地球的能力,放眼世界,唯有華夏。

這跟西方有些不同,同樣面對洪水,咱們華夏是大禹治水,而他們則是駕諾亞方舟逃跑。

兩種精神也是各有利弊,但不管怎麼說,正是以爲這種堅韌不拔,愚公移山的精神,華夏民族才能面對重重劫難,兀自傲然挺立,而其它文明古國基本上早就不存在了。可是,你老是去戰天鬥地,那也是不行的。偶爾換換口味,弄一艘諾亞方舟,說不定就能看到新大陸。

李治聽得極其認真,剛準備點頭時,忽聽得“噗”的一聲。

大家尋聲望去。

“抱歉!抱歉!”

韓藝趕忙一邊抹嘴,一邊道:“這---這茶水,有點燙。”

張德勝偷偷一笑,趕緊道:“快給韓尚書換一杯茶。”他跟韓藝也算是老相識了,因爲韓藝這廝老不在官署候命,每回都得他到處去找,這都找出感情來了。

李治一看這韓藝這反應,也不知道是不是該點頭,就跟吃了蒼蠅似得。

閻立本站出來道:“陛下,老臣認爲此法不妥。首先,那三門山岩石堅硬,地勢較高,難以開鑿,須得耗費動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難免會勞民傷財。其次,若要便於縴夫拉船,必須得延河而鑿,岩石比較落入河中,反而會生出更多的暗礁,以及令河水更加湍急,更難行船。最後,老臣認爲在山上開鑿棧道,縴夫走在棧道上拉船,還是太危險了。”

專業!韓藝立刻給出了評價。

李義府立刻站出來道:“閻尚書言之有理,鑿開棧道,同樣也是治標不治本之法。”

李鳳站起身來,道:“陛下,臣有一法,不知可不可行?”

李治忙道:“皇叔請說?”

李鳳道:“臣以爲可修建一條新運河,如此便可避開三門山。”

閻立本又道:“此法老臣也曾想過,我們工部也幾番派人前去勘察,可是並不理想,開鑿新運河,需要供應穩定的水流,但是三門山附近地勢,難以滿足此要求,只怕是無用之功。”

許敬宗、李義府他們皆是點頭,贊成閻立本的意見。

如今外敵當前,可不能再內鬥了,猛龍過江,也得團結一致啊。

李鳳瞧了眼閻立本,拱手笑道:“閻尚書身爲工部尚書,定有妙法,我等願聞其詳。”

閻立本愣了愣,他要有辦法,早就說了,哪會等到今日,不禁訕訕一笑,“閻某不才,暫時未能想出辦法來。”

王大禮又看向李義府道:“在下曾拜讀過李中書的文章,可謂是鳳採鸞章,而李中書又貴爲中書令,我想李中書定有妙策,可解此難。”

李義府頓時也是一臉尷尬,暗罵,寫文章跟治理河道都不是一回事。

可這讓京城來的宰相們就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我們說什麼你們都反對,你們自己又沒有其他的辦法,你們這不是成心搗亂麼。

這面子上有些過不去了。

權懷恩突然瞄了眼一直在喝茶的韓藝,他心裡可還惦記着那筆捐款,道:“素問韓尚書足智多謀,任何棘手的難題,在韓尚書手中,都能輕易的解決,想來此事對於韓尚書而言,也並非是什麼難事。”

韓藝咦了一聲,“你怎知道?”

ps:兩章一塊發,近七千大章,拜託大家多多訂閱。。。。。。

第五百六十二章 終於爆發了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偉大的一日(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吊炸天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蝨子與頭髮第六百六十八章 無奈的緩兵之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挽回一些顏面第五百四十七章 木秀於林(盟主加更)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誰有選擇?第三百六十七章 離他遠一點第四十章 小發一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真亦假,假亦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高端大氣上檔次第六百六十九章 雪恥後遺症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兩個女人一齣戲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處境尷尬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到處忽悠第六百六十七章 逼出僱傭制來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升遷受阻第七百八十八章 孔丘之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六百四十八章 小人難防第二百零四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七十二章 必須大幹一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第二十六章 不共戴天之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是被逼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扛起了你們的鋤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子歸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誰纔是穿越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是朋友第八百八十七章 獨自吃着雞腿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王炸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種子殺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焉知非福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金票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好壞同行大結局 煙雨江南第七百九十一章 抱歉!你出局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當下與未來之爭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十年一代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爆發的開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最佳拍檔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則天之路第五十二章 嗯!挺好的!第九百七十四章 官場戰略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犒賞三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八百零二章 無可避免第二百二十六章 最大化宣傳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腹黑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罪第七百九十七章 斜壺溼被,背水一戰第四百零二章 全民好姐姐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買賣照常做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自由選擇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玩大了一點點第四百零四章 造物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分化第五百章 我可不是在捨生取義第八百一十二章 準備身後事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猛料一個接一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坑孫子的紅線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非常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專業的歧視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應該相信嗎?第五百三十四章 都被玩殘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賭第二千零四章 特殊教育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五百三十三章 嚇死你們第六百九十七章 萬商朝巷第八百七十三章 互相傷害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要彈劾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世外桃源第二百九十六章 投桃報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有什麼關係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新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有點沉第二百八十二章 無所不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政治的外衣第一百四十一章 離別(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太沒原則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兩個騙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你是最優秀的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周邊利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一十八章 踢翻了醋罈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這個皇后不簡單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雙劍合璧第九百五十一章 帳中對第五百七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意外發現
第五百六十二章 終於爆發了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偉大的一日(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吊炸天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蝨子與頭髮第六百六十八章 無奈的緩兵之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挽回一些顏面第五百四十七章 木秀於林(盟主加更)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誰有選擇?第三百六十七章 離他遠一點第四十章 小發一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真亦假,假亦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高端大氣上檔次第六百六十九章 雪恥後遺症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兩個女人一齣戲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處境尷尬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到處忽悠第六百六十七章 逼出僱傭制來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升遷受阻第七百八十八章 孔丘之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六百四十八章 小人難防第二百零四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七十二章 必須大幹一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第二十六章 不共戴天之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是被逼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扛起了你們的鋤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子歸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誰纔是穿越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是朋友第八百八十七章 獨自吃着雞腿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王炸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種子殺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焉知非福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金票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好壞同行大結局 煙雨江南第七百九十一章 抱歉!你出局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當下與未來之爭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十年一代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爆發的開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最佳拍檔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則天之路第五十二章 嗯!挺好的!第九百七十四章 官場戰略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犒賞三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八百零二章 無可避免第二百二十六章 最大化宣傳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腹黑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罪第七百九十七章 斜壺溼被,背水一戰第四百零二章 全民好姐姐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買賣照常做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自由選擇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玩大了一點點第四百零四章 造物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分化第五百章 我可不是在捨生取義第八百一十二章 準備身後事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猛料一個接一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坑孫子的紅線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非常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專業的歧視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應該相信嗎?第五百三十四章 都被玩殘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賭第二千零四章 特殊教育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五百三十三章 嚇死你們第六百九十七章 萬商朝巷第八百七十三章 互相傷害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要彈劾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世外桃源第二百九十六章 投桃報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有什麼關係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新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有點沉第二百八十二章 無所不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政治的外衣第一百四十一章 離別(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太沒原則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兩個騙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你是最優秀的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周邊利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一十八章 踢翻了醋罈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這個皇后不簡單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雙劍合璧第九百五十一章 帳中對第五百七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