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賭的是未來

長孫無忌聽得皺眉凝思片刻,眼中還是透着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沒有這麼做過,主要是爲了保護他們,不受到李義府他們的陷害。這一回唐臨也跟我說過原因,主要是讓他們去歷練的,可是西北邊民風彪悍,風土人情又與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會出大亂子,倘若如此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我知道西北計劃對於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爲如此,理應派一些經驗老道的官員前去。還是,你另有目的?”

韓藝笑道:“是那些人的長輩在詢問太尉吧?”

長孫無忌點點頭。

“其實我跟唐臨說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韓藝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來?長孫無忌哦了一聲,“什麼原因?”

韓藝微一沉吟,不答反問道:“太尉可是貞觀盛世的功臣,也應該對於我大唐未來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認爲均田制是否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長孫無忌一愣,道:“這與那事又有何關聯?”

“兩者有着必要的聯繫,還望太尉賜教!”韓藝拱手道。

長孫無忌沉吟着道:“你應該知道老夫一直以來都擁護貞觀時期的政策。”

韓藝笑道:“可我問得不是這個。”

長孫無忌沉默少許,最終還是點點頭道:“均田制的確有着一些弊端。”

韓藝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過對策?比如說,國家手中的耕地越來越少,不少地區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併,人口又在繼續增加,根據租庸調製,如果人口不增加,稅收就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這麼多,遲早有一天,朝廷沒有地授給百姓,那時候該怎麼辦?”

長孫無忌沉吟許久,嘆道:“不瞞你說,老夫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可是並未想出解決之法,只是說盡量保證吏治清明,延緩這種情況發生,再想出新得對策。”

韓藝道:“在我看來,想要維護傳統均田制,就只有一個辦法。”

長孫無忌道:“什麼辦法?”

韓藝道:“對外擴張,就如同吐蕃那樣,不斷的發動戰爭,保持人口不再增長的同時,獲得大量的土地,這樣才能滿足均田制的需要。”

“這可不行。”長孫無忌揮手道:“古人云,好戰必亡。”

韓藝道:“如果不這麼做,就必須改變,太尉應該也看出來了,其實我所做的這一切,不管是將農民的土地承包給地主或者商人,讓他們上作坊做事,還是增開昭儀學院,讓軍籍戶的後代有讀書的資格,都是針對均田制施行一些改變。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在於授田與稅收,我們必須要想出一套新的辦法,來替代均田制,或者說是補充,完成順利的過渡。”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這老夫倒是看出來了,可是這跟西北又有什麼關係呢?”

韓藝道:“西北就是一個新制度的試驗地,太尉應該也知道,變法就是雙刃劍,而且九成九都會面臨失敗,這就是因爲一旦求變,必定會傷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輕易的改變,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歷史上那些變法,許多都是根據當下的一些情況,憑空想象出來的,然後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難,再去想辦法,但很多時候都爲時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試驗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長孫無忌聽得倒抽一口涼氣,這他還真沒有想到,緊鎖眉頭道:“難道你想將你的商人條例應用到中原來?”

韓藝道:“不可能,商人條例是根據胡人的習俗制定的,但是我的確打算在保證耕地的同時,大力發展工商業。”

長孫無忌道:“均田制來至於農業,必須得以農爲先,而且農要佔據絕對首要的位置,因此朝廷屢屢頒佈詔令勸農桑,但如果工商業發展起來,那麼均田制必定要隨之而改變。”

韓藝點點頭道:“由上至下的改變,是一種賭博,哪怕太尉你說要變法,你也不可能敢說一定成功,首先,你並不是非常清楚的百姓的情況,其次,我大唐版圖遼闊無疆,各地情況又不一樣,太尉你也不能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而針對性的變法,但是由下至上的改變,就是潛移默化的,朝廷只需要根據狀況做出微調,不斷的根據百姓的生活情況,而做出微調,這樣的話,就避免那些不確定性,避免那些衝突,避免傷害任何人的利益。”

長孫無忌道:“可是自古以來,都是以農爲本,你大力發展工商,難道你就有把握一定會成功?”

韓藝笑道:“其實長安已經發生改變了,太尉也應該早就察覺到了,但是並未影響農耕,這其實就是因爲,人多地少,完全可以將多餘轉到工商業上面,同時,這樣也能促進農業,因爲工商不生產糧食的,他們需要購買,購買的人多了,糧價自然會上漲,農民自然得利。另外,農耕國家,發展總會受到侷限,因爲就這麼多地,滿打滿算就那麼多稅收,那國家豈不是永遠都停滯不前,而工商業的話,隨着人口的增多,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國力將會越來越強。”

長孫無忌道:“其實在貞觀時期的時候,老夫與房玄齡他們也曾與太宗聖上商量過此事,不過我們都認爲農夫的樸素的,商人是狡詐的,一旦讓商人發展起來,不利於國家的管理。”

韓藝笑道:“農夫是樸素的,可地主不是,歷朝歷代的滅亡,有哪一次跟地主沒有關係?這也是爲什麼每個朝代都在防止土地兼併,因爲地主一旦強大起來,那就比商人還恐怖一些,這天下間都是地主,到時誰敢輕易求變,一旦求變,就會傷害全天下地主的利益。但是沒有一個朝代能過做到防止土地兼併,因爲最大的地主就是宰相,李義府、許敬宗上任以來,他們可是兼併了不少的土地,有宰相和朝廷大臣帶頭,那就誰也阻止不了了。”

長孫無忌道:“因此必須要弄一個限制地主的東西來。”

“就是工商。”韓藝道:“地主掌握的百姓必須依靠的糧食,他們的地位不會減弱的,商人再強大與地主也是勢均力敵,只要兩者平衡,朝廷方可做遊刃有餘。”

長孫無忌思忖少許,道:“你就是這麼說服陛下的吧。”

韓藝點了下頭,道:“但是太尉你知道的,我不是一意孤行的人,我只是認爲均田制沒有未來,必須改變,但是如果我說有十成的把握,我也不敢斷言,只是面對一條死巷,會很容易讓人選擇另一條路,如果太尉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的話,我也希望太尉能夠指點我。”

長孫無忌沉默片刻,道:“你說得雖不無道理,但是老夫對此還是有所保留。老夫與太宗聖上都是重在用人,也就是你所說的由上至下,因爲朝廷是要顧全大局的,考慮得是很多方面,百姓可不會考慮到吐蕃可能入侵,但是朝廷得考慮這一點,只要吏治相對清明,那麼制度上的一些弊端也是能夠彌補的,畢竟做事是人,事在人爲,同樣的事,不同人去做,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截然相反,這關鍵還是在於用人。”

韓藝笑道:“因此我才拜託太尉來擬寫這一份名單。”

長孫無忌哈哈一笑,又繼續說道:“可惜如今李義府、許敬宗當權,而朝中忠良都被貶黜長安,要再說重在用人的話,只怕會越來越糟。因此你若跟老夫當初一樣,只怕是不行的,你認爲吐蕃會入侵,要防止吐蕃,可是李義府不這麼認爲,他只在乎自己的權位,你拿他又有什麼辦法。所以,你選擇這一條路,老夫也支持,而且,老夫非常欣慰你能夠坦誠相告。”

韓藝笑道:“也許我有多少錢,我不太會如實告訴太尉,但是這在國家大事上面,我絕不會對太尉你有所隱瞞的,因爲我知道太尉你是全心全意在爲大唐着想,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纔會坐在這裡,如果太尉跟李義府一樣,成天讓我撈錢,去賣官鬻爵,那我也做不到。”

他倒是想隱瞞,可是這麼大的事,還得安排關隴集團的人去,這如何隱瞞得住,那還不如如實相告,反正他確實是爲了大唐着想,無愧於心。也正是因爲他非常盡心盡力的在爲三方做事,只是說同一件事,面對不同的人,他會用不同的理由去說服對方,他才能存活至今,如果他這也瞞,那也瞞,早就掛了,因爲這三個人沒有一個是傻子,而且都是大聰明人。

但要說長孫無忌完全信任韓藝,這不是可能的,他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怎麼可能會完全相信一個人,他之所以比較相信韓藝,那是因爲韓藝用得都是他的人,這次去西北的人,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韓藝估計都不認識,那他當然放心,你怎麼玩你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如果韓藝開始提拔蕭家、楊家、甚至於元家的人,就算韓藝說得再天花亂墜,他也不會相信的。

長孫無忌笑了笑,道:“對了,這正事你都還沒有說出答案了。”

韓藝笑道:“工商與農是反過來的,是需要流動性管理,如果西北試驗之後,覺得可行,那麼如何加以轉變用於中原,這都需要人去做,讓李義府他們去做,他們會嗎?朝中大臣都是深受農耕文明的影響,他們都不會處理。那麼到時候,只有一個辦法。”

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道:“就是調回派去西北的官員。”

韓藝點點頭道:“如今李義府他們是拼了老命在壓制太尉你的人,因爲皇后的關係,我最多也就是能夠保住幾人,想要令整個關中貴族重返朝堂,那麼這個理由只能是國之大計。”

絕了!

長孫無忌怎麼想也沒有想到,韓藝是打算利用一個新制度,讓關隴集團重回朝堂。

而且,這不是臆想,這是完全可以可能的。

許敬宗、李義府再奸詐,畢竟在朝中爲官這麼多年,沒吃過豬,還沒有見過豬跑麼,勸農桑,提倡節儉,他也寫得出,他還是可以勝任中書令的。

可如果改變現狀,他就不是如何該處理了,不禁是他,朝中大臣多半都不會,因爲韓藝的政策是由下至上,是朝廷根據國家的變化制定政策,不是說宰相制定政策來管理國家,當工商業發展起來,他們哪裡懂得如何管理,任何一本書上,說得都是小農經濟。

那麼朝廷唯一能夠倚重的就是西北地區的官員,而去到西北的,幾乎都是關隴集團的成員,包括韓媛、來濟、裴行儉、王方翼全都在那邊。當然,他們其實不在韓藝的考慮當中,因爲太老了,而且跟眼下不少權貴有過節,韓藝讓他們在那邊,就是帶帶新人,韓藝最看重的是這一批去的人,那都是年輕一代,跟他的年輕相差不大,那麼就是可以共同成長的。

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的,長孫無忌不禁打起精神來,他這幾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關隴集團重返朝堂,但是這非常困難的,那一仗他輸給李治和武媚娘之後,樞要大臣中,就沒有一個是根正苗紅的關隴集團成員,山東集團都有好幾個,只有韓藝這個隱形人物,而且在政治上想要翻身,是非常困難的,因爲對方一定會將他們往死裡搞,能夠斬草除根,就絕不姑息,什麼仁義道德,都去他媽的。

“可是他們這麼年輕,能否處理好西北事務?”

“只有年輕的才適合。”韓藝笑道:“請恕韓藝斗膽說一句,如果是你太尉你去的話,你肯定還是按你的習慣去處理事,因爲已經成爲你的固定思維,年輕人適應能力強,他們可以非常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習俗,以及一些制度上的改變。當然,我會跟他們見一面,那邊也請太尉你聯繫一下韓媛、來濟,讓他們看着這些人。”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面傾城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相互依賴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佑大唐第三百九十五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歸者不善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三十六章 報名費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三百七十四章 越俎代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戲劇性的暈眩第九百一十一章 語言的魅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不可持久第五百七十二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二十七章 小露野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打架不如打麻將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情假戲真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義非凡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就是會玩第五百九十五章 貴族精神第一百零三章 危險來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別人玩製造,我就玩金融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奮鬥纔是出路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賭命第九百三十八章 求穩第二百二十八章 流水線模式第六百九十九章 幹得漂亮!第六百六十九章 雪恥後遺症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買不到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生產模式第六百三十一章 證明之課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六百二十五章 覺醒第一千五十四章 紅了眼第二百五十章 挺像你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奮鬥第六百七十章 令人期待的夜市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這也能演?第八百四十六章 瘋狂的牡丹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諦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公道只在人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零七十章 三國演義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飛沖天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們的榮耀第四百一十章 不虛此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諦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上位必經之路第八百零四章 孤軍奮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千秋萬利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有錢就是底氣足第一千零五十章 英雄救美第二千零十五章 權力下得親情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最佳人選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不可持久第四十九章 鐵公雞和敗家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你真是一個混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爆發的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全家出動第三十六章 神像之謎第七百九十七章 斜壺溼被,背水一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撬動大運河第六百二十七章 義薄雲天第七百零二章 圓滿中的意外第八百六十六章 這不是開玩笑第四百七十三章 觸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不知所措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隱患第七百九十四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路,就在前方第五百六十章 花落知多少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貨幣的誘惑第二百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九百章 好好談談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買與賣,胡與漢第五百六十七章 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撞牆第八百九十六章 真是一個神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有倭自遠方來第九百九十一章 勢在必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報名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妙不可言第一千零五章 狼來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奴隸市場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養精蓄銳第四百零一章 夜讀春秋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有此統帥,很難嚴肅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我們必須是正義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贖罪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三十八章 去長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都是爲了你們好第六百零六章 高深莫測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面傾城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相互依賴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佑大唐第三百九十五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歸者不善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三十六章 報名費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三百七十四章 越俎代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戲劇性的暈眩第九百一十一章 語言的魅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不可持久第五百七十二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二十七章 小露野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打架不如打麻將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情假戲真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義非凡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就是會玩第五百九十五章 貴族精神第一百零三章 危險來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別人玩製造,我就玩金融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奮鬥纔是出路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賭命第九百三十八章 求穩第二百二十八章 流水線模式第六百九十九章 幹得漂亮!第六百六十九章 雪恥後遺症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買不到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生產模式第六百三十一章 證明之課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六百二十五章 覺醒第一千五十四章 紅了眼第二百五十章 挺像你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奮鬥第六百七十章 令人期待的夜市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這也能演?第八百四十六章 瘋狂的牡丹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諦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公道只在人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零七十章 三國演義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飛沖天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們的榮耀第四百一十章 不虛此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諦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上位必經之路第八百零四章 孤軍奮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千秋萬利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有錢就是底氣足第一千零五十章 英雄救美第二千零十五章 權力下得親情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最佳人選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不可持久第四十九章 鐵公雞和敗家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你真是一個混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爆發的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全家出動第三十六章 神像之謎第七百九十七章 斜壺溼被,背水一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撬動大運河第六百二十七章 義薄雲天第七百零二章 圓滿中的意外第八百六十六章 這不是開玩笑第四百七十三章 觸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不知所措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隱患第七百九十四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路,就在前方第五百六十章 花落知多少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貨幣的誘惑第二百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九百章 好好談談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買與賣,胡與漢第五百六十七章 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撞牆第八百九十六章 真是一個神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有倭自遠方來第九百九十一章 勢在必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報名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妙不可言第一千零五章 狼來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奴隸市場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養精蓄銳第四百零一章 夜讀春秋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有此統帥,很難嚴肅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我們必須是正義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贖罪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三十八章 去長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都是爲了你們好第六百零六章 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