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看才能還是看資歷?

bookmark

自從董仲舒幹了一件讓漢武帝劉徹舒服的事之後,孔聖人就是天下人的老師,就是天下人心目中的神,就是讀書人膜拜的對象,就是無數的皇帝都要說的一個人,躲不開的。

自然,作爲他的子孫,雖然靠着這個牌子不能當大官,可也是抓住了潮流的尾巴,你要是不遵守,反正史書是我寫的,我到時候寫死你,看你怎麼辦?

而孔穎達也算是飽讀詩書,雖然沒有對國家有什麼太大的貢獻,可是有名氣啊,這個名氣一半來自於自己家,另外一半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可是沒有想到今天竟然被人無視了,不由得毛髮豎起地看着葉檀道,“你小子膽大。”

然後後面一羣人就開始說葉檀目無讀書人了,你連他們的師父都看不起,那麼肯定也是看不起天下人了,反正就是這麼一個邏輯,至於合乎思路的話,他們不管。

等到大家的聲音都要將葉檀給淹沒的時候,按着正常的情況下,臉色肯定很難看,因爲都關係到你以後的身後名了,這種打擊是任何一個古人都接受不了的,可惜,他們不知道是,葉檀壓根不是古人。他們的那些想法,其實都是忽悠人的,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還有多少可信度?爲了皇帝一個人的想法,他們就可以隨意地修改,想怎麼修改就怎麼修改,這樣的條件下,可能連時間點都不對,你還指望能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對的嗎?

“不知道孔大人說的膽大,是什麼意思?”等到四周的聲音小了一點,葉檀拱手對孔穎達問道。

“小子,你也是跟從過儒家老師學習過的,怎麼可以如此不尊敬聖人?”孔穎達沒有回答,而是鄭本宇,他現在發現這個小子根本不足爲慮,說的話簡直就是找死啊。

“我的老師之一是讀過書的人,可是我記得這個文字不是孔聖人發明的吧?這個紙張也不是吧?墨跡應該也不是的吧?”葉檀卻有點疑惑地問道。

“可是你的老師是儒家的人,難道不對?”鄭本宇根本就不會在意這個,直接反問道。

“鄭大地主,你說錯了。”葉檀的話引起武官那裡的人一陣鬨笑,這個小子嘴巴真毒啊。

“什麼地主?我說錯了什麼?”鄭本宇陰沉地看着葉檀問道,這小子這是要作死啊。

“文字和紙張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這些子孫的。我師父是讀過書,也是儒家的子弟,可是他也是從我們的老祖宗那裡繼承來的,那麼,我學習了他的知識就成了儒家的人了?那麼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儒家了?你們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葉檀奇怪地問道,這個問題,他一直都不懂啊。

“你小子這是強詞奪理。”鄭本宇可能也是當初被家裡的人洗腦了,直接就打算扣帽子了。

“如果你有證據說明,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儒家的人,而不是墨家,陰陽家,農家之類的合集的話,那麼我就說錯了。”葉檀的話很有道理,其實呢,中華民族的文明的根基在於春秋戰國時候的論戰,那個時候可是什麼學說都有的哦,可能有些不一定對,但是呢,卻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根基,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所謂的兵家,發家之類的,只是董仲舒利用漢武帝劉徹想要輕鬆當皇帝,然後輕鬆殺人,輕鬆奴役老百姓,輕鬆讓自己舒服的心態,將儒家閹割之後,披在身上,然後將發家的東西直接搶過來,改造一番就成了所謂的儒教了。

說真的,儒家和儒教是真的不一樣。一個是通心之學,一個是門派的伎倆,自古爲了壯大門派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人不少,因爲利益使然,而通心之學,更多的是爲了讓人內心平和,知書達理。

“小子,你在胡說什麼。難道孔聖人錯了?”鄭本宇發現一計不成,又來一計,冷聲地問道。

“孔聖人自然是沒錯的,可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什麼事?是關於學問的嗎?”葉檀說真的不想理會這人,腦子裡都是什麼啊。

“你小子也想成爲刺史,哈哈,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難道我大唐沒人了嗎?”鄭本宇一看葉檀不上當,就打算拉上所有的人給他上眼藥。

“孔大人,小子無禮在先,還請見諒,只是我只是想要一個小地方的刺史,不知道孔大人有什麼看法?”葉檀看着孔穎達似乎緩過來了,就禮貌地問道。

“你不尊重師長,要是成爲刺史了,會帶壞當地風氣的,所以,我不贊成。”孔穎達也跟着來了一頂帽子,讓葉檀看着他點了點頭,然後看着李世民道,“陛下,不知道成爲刺史需要什麼條件?”

“作爲刺史要學會安民,你可知道?”魏徵卻代表皇帝說了,這個也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事。

“你會什麼?”

葉檀看着魏徵,以及這裡所有的人,雖然外面的陽光已經升起來了,可他還是覺得有點冷,這些人,簡直就瘋子。

“我會讓老白皙吃飽肚子,我會讓鬆洲城繼續擴大,我會讓老百姓在災年的時候吃飽飯,我會讓草原的人以後不敢通過我們那裡,我會開辦書院讓喜歡讀書的人都可以讀書,這樣子,夠嗎?”

葉檀沒有說那些大道理,因爲大道理都是空的,不適合這裡,他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你如何讓老百姓吃飽肚子?”魏徵可不是浪得虛名的人,說話非常的乾脆,其他人也看着他,只有房玄齡知道,這個問題難不住葉檀,他成不了刺史的原因就是年紀小還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因爲好幾個家族都知道了鬆洲城那裡的好東西了,想要佔爲己有才是真的。

“種地的,給他們改良良種,修水利。做工的有活幹,走商的人有生意做,同時發展多重生活模式。”葉檀的話讓魏徵愣了一下,聽不太懂啊,“什麼叫做多重生活模式?”

“比如說,種地的人家,平時也就是春秋兩個時節忙碌,其他的時間都在家,這樣子的話,會讓他們惹麻煩,但是呢如果將這個時間用來打工或者去幫忙,給家裡多一個進項的話,那麼萬一要是出現什麼不好的事,比如說上次的旱災,也可以多點錢買糧食。”葉檀中規中矩地解釋。

“工是賤業。”魏徵其實沒有說的是,商更是賤業。

“任何可以讓自己治下的人吃飽肚子的行當,在不違反道德和禮法的情況下都不是賤業,尸位素餐和倚老賣老纔是賤業。”葉檀的話讓好幾個人都上火不已,這小子是什麼意思?

“天地倫理早就訂了,怎麼,你打算改改?”孔穎達冷聲問道,自古以來士農工商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大家都遵守,這樣子來標榜自己的身份。

“孔大人說的不錯,但是餓死人不是倫常,任何人都有活下去的資格,特別是作爲一個官員,他不能讓自己治下的人活下去,那麼,這人就是不道德的。”葉檀的話引起了所有的人的思考,但是呢,儒家的人可能並不贊同,比如說吧,一個官員,不貪不偷不搶,但是遇到事呢,沒有辦法,怎麼辦,不是去尋找辦法解決,而是和大家一起等死,反而成了道德模範了,至於說爲了他的這個名聲死了多少人,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讀書人有一種筆法叫做春秋筆法。

“如果遇到水災,你當如何做?”魏徵發現這個問題不合適,因爲他也是個務實的人,否則也不會沒事就在李世民面前刷存在感的。

“先要檢查受災的實際情況,然後將受災的人隔離,通過郎中的建議來治療,同時,發動所有的人去救災,不能開設粥棚。”他的最後一句話讓大家倒吸了一口冷氣,不開設粥棚,你是想要餓死那些人嗎?這人怎麼如此的冷血呢?

“爲何不開設粥棚?”魏徵卻沒有在意,繼續問道。

“自古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會開設粥棚,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官府的仁義,可是實際上卻是官府的無能和殘忍。”葉檀的話簡直就是打大家的臉啊,只有李世民似乎悟到了什麼,而程咬金卻發現這小子可以啊,簡直和自己有的一拼啊。

“什麼意思?”

“按理說,遭災是沒有辦法的事,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情況,但是呢,在出現災禍之前,官府的人應該讓自己治下的人有糧食吃,有應付災情的辦法,同時,雖然災情面前有很多的麻煩和問題,但是呢,也因爲如此,出現了無數的沒有活幹的人,這些人如果只是喝粥不幹活的話,會生亂,而如果可以以工代賑的話,那麼他們會好很多。”葉檀細細地解釋道。

“如何讓治下的人有如此的本事?”魏徵的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李世民也想知道的,治理國家過去的都差不多,輕徭役然後少要點錢就可以了。

“秘密。”葉檀的話魏徵愣住了,這小子不說,而李世民則瞪着眼睛問道,“你說。”

“陛下,我不能說,說了的話,我如何讓我治下的人活的更好?”葉檀卻不會被他嚇着了,一個古人而已。

“難道你的治下重要,朕的江山就不重要了嗎?”李世民這話有點誅心哦。

“都重要,只是有些事,適合私下裡說。”葉檀這話讓李世民舒服了不少,是啊,有些東西不能讓大家都知道的纔是呢。

“好了,這是我們再商量,你的爵位,一定是要的。”李世民說完,不等大家反對,就讓大家宣佈葉檀的爵位了。

鬆洲侯,葉檀,食邑千戶,可惜的是鬆洲城那裡到底有沒有那麼多人,就不知道了。

葉檀剛要說感謝的話,然後要退下來的時候,就聽到外面的侍衛進來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話,於是他還是走不了。

“陛下,外面突厥使者正在哭訴鬆洲侯葉檀,剛剛對他進行毆打。”

一時間,大家譁然了,程咬金看着他,不由得暗道,好厲害哦。

“葉檀,別走。”看着他要轉身離開,李世民趕緊喊住了這小子,這個膽子是不是太大了,竟然敢打使節,而鄭本宇本來鬱悶的要死,沒有想到竟然有如此的反轉,不由得得意起來,我看你小子是不是得找死。

葉檀本來想要低頭裝作沒聽見,結果卻被魏徵拉住了,這個老東西,力氣不小哦。

而葉檀轉身的時候,正好看到肆葉護拔擢一臉傷害的走進來,而身後還跟着一切其他國家的使節,看來他又得到了自己父親的一些事了,否則他的膽子不會如此的大。

李世民等到他們幾人走到近前的時候,嚇了一跳,這個人是豬嗎?

“啓稟陛下,臣等……”肆葉護拔擢和幾個人給李世民行了一個禮之後,就開始哭訴了,簡直是聽着傷心,聞者流淚啊,葉檀的暴行看來不只是在之前對鄭本宇他們,對外族人也是如此的殘忍啊。

大唐的武官們一聽,有好事哦,不錯,不錯,於是大家都看着他,這樣的人很讓人喜歡哦。

“葉檀,你膽子太大了,竟然敢打使節,你說,你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李世民可能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太極宮裡的第一次發火,竟然來的如此的早,而且還是自己剛剛弄出來的侯爺啊。

“陛下,你冤枉我了,是他打我的。”葉檀直接眼淚就下了,在大家都傻眼的時候,他哭了。

程咬金差點就撞到柱子上了,這個小子在他的眼裡是個很堅強的人才是啊,而且非常倔強,可是現在竟然哭了,而魏徵和孔穎達以及鄭本宇也傻眼了,這個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剛剛還在這裡和自己這些人死犟呢,這不過一看到李世民真的發火了,就哭了,而且哭的如此傷心,這個畫面真的很違和啊。

“你哭什麼?”李世民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架子,聲音平和了很多問道。

“我就是個孩子啊,只有十來歲,爲什麼你們都欺負我,難道我做錯了什麼嗎?”葉檀的話讓大家的內心安靜了一下,隨即掀起了大一波的浪花。

是啊,他才十來歲,到底做錯了什麼,讓大家都如此的逼迫他。

第一百九十二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2)第三百一十二節 相見不難看拆房第二百三十九節 上趕着去鬥(2)第三十一十二節 金錢地獄第二百零七節 不能饒恕(1)第二百九十二節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零八節 青雀之怒(2)第二百九十二節 涼州第一百九十五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5)第一百三二節 上路第四十三節 將計就計(3)第一百七十七節 同州刺史的困擾第一百二十七節 六率威武第二百六十八節 第一課:當官爲什麼要貪?第1315章 品味人生第三十一十八節 美味勾饕餮第二百三十七節 與魏徵鬥法(2)第三百三十三節 房玄齡的家事(1)第二百九十二節 撲朔迷離第二百八十二節 河堤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三節 獨創的美味第一百八十一節 開始第六節山裡發現小金礦第三百六十八節 葉檀的手腕(3)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一二節 太原家族(63)第三百零零五節 深宮暗殺(4)第二百六十四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1)第一百六十五節 魔鬼地的血(1)第一百七十九節 佛不是道(6)第一百七十二節 分一杯羹(4)第十一節 吐血也要堅持(1)第二百八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38)第一百三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35)第四百零三七節 年關總結(2)第一百六十九節 快過年了,要給人站臺第二百五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7)第二百六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13)第四十一節論道德與吃飯第三十一十九節 吃美食,說美食第三百二十一節 朝廷規劃涼州(2)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二百五十八節 破案(4)第二節 輔兵的活第七十五節 邪惡的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節 冤有頭,債有主,你有頭第二百四十九節 戈壁大雪(7)第一百四十八節 我們也乾點事吧(2)第三十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1)第一百五十七節 殺瀟瀟下的相談甚歡第三百三十四節 房玄齡的家事(2)第二百七十七節 吃肉的傷害(5)第一百二十八節 不講理的佔有(29)第一百九十九節 談心與貪心(1)第三百十六節 青雀之怒(10)第九十六節 前手還是後手(4)第二百七十八節 比試開始第二百五十八節 就是要打臉(2)第三百零零九節 青雀之怒(3)第二百九十九節 歪門邪道第二百一三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1)第二十七節衆家匯第一百二十二節 月光下的玄術第一百九十一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1)第八十六節 一張紙第六十七節滅門第一百三八節 有的叛徒,是好的叛徒第二百一二節 虐心第二節 天下震驚第四百零零七節 整改縣城(7)第一百四十五節 這孩子不省事(1)第五節 躁動的人羣(5)第一百七十六節 貪污錢財的兵丁是溫情的第五十九節 兄弟倆談報仇第三百零零零節 黃羊河的發現第一百六十四節 當街殺人第二百八十四節 初露端倪第一百四十七節 葉檀這個小氣鬼第二百四十四節 監獄幾日遊(2)第四百四十二節 年關總結(7)第三百零零五節 葉子溝第三十一節一切爲打贏之釣魚執法第一百五十六節 柳樹下的田襄子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二百一十七節 合法發財第一百四十三節 出去看看第三百九十七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5)第五十一節 李淵笑了第五十一節 狂瀾亂打修李秀寧第三十一十二節 金錢地獄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第七十五節 廟會情深第三百五十七節 自作孽不可活(3)第二百零四節 太原家族(55)第二百零七節 不能饒恕(1)第二百一十八節 胡毅歸家樂第六十二節 插曲第三百九十五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3)第四百零三一節 年關的兄弟(8)第五十五節 雨露均沾纔是王道
第一百九十二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2)第三百一十二節 相見不難看拆房第二百三十九節 上趕着去鬥(2)第三十一十二節 金錢地獄第二百零七節 不能饒恕(1)第二百九十二節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零八節 青雀之怒(2)第二百九十二節 涼州第一百九十五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5)第一百三二節 上路第四十三節 將計就計(3)第一百七十七節 同州刺史的困擾第一百二十七節 六率威武第二百六十八節 第一課:當官爲什麼要貪?第1315章 品味人生第三十一十八節 美味勾饕餮第二百三十七節 與魏徵鬥法(2)第三百三十三節 房玄齡的家事(1)第二百九十二節 撲朔迷離第二百八十二節 河堤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三節 獨創的美味第一百八十一節 開始第六節山裡發現小金礦第三百六十八節 葉檀的手腕(3)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一二節 太原家族(63)第三百零零五節 深宮暗殺(4)第二百六十四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1)第一百六十五節 魔鬼地的血(1)第一百七十九節 佛不是道(6)第一百七十二節 分一杯羹(4)第十一節 吐血也要堅持(1)第二百八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38)第一百三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35)第四百零三七節 年關總結(2)第一百六十九節 快過年了,要給人站臺第二百五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7)第二百六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13)第四十一節論道德與吃飯第三十一十九節 吃美食,說美食第三百二十一節 朝廷規劃涼州(2)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二百五十八節 破案(4)第二節 輔兵的活第七十五節 邪惡的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節 冤有頭,債有主,你有頭第二百四十九節 戈壁大雪(7)第一百四十八節 我們也乾點事吧(2)第三十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1)第一百五十七節 殺瀟瀟下的相談甚歡第三百三十四節 房玄齡的家事(2)第二百七十七節 吃肉的傷害(5)第一百二十八節 不講理的佔有(29)第一百九十九節 談心與貪心(1)第三百十六節 青雀之怒(10)第九十六節 前手還是後手(4)第二百七十八節 比試開始第二百五十八節 就是要打臉(2)第三百零零九節 青雀之怒(3)第二百九十九節 歪門邪道第二百一三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1)第二十七節衆家匯第一百二十二節 月光下的玄術第一百九十一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1)第八十六節 一張紙第六十七節滅門第一百三八節 有的叛徒,是好的叛徒第二百一二節 虐心第二節 天下震驚第四百零零七節 整改縣城(7)第一百四十五節 這孩子不省事(1)第五節 躁動的人羣(5)第一百七十六節 貪污錢財的兵丁是溫情的第五十九節 兄弟倆談報仇第三百零零零節 黃羊河的發現第一百六十四節 當街殺人第二百八十四節 初露端倪第一百四十七節 葉檀這個小氣鬼第二百四十四節 監獄幾日遊(2)第四百四十二節 年關總結(7)第三百零零五節 葉子溝第三十一節一切爲打贏之釣魚執法第一百五十六節 柳樹下的田襄子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二百一十七節 合法發財第一百四十三節 出去看看第三百九十七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5)第五十一節 李淵笑了第五十一節 狂瀾亂打修李秀寧第三十一十二節 金錢地獄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第七十五節 廟會情深第三百五十七節 自作孽不可活(3)第二百零四節 太原家族(55)第二百零七節 不能饒恕(1)第二百一十八節 胡毅歸家樂第六十二節 插曲第三百九十五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3)第四百零三一節 年關的兄弟(8)第五十五節 雨露均沾纔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