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之中,陳誠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
忽然起風了,依稀可見的月亮瞬間被烏雲遮蓋了起來。
“家翁,起風了!要不吾將窗戶關上吧!”管家阿福道。
“不了!你先下去吧!吾需要靜一靜!”陳誠淡淡說了一句,也不回頭,不再言語。
回想起今日在後廳接見一衆學子一幕,陳誠心中十分失望,他本以爲這些學子儘管不能考上舉人,但好歹也是個秀才,胸中有點墨水的。
可與他們好幾人聊過之後,他卻發現這些人大部分人都是死讀書,只知道之乎者也之人,並不是之前瞭解的那般,有着真正本身的人才。
換而言之,這些人也就是一些沽名釣譽之輩,難怪考不上舉人。
當然,儘管大部分人都是一些廢材,但是讀書寫字還是可以的,而且這其中還有少數幾個有着真本事的,就比如那潘安平,如果不是他家貧寒,再加上考舉人時運不濟,恐怕他早已經考中進士了。
所以思來想去,在下午時分,他把潘安平單獨叫到了書房之中,與他聊了好一會,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全家移民漢華王國,一是由他出資繼續考科舉。
對於這兩個選擇,潘安平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所以便對陳誠說需要考慮幾天,再給陳誠答覆。
陳誠不知道潘安平最終的選擇會如何,但是如果不是這次陳誠搜尋人才,或許他這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爲了。
“哎.......!”陳誠深深嘆了口氣,也不知道在嘆氣什麼,或許是在爲大明嘆氣,亦或許是在爲這個世道嘆氣吧!
.........
吉安縣城東頭,有一個村落。
這個村落離縣城僅十里路,處在大山之中,村子裡也就幾十戶人家,平時就靠打獵砍柴爲生,偶爾也會採藥補貼家用。
所以村子裡大部分都是獵人或者採藥人,唯獨這村東頭的潘家,卻是不同。
這家人是外來戶,是在十年前搬到村子裡來的,據說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對於這些,村民們並不是很關注,他們關注的是潘家出了一個讀書人,是個秀才。
雖然秀才並不是官老爺,但是如果再進一步,便與他們這些泥腿子就不同了,因而大家都對潘家,尤其是潘家那位潘安平十分尊敬。
也是,畢竟潘安平是整個村子裡唯一的讀書人。
家中有着一兒養媳,還有着一老母,日子過得十分緊巴,潘安平手無縛雞之力,每天也就在家苦讀書,最多也就幫助自己母親曬些藥材,一家子全靠他那剛過門的妻子靠着織布紡紗換些銀錢。
此時此刻,三間很小的茅草屋所在院落內,其中間正堂之中。
潘安平坐在木桌旁,對面坐着一年輕婦人,身上穿着破舊洗白的衣裳,頭上的一頭秀髮用布巾包裹着,正是潘安平的妻子李秀英,而坐在她身旁的則是一蒼老婦人,這婦人年老體衰,看上去一陣風都會將之吹倒,那正是潘安平的母親潘氏。
“兒呀.......今日從縣城回來,你就一直坐着,也不讀書,更不說話,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你說給爲娘與秀英聽一聽,別都憋着心中,容易憋出病來!”潘氏嘆了口氣,看向自己兒子潘安平說道。
而這時,年輕婦人李秀英也開口說道:“夫君!婆婆說得對!你就跟妾身二人說說吧!”
“哎........娘,秀英!你們有所不知,今日是縣城內的陳誠陳老大人叫吾前去的,與我一起去的還有這附近十里八鄉的學子!”潘安平嘆了口氣,說道。
“陳老大人?可是那位與鄭和老大人齊名的陳誠大人!”潘氏顯然不是普通婦人,她很久之前生在太原府一書香門第,自是瞭解朝堂之中的一些情況,後來嫁到潘家之後,潘家由原本的官宦人家,瞬間衰落,最終不得不遠走他鄉。
“那位老大人召集這麼多學子可是爲何?莫非是想支助夫君與衆位學子繼續考科舉?”李秀英面露喜色,似乎想到了什麼,說道。
“不是的!”聽得李秀英如此一說,潘安平卻是一臉苦笑,回答道,而後他又說道:“老大人召集吾等只是想讓吾等前往那海外漢華王國,去擔任官吏,說是那漢華王國大統制求賢若渴,急需人才......!”
“漢華王國?這是何國度?還是海外?這.....”潘氏與李秀英一聽,也愣住了。
潘安平所言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而這時,潘安平又道:“老大人最後單獨還約見了吾,給了吾兩個選擇,一是繼續考科舉,他會支助吾銀錢的,二是拿着他的親筆信前往漢華王國,他會推薦吾得到那位大統制賞識的!......”
說到這,潘安平又將陳誠對於漢華王國的一些情況說給了李秀英二人聽。
在聽完潘安平的敘述之後,李秀英二人也頓時沉默了下來。
過了一會,潘氏道:“兒呀!爲娘覺得你還是繼續考科舉爲好,那漢華王國的確是一個大好機會,但畢竟身在海外,又是東洋,那裡........!”
“夫君!娘說得是!吾等乃大明子民,若是出了大明去那漢華王國,雖然那裡也有不少華夏子民,但畢竟.......!何況娘年紀也大了,這舟車勞頓的,恐怕孃的身子受不住呀!”李秀英也勸說道。
聽了二人之言,潘安平猶豫的天平瞬間傾向於留在大明。
然而就在第二天,陳誠卻是親自登門了,這讓潘安平頗爲驚訝,因爲以陳誠的地位,別說是登門,就算是讓他前往陳府也是他的榮幸。
“老大人......您怎麼來了!快請進請進!秀英,趕緊去燒水泡茶!娘,您趕緊出來!陳誠老大人來了!”看到陳誠與神話的老管家從馬車上下來,潘安平受寵若驚,急忙將二人迎進了院子。
“堅之呀,老夫此次前來是想來勸勸你.......那漢華王國大統制非凡人.......你若是考科舉,或許能夠考中,但你也知道在大明,這種機率太小了,即使老夫支助你銀錢,也很難保證你十年內一定能考中,倒是那漢華王國,若是有吾書信,憑藉老夫的面子,那位大統制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