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幕派的精英們爲了煽動和蠱惑起中下級武士對幕府的仇恨,而把武士們貧窮的罪責都一股腦地歸罪於了幕府的昏庸,這其實是大大地冤枉和委屈了幕府。
武士貧窮的根源不在幕府,而是在於武士這個階層自身的隊伍過於龐大。
以西鄉隆盛自己爲例,他的故鄉是日本著名的強藩——薩摩。在這個擁有着七十萬人口的薩摩藩當中,僅僅是需要政府全額撥款供養,龐大的、不勞而獲的武士家族的人數,就佔了二十餘萬之多,哪個政府能供養得起?
所以,大批的武士纔會受窮,很多的武士窮的甚至連老婆都討不起。
所以,同樣以儒學爲國典的日本,也纔會有一直延綿下來的,與儒家經典所提倡的家庭倫理完全相背離的倫理觀念。武士,包括後來的所有男人們,他們若是在外鬼混,不僅全社會要予以默認,就是他們的妻子,那也得容忍。
所以,像西鄉隆盛這個出身僅僅位列倒數第二級的下層武士,在年輕的時候,也只能去給有錢人家打打零工,做些類似抄手的事物,以貼補家用了。
所以,英方代表纔會毫不留情地告訴這些陰謀“倒幕”的藩主和精英們,千萬不要自欺自人。只有德川幕府纔是武士這個階層最值得信賴的政府,倘若幕府一倒,武士,作爲一個已經存在了千多年的龐大階層,將不復存在。
當然,這其中的一部分上層武士,比如在座的藩主們,暫時是不會受到多少衝擊的,他們會有可能轉化爲手中擁有大批資產的新貴族階層,或者是擁有巨大權力的政府官僚。但是,大批的中下級武士們,不僅會失去過去籠罩在頭上的、爲衆多平民所饞涎的絢麗光環,還都得跟衆多過去被他們所看不起的平民一樣,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給自己刨食兒吃。
說穿了,什麼“倒幕”,什麼救國,你們的根本目的是爲了自己。只要我們把未來可能會出現的這種景象,詳詳細細地公佈給那些身處下層的武士們聽了或者看了,還有誰肯爲你們賣命?
英方代表的道理是很犀利的,處處都點在了倒幕派們的命門上。
據說,英國人在跟把“倒幕”叫喊的最歡,鬧騰的也最厲害的藩主和精英們的談判中,之所以能夠一直穩操主動權,都是得益於大英帝國政府駐太平天國公使館的教誨。而在此問題上,公使館則又是受到了太平天國政府某位上層人物的某些關鍵的點撥。
而這種傳說,基本上還是很靠譜兒的。
因爲,當朝日戰爭爆發起來之後,太平天國政府的領袖們,曾經遭到了來自全國人大的種種責難,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指責天朝政府在對日的國家戰略上,犯有重大的失誤。大多數的委員們認爲,中日本是近鄰,無論是在地理,還是在文化等方面上,都比之英國人具有更優越的條件,更能夠發展好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可是,天朝政府卻放棄了一次次的大好機會,拱手把日本這個原本能友好相處的鄰國,讓進了英國人的懷抱,同時又給自己惹下了大麻煩,沒有制止住一場本來能夠被制止的戰爭。
當然,據說在爲此而召開的幾次不公開的會議上,林海豐每次都是在會議上被“萬夫所指”的頭號“罪人”。
如果再往前推,也就是當英國人正忙於幫助德川幕府搞和諧穩定的那段時間,英國駐華的公使還真是跟林海豐正打得火熱,頻繁出入林宅不說,往往一呆還就是半天一天的時間。再加上林海豐這個人好“侃”,對朋友又總是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的,難免會在日本的問題上多說了“什麼”。
另外,當英國人在日本做着一次次的相當出色的表演的時候,相比之下的法蘭西的表現,又很耐人詢問。日本對於法蘭西真的那麼不重要嗎?
顯然不是。
但法蘭西人不僅違背了他們曾經對德川幕府許下過的若言,即有人若是興風作浪的想“倒幕”,法蘭西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管,他們那支小小的艦隊,也很快地就離開了日本。即便是當德川幕府爲了維護國內的和諧和穩定,一個個地開始公開撕毀那些曾經對外簽下的不平等條約,日美、日俄,最後連《日法親善條約》也成了爛紙片子的時候,法蘭西人居然連吭都沒吭一聲。
這更不是法蘭西人的性格,尤其不是拿破崙三世陛下所主持的法蘭西帝國的風格。很明顯,法蘭西人是在跟誰保持着某種的默契。
那麼,又有誰能叫法蘭西人變得如此的溫順?日本的德川家茂將軍顯然不行,大英帝國的漂亮女王也不行。算下來,在當今的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一個人能做到這點,那就是林海豐。
所以,德川幕府能夠在風雨飄搖中頑強地抗過來,其實是得到了一連串的“陰謀”的幫助。首先是英國人的陰謀,要把日本變成大英帝國的槍。其次是太平天國政府,準確地說,應該是受到了林海豐“誤導”的太平天國政府的的陰謀,就是要順勢而爲地把日本變成英國人的忠實走狗,好給自己埋下一個將來教育他們的理由。
只有這樣,日本接下來的局勢發展,纔會順理成章。
總之,在英國人的耐心開導和種種的威脅手段之下,倒幕派的精英們準備妥協了。
這種妥協,顯然是很明智的。
首先,倒幕派的精英們平心靜氣而又認真地重新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局勢,深切地感受到他們還真不是已經有了英國人所一力支持的幕府的對手。
其次,就在談判進行當中,有關幕府倒臺後武士這個階層就要被徹底消滅的各種流言蜚語,已經開始在西南各藩蔓延開來。
這可真叫英國人說着了,滿懷信心準備要參加“倒幕”的武士們,本來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跟工廠的工人鬧罷工,商人鬧罷市一樣,希望在打倒了幕府將軍之後,能提高一下各自的切身待遇。如今,一聽說幕府一倒,武士的頭銜也得隨之被埋進墳墓,頓時人心惶惶。尤其是談判所在地的薩摩藩,成千上萬的武士及其家屬們,居然跑來鬧着要提前領取每年各自應得的俸祿,唯恐這點兒可憐的俸祿也將化爲烏有。
但妥協也是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