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師駕臨金陵府的消息在一夜之間傳遍了金陵府,無論是士紳富商還是尋常百姓,都想要一睹大天師的真容,對於俗世中人來說,大天師就是當之無愧的神仙中人,不說聆聽教誨,就是沾沾仙氣,那也是好的。
對於江湖中人來說,老玄榜上的四人沒什麼不同,都是長生地仙,都是一宗之主,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對於他們來說,地師徐無鬼和大劍仙李道虛都未曾聽過,不知何許人也,真正有名的就是大天師張靜修和聖君澹臺雲,澹臺雲就是西北那邊的皇帝,不知是男是女就默認是男子,傳聞澹臺雲身長八尺,力大無窮,驍勇善戰,動輒屠城,還要吃人,是惡魔一樣的人物。大天師張靜修又被稱作天師爺,與老爺、皇爺、王爺等稱呼類似,還有稱呼國師的,卻與欽天監的監正混淆,認爲國師就是整天在皇宮裡替皇帝老爺算卦看星星,還有人分不清國師和帝師的區別,認爲國師是教導皇帝讀書的,由此又衍生出太師的說法。
不過不管怎麼說,張靜修在民間的名氣最大,這並非他一人之功,而是歷代大天師傳承之功,也讓好些人認爲歷代大天師都是一個人,也知道名字,就知道姓張,張天師已經活了幾千年,可不就活神仙。
大天師駕臨金陵府的消息傳開之後,很快又有一個消息,說大天師正在錢家別院,於是百姓們紛紛涌向錢家別院,錢家勢大,敢於驅逐不得人心江州總督,卻也不敢擺明架勢阻擋如此多的百姓,免得落人話柄,而且錢青白人老成精,嗅出了不尋常的氣息,百姓的反應太過熱烈,不像是自發如此,倒像是被人煽動,像極了青陽教的手段,可是青陽教如今已是元氣大傷,哪裡會在金陵府攪風攪雨,必然另有旁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再聯想到蘇冠、蘇雲媚之事,錢青白更不敢驅逐百姓。於是作爲地主的錢家和蘇家商議之後,決定把見面的地點轉移到了大報恩寺,這兒佔地廣闊,也能讓部分百姓進來,而且大報恩寺算是皇家寺廟,可以讓官府的人來維持秩序,百姓們天然對官府懷有畏懼之心,若真出了事情,也好應對。
對此,李玄都和張靜修並無異議,對於他們二人來說,正好把百姓阻隔在前寺,他們在後寺覓一僻靜之地就是。兩人同樣察覺到不對勁,兩人的確沒有隱秘行蹤,可也是侷限在不大的範圍之內,怎麼會鬧到如今這般舉城皆知,顯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不過這也在兩人的意料之中,當年司徒玄策與張靜修議和,最終功虧一簣,可見有多少人不希望看到一個完整的道門重現世間。
如今的道門雖然高手如雲,勢力雄厚,但在這千餘年來,實際上被分割成幾部分,互相爭鬥不休。一開始是因爲南華真君與楊朱的分歧分成了正邪兩道,後來正道和邪道又各自分裂,如今的道門變成了四部分,可以稱之爲以張靜修爲首的江南道門,以李道虛爲首的江北道門,以秦清爲首的遼東道門,以澹臺雲和徐無鬼爲首的西北道門,本來是西門道門最爲勢大,可正應了智伯瑤之死的典故,勢力大最大的要麼笑到最後,一統四方,要麼就被弱勢的三方聯手幹掉,第一個退場。西北道門的結局可以算是後者,最終是澹臺雲與地師內訌,西北道門勢力大減,四方趨於平衡。
現在李玄都要做的是讓江南道門和江北道門議和,再與遼東道門結盟,徹底滅去西北道門,如此使道門初步歸於一統。對於這個結果,誰最害怕?答案不言而喻。過去千百年中,道門始終不能一統,一直維持四分五裂的局面,每有強人出現,想要一統道門,總是遭遇意外,扶弱抑強,使得道門各方維持平衡,誰也不能吞併掉另外幾方,又是誰在幕後推手?答案也不言而喻。
這次議和的關鍵是什麼,就是張靜修只要虛名而不要實權,將大部分實權讓給李道虛,同樣,秦清志在廟堂而不在江湖,也可以讓渡部分實權。打個比方,道門有三清祖師,如果李玄都議和成功,可以整合道門,道門就有三位掌教,分別對應三清祖師,並列齊名。其中大天師張靜修對應太清祖師,名義上爲三清之首,名分最重,實權最小。秦清對應上清祖師,居於三清之末,名分最末,但能夠掌握部分實權。李道虛對應玉清祖師,名分居中,掌握實權最大,實質上爲三清之首。
這個提議,是張靜修提出,可謂高風亮節。秦清也已經默認,不會太過反對,畢竟遼東道門本就在各大道門中排名居於末尾,有利無害。李道虛雖然丟了名分,但得了實權,以他的性情而言,同意這個和議的可能極大。這就是李玄都有底氣前往清微宗何談的根本所在,也是張靜沉等張氏族人極力反對的原因所在,張靜修爲了安撫張氏族人,這纔不斷讓步,不但拿掉了顏飛卿的宗主之位,讓張靜沉做了正一宗的代宗主,就是張靜沉的許多僭越之舉,張靜修也不過分追究,只是爲了顧全大局,甘願以自己手中權勢彌補張氏族人,力求達成三方聯盟議和,使道門重歸一統。
一個統一的道門是有人不願意看到的,可如今的儒門太虛弱了,無力與整個道門全面開戰,更不用說像以前那般徹底壓制道門,事實上儒門也從未徹底壓制道門,而是分而治之。現在眼看着老招數不好用了,藏於幕後之人開始不斷挑動江南道門、江北道門、遼東道門三方內部的反對勢力,勢要破壞和談。江南道門中的張靜沉已經浮出水面,江北道門那邊,不出所料就是李元嬰。至於遼東道門,因爲遼東與萬象學宮已經撕破臉皮的緣故,倒是還沒有什麼跡象。不過如今中原與遼東之割裂、敵對,也是出自那些幕後之人的手筆。
當然,道門一統還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西北道門該怎麼辦,就算西北道門被削弱了一次,仍舊是四方道門中勢力最爲雄厚的,那麼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直接三方聯手滅去西北道門,由此道門一統。
李玄都的初步謀劃就是,外用遼東取代大魏,內用道門分割儒門之權柄,如今的道門早已不是單單道家一家之說,其中還融匯了墨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等其他諸子百家,就算不能完全取代儒門,也不能再讓這個天下成爲儒門的一言之堂,儒道並用,好歹是引進了一股活水,不再死水一潭。
辰時三刻,李玄都和張靜修已經來到了大報恩寺,由正門而入,李玄都身邊跟隨着秦素、沈元舟、司空藻、錢青白,以及靜禪宗的方緣和圓覺,張靜修那邊的人更多一些,有慈航宗的白繡裳、玄女宗的蕭時雨、金剛宗的悟真、正一宗的張岱山、真言宗的法難師太、法相宗的左雨寒,除此之外,蘇家蘇言未到,而是讓自己的弟弟蘇讓代自己到場。蘇家的男子和女子並不用同一個範字,而且男子是單字,女子是雙字。
至於其他人,弟子也好,隨從也罷,只能分散在外圍,與早已駐守在大報恩寺外的官兵阻隔被人煽動而來的百姓,給這些宗主們留出足夠的談話空間。
一行人先是進了大雄寶殿,由方丈作陪,方丈看起來大概有不惑年紀,甚是儒雅,與其說是一位僧人,倒像是一名儒士。
殿內供奉了一尊極大也極爲雄偉的金身大佛,李玄都、張靜修、秦素、沈元舟、蕭時雨等與佛門無關的純粹道門之人,避讓到一旁,而白繡裳、悟真、方緣、圓覺、法難師太,也包括半佛半道的左雨寒則是先拜了佛祖,無論心中信是不信,總之面上都極爲虔誠。
然後又是一番客套寒暄,畢竟能夠見到這座大殿之人,不是一宗之主,就是一宗長老,放在江湖上也是聲名顯赫的大人物,互相之間都有幾分交情,平日裡久不見面,此時見面自然就是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待到一番寒暄之後,終於進入了正題,方丈識趣地離去。
首先開口的是地位最高的大天師張靜修,他緩緩說道:“自從上次玉虛鬥劍以來,江湖紛爭日益激烈,以至於各宗損失慘重,更給了西北五宗可乘之機,這纔有了太平宗沈老先生、靜禪宗方靜方丈身故之事,以及後來圍攻璇女山、沈大先生失蹤和攻打大真人府之事。天下同道苦之久矣,本是同出一脈,何以兄弟鬩牆?今江湖中人所求不過一個‘和’字,有道是兄弟鬩牆,外禦其侮,江湖同道於水火刀劍之中望‘和議’如大旱之望雲霓。今日,貧道召集諸位於此,便是爲了解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