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改變想法

雲瑤的話音剛落,周圍看似恭敬實則看熱鬧的衆人都倒抽了口涼氣。

本來嘛,雲瑤是鈕祜祿旁支的人,偏偏又踩着嫡支的堂姐登上了後位,雲瑤如今和鈕祜祿一族的嫡支鬧翻,他們也樂得看熱鬧。

可誰知道皇后倒也是滴水不漏,話裡只是針對法碦,反而把遏必隆的嫡子給擡了出來,任誰也說不出不對來。

甚至他們也懷疑皇后打壓法碦而擡高遏必隆的嫡子,是康熙的授意,畢竟不管怎麼說,一個小孩可比一個成年的繼承人要好控制的多。

衆人這麼想也不奇怪,再說康熙還真的有這個意向,所以原本對法碦還比較看好的衆人,都開始覺得法碦總怕沒什麼前途了!

就連法碦的幾個弟弟,他們原先都自覺沒有勇氣和法碦爭奪家產,但是發現法碦竟然被皇上皇后看不順眼了,他們自然不會繼續遵守之前和法碦的協議。

顏珠是遏必隆的第二個兒子,他若無其事的把法碦擠到一旁,對着康熙以及雲瑤恭敬的說道:“啓稟皇上皇后,奴才幼弟正和嫡母在正院等候,只是不知皇后娘娘到來,不便見客,還請皇上皇后娘娘見諒!”

而顏珠話音剛落,巴雅拉氏聞訊而來,本來巴雅拉氏因爲法碦的嚴防死守,根本不知道門外的情況,可是也有想着攀高枝的,見法碦被皇后爲難,而皇后話裡也對巴雅拉氏高看一眼,自然有人去巴雅拉氏面前獻殷勤。

巴雅拉氏聽說皇后跟着皇上親自前來,也知道了外邊發生了什麼,心裡暗罵法碦不提。而巴雅拉氏爲了阿靈阿考慮,狠了狠心,讓乳母把阿靈阿抱了過來,領着阿靈阿,連忙帶着親信下人來到了正門前。

巴雅拉氏身爲嫡母,哪怕只是一個繼室,在名分上法碦等人都得尊重她,更別說法碦等人也只是庶子罷了!所以巴雅拉氏一出來,衆人只能以她爲尊,巴雅拉氏來到衆人面前首先向康熙以及雲瑤行禮道:“妾身不知皇上皇后駕到,還請皇上娘娘恕罪!”

雲瑤聞言笑道:“不知者不罪,本宮前來也是臨時起意!讓夫人受驚了!”

康熙也沒吭聲,畢竟巴雅拉氏乃是外命婦,既然皇后在場自然不需要他說話。

但是一旁的顏珠卻對忽然到來的巴雅拉氏十分的憤恨,在顏珠看來,若不是巴雅拉氏來了,他說不定早就得了皇上的青眼了!

不過顏珠想到巴雅拉氏是外命婦,皇上爲了避嫌肯定要由他領着進入府內,若是能在皇上面前露露臉就好了!

而這邊雲瑤眼神一轉,看見巴雅拉氏身邊立着一個有些站不穩的小孩子,看着十分可愛。雲瑤見了笑着問道:“這位可是堂伯父的嫡子?叫什麼名字啊?”

巴雅拉氏見雲瑤態度十分親切,心下有些火熱,若是皇后能夠幫忙,那阿靈阿的位置豈不是妥了!想到這就忙把阿靈阿帶到跟前,對着雲瑤笑道:“這是妾身所出幼子,名叫阿靈阿,阿靈阿年齡尚小,未曾見過貴人還請娘娘多多擔待!”

雲瑤聞言點了點頭,看着尚在幼年的阿靈阿,十分的乖巧,一點兒也和將來那個據說十分囂張跋扈,陰險狡詐的人沾不上邊。

雲瑤心裡不由覺得有些荒謬,上輩子阿靈阿面對有姐姐撐腰的法碦,一點勝算也沒有。使得爵位落到了法碦頭上,阿靈阿後來會變成那樣,誰知道是不是有法碦的手筆呢?

雲瑤看着阿靈阿,覺得或許她應該改變眼前這個孩子的一生。哪怕是爲了膈應法碦這個人。雲瑤前世孃家敗落,這個法碦纔是真正的出力不小,雲瑤剛纔當衆打了法碦的顏面正是因爲如此。

至於阿靈阿,當時他年齡尚輕,和雲瑤家裡的事情沒有什麼干係,雲瑤也不會因此而遷怒於他。而且雲瑤相信,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有了阿靈阿,法碦將來又能有什麼好前途呢!

心中有了定計,雲瑤便對康熙笑着說道:“皇上,咱們都在門口耽誤了那麼久,堂伯父他知道您要來,恐怕要等急了,咱們不如快些進去吧!”

康熙聞言也道:“皇后說得對,朕在這耽誤了太多時間!”說着眼鋒還掃了掃法碦,在場的人見此,自然也都知道了皇上對於法碦態度十分不滿。

說畢雲瑤便隨着康熙一同去探望遏必隆,一旁的顏珠想要說雲瑤跟過去於理不合,但他到底沒有說出來,只看旁邊惹惱皇后的法碦的下場就知道,皇后絕非善類!

不過顏珠見到皇后對法碦如此嚴苛,也忽然想到以前法碦仗着自己被立爲繼承人的時候,不知怎麼的對皇后家裡有些看不順眼,那時候皇后還未曾進宮,只是有圖海的這樣的靠山,法碦也並沒有下狠手。

但即使如此,法碦也依舊對皇后孃家十分的厭惡,下了不少的絆子,如今風水輪流轉,皇后上位,法碦又能有什麼好下場?顏珠想到這個不由有些幸災樂禍。

雲瑤還有康熙在巴雅拉氏母子還有顏珠等遏必隆的庶子的帶領下來到了遏必隆房間。至於法碦,雖然雲瑤求了情,但康熙還沒說要對法碦怎麼處理呢,所以仍然由康熙帶來的侍衛看管着。

所以在康熙等衆人進門之後,遏必隆支撐着病體向康熙雲瑤請安的事情,並未看到法碦的蹤影。

遏必隆在府內也聽了心腹稟告的外邊的事情了。遏必隆心裡對法碦如此不長眼色的表現也氣壞了。他向來也知道法碦有些目中無人,對皇后也沒什麼尊敬的意思。

別人或許不知道爲何法碦對皇后一家如此憤恨,但遏必隆身爲法碦的阿瑪,哪能不知道這個。

皇后的同胞兄弟凌泰自小就十分優秀,在族中的口碑很好,衆人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少不了羨慕一下凌泰的優秀,順帶給自家孩子灌輸一句‘學學吳祿家的凌泰’云云!

而遏必隆也這麼對法碦說過,但法碦心胸狹小,因爲這個恨上了凌泰,對凌泰一家屢屢打壓,更在凌泰的同胞妹妹被立爲皇后之後,還對他們下絆子,這就讓遏必隆看不上法碦了!

遏必隆之所以能活到現在,能屈能伸,纔是他保命的不二法門,就好比當初鰲拜勢大時,他跟着鰲拜亦步亦趨。等鰲拜被康熙給抓了,他又對康熙伏低做小。才能勉強保住爵位。

如今法碦竟然敢當着皇上的面對皇后視而不見,以後法碦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前途了!

遏必隆對法碦失望無比,在此之前遏必隆雖然因爲宮中謹嬪的緣故,有過不再培養法碦的意思,畢竟他還有一個嫡子。但是這次他病來如山倒,遏必隆有預感這次他根本挺不過去,所以纔會勉強選擇法碦繼承家業。

就之前這麼一會兒,遏必隆就打消了讓法碦繼承家業的想法,而且遏必隆也覺得皇后說的不錯,他是自己阿瑪的嫡幼子,如今要讓一個庶子繼承家業,說出去好像他們家已經敗落了一樣。

所以遏必隆甚至還拖着病體,在康熙來之前寫了一份遺折,準備等康熙過來的時候交給他。

且不說遏必隆在此之前的心理活動,在面對康熙還有云瑤的時候,遏必隆可沒有法碦的傲氣。顫顫巍巍的要起身行禮。

康熙還有云瑤見了嚇了一跳,一邊的顏珠就要扶遏必隆起身,康熙制止道:“愛卿病重,就不必請安了,快躺下吧!”

看着幾乎已經瘦到皮包骨頭的遏必隆,康熙不是不震驚的。在此之前,康熙甚至因爲雲瑤的話而懷疑過遏必隆是不是裝病,但是見了遏必隆之後,康熙心裡的那點疑心就全被打消了。

雲瑤也親熱的說道:“伯父,本宮和皇上前來只是來探望伯父的,若是因此而讓伯父累到了,就是本宮和皇上的不是了!”

聽見幾乎沒見過幾面的雲瑤這麼親熱的稱呼他,遏必隆心裡也難免覺得十分複雜。遏必隆更希望的是,康熙會拉着他的親生女兒來看望他,最好皇后之位是自己女兒的。

不過遏必隆極會做面上的功夫,也十分親熱的對雲瑤道:“皇后娘娘的厚愛,老臣實在是無以爲報啊!”

康熙在一旁看着雲瑤和遏必隆相互交談的場景,嘴角就不由抽了抽!然後打斷了他們之間的交談,康熙可是看到了自家皇后眼裡的不耐煩。

“愛卿放心養病,而且朕這次特意將太醫院的趙御醫帶了過來,給愛卿看診,朕還等着愛卿能養好病,幫朕好好地治理朝政呢!”康熙嘴裡說的趙御醫,是康熙爲了預防遏必隆裝病,特意請來給遏必隆看的。

康熙不覺得遏必隆這幅樣子是裝病,但是既然正好把御醫帶來,那給遏必隆看一下也好,也算是展示他的恩德!

遏必隆聞言眼神裡也出現了一絲光芒,若是有機會活着,即使是苟延殘喘,誰又想要死呢?而趙御醫是之位康熙看病的,醫術十分不錯,遏必隆也早有耳聞,連忙對康熙謝恩道:“老臣謝皇上的恩寵!”

康熙點了點頭,讓趙御醫上前來爲遏必隆診了診脈,趙御醫領了康熙的命令之後,才直視了遏必隆的面孔,才一眼,趙御醫就臉色大變,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平常的模樣,恭敬的給遏必隆診了脈。

少傾過後,趙御醫放開了遏必隆的手腕,然後又向遏必隆家人要求看一看以前開過的藥方,沉思良久,才向康熙稟報道:“啓稟皇上,之前那位大夫開的藥方十分對症,臣並無再多的辦法,還請皇上恕罪!”

即使趙御醫不說,在場的人才能猜到,遏必隆這病是真的無力乏天了,要不然趙御醫不會連藥方也不開。

而遏必隆聽了也十分失望,不過這件事早有預料,遏必隆很快就回過神來。

而康熙聽了心裡也有些不忍,對遏必隆說道:“愛卿不必太過擔心,好生保養身體纔好!”

遏必隆知道自己沒了希望,心裡也終於下定了決心,勉力對康熙說道:“老臣知道自己的身體,皇上不必擔心,但老臣有事要稟報皇上,還請皇上容稟!”

康熙聞言連忙說道:“愛卿要說什麼?”

遏必隆回答道:“啓稟聖上,老臣自知時日無多,不能再爲皇上效力,可老臣的幾個兒子卻十分的不成器,不能繼承家業,唯有一個幼子阿靈阿還未長成,是老臣的嫡子,老臣想遵循滿洲古訓,將家業交給阿靈阿繼承,還請皇上恩准!”說着就讓身邊伺候的人把遺折遞給康熙。

這所謂的滿洲古訓其實源自於蒙古,一個家族裡家主還有幾個大的兒子出去闖蕩基業,獨留下幼子在家中看家,繼而當家做主,遏必隆之所以越過前面十幾個兄長成爲族長,就是受了這種觀念的影響。

聽了遏必隆的話之後,康熙還未作何反應,遏必隆其他的幾個兒子臉色大變,而跟在雲瑤身後的巴雅拉氏卻是一下子擡起頭來,驚喜浮現在了臉上。

不過這些人都不敢吭聲,生怕給康熙留下了什麼不好的印象,一時之間屋內變得靜悄悄地,只有康熙翻動奏摺的聲音。

康熙並未刻意避着雲瑤,所以站在身旁的雲瑤自然也看見了摺子上的內容。這個摺子裡的內容正是遏必隆之前對康熙說的那樣,還有其他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但云瑤注意的卻不是其中的內容,摺子上的字體虛弱無力,而且這個摺子墨跡甚至都未乾,很明顯,這是遏必隆剛寫沒多久的!

雲瑤能發現的康熙自然也發現了,康熙不動聲色的合上了摺子,對遏必隆說道:“既然是愛卿所請,朕自然不會不應,只是阿靈阿年齡尚小,恐怕不能即刻繼承家業,不知愛卿作何考慮?”

遏必隆聞言不假思索的對康熙道:“奴才聽從皇上安排!”

康熙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阿靈阿年齡尚小,尚不能繼承家業,所以朕決定讓阿靈阿年齡稍大一些就進宮和宗室皇子一起讀書,愛卿看着如何?”

遏必隆當即謝恩道:“奴才謝皇上恩典!”

第八章 康熙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膳房事發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嘛請求第四百五十八章 佛爾果春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后出手第三十五章 雲瑤改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裕王福晉第二十章 聯繫暗棋第四百五十八章 佛爾果春第五百一十七章 解決後患第五百七十章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考察兄妹第七十八章 圖海宣旨第二百四十八章 額娘入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圖海家事第七十八章 圖海宣旨第一百九十章 各宮反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外戚優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遏必隆來第二百零九章 流言四起第四百零四章 終於回京第三百三十二章 雲瑤試探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后出手第八十七章 蒙古風俗第一百零一章 南邊情況第五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康熙心疑第五百四十章 女兒坦白第四百四十三章 又在作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處置刁奴第三百六十八章 忽聞佟氏第六十二章 佟氏作死第二百五十章 親事波折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家又現第三百八十六章 窘迫處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孝莊病重第四百四十八章 瓜爾佳氏第一百零二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和睦場景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到真相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劃清界限第五百二十三章 解決辦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佟氏身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自曝其短第一百九十七章 有礙子嗣第一百四十三章 承鈷之事第八十五章 收服嬤嬤第五百零九章 胤禘求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明珠算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公主婚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雲瑤獻計第四百零六章 諾敏作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胤禘疑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御花園驚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乾清宮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鈕祜祿氏第一百三十章第三章 夫妻夜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康熙到來第十二章 前朝後宮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家又現第二十五章 康熙生疑第三百二十章 名字風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險死還生第五百五十五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事情解決第三百四十二章 孝莊病重第二百八十九章 中毒詳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心思第四十九章 命中相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壽康宮事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雲瑤知曉第三百八十五章 嘎珞改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子到來第一百零一章 南邊情況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氏遭遇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欲結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壽康宮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康熙查證第一百一十章 疑似烏龍第三百九十二章 嘎珞身亡第二百三十章 主僕定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地震來襲第二百九十五章 那拉生子第一百七十章 話說當年(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到真相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算計凌泰第四十八章 香寧之事二第一百二十章 進宮瑣事第四百零二章 諾敏家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佛蓀回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史烏龍第二百三十章 主僕定計
第八章 康熙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膳房事發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嘛請求第四百五十八章 佛爾果春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后出手第三十五章 雲瑤改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裕王福晉第二十章 聯繫暗棋第四百五十八章 佛爾果春第五百一十七章 解決後患第五百七十章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考察兄妹第七十八章 圖海宣旨第二百四十八章 額娘入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圖海家事第七十八章 圖海宣旨第一百九十章 各宮反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外戚優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遏必隆來第二百零九章 流言四起第四百零四章 終於回京第三百三十二章 雲瑤試探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后出手第八十七章 蒙古風俗第一百零一章 南邊情況第五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康熙心疑第五百四十章 女兒坦白第四百四十三章 又在作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處置刁奴第三百六十八章 忽聞佟氏第六十二章 佟氏作死第二百五十章 親事波折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家又現第三百八十六章 窘迫處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孝莊病重第四百四十八章 瓜爾佳氏第一百零二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和睦場景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到真相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劃清界限第五百二十三章 解決辦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佟氏身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自曝其短第一百九十七章 有礙子嗣第一百四十三章 承鈷之事第八十五章 收服嬤嬤第五百零九章 胤禘求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明珠算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公主婚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雲瑤獻計第四百零六章 諾敏作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胤禘疑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御花園驚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乾清宮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鈕祜祿氏第一百三十章第三章 夫妻夜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康熙到來第十二章 前朝後宮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家又現第二十五章 康熙生疑第三百二十章 名字風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險死還生第五百五十五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事情解決第三百四十二章 孝莊病重第二百八十九章 中毒詳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心思第四十九章 命中相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壽康宮事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雲瑤知曉第三百八十五章 嘎珞改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子到來第一百零一章 南邊情況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氏遭遇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欲結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壽康宮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康熙查證第一百一十章 疑似烏龍第三百九十二章 嘎珞身亡第二百三十章 主僕定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地震來襲第二百九十五章 那拉生子第一百七十章 話說當年(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到真相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算計凌泰第四十八章 香寧之事二第一百二十章 進宮瑣事第四百零二章 諾敏家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佛蓀回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史烏龍第二百三十章 主僕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