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24章 功成名就

bookmark

周德威、王子明、趙貴、周新還有杜伏威五個連襟坐一塊喝酒,過去,五人出身都差不多,也就周德威是個小地主,王子明是個讀書人,而趙貴是個獵戶,周新是個漁夫,杜伏威只是個放豬倌。

可如今,卻一個個皆封國公,盡着紫金。

“聽說大姐夫你馬上要出任長安留守了,恭喜啊!”

周德威哈哈一笑,“都是爲皇帝辦差。”他年紀稍長,而且向來穩重敦厚,過去征戰之時,雖然衝鋒陷陣時少,但多是留守策後,也是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如今北方平定,皇帝選了這位大姐夫出鎮長安城,留守西京,也看出皇帝對他的看重。

王子明是讀書人出身,以前便一直是皇帝的錢袋子管家,之前一直任民部尚書一職。而現在,皇帝已經提拔他爲尚書右僕射,原右僕射杜如晦轉爲左僕射。

而左僕射侯莫陳乂轉爲中書侍郎加同門下平章事銜。

現如今的宰相班子,又經過了調整。

中書侍郎侯莫陳乂、房玄齡,門下侍郎魏徵、蕭瑀,尚書左僕射杜如晦、右僕射王子明,御史大夫杜淹、翰林學士承旨陳叔達、樞密使張須陀,吏部尚書屈突通、兵部尚書衛文升。

皆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宰相人數達到了罕見的十一人之多。

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宰相由過去的三高官官,到如今的不再侷限於三高官官,而是以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纔是宰相。

且三高官官都空缺,只是僕射和侍郎主持省務。

另一方面,中樞也從尚書省,轉移到了門下省的政事堂,政事堂還專設了五房,有下屬官吏協助宰相們理事。

十一位宰相沒有首相次相輔相這些,而是輪流主持政事堂議事,並設有政事筆,當值宰相則執政事筆。

政事堂平時由當值宰相坐班當值,遇重大事務則召集諸位宰相一起議事商決,平時下朝後,宰相們各回本衙,處理本衙事務。

這種改變,其實也是在隋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這好比隋初時,朝廷大事是在尚書省,就類似是國wu院中總理主持,然後現在的政事堂,則相當於常wei會,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方爲真宰相,就類似於加了常委銜。

羣相議政,能避免權臣奸相,同時也能大大提升皇帝處理國家事務的效率。

天下之大,若是事事親爲,皇帝累死也辦不完。所以他效仿明朝制度,另設通政司,所有奏摺都先送到通政司,由他們抄錄備份,然後送一份到政事堂,送一份至皇帝御書房,再留備入檔一份。

送到政事堂的奏摺,由宰相們議論,給出相應的處置方案,他們將處置的方案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外。並且根據奏章內容的輕重緩急等,貼不同顏色的紙,一般尋常事務,只貼白紙,然後是綠紙,再是黃紙,重大緊急的事務則貼紅紙。

貼紙完,再交回通政司,再次抄錄存檔,然後送御書房。

這時,翰林學士院的學士們,則要負責爲皇帝先行瀏覽分類,如確認白綠貼紙的奏章分類屬實,且貼紙上的處置得當,便會代皇帝硃批轉回通政司。

通政司再按其類別,轉到尚書省,尚書省給予自己的建議或附議,再轉給相應的六部九寺衙門,對應的部寺根據宰相和尚書省的指示執行。

而對於貼黃貼紅的重要奏章,則纔會送到皇帝面前過目。

翰林學士會先擬好一個目錄,簡略註明各道奏章的內容和宰相的處置,由皇帝過目。

皇帝便可據此先篩選一遍,既做到心中有數,又不錯過重大事務。

對宰相們票擬得當的奏章,皇帝會指示翰林學士代硃批通過。而對有疑惑的,則會親自研究,甚至做出指示,由翰林學士代批旨意。

若是對宰相票擬處置不滿,也可否定,打回讓宰相重擬,或直接給出自己的處置結果,交由宰相商議。

最終形成決議,則還是要交由中書擬詔,門下審覈,尚書執行。

翰林院學士在這個決策層裡,充當的是皇帝的秘書角色,甚至是智囊顧問角色。

中書門下政事堂,是最高決策中樞,而皇帝則是最終決策人,但門下省又負有最終審覈權。

層層架構,既要保證皇帝不被宰相百官欺瞞,同時又得保證皇帝能夠及時的掌握和處置軍國政務。

皇權和相權相互制約,保證平衡。

雖說如今的皇帝之權威,不是宰相們能夠掣肘的了的,但羅成卻還是不嫌辛苦的親自設計了這一制度,就是爲了保證以後的皇帝,在這個框架之下,不會出亂子。

既避免後世子孫專權亂政,又防出現權臣奸臣奪權亂國,可謂是用心良苦。

王子明在這個時機下,出任右僕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是尚書省權力下降的時候,但不管怎麼說,也是拜相了。

一衆連襟中,他算是第一個拜相的。

“讀書人就是好啊,你看十一個宰相,也就是樞密使、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這三人是武將出身。”

趙貴有些忍不住道。

他剛剛被詔授爲襄陽太守,算是從武職轉爲文職,但心裡落差很大。此前他鎮守北京,後來又擔任了都統。

那可是統領兩道兵馬啊,如今轉爲襄陽太守,卻只是一郡之民政長官了。

相比起周德威的西京留守,明顯要低了一級。

可八大都統,盡皆罷撤,趙貴也無奈。

畢竟眼下北方一統,朝廷打算休養生息,並不打算這個時候南征,所以各行營都撤了,都統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周新則是被授命爲蜀郡太守。

“老五,你呢?”

趙貴扭頭問最小的妹夫杜伏威,這位曾經的江淮之王,最近似乎過的有些不太順。先是王君廓謀反一案牽連到他,雖是後來沒事。可他又被李子通陰了一記狠的,把淮南幾乎全丟了,損兵折將衆多,狼狽不已,自己還受了重傷,差點沒命。

如今回京,雖然傷好了,但皇帝卻遲遲沒有給他再授新職,淮南有秦瓊坐鎮,他是回不去了。

杜伏威有些尷尬的笑笑,“暫時還沒消息呢,估計陛下想讓我再留京養養傷再說。”

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02章 玄霸戰承都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1412章 霸皇第186章 前程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441章 彈劾第181章 劫囚車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932章 許和尚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1346章 洗牌第173章 鄉黨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1235章 牛腿稅第76章 捕頭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1270章 許秀才第99章 內應第1396章 不虧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747章 青島第1383章 飛地第1357章 恩蔭第1082章 日落府兵巡天南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504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第961章 胡烽不斷接長安第63章 爺爺在此第272章 追第1255章 狗奴第123章 羅字營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416章 故人來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419章 結盟第1255章 狗奴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296章 逃兵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00章 夜未央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244章 卸甲風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356章 王都第447章 大掃蕩第270章 夜第148章 革職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541章 密謀第206章 家底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47章 魏道士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54章 收穫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174章 威望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932章 許和尚第92章 民賊民憤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224章 小霸王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396章 開倉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836章 滅世族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111章 和稀泥第941章 王寶槍第1410章 豪華陣容
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02章 玄霸戰承都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1412章 霸皇第186章 前程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441章 彈劾第181章 劫囚車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932章 許和尚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1346章 洗牌第173章 鄉黨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1235章 牛腿稅第76章 捕頭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1270章 許秀才第99章 內應第1396章 不虧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747章 青島第1383章 飛地第1357章 恩蔭第1082章 日落府兵巡天南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504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第961章 胡烽不斷接長安第63章 爺爺在此第272章 追第1255章 狗奴第123章 羅字營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416章 故人來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419章 結盟第1255章 狗奴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296章 逃兵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00章 夜未央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244章 卸甲風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356章 王都第447章 大掃蕩第270章 夜第148章 革職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541章 密謀第206章 家底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47章 魏道士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54章 收穫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174章 威望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932章 許和尚第92章 民賊民憤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224章 小霸王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396章 開倉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836章 滅世族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111章 和稀泥第941章 王寶槍第1410章 豪華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