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黑齒義隆

百濟,泗沘。

泗沘又稱所夫裡城,城中有萬家,按百濟制度,百濟在隋朝時開始學習中原改革,把擔魯制改爲方郡制,同時在畿內實行部巷制。泗沘城設有上中下前後五部,每部兩千五百家,四家出一兵,每部平時維持五百士兵,由一位將軍統領。

每部下轄五巷,每巷五百家,類似於中原的坊。

約百年前,即南梁武帝大同四年,扶余自熊津遷都至泗沘,還曾改國號爲南扶余。

做爲立國時間不比高句麗、新羅短的百濟國,其在半島上的歷史很久,依山阻海,境內有平澤平原、內浦平源、湖南平原、全南平原等,山海形勢險固,氣候條件也不錯,固此地方不大,其人口卻曾一度多達數百萬。

百濟曾把國內劃分爲五方,方下再轄諸郡,形成方郡制,五方有五個中心,也便是百濟的五都,中方古沙城,東方得安城,南方久知下城,西方刀先城,北方熊津城。

後都城由熊津遷往泗沘。

五方各有方領,以達率爲之,方佐爲副。方下各郡,有郡將三人,以德率擔任。

從熊津遷都到泗沘之後,熊津一直都還很受重視,甚至形成了近乎東西二都的格局。

熊津方這樣的大方,下轄十個郡,熊津方由百濟官階第二位的達率擔任方領,其下的十郡,每郡有三名郡將,由百濟官階第四位的德率擔任。

而方佐,是由百濟官階第三階的恩率擔任。

方領、方佐、郡將,皆統兵馬管事政事,所以說百濟的制度,其實還是停留在比較傳統落後的制度階段,各方都有一支幾千人的方領軍,然後有戰事時,再臨時徵召百姓從軍。

固此百濟以前跟高句麗、新羅等打來打去倒還勉強相當,但一對上大秦的軍隊,就不行了。皆因大秦的軍隊更加專業。不論是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是遠超百濟人的。

“五方諸郡的方領、方佐、郡將等都奉命到泗沘了嗎?”

泗沘城中,徐世績詢問。

“回徐帥,百濟原先之官員,上至一品六佐平、二品達率,下到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再到七品的將德、八品施德、九品固德、十品季德、十一品的對德,還有十二品文督、十三品武督、十四品佐軍、十五品振武、克十六品虞皆下令來泗沘。”

“其朝中掌宣納事的內臣佐平、掌庫藏事的內頭佐平、掌禮儀事的內法佐平和掌宿衛兵事的衛士佐平以及掌刑獄事的朝廷佐平還有掌外兵馬事的兵官佐平等,也都已經在泗沘了。”

徐世績冷哼着道,“這百濟,邊荒蠻夷,處處學我中原,卻還搞出了個十六品,連個九品十八階都沒學到。”

一名參軍事也笑道,“可不是怎麼的,這百濟官員,六品以上服紫,以銀花飾冠,十一品以上服緋,十六品以上服青。孃的,一開始我發現這泗沘城裡這紫袍官員無數,還嚇老子一跳呢,誰成想,一至六品皆服紫呢。”

徐世績道,“百濟官階十六品,卻沒有正從和上下之分,故這六品以上服紫,其實也跟咱們三品以上服紫是一樣的。”

當然,百濟的六品以上官,當然還是不能跟中原的三品紫袍大佬比的。

想他徐世績,現在擔任朝鮮道行軍大總管、經略宣撫使、安東道左都督指揮使、兼管百濟道左都督指揮使,那也不過是個正三品實職,和正二品的上將軍階。

“也不能大意輕敵,畢竟這裡還是有幾百萬人口!”徐世績提醒衆人,現在統計出來的結果是,百濟共有四十二個郡,下轄總共約二百六十八座城池,這些城池都是之前百濟的縣。但大秦這次卻只設了三郡,三郡基本上是三大平原。

北面的熊津郡,以車嶺山脈南面的內浦平原組成,而德安郡,則以蘆嶺山脈北的湖南平原爲主。至於東明郡,則便是以蘆嶺山脈以南到海的地方,東則以與新羅交界的小白山脈爲界,以全南平原爲主。

三郡總共才設了十五縣,等於一縣要管十八城,而百濟人一座縣城下,基本有十幾個村落。

十萬秦軍,暫時還不會撤出百濟,但要駐防這二百六十八座城,也不容易,而且也不可能一直駐這麼多軍隊的。

何況,現在還有新羅又想搞事情。

“希望席君買他們能夠起到預期的作用吧。”徐世績道。

古龍郡。

位於百濟與新羅交界的小白山脈西麓,其北面伯海郡,如今便有十三城在新羅人手裡。

大量的高句麗人逃往伯海等城。

“這些人要收納嗎?”

看着越聚越多的高句麗人,城中的新羅軍也有些犯嘀咕了。

“再等等,雞林那邊應當快有旨意到了,聽大王的。”

新羅都城,雞林連續爭論了許多天,和白會議的上等們爭論不已,國王金白淨親自督會。最終討論的結果,還是接納這些高句麗人。

據伯海城上報,起碼有數萬高句麗人逃來,還有更多人趕到,若是接納下這些人,無疑對於新羅來說是個很誘人的事情。

已經吞下的伯海十三城,新羅可不打算再還給秦人。

“若是因此惹怒秦人,奈何?”有人提出擔憂,可此時新羅上下都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利益。他們認爲,奉秦天子旨意出兵討伐百濟,新羅也損失不小,又是出兵又是出糧,還損兵折將,如今這十三座城理應歸他們。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就是這十三城,其實以前也是新羅的,只是後來被百濟奪去,故此現在只是收復而已。

快馬帶着和白會議的結果和國王旨意送到伯海城。

守將薛烏素接到命令後,下令打開城門,接納高句麗人入城。

古龍城,百濟舊將,原南方領兼古龍郡將黑齒義慈,此時帶着一千二百人百濟軍接受了席君買的收降改編,成是東明郡下的一名副都指揮使。

“稟報席郡守,伯海城的新羅將軍薛烏素下令開城,接納高句麗餘孽。”

聽得此報,席君買轉頭對王君廓道,“郡丞,該我們了。”

第1420章 正統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1263章 綠帽王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452章 下馬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658章 賜國姓第1503章 玩火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616章 斬首奪旗第319章 刺殺第61章 八風第422章 逼反第134章 福將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166章 躍龍門第259章 遼西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496章 打狗看主人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468章 要塞第1252章 銀堡第414章 解甲歸鄉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489章 頑抗第416章 故人來第1516章 焚書坑巫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804章 洛口第270章 夜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1499章 放手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26章 分地第720章 悔婚第1500章 聖眷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710章 五鳳第966章 近郭樵漁成野市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1521章 傳位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719章 三藩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719章 三藩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95章 山頭第1365章 失守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235章 牛腿稅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385章 孤軍第390章 絕戶計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69章 絕殺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734章 自立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499章 放手第658章 賜國姓第472章 東都危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300章 讒言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441章 彈劾
第1420章 正統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1263章 綠帽王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452章 下馬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658章 賜國姓第1503章 玩火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616章 斬首奪旗第319章 刺殺第61章 八風第422章 逼反第134章 福將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166章 躍龍門第259章 遼西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496章 打狗看主人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468章 要塞第1252章 銀堡第414章 解甲歸鄉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489章 頑抗第416章 故人來第1516章 焚書坑巫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804章 洛口第270章 夜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1499章 放手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26章 分地第720章 悔婚第1500章 聖眷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710章 五鳳第966章 近郭樵漁成野市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1521章 傳位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719章 三藩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719章 三藩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95章 山頭第1365章 失守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235章 牛腿稅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385章 孤軍第390章 絕戶計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69章 絕殺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734章 自立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499章 放手第658章 賜國姓第472章 東都危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300章 讒言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441章 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