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謀主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謀主

將這次“禪讓”,和不久前大理的那次一對比,就能發現,大宋老百姓們的屁股是歪的。

老百姓看王顒不當他是高麗王,只當他是大宋的女婿。

這高麗王子遇上我大宋培養出來的賢良淑德的女兒,真是福分大了!

傅賢妃從小到大的事蹟也被《時報》給翻了出來,爲大家津津樂道。

當然是陰謀家們炮製出來的那個版本。

母親是歌女,出身低微,後被傅旋納爲外室,生下明璫,卻又在行商之時生生離散,最後母女流落京城。

十多年後,父女才重得相見,傅旋愛若珍寶,將明璫帶在身邊。

後來傅旋替大宋溝通高麗,明璫隨船照料父親。

在去開京雲安寺邊料理用香囊盜至高麗的蘿蔔白菜之時,明璫與前來禮佛的三王子王顒不期而遇,二人一見鍾情。

之後故事就是“賢妃”副本,到現在算是完美的大結局。

今年說書的尹小常開始繼承父親家業,利用發生在南海的一個故事,編了套《福星記》。

故事是說有個名叫王元懋的小子,因家境貧困,只好到廟裡打雜謀生,遇見了一個通曉“南蕃諸國”文字的老僧。

老僧看王元懋勤快乖巧,便將自己通曉的外語傳授於他。

後來王元懋逮了個機會,隨海船“福星號”出航,來到南海金甌城。

也是洪福齊天,王元懋陰差陽錯地治好了老郡公鄒時闌的痼疾,又因通曉兩國語言文字,成了鄒時闌的上賓,充任幕府掌書記。

後來更是娶了老郡公視若掌上明珠的幼女,一窮二白的打工仔,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這個故事在汴京城很受歡迎,但是在傅賢妃的故事面前,卻又立刻就不夠看了。

於是尹小常連夜又編纂了一部新話本——《萊菔寺》,專講傅賢妃醜小雞變鳳凰的傳奇經歷。

兩部話本一出,總算是掌穩了父親尹老常傳下的尹家講書鋪子招牌。

其實別說百姓,很多朝臣都是這般心理,最起碼高麗以後的國王,將有一半的宋人血統。

因此朝廷承認了高麗換國王的事實,冊封王顒爲高麗國王,檢校太師,實封一千兩百戶。

甚至還許高麗遣送士子,入國子監與大宋精英們一起學習,爲科舉做準備。

己亥,遼以參知政事王師儒爲樞密副使,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參知政事。

壬辰,錄討準布有功將士。

以都統額特勒爲西北路招討使,封漆水郡王。

丁卯,遼國遣奚節度使乙烈赴女直,調解女直的部族矛盾。

如今的女直,一到九月十月就文質彬彬恭順無比,一過十二月就開始變得暴烈粗魯。

無他,分粟耳。

然後每到九月,遼國就要拿渤海叛賊古欲說事兒,女直就要拿女直叛賊阿疏說事兒。

阿疏是紇石烈部的首領,該部一直效忠於完顏部,本來屬於完顏旗下的元老級部落。

劾裡鉢的夫人對阿疏就十分喜歡,“每至,必留月餘乃遣歸。”

當時的紇石烈部與完顏部,可謂好得蜜裡調油。

紇石烈部的老首領阿海死後,阿疏理所當然的做了首領。不久就與徒單部的詐都勃堇產生了糾紛。

完顏部支持阿疏,甚至因此事與徒單部結怨,繼而引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叛亂。

因此即便在劾裡鉢時期,阿疏與完顏部的關係也是密切的。

劾裡鉢死後,盈歌即位,阿疏就開始調皮了。

最終趁完顏部對溫都部用兵之際,阿疏聯合同部落首領毛睹祿,起兵背叛。

完顏盈歌決定狠狠教訓一下這隻白眼狼,於是親自率兵征討,且勢如破竹,很快就將叛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阿疏匆匆逃往遼國,去抱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的大腿。

面對阿疏的投奔,耶律洪基欣然笑納,並擺出天朝上國的姿態,出面調停。

女直尚臣服於遼,實力也還不足以與遼翻臉,盈歌不得不放過阿疏。

但是盈歌也沒有完全屈從,派自家弟弟劾者佔了阿疏的地盤,率軍駐守,拒不歸還。

耶律延禧即位後,阿疏趁機再次哭訴,耶律延禧要擴大自己的影響,繼續發揚天朝上國的熱心作風,派出使者調解紛爭,試圖讓完顏部歸還佔據的阿疏地盤。

……

混同江,完顏部“都城”兀惹城中,盈歌正在與劉醫士和阿骨打商議軍事。

兀惹,就是“大王寨”的意思,說是都城實在是過於擡舉。

盈歌也病勢沉重,部族事務已經主要由阿骨打主事,以劉醫士爲謀主。

不過每年九月必起的遼人與女直糾紛,也讓他不得不上心,聽着阿骨打的稟告,眉頭越皺越深。

就聽阿骨打說道:“遼國小皇帝的命令,是凡我攻城所獲,須得重新交還給阿疏,已經不存在了的,需要加倍償還,此外,還要徵貢我部五百匹駿馬,作爲懲罰。”

盈歌頓時咳嗽連連,好不容易纔在劉醫士的銀針下緩和了過來:“其實我完顏部如今也不差這些東西,但是如果聽了遼人的意見,賠償阿疏,則我完顏部將威信盡失,諸部不復可號令任使也。”

阿骨打恨恨道:“小皇帝不當人子,我當砍了他的腦袋做唾壺!”

劉醫士擺手道:“團練志向果然高遠,然而我們得算一筆賬。”

“遼國婆娑嶺鐵廠,半年來已然出鐵兩百萬斤,就算一半用於軍事,按一兵五斤鐵計,也能武裝出二十萬大軍。不可輕視啊……”

“咳咳咳……”盈歌也咳嗽了起來:“聽說就連韃靼人,今秋在金山戰場上,也吃了些虧。”

“他們可是十數萬大軍,甲士不下兩萬,重騎不下六千,這都討不了好,何況我女直!”

劉醫士搖頭道:“話也不是這麼說,畢竟那邊的都是遼軍精銳,我們這邊的都是保姆兵,外戚兵。”

“老夫的意思也不是說不能打,但是代價太大不划算……團練,蕭奉先那裡,卻如何說?”

阿骨打說道:“蕭奉先說如我能摧折耶律餘緒,則諸事在他身上。”

蕭奉先有兩個妹妹,分別是耶律延禧的皇后和元妃,耶律餘緒和耶律延禧則是連襟,他的老婆是耶律延禧文妃的妹妹。

如今耶律延禧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分別是元妃所生的秦王與文妃所生的晉王。

有這層關係,耶律餘緒也頗得耶律延禧重用。

今年秋天,遼國開始抓遼東漢人充軍,引來了漢人的不滿,豪強張撒八率無賴嘯聚,聲勢浩大。

大公鼎欲擊而勢有不能,憂嘆曰:“吾欲謝事久矣,爲世故所牽,不幸至此,豈命也夫!”因憂憤成疾。

耶律延禧乃改命耶律餘緒征剿,耶律餘緒慨然領命,只率領本部三千兵馬,便將張撒八打得落花流水。

張撒八東奔寧江州,試圖效法古欲,投奔女直。

劉醫士又是搖頭冷笑:“他倒是會算計,不過張撒八匹夫耳,到時候我們不但肉沒吃到,反落口實。”

想了想又道:“不如這樣,團練出兵,阻張撒八來路,若其無備,即擒之獻於耶律餘緒。”

“如此耶律餘緒雖得張撒八,然終非其克竟全功,我們就可以對蕭奉先聲稱,這也算是摧折了耶律餘緒。”

阿骨打聞戰則喜,撿起桌上的頭盔:“那我這就去。”

盈歌阻止道:“且慢,阿疏城那邊,也得聽聽如何處置。”

阿骨打說道:“那邊但歸叔叔與謀主料理便是。”

盈歌說道:“阿骨打,你是未來的族長,今後這些事情都得你來主張,給我聽完再走!”

阿骨打只好坐了下來:“那你們說該怎麼辦?”

劉醫士摸着沒有鬍鬚的下巴,沉吟片刻:“小皇帝要價太高,如同兒戲,說明其有輕我之心。團練那邊,不妨多表忠順,而我們這邊嘛……就得使使計謀了。”

“如何使計?”

“如果遼使來勸罷兵,但換我軍衣服旗幟,與阿疏城中無辨。節度,團練,遼人能分別得出來嗎?”

阿骨打頓時樂了:“這個法兒好,咱女直人冒充女直人,遼使分辨得出來個屁!”

劉醫士笑了:“不過遼使肯定會攜阿疏故舊而來,如何使他們無法靠近城池,那還得再演一齣戲才行……”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開張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確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開張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確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