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

bookmark

宋軍的攻勢猛烈且致命,這是天竺人遭遇的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隨着潰敗的開始,無數的天竺人慌不擇路,塔卡爾知道一旦潰敗開始就無法阻止。

他只能看着天竺的軍隊被宋軍不斷的擊殺而毫無辦法,指揮完全失去了作用,而引以爲傲的精銳在宋軍的屠戮下如同待宰的羔羊。

即便是他也無法對抗,只能率領中軍潰逃,什麼都沒有保住自己的命來的重要,軍中的高種姓幾乎是在戰局逆轉的一瞬間就開始潰逃了。

是他們的潰逃才使得宋軍如此輕鬆的在戰場隨意施展,天竺人的戰力可能不錯,但裝備簡陋,更加簡陋的是他們的戰術思想,天竺的軍隊根本就沒有什麼戰術可言。

戰爭爆發的時候就開始一股腦的衝上去,唯一有“腦子”的行爲就是讓一部分進行試探而已。

但隨着吳萬全的大軍到來,這種試探也完全失去了意義,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沒人給你時間進行準備和試探,宋軍如狼似虎,講究的便是兵貴神速,至於戰術與配合,這些東西是完全融入軍隊骨子裡的。

戰爭開始的時候宋軍就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吳萬全的指揮也是在中軍進行的,不斷的支援各軍的薄弱地帶,他作爲主帥能看得出戰場的行事。

在塔卡爾率軍逃跑的時候,宋軍追擊敵人的鼓聲也跟着響起,一旦潰敗就等於把後輩露給敵人,無論怎麼逃都是等待敵人的攻擊。

戰力本就薄弱的天竺軍隊在宋軍的不斷追擊下傷亡慘重,原本進攻樑懷等人的數萬天竺軍隊在宋軍的夾擊下崩潰的最快。

樑懷等兩千餘人的騎兵反而追擊天竺人追的最狠,土奼城一戰宋軍損失慘重,近三分之一的將士陣亡,這樣的損失讓他們心中憋着一股滔天的怒意。

追擊天竺人就像是追擊獵物,爲袍澤報仇的想法充斥着他們的腦海。

天竺人的軍隊越來越分散,死傷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而宋軍卻越戰越勇,更多的士兵開始加入到追擊的行列之中。

戰局已定,吳萬全沒有猶豫,率領中軍繼續追擊敵軍,追擊的時間越長對天竺人來說越不利,他們的騎兵不是大宋騎兵的對手,步卒更不是宋軍的對手。

體力大量消耗的情況下,戰力也在不斷的消耗,而宋軍的追殺更多的是騎着戰馬,端着棘輪弩追殺,從容的射出一支支奪人性命的利箭,從容的給棘輪弩上弦。

土奼城的位置在天竺和大宋的邊境線附近,而整個鵬珈羅並沒有多少軍隊,即便是有一些,之前被天竺低種姓殺死過一部分之後已經損耗不少。

即便是再次聚集起來也沒有多少戰力。

五萬宋軍如長虹貫日,不斷在鵬珈羅追擊者天竺的軍隊,所到之處天竺人無不望風披靡。

宋軍不光是追擊天竺潰軍,更是攻陷一座有一座城池,在鵬珈羅的土地上隨意攻伐馳騁,這是在借土奼城之戰的銳氣前進。

鋒芒正盛的宋軍根本勢不可擋,天竺人開始在鵬珈羅這片土地上不斷的潰逃,宋軍馬不停蹄的追擊天竺人,因爲他們知道在鵬珈羅已經不會再有更多的天竺軍隊出現了。

這近十萬人的軍隊乃是天竺人在鵬珈羅爲數不多的力量,追殺了數百里的距離,擊殺天竺人六萬之多,此戰宋軍大獲全勝,天竺軍隊潰不成軍。

只有不到三萬人逃出鵬珈羅,而剩下的一萬多人分散在鵬珈羅的土地之上,一時間整個鵬珈羅落入宋軍的手中,戰果輝煌。

誰能想到一個土奼城居然成爲天竺和大宋之間戰爭的開始和轉折點?

吳萬全用了五天時間率領大軍把鵬珈羅的土地犁了一遍又一遍,而這五天時間也使得宋軍的後續部隊和物資不斷的集結。

鵬珈羅的所有農莊收歸大宋所用,當蘇軾抵達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帶來的糧食有些多餘,因爲鵬珈羅的土地上最不缺的便是糧食。

大量的糧食被皮包骨似得的低種姓和賤民送到了大宋的軍營之中,他們也知道花錢買平安的道理,這些人沒想到近十萬的天竺軍隊居然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就被宋軍擊潰。

任何天竺士兵只要被宋軍抓到便扔到俘虜營中等候審判。

不少天竺的賤民和首陀羅都覺得他們的希望來了,畢竟宋軍曾經要赦免他們,並且把鵬珈羅變成和大宋土地一樣的地方。

但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在爲當初的懦弱付出代價。

宋軍對他們可沒有任何好臉,甚至比那些被俘的天竺士兵更瞧不起他們,稱他們爲弱蟲,扶不上牆的廢物。

即便如此天竺的低種姓們依舊不敢有任何怨言,他們見識過宋軍的強大,連失望天竺大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難道敢反抗宋軍不成?

這樣一來唯一的好處便是蘇軾的工作輕鬆了,收繳天竺人的財產,收繳天竺人的土地,派出官吏對鵬珈羅的土地整理成冊,並且統計戰功和當地人口。

這些天竺人非簡單粗暴的分爲兩種人,一種是俘虜,一種是當地的百姓,俘虜簡單全部押往神都城獻俘,而當地的百姓則沒有任何尊嚴,他們依舊要世代帶着“枷鎖”爲大宋耕種土地。

當初的背叛現在到了還債的時候,樑懷之前是答應給他們平等和自有,以及大宋的保護,可也要他們造反對抗壓迫他們的天竺人。

既然他們沒有做到,憑什麼享有大宋的幫助?

大宋和天竺之間的戰爭算是全面爆發,雲南路依舊在不斷的集結大量軍隊,並且鵬珈羅的土地上已經遠遠不止五萬宋軍,加上蘇軾帶來的軍隊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八萬。

要知道八萬宋軍的戰力已經非常驚人,其中還有裝備了火器的禁軍精銳,他們幾乎能對抗天竺的所用軍隊,而在旨意下達之前,蘇軾決定暫且按兵不動。

他要在鵬珈羅修建更多的城池,並且在關隘之地修建防禦的堡寨,要衝城等等。

循序漸進纔是用兵的法門,若是繼續擴大戰果的向天竺進攻,很有可能會後繼無力,一旦天竺人全面反撲,後果會怎樣誰都不知道。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