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肖總表示沒辦法,591和鎢鉬合金造出來的LYP-6,給得實在是太多了。同時,不再因爲材料性能摳腦袋的東北航發所,甚至還能有餘裕的精力,解決了米格-19原版發動機因爲燃燒不穩定,帶來的喘振問題。
加力推力從31.5千牛暴增至40千牛,軍推也有對應增長,這帶來的變化實在是太大。
加上翼身融合、彈改油、邊條翼等改進帶來的一些好處,直接就將攻-5的性能來了個脫胎換骨。
甚至就那個前緣鋸齒,都在基本不改變飛機重量的前提下,獲得了更大的機翼容積。
就這,還是個保守估計,還沒進入詳設呢,還有潛力可挖。
不過高振東和肖總都深知做事要留餘地的道理,在前瞻性的事情上報喜的時候,最好打點兒埋伏。
幾位首先拿到評估數據的同志,把材料分了出去,讓參會的人都看看,否則也不好討論,這個事情有點大,哪怕是意向性的意見,也要充分汲取大家的經驗才行。
和前面幾位同志一樣,所有人拿到這個數據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然後是驚喜。
“這不可能吧?一下子提升這麼多?”
“算錯了?”
“他們應該不會,這種估算來來回回就那麼幾種方式,有跡可循的。”
“吹過風洞的,細節可能有出入,但是大方向上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那這個可不得了!”
“如果真能基本達到這個性能,那這個飛機替代戰-6就有可能了。”
“……”
有同志反應也很快,這裡面有個問題啊。
“高總工,攻-5能用的改進,是不是戰-6也能用?用上了這些,戰-6是不是能獲得更高的飛行性能?”
高振東點點頭:“一部分改進,的確能用到戰-6上面,飛行性能這一塊能進一步得到提升。但是對於多用途最重要的那部分改進——機頭的電子設備空間,戰-6卻是無論如何改不好的,這是先天的取捨問題。”
高振東說完,做了個估算:“大家請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於速度最重要的推力,大概是提升了27%,根據公式,速度和推力的平方根成正相關,也就是說,簡單推算,這個推力下,速度大約能提升12%,最終大概是1.5馬赫的樣子。”
嗯,數據是最容易比較的,高振東這個估計雖然很簡略,但是條理分明。
見大家都認可他的推算,高振東繼續道:“即使按照攻-5加上了其他改進的提升幅度來算,也不過能增加到1.6馬赫出頭的樣子,這和攻-5估算出來的1.35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別忘了這是有代價的。”
1.6馬赫剛剛讓空軍那邊眼睛一亮,但是很快想起了什麼,又不激動了。
但是其他同志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只想知道,那麼,代價是什麼?
“關於雷達方面的問題,就不贅述了。要注意的是,即使用上了這些改進,戰-6的內油航程和載彈還是不如攻-5。”
有的同志對此表示不解:“爲什麼?兩者的結構沒有太大區別吧?”
“還是有區別的,原本攻-5就是爲了做攻擊機做了改進,摳出彈艙、更大的翼載荷,它同條件下速度比戰-6低這麼多,除了機頭進氣帶來的阻力之外,有一部分就是因爲這些改進付出的代價。但是這些代價並不是白費的,當攻-5作爲多用途戰鬥機使用的時候,這些好處依然存在。”
戰-6的載彈量,扣掉副油箱之後,是0.5噸,而原版的攻-5型,是1.5噸!
說穿了就是,瓷飛廠在戰-6的基礎上,賦予攻-5更優秀的機身結構設計,不論是做攻擊機還是戰鬥機,除了速度之外,底子都更好。
但是速度重要麼?在這裡不太重要。
“而付出這麼多代價,換來的速度,在實際空戰中的應用,卻是沒有太多用武之地,只能開加力才能達到的極速,不論是1.35還是1.6,其實區別不大,真正的空戰不會發生在這個速度區間。”
但是速度並不是完全沒用,別的同志很清楚:“但是截擊呢?”
高振東笑了,笑得有些神秘:“截擊的問題是三級三型中另外一型的任務,而這個1.6馬赫的戰-6,可以作爲那一型的備用,如果那一型的目標機搞不成,就用這個高速戰-6做截擊機。”
高振東其實心裡有數,前世他看到的情況,比現在的可嚴峻多了,前世連用1.6馬赫的戰-6做截擊都是奢望,至於7爺……改到最後也是一架好飛機,問題就是來得太晚了,好飯不怕晚這話,在軍事裝備上不適用。
當然,發財不算7爺,這貨已經是新東西了。
而他笑得神秘,其實是在笑空軍那邊,你們好歹說句話啊,這東西是不是最合適做截擊的,你們心裡沒點兒數麼?
其實不止空軍知道,在座的極少數同志也知道,但是不敢說啊。
空軍的同志咳了兩聲,帶着點兒不好意思:“咳咳,那啥,我們正在和老毛子洽談米格-21引進仿製的事情,那飛機比這個飛得快,飛得高。”
與會同志恍然大悟,嗨,早說嘛,如果有更好的截擊機,那的確是不用戰-6承擔截擊任務。
而且高總工這個用高速型戰-6做截擊機備份型號的想法,也非常好,有效的降低了截擊機的總體風險。
原本米格-21的引進仿製,就是61年3月開始的,這個事情雖然是秘密,但是在這個會上的人,都是夠格知道這個事情的,繼續捂着沒意義,而且會影響對意向的判斷。
這個飛機2.05馬赫的速度,18700米的實用升限,都更合適做截擊,雖然600千米的作戰半徑要小一些,但是6爺的680千米也沒什麼本質區別,再說了,又不是不能改。空軍對於飛機的改進這個事情,是越來越有興趣,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最後還是防工委這邊考慮得更實際一些:“但是這麼大改動的話,生產廠的配套也是個問題,現在都已經爲戰-6建立好了整個體系了,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高振東笑得賊開心:“對啊,這也是我選攻-5做多用途戰鬥機的原因,它和戰-6一個媽生的,不說是孿生兄弟,那肯定也是親兄弟,爲戰-6準備的生產配套體系,對它來說不需要太大代價,改改就能用啊。”
而且這樣一來,戰-6體系相關的人,對於這個事情可能施加的阻力就會減小,因爲他們該幹啥還是幹啥,沒受影響。
防工委和空軍一時語塞,嘿,這小子在這兒等着呢,從頭到尾的考慮非常周全,哪兒哪兒都扣得死死的,嚴絲合縫。
但回過頭來,一架800公里以上作戰半徑、1.35馬赫極速、實用升限17600米、載彈量2噸,具備低空高速突防能力,有一個大腦袋能裝更多電子設備,而且還相對便宜的多用途戰鬥機戰鬥機,不要?
不要是傻子!
哪怕手上的數據是估出來的,還沒實現,但這個評估過程是科學的,評估的底子甚至都是已經研究出來了的,這個數據不是胡編亂造,那就值得深入研究。
空軍那邊領頭的沉吟半晌,點頭道:“嗯,我個人意見,這東西值得搞一搞,但是現在的戰-6也不用低速生產,而是正常生產,就生產這種有了最新發動機的高空高速型,或者叫截擊型,這樣一來,在新體系形成之前,也有比較好用的截擊戰鬥機,也不會浪費嘛。這種戰-6截擊型的生產,可以到米格-21仿製成功爲止。”
還得是他們大手筆,只要有好東西,想盡辦法也要扒拉過來。
高速戰-6不能放着不用,這會影響國土防空作戰能力,好的飛機也要搞,而且還兩邊都不耽誤。
戰-6截擊型、攻-5戰鬥型,全都要,空軍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不像高振東只考慮在保證效果的基礎上,儘量省錢。
在這個事情上,空軍是保守派,但是他們覺得高振東這個激進派還是太保守了。
高振東只能感嘆,這方面,還是他們比較會。
他沒注意到的是,空軍的同志,已經開始用“新體系”來概稱攻-5戰鬥型了,這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對於這個決定,所有人都覺得靠譜,哪怕是與戰-6有關的同志,他們也沒受什麼影響。
繼續正常生產戰-6截擊型,攻-5戰鬥型搞好之後,兩者並行生產,直到米格-21仿製完成,全面轉產攻-5戰鬥型,一點兒不耽誤,沒有人會因此受傷。
這麼說也不全面——敵人會受傷。
這也是空軍的同志,在技戰術之外的另外一層考慮,這種處理方式,既將技術風險降到了最低,最大限度保證了國土防空作戰能力,又沒有影響到任何人,推行的阻力很小。
可以說,空軍這邊這個建議,是真正的把多用途戰鬥機這個事情,作爲一個要切實推行的事情來考慮的,所以儘量照顧各方,減少各種阻力。